• 沒有找到結果。

(一)、匯演與戲劇比賽

第四節 客家電視台的劇目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四節 客家電視台的劇目

1960 年代電視普及後,產生另一個表演平台,歌仔戲進入電視台後,形成

「電視歌仔戲」,因而有楊麗花、葉青、黃香蓮等知名演員。採茶戲首度進入電 視為1970 年,「金龍歌劇團」五位股東說服開工廠的外省人老闆,投資「台視」

製作歷史故事的客家戲節目《龍虎競孝》,由臨時組織的「合眾電視劇團」演出,

黃天敏任戲劇指導,「大中華歌劇團」老闆何禮輝擔任編劇,演員有黃秀滿(小生 余文龍)、劉雪惠(江丞相千金)、徐玉妹(苦旦)、謝鳳梅(副小生)等。239

其後,於1972 年,「中視」推出一檔四集的採茶戲節目《惡無善終》,由湖 口人張庭訓領導的「中原電視歌劇團」演出,該戲根據白圭志小說改編,改編者 為戲劇指導陳金樹,音樂設計為張福營。240張庭訓召集「小美園」的演員班底,

以及戲班樂師、民謠伴奏樂師組成的演出團隊,其成員如下:

演員:王裕豐(老生、丑)、王裕鼎(老生、丑)、李榮火(花臉)、歐雲英(武旦)、王 雲蘭(小生)、陳玉珍(老旦,劉錦祥妻)、陳玉珍(小旦,陳井和之女)、古蘭 妹(旦)、黃玉鳳(旦)、胡鳳嬌、陳秋玉等。

樂師:文場—古金聲(洋琴)、張福營(二絃)、溫□□(胖胡)、□□□(胖胡) 武場—鄭榮興(頭手鼓)、鄭水火、林慶明、羅世鑑。

原本預備像電視歌仔戲一樣,錄製帶狀戲齣,以一場戲八百元的酬勞邀集藝人參 與,後來錄了幾集後,因故未能播出,製作人也積欠演員數萬元演出費,採茶戲 在1970 年代進入電視台之路即告夭折。241

再次進入電視台已是三十年之後,待客家電視台成立,2003 年起首度製作

「客家傳統戲曲」節目,大致每年有二檔新戲,每個檔期由數個戲班輪流演出,

每日播放半小時,五日播完一齣戲,每齣戲的長度約二個半小時,相當於一本外 台戲的長度。新戲全數播完之後,再將舊戲重播一次,隔年再錄製新戲。播放時

239 參見:徐亞湘,《母女同行—阿玉旦、黃秀滿的客家戲曲人生》,頁 190。

240 同上註,頁 192。

241 2006 年 9 月 15 日訪問歐雲英、2006 年 9 月 11 日訪問鄭榮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新永光 《海公奇案》《姜安送米》《鑽石夜叉》《楊九妹》《借妻》《冤家結親家》《試 妻》《吳漢殺妻》等

新泰鵬 《賣水記》《佘太君掛帥》等

新樂園 《天倫殘夢》《青天斷婿》《阿婉姐》《酒醉縣令麻子官》《朱三傳》《石家庄》

《棋盤情緣》《天機》《善轉乾坤》等

榮英 《覆水難收》《寇珠遺恨》《花田喜事》《永樂君遊河南》《抽猴筋》《觀音收妖》

德泰 《天地英雄傳》、《寶蓮燈》(入圍 97 年度電視金鐘獎傳統戲劇節目)、《竇娥 冤》、《朱痕記》等

樂昇 《奇冤記》

鴻蓮園 《冤與怨》

龍鳳園 《秋江明月》、《貞婦義僕》、《遊白樓》、《春江月》等 客台自

募人力

《天下第一功》

一、「客家傳統戲曲」節目徵選

客家電視台為了提昇客家戲曲節目的演出與製作水平,2005 年起,由客委 會於三峽客家文化園區舉行「客家傳統戲曲徵選」,入選戲班可以參與電視台錄 影、該年度「收冬戲巡演」。對於劇團而言,因為社會變遷,民間酬神戲的演出 空間日益萎縮情況下,由於客委會經費挹助的可期待性,為戲班另闢一個新的演 出空間。客委會成立之後,於2003 年左右,即有七個戲班應運而生:平鎮「貴 鳳」、台北「榮英」、中壢「景勝」、北埔「松興」、新竹市「朝安」、竹北「新樂 園」、頭份「雲華園」等。另近二年來又有「樂昇」、「鴻蓮園」成立。民間採茶 戲從業人員並未增加,劇校學生尚未成熟以投入就業市場之前,即有如此多戲班 成立,可見得乃基於錄影、公演的目的而成立,有些劇團平時並未有演出,在徵 選、錄影、巡演時,則到其他各戲班徵調人手,甚至調來歌仔戲班演員應付場面。

因此,在徵選比賽時,往往可以看到同一位演技不錯的演員,在好幾個戲班都擔 任要角的怪象。又或者,由於資源集中,只要徵選通過,即可以同時取得錄影與 巡演的經費,有的戲班在徵選時,投注不成比例的大量經費,調來武行、擴編樂 隊、連不予評分的佈景也花錢裝置。待通過徵選之後,只得在錄影、巡演上樽節 開銷,以平衡收支,因此雖然為公演名義,但演出規模卻與野台戲無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於是,經費的挹注固然能夠讓通過徵選的戲班取得演出機會,在大環境不景 氣之時,對於藝人生計能提供幫助,但實際上對於整體表演藝術的提昇與累積,

相當有限。也因此,有些經營多年的老戲班不願投入這個戰場,寧可在野台默默 耕耘。種種怪現象逐漸浮現之後,客委會在評選上把關才趨於嚴格,包括參賽的 戲班必須立案一年以上、主要演員不得跨團參賽、以及聘請戲曲內行教授參與評 選、委請訪視委員評鑑巡演成果等諸多措施,以為演出品質把關。

2010 年的「客家傳統戲曲徵選」,除了原有的「錄影」、「巡演」雙料設計之 外,客委會別開生面提供高額獎金獎勵獲獎團隊,第一名三十萬元,第二名二十 五萬元、第三名二十萬元、佳作三名各十二萬元,以及個人獎數項,使參賽戲班 大為振奮,有的請來導演幫忙排戲,有的聘請武術指導編武打場面、有的在細部 排練下功夫,有的模仿歌仔戲班編新調。此外,較往年不同者在於,戲曲學院大 專部的學生加入其中二、三個戲班的演出陣容,有的擔任主角,有的擔任配角,

有的支援武行,戲校十數年來訓練出來的紮實功底,已見成效。學生們畢業在即,

也已開始展露頭角,這些生力軍的加入,為民間戲班的演出增色不少。果然,獎 項中的最佳女主角即為戲曲學院大四學生任海文奪得。242

二、劇目生產方式

客家電視台自2003 年開始製播「客家傳統戲曲」節目,迄今已七年,客家 電視台規定錄影節目必須繳交劇本、繕打字幕,對於慣於演活戲的戲班而言,背 劇本實為相當艱苦的工程。在李永乾為製作人的時期,依循過去為龍閣、嵐雅等 傳播公司錄製採茶戲錄影帶的方式,仍照活戲來錄影,事後再依演員唱唸增上字 幕、整理成劇本。243由於2003 至 2004 年間客家電視台所提供的製作費低廉,

一切因陋就簡。244後來每集增至五萬元,且規定需事先審核劇本,戲班才開始

242 該年度得獎結果為,第一名:新永光第一團《九曲橋—伯公救主》、第二名:景勝戲劇團《碧 海情深》、第三名:新樂園戲劇團《歡喜冤家》,佳作:德泰歌劇團、松興戲劇團、樂昇戲劇團。

個人獎為,最佳導演獎:吳承洋(景勝)、最佳生角獎:李金樺(樂昇)、最佳旦角獎:任海文(樂昇)、

最佳丑角獎:劉秋蘭(新樂園)。

243 徐敬堯〈龍鳳園戲劇團研究—兼論台灣客家採茶戲的發展與演變〉,國立台北大學民俗藝術研 究所碩士論文,2005,頁 32。

244 李永乾製作時期,初期每集(錄製半小時)製作費一萬六,後來增為一集五萬元。同上註,頁 14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適應依「定本」來排練、演出。雖為依「定本」演出,實則大部分戲班多為邊演 邊修劇本,依演員的實際狀況變更唱腔使用,有時尚有賴資深演員調整唱詞韻 腳。2006 年前,客家電視台將錄影地點移到三峽的台北縣客家文化園區,2007 年起,改由「明華園」歌仔戲團協助製作,由陳勝在任導演、王銘燦任導播,製 作該年度九檔客家戲的錄影節目。2008 年由「榮興客家採茶劇團」擔任製作,

推出旗下演員黃俊琅、江彥瑮、黃駿雄、陳思朋、陳芝后等人擔任錄影的導演,

協助製作。之後,則由客家電視台自行製作。

(一)、各戲班錄影劇本的產生

榮興客家採茶劇團早期的錄影劇目多選擇舊有經典劇目,再由資深藝人曾先 枝加工、整編,如《萬事由天》、《萬事由天續集》等兩齣入圍作品均賴曾先枝出 力。其後,《客人》、《碧血芙蓉》兩齣四十集的連續劇,委由曾參與客委會戲曲 劇本比賽獲獎的彭賜招、范揚青所撰,前者為客族移民墾拓史,後者為蔡清琳北 埔事件,是採茶戲班裡難得的客族素材。編演長劇對於該團而言實為新的嚐試,

而這兩齣描寫清代以及日治時期的客族故事以「現代劇」呈現,藝術表現上,包 括表演、唱腔、音樂的設計均與傳統戲曲有所不同;但情節過於鬆散,殊為可惜。

《碧血芙蓉》後來精簡為三小時的公演戲碼,於台北市新舞台上演,則有出色的 呈現。

其後的兩檔戲由團內青年演員李文勳、江彥瑮改編舊戲,或創編新題材,題 材更為多元化,並聘請京劇小生曹復永擔任導演。戲齣有的來自外台戲常演劇目

《廣成子三進碧遊宮》、《岳飛傳》、《花木蘭》,有的來自其他劇種的移植改編,

如《鎖麟囊》、《喬太守亂點鴛鴦譜》,有的該班代表作《鐵弓緣》,245有的出自 新編。劇目類別有小生戲、武旦戲、生旦戲等,多為該團幾位中生代演員量身打 造。顯見「榮興」劇團的青年演員演而優則編、導,已能獨當一面

其他戲班的錄影劇目也大多來自該劇團的拿手齣目,由團內有編劇專長的藝 人加以修編,另也有少數齣目吸收自其他劇種。例如,「景勝戲劇團」的劇本大

245 榮興客家採茶劇團《鐵弓緣》一劇曾獲 1997 年第六屆客家戲劇比賽優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多由團長林保木及其母親徐夏妹整編而成,齣目以旦行戲為主。最近一齣《菜刀 柴刀剃頭刀》移植自歌仔戲。「新月娥歌劇團」鮮少參與錄影,近來唯一作品《陶 三春反關》,承自資深藝人官漢樓講的《飛龍傳》其中一齣,為該班的代表齣目。

「新永光歌劇團」的齣目多來自該班的老戲齣,例如,《鑽石夜叉》乃黃天敏為 該班所排的內台戲,《吳漢殺妻》亦為該班代表齣目,曾在客家戲劇比賽獲獎。「新 泰鵬歌劇團」《賣水記》乃請黃秀滿所講的林招得賣水故事。「新樂園戲劇團」《青 天斷婿》、《阿婉姐》、《酒醉縣令麻子官》、《朱三傳》等齣目委由丁資訊等人編戲,

係不為採茶戲界熟悉的編劇,其唱詞韻腳常為台語發音,可能改編自歌仔戲的本 子。「榮英戲劇團」的《抽猴筋》乃黃武山所寫的新劇本,題材來自南部客庄風 俗。「德泰歌劇團」《天地英雄傳》乃團主李正光依林爽文事件新編的齣目,《寶 蓮燈》則為該班代表戲,曾入圍九十七年度電視金鐘獎傳統戲劇節目。「樂昇」

係不為採茶戲界熟悉的編劇,其唱詞韻腳常為台語發音,可能改編自歌仔戲的本 子。「榮英戲劇團」的《抽猴筋》乃黃武山所寫的新劇本,題材來自南部客庄風 俗。「德泰歌劇團」《天地英雄傳》乃團主李正光依林爽文事件新編的齣目,《寶 蓮燈》則為該班代表戲,曾入圍九十七年度電視金鐘獎傳統戲劇節目。「樂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