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交易成本理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1

第四節 交易成本理論

一、交易成本理論的發展與交易成本的成因

傳統上,「市場」是經濟學者研究的領域,「層級組織」(或稱廠商、組 織)則是組織理論學者探討的範圍,兩者分屬不同領域,亦很少被放在一起討 論(簡岳佐,1994)。在古典經濟學理論中,生產要素在不同途徑間的配置完 全取決於價格機能,並以完全競爭的自由交易市場為概念,只關注與生產有關 的成本,不認為與生產無關的成本應納入分析考量當中。然而,Coase在1937 年著作的<The Nature of the Firm>一書中指出,交易除了受到市場機能來均衡 價格,在交易過程中也必須經過談判協調,由買方與賣方的競爭態勢去影響價 格及交易條件,即有交易成本的存在。並質疑傳統對於「廠商」所賦予的概念,

Coase (1937)表示,「市場」與「廠商」是協調生產的兩種替換方式,市場的運 作需要成本,而形成一個組織來指揮資源,可以節省某些市場運作的成本。亦 即,現實的交易過程中,除了生產成本外,若組織來指揮資源配置可以降低將 交易的成本,則原本的市場交易行為就會被廠商所取代,也就是說,經濟活動 究竟是由「市場」或「廠商」完成,交易成本便扮演了關鍵的角色。

根據上述可知,交易成本最早的概念來自Coase於1937年的著作,Coase

(1960)進一步對交易成本提出以下定義,交易,包括交易成本與交易利益,

需以淨利益最大化的方式來安排,當預期交易成本,大於預期交易利益時,則 不會發生交易,當預期之利益,大於交易成本,則可能發生交易(Willamson, 1975)。綜合Coase (1960)的理論和文獻,提出交易成本理論(Transaction Cost Theory),並發展出更完整的主張與研究,奠定交易成本經濟學的基礎。

Willamson (1975)表示,交易成本是因為市場交易過程中,受到人性因素與 交易環境的影響,導致市場失靈而產生。市場失靈的原因包括下列因素:

1. 人性因素

(1) 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古典經濟學對人存在完全理性的假設,

然而,現實生活中,人會因為精神、生理、情感、語言等因素,使理性無法 極大化,產生有限理性的現象,限制市場交易時雙方預測與規劃未來情況的 能力,導致交易所簽訂的契約變成不完全契約,此時交易成本產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2

(2) 投機主義(Opportunism):或稱「機會主義」。在有限理性下,雙方無法 完全預測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再加上交易過程中,往往存在資訊不對稱現 象。此時,擁有較多資訊的一方可能在有機可乘與自利心的驅使下,產生投 機行為。為了避免對方投機行為發生,使交易過程的成本增加。

2. 環境因素

(1) 不確定性與複雜性(Uncertainty and Complexity):由於環境變化多端,致 使雙方在交易的認知和預期上產生不一致,此時,往往將契約以附帶條件或 求償權(Contingent Claim)等方式,約束雙方的行為。然而,即使如此,雙 方依然無法完全考量到未來可能的狀況,導致契約簽訂時變的複雜,提高交 易成本。

(2) 資訊不完全性(Information Impactedness):由於人的有限理性、投機主義、

環境的不確定與複雜性,使交易雙方往往握有不同程度的資訊,握有較多資 訊的一方通常不願以公平方式進行交易,因而,衍生出道德危機(Moral Hazard)與反向選擇(Adverse Selection)兩種市場失靈結果。所謂道德危 機,例如當賣方擁有較多產品品質資訊時,賣方產生一個降低產品品質的誘 因,企圖在與買方交易時獲利。而反向選擇是指,交易的其中一方不清楚另 一方所擁有的資訊實際情況,而以市場「平均」情況作為評估根據,提高錯 誤選擇的風險。

(3) 氣氛(Atmosphere):氣氛會影響交易成本的投入。交易過程中,若雙方 對彼此的信任度高,氣氛融洽,則可減少彼此交涉的成本。相反的,如果 交易雙方處在互相猜忌的緊張氣氛中,雙方為了自我保護,反而會花費許 多時間在防範對方行為上,導致交易過程冗長且形式化,徒增彼此的成本。

二、影響交易成本的因素

Williamson (1985)在<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Capitalism>一書中提到 三項影響交易成本程度的要素,分別是資產特殊性、不確定性與頻率。分別說 明於下:

資產特殊性意指,若完成交易需投入的資產是專為某一種用途,難以作為 他用,或即使移轉至其他用途,這項資產的生產價值會因此降低,則該資產的 資產特殊性高。資產特殊性越高,表示越容易受制於對方,交易成本與風險承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3

擔因素會因此增加,此時,交易方式將會傾向以組織層級(自己做)的方式進 行,如垂直整合或是企業併購。若交易資產之特殊性低,則企業會傾向在市場 直接交易。資產特殊性形式包含以下六種(品牌名稱特殊性與時間特殊性為 Williamson於1991年提出),分別敘述如下:

(1) 地點特殊性:生產相關產品的廠商間因為運輸成本、存貨成本或協調成本 高,則會將固定資產設在彼此鄰近處,相互依賴,提高地點特殊性。如補 習街、電子產品街等例子。

(2) 人力資產特殊性:需邊做邊學(Learning by Doing)來累積的專業知識與工 作技能,一旦將此人力換到其他公司,則使生產力下降。人力資產特殊性 受重視的原因在於,當供應商人員瞭解買方的市場狀況時,則可以使供應 商提升與加速產品的研發。

(3) 專注特殊性:為滿足特定顧客需求,所做的投資。

(4) 實體資產特殊性:資產是可以移動的,但只能用來生產某一個型態的產品,

若轉成生產另一種產品,則此資產的價值會大幅降低。

(5) 品牌名稱特殊性:相當於廠商的名譽,一旦品牌消失,則該項資產便不具 有任何價值。

(6) 時間特殊性:Masten, Meehan, & Snyder (1991)表示,時間特殊性近似於技 術的不可分割性,亦為另一種地點的特殊性。也可說是製造過程中,任何 有形或無形的投入都必須在特定時間內送達備妥,才可以避免成本的浪費 或損失。

不確定性方面,Williamson (1985)參考Koopmans對不確定性所下的定義,

將其分作主要不確定性與次要不確定性。主要不確定性指在靜態環境下的不確 定因素;次要不確定性則來自溝通的缺乏(Lack of Communication),導致一 方無法知道另一方目前的決定和計畫。不確定因素越大,可能產生的交易成本 就會越大。

此外,頻率則是指交易發生的次數與頻率,次數越高,交易成本就會越大。

一般為避免過高的交易成本,會透過長期契約,或是以內部整合作為因應的方 式。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4

由於Williamson 在1975年的文章幾乎只側重在市場(Market)和層級組織

(Hierarchy)兩種極端情形做探討,介於兩者之間的地帶則沒有多加闡述,引 起學者們廣泛的討論與批評。因此,Williamson (1991)在 ”Compara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 The Analysis of Discrete Structural Alternatives”文章中,提出混合組 織(Hybrid)的概念,Williamson (1991)以資產特殊性(Asset Specificity)為橫 軸、不確定性為縱軸,說明市場-混合組織-層級組織三者與資產特殊性、不 確定性構面的關係,如下圖2-3。市場和層級組織位於兩個極端的位置,而混合 組織則位於兩者之間,包括長期合約、互相貿易、規章、加盟連鎖、合資的概 念,比層級組織來的更有彈性,亦比市場更有合法性。

圖 2-3 組織對不確定性與資產特殊性反應

資料來源: Williamson, O. E. (1991). Compara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 The Analysis of Discrete Structural Alternative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Vol.36 (2), p117

Williamson (1991)認為,雖然三種統御方法(市場-混合組織-層級組織)

的效率都會被不確定性的提高而削弱,然而,研究最後發現這樣的陳述並不適 用於混合組織。因為混合組織的適應與調整不可能只由單一一方同意、接受即 可,必定是兩方同時同意、接受才可能實現,但是這樣的過程必須花費時間。

是故,當不確定性提高時,將走向市場或層級組織而非混合組織。而在資產特 殊性的構面上,資產特殊性會提高雙方互相依賴的程度,使市場在協調性適應 的運作尚無法發揮功能。意即,當資產特殊性越高,交易雙方互相依賴程度越 高;當資產特殊性為零時,則是完全理想,依循經濟學原理的交易模式。

市場 組織層級

混合層級 不

確 定 性

資產特殊性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5

三、小結

透過針對上一節「資源基礎理論」與本節「交易成本理論」的文獻回顧可 發現,資源基礎理論探討如何管理自身資源以增加競爭優勢,而交易成本理論 則是在投機主義的假設下,說明如何選擇適當的統轄結構以調和交易者間的誘 因以及節約交易成本。兩個理論皆是企業決定生產活動應取自市場或內部化統 轄(Governance)問題時的基礎。Modhok & Tallman (1998)認為資源基礎與交 易成本的相互牽連是不可避免的,並存在互補的關係。

Arnold (2000)以交易成本和核心能力觀點,發展出公司決定將產品自製或 交給市場的一般性模型。交易成本與自身能力兩者是相互互補的作用。交易成 本僅重視短期成本的多寡,唯有將交易品質視為公司策略的重要性(strategic importance)決策時,才能將長期觀點一併納入考量。而策略的重要性是由該生 產活動對公司競爭優勢的貢獻程度來決定。因此,當公司在考慮取自市場或內 部統轄時,應思考以下三個問題:

1. 生產活動是否具高度特殊性,且需要高溝通和協商成本?若肯定,則沒有理 由交由市場生產。

2. 該生產活動在公司策略層面的重要性為何?低特殊性活動交由市場進行並 不完全正確,因為這個活動可能與公司長期而言,在產業中的生存能力息息 相關。

3. 該生產活動是公司競爭優勢的來源嗎?是否有助公司與競爭者的競爭?若 此活動對公司競爭力完全無貢獻,則完全交由市場即可,意即,生產活動對 公司競爭力的貢獻程度與公司對該活動的投入程度成正比。

3. 該生產活動是公司競爭優勢的來源嗎?是否有助公司與競爭者的競爭?若 此活動對公司競爭力完全無貢獻,則完全交由市場即可,意即,生產活動對 公司競爭力的貢獻程度與公司對該活動的投入程度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