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總體行銷環境現況分析

第一節 人口環境分析

人口環境將區分為人口成長、人口年齡組合、人口族群分布及家庭概況等類 別分述如次:

壹、 臺灣地區人口結構

人口的寡眾、素質的優劣是決定役別、役種、役期與役齡的重要依據,並與 軍隊組織與兵力結構產生密切關連,我國人口結構由於婦女平均初婚年齡延後、

遲育及少育的結果,生育數有逐年下降趨勢,根據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的推估,

民國145年我國人口「出生數」將由民國97年的20萬5千人持續下降至13萬5千人40

圖3-1:民國75-101年臺閩地區出生人數及出生率

資料來源:教育部統計處應用統計分析網頁41

40 經濟建設委員會,2008,〈中華民國臺灣97年至145年人口推計〉,《人力資源發展》,頁10。

41 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1751&Page=5368&Index=12&WID=31d75a44-efff- 4c44-a075-15a9eb7aecdf.

(千人)

(‰)

由圖3-1可知,民國76年出生率15.93‰,99年為7.21‰,20餘年間高低差為8.72‰,

約短缺17萬5千人,受此影響,近年可徵集的役男呈現下降的趨勢,人數由12萬餘 人降至11萬餘人,如圖3-2,未來可徵集役男將持續減少。

圖 3-2:民國 99-114 年臺閩地區預判可徵役男分析圖

資料來源:國防部,2011,《中華民國壹百年國防報告書》,台北:國防部,頁106。

國防人力供給日趨困難已對現行兵力結構及兵役制度形成重大挑戰,臺灣為 世界出生率最低的國家之一,人口年齡結構受生育率驟降的影響,由幼年人口較 多之金字塔型轉為目前以青壯年為主之燈籠型,估計2050年將轉為以高齡人口為主 的倒金鐘型態,如圖3-3可知,低年齡組人數明顯縮減,青壯人力也將相對減少,

在現有兵力規模與兵役制度下,未來將面臨可徵役男不足之窘境。

圖3-3:1950-2050年臺灣人口金字塔

資料來源:行政院經建會,〈中華民國1950年至2050年人口金字塔〉,2011/05/03/。

貳、大台北地區人口結構

我國志願役士兵報考年齡限制為18至28歲,依據行政院統計處、教育部資料顯 示,大台北地區目標人口數為962,497人,佔地區總人口數14.7%,約1/6;男女比約 為1:0.94,統計資料如表3-1。

表 3-1:大台北地區人口統計表 區 分

(單位:人)

總 人 口 數 1 8 - 2 8 歲 人 口 數 在 學 人 數 42 男性 女性 男性 女性 高中職 大專以上 台 北 市 1,288,596 1,392,958 175,150 169,158 123,054 269,439 新 北 市 1,947,525 1,998,264 318,833 299,356 91,175 159,316 總 計 3,236,121 3,291,222 493,983 468,514 214,229 428,755

資料來源:內政部戶政司人口統計資料網頁43

一、出生與死亡數

依據戶政司資料統計,2013 年截至 6 月止,全國出生率為 7.28%,男女出生比 約為 1:0.82;而近 3 年,大台北地區自然增加數逐年上升,顯示此地區人口持續 成長中,老化程度較其他縣市為低,如表 3-2;在生育年齡方面,近 3 年新北市育 嬰婦女年齡為 30 至 32 歲、台北市為 31 至 33 歲,推算新生兒至大學畢業後(年齡 以 24 歲計算),父母年齡預估高於 54 歲以上,若遇中年失業,則家庭經濟勢將陷 入困頓,且勞動力隨年齡逐年下降,在醫療照護部分需求升高,對可提供軍眷醫 療照護與安養的志願役招募而言,是可研議的誘因。

表 3-2:2010─2012 年大台北地區自然增加數統計表 區 分

單 位 : 人

出 生 數 死 亡 數 自 然 增 加 數 2010 2011 2012 2010 2011 2012 2010 2011 2012 全 國 166,473 198,348 234,599 145,804 153,206 155,239 20,669 45,142 79,360 台 北 市 18,677 25,439 30,232 15,356 16,047 16,737 3,321 9,392 13,495

新 北 市 27,493 34,682 41,935 18,384 19,782 20,385 9,109 14,900 21,550 資料來源:內政部戶政司人口統計資料網頁及本研究整理。

二、人口數

若進一步以各行政區人口數分布情形觀察,以板橋區 557,403 人最多,若以目 標人口比率 14.7%計算,則板橋區 18 歲至 28 歲目標人口數約為 81,938 人;而人口

42 以教育部高級中等學校概況統計表 101 年 3 月及大專院校概況統計 102 年 2 月份計算。

43 網址:http://www.ris.gov.tw/zh_TW/346,2013/07/05。

數最少的區域為平溪區 5,032 人,推估目標人口約 739 人,與最多目標人口數板橋 區相比,比率約為 1:110,顯示大台北地區城鄉發展差距嚴重,如表 3-3。

另外,性別部分,男女比例差異最大的區域為中山區,男女比約為 1:1.13,

女性多於男性,以志願役士兵報名性別資料分析,女性報考意願歷年皆高於男性,

因此,除中山區外、大安、松山、永和、信義、中正、內湖、文山、淡水、士林、

北投、新店、南港、大同、中和、板橋、新莊、林口、汐止、蘆洲、三重、萬華、

土城、金山、烏來與泰山區等 26 區皆是可經營地區 ,其中,中山、大安及松山 等 3 區男女比率皆高於 111.3%;而行政區較低者為坪林與平溪,男女比為:1:0.79。

表 3-3:大台北地區各行政區人口性別統計表 區 分

(單位:人)

總 人 口 數

區 分 總 人 口 數

男性 女性 男性 女性

松 山 區 99,895 111,170 淡 水 區 73,924 78,963 信 義 區 109,443 118,508 汐 止 區 95,246 98,067 大 安 區 147,300 166,462 瑞 芳 區 21,061 20,487 中 山 區 106,697 121,128 土 城 區 119,062 120,439 中 正 區 78,336 84,822 蘆 洲 區 98,411 100,991 大 同 區 63,491 66,007 五 股 區 41,148 40,252 萬 華 區 95,582 97,171 泰 山 區 38,871 38,921 文 山 區 130,621 139,936 林 口 區 45,266 46,687 南 港 區 58,252 60,801 深 坑 區 11,858 11,724 內 湖 區 135,203 146,325 石 碇 區 4,318 3,522 士 林 區 140,229 149,225 坪 林 區 3,621 2,849 北 投 區 123,547 131,403 三 芝 區 12,101 11,393 板 橋 區 273,771 283,632 石 門 區 6,646 6,077 三 重 區 193,270 196,527 八 里 區 18,081 17,778 中 和 區 203,910 211,884 平 溪 區 2,799 2,233 永 和 區 110,076 120,373 雙 溪 區 5,087 4,358 新 莊 區 200,953 207,447 貢 寮 區 6,854 6,477 新 店 區 144,582 152,913 金 山 區 11,132 11,226 樹 林 區 91,652 91,233 萬 里 區 11,362 11,058 鶯 歌 區 44,395 44,027 烏 來 區 2,956 2,977 三 峽 區 55,112 53,749 總 計 3,236,121人 3,291,222人

資料來源:內政部戶政司人口統計資料網頁及本研究整理。

三、人口年齡組合

意願的判定,則閩南人 > 外省人 > 客家人 > 原住民,但在整體環境比較下,原 住民所掌握的資源較其他族群為少,相對其他族群而言,競爭力也較低,對於進 入門檻較低的志願役士兵班隊而言,原住民族群是可發展的潛在客群。

圖3-4:臺灣四大族群在人群上的組成

資料來源:王甫昌,2003,《當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頁57。

進一步以縣市分布,由表3-5可觀察,桃園縣的原住民及客家人數較其他縣市 為多,約佔整體人口數39.7%,若比照近3年北區各縣市招募成效,如表3-18,可推 估族群是影響招募成效的因素之一,以大台北地區而言,兩族群約佔整體人口15%,

未來是可經營的方向。

表3-5:2013年五都與桃園縣人口族群統計表 區 分

資料料來來源:王甫昌(2004)。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P.57。

註:臺灣原住民目前已有十四族通過正名。

分析,內湖區是最多原住民聚落的地區、其次為文山區,而此兩個行政區又處於 學校數最多的區域,如表4-7,因此,文山區可視為台北市的重點區域。

表3-6:大台北地區各行政區原住民人口統計表 區 分

(單位:人)

原 住 民 數

區 分 原 住 民 數

男性 女性 男性 女性

松 山 區 63 89 淡 水 區 143 172 信 義 區 82 80 汐 止 區 432 409 大 安 區 82 115 瑞 芳 區 114 102 中 山 區 134 144 土 城 區 458 451 中 正 區 66 48 蘆 洲 區 237 209 大 同 區 55 63 五 股 區 170 190 萬 華 區 106 141 泰 山 區 127 118 文 山 區 169 208 林 口 區 125 163 南 港 區 123 149 深 坑 區 31 25 內 湖 區 203 245 石 碇 區 5 9 士 林 區 139 155 坪 林 區 0 2 北 投 區 150 151 三 芝 區 56 44 板 橋 區 398 460 石 門 區 7 7 三 重 區 234 265 八 里 區 103 86 中 和 區 265 316 平 溪 區 1 3 永 和 區 68 83 雙 溪 區 1 2 新 莊 區 508 543 貢 寮 區 7 8 新 店 區 281 341 金 山 區 11 20 樹 林 區 683 668 萬 里 區 32 37 鶯 歌 區 280 303 烏 來 區 293 236 三 峽 區 287 293 總 計 6,729 7,153

資料來源: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原住民人口統計資料網站46

五、家庭概況

根據內政部95年度所做的家庭生活調查47,家庭成員數多以4人家庭為主、2至3 人家庭以北部地區為多,顯示其已婚生子數少於其他地區;而家有14歲以下子女 數以中部地區最多,平均0.82人,故其扶幼比由高至低依序為:中部、北部及南部 地區;而家有65歲以上成員之扶老比最高為中部地區,平均0.51人、依序為南部地

46 網址:http://www.apc.gov.tw/portal/docList.html?CID=940F9579765AC6A0,2013/07/01。

47 網址:http://win.dgbas.gov.tw/dgbas03/ca/society/life-95/95t.htm,2013/07/01。

區0.48人和北部地區0.45人;與父母同住比率以北部地區最多,且夫妻均就業的比

表3-7:2013年五都與桃園縣家庭概況統計表 區 分

表3-8:2010─2012年報考志願役士兵父母職業統計表 區分

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