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架構:設計與方法

第一節 個案研究法:《壹週刊》的代表性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 41 -

釋(implicit and explicit explanations)」,儘管這樣的方法有不夠廣泛、過於簡略 的嫌疑,但是流行雜誌文本仍然是拿來探究特定時間內,名人/名氣(celebrity and fame)為何/如何吸引群眾的重要研究方法(Holmes , 2005a)。當娛樂明星 的個人隱私或形象被媒體拿來重複消費,明星就成為八卦雜誌刺激銷售的商品,

因此,分析媒體角色的部分,八卦雜誌會是相當適合的出發點。

第一節 個案研究法:《壹週刊》的代表性

本研究選《壹週刊》作為分析樣本,主要是因為從銷售數字和引領社會話題 的能力上,《壹週刊》是台灣媒體市場中最具代表性的八卦雜誌。藝人新聞是八 卦雜誌的內容核心,明星在八卦雜誌文本中的角色和行為標準都被無限放大,《壹 週刊》每期眼花撩亂的藝人新聞,讓讀者感覺明星隨時處在我們生活周遭,《壹 週刊》在台灣的成功,從市場銷售量,帶動小報化以及引領社會注目程度都能作 為《壹週刊》是台灣小報媒體代表的證據。

這一小節就要從《壹週刊》尚未進軍台灣的時期開始,從台灣傳統平面媒體 與《壹週刊》的媒體特色與定位,所謂「報人辦報」與「商人辦報」的差異;進 而了解《壹週刊》的發展與特色,為何《壹週刊》可登台馬上勢如破竹的攻占銷 售排行的龍頭寶座,贏得銷售量的獨門武器為何?最後要針對《壹週刊》在台灣 引起的旋風,從媒體同業以及學界的意見與觀感來看待《壹週刊》的媒體影響或 效應,以及《壹週刊》創辦人黎智英面對外界批評的捍衛與回應。本章目的藉由 對《壹週刊》較完整的文獻資料整理,了解《壹週刊》的定位可能會以什麼樣的 方式來影響基層記者的新聞產製,作為研究結果分析的交互對照和參考。

以台灣傳統的新聞價值而言,民國 58 年在台北通過「世界中文報業協會共 同信條」列舉了七項報業原則:自由、責任、獨立、同情、正確、公平、誠實。

這些原則是 1950 年前各國報業信條的通例(李瞻,1986)。新聞價值的體現就從 這幾項原則出發,傳播學者宣偉伯(1964;引自李金銓,1981)曾撰書指出媒體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 42 -

的功能包含:將公眾注意力集中在重要的國家發展項目、值守社會規範不使民眾 輕易踰越、形成文化口味、為國家發展創造有利的氣候…等,依照宣氏的邏輯,

媒體的功能是提供資訊、守望社會環境、為國家發展充分當瞭望台等。對應小報 文化的作法,可以看見許多小報奉行市場經營的媒體型態和傳統新聞價值背道而 馳。壹傳媒集團創辦人黎智英曾說:「台灣的報紙太難看了!」他在台灣報業嚴 重衰退時,大舉進軍台灣市場;同時強調市場導向作為報導內容和方式的準則,

將辦報定位為完全的「市場新聞學」,把報紙當作純商品,迎合讀者大眾的口味。

新聞商品化就是小報在利潤競爭下發展出最鮮明的特色之一,服務公眾的理念並 非小報經營的最主要目的(俞旭、黃煜,1997;林麗雲,2008)。

在實際經營的影響層面上,從壹集團帶進《壹週刊》到《蘋果日報》站穩腳 步,短短不到五年的時間裡,傳統的台灣平面媒體終於見識到港式、甚至美式的 媒介組織經營方法,大開眼界之餘也開始了「香港化」的改造過程。傳統台灣報 人表面上很不認同港式作風,但是看到壹傳媒集團短短時間內達到收支平衡的奇 蹟,跟進的腳步一直沒有停止,許多業界同行私底下都說,這叫做「邊罵邊學」。

香港媒體評論者何良懋指出,傳統的質報轉變為「小報化」以搶攻量報市場這種 只把傳播媒體當作純粹商業活動,絲毫不理會新聞的專業義理(professionalism)

的水準,報紙在利潤掛帥之下走上純粹的「商業化」的不歸路,報業編採人員苦 於報業集團的利益壓力而噤若寒蟬,台灣大報受到《壹週刊》影響競相小報化,

只是在走香港十年前的老路(陳宗逸,2005)。

以下段落,就從台灣傳統報紙的角色開始談起,了解《壹週刊》在台灣媒 體環境中的立場,以及《壹週刊》與台灣傳統大報的差異,為其他媒體帶來哪些 影響。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 43 -

(一)國家機器 VS. 商人辦報

台灣報業市場中,目前閱讀率最高的四大報紙為《聯合報》、《中國時報》、《自 由時報》以及《蘋果日報》。當中最早創辦的是由王惕吾在民國40年發行的《聯 合報》,發行當時台灣光復初期報業開始蓬勃發展,卻又正值戒嚴時期的報禁約 束,在國民黨政府的威權管制下,報業的性質偏向「侍從」(client)。在威權統 治下,管制之目的不是為了公共利益,而是為了維繫政權;國民黨的新聞政策乃 是典型的兩手策略:既以蘿蔔餵養民營報社,但又不時施以棍棒而為之訓誡,但 是所謂的政策可能只是方便管制的工具(林麗雲,2008)。戒嚴時期的新聞媒體 必須服膺國民黨的意識型態,以言論上的贊同、默許換取經營媒體的特許權利,

以及由此而來的行政補助與經濟利益。相較於戒嚴時期黨國機構視新聞媒體為社 會公器,侍從報業的觀點凸顯在經營者在新聞義理與責任等冠冕堂皇的官方說法 背後,是無所不在的新聞管制與言論禁忌。對比於《自由報業》等民營報業,侍 從報業則揭露出所謂市場競爭、言論自由的虛妄(黃順星,2010)。

歷史的因素也限制了兩大報在市場上的定位。在侍從體制下,《中國時報》

與《聯合報》的老闆由於有政治上的傾向及「關係」,因而過去能享有特殊的優 惠,也因為過去的傾向及「關係」,他們主動參與了當時的政治鬥爭(即國民黨 的主流派與非主流派之爭)。而且,因為報禁開放時政府也未訂定產業民主的規 範,因此報老闆的政治理念,經由其核心幕僚(即社方所提拔的管理階級)主導 了言論政策與新聞偏向。兩大報系創辦人王惕吾與余紀忠都是長期擔任國民黨中 常委,一直到解除戒嚴後才辭去中常委,但兩大報系仍有多人繼續擔任國民黨中 央委員。這種歷史烙印下的主流報業所具有族群與黨派屬性但這樣的言論與偏向 只反應了老闆的立場,而不是內部員工與社會上眾多讀者的想法,台灣主流報業 從未在政治上真正獨立(林麗雲,2008;陳炳宏,2008)。

1980 年,民營立場的大報《自由時報》老闆林榮三挾帶資本,由房地產轉 戰報業,並以對手《中國時報》與《聯合報》為師,模仿兩大報的競爭手法,卻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 44 -

推動更大規模的促銷。當《聯合報》被稱為「中共的傳聲筒」時,《自由時報》

自號是「台灣人的報紙」,並藉此經營政商關係。在報業市場一片廝殺聲中,台 灣三大報鼎立(約自 1997 年之後)的結構大致底定。然而,這三大報的言論政 策與新聞偏向,受制於老闆的政治立場,不僅報紙內容帶有強烈的政治意識形 態,無法達到立場中立,報社礙於各種政治經濟的多重壓力,也沒有機制(如員 工或讀者參與)來協助回應讀者的需求(林麗雲,2008)。

台灣報業三國鼎立的狀態持續了一段時間,2001 年香港的壹傳媒集團登陸 台灣,中時報系與聯合報系出現了明顯的經營危機。《聯合報》與《中國時報》

是與國民黨黨國體制一起成長壯大的媒體,後期發展少了黨國體制的支援,逐漸 凋零是業界自然淘汰的展現(陳宗逸,2005)。從報業的內容與品質回顧,早期

《聯合報》主打社會新聞路線,因重視犯罪案件的描述,被社會輿論批評為「作 風低俗,敗壞社會風氣」,因為民國 40 年間,所有台北的報紙都忽略了社會新聞,

但《聯合報》在創刊之初便一直重視社會新聞,特別是具有「偵探小說」內容而 且有連續性的社會新聞立即獲得廣大讀者的熱烈反應,銷路的急遽增加(黃順 星,2010)。當時的《聯合報》受到廣大的輿論壓力,只是當時《聯合報》使用 的工具是暴力犯罪的社會新聞,和今日壹傳媒新聞屬性綜合性、八卦、暴力與色 情相較,早期《聯合報》的辛辣程度還是較為保守,但是從這一點就可知道,台 灣讀者對於煽情、聳動新聞題材的追求與好奇,已是不可忽略的要素。

因此,再嚴格、保守的台灣社會在人性好奇的趨使下,還是在報業發展後期 出現了本土的小報媒體。1970 年代與《聯合報》、《中國時報》並行的小報媒體,

最知名的就是由中時集團於 1978 年發行的《時報週刊》,隨後 1982 年的《翡翠》、 1986 年《獨家報導》陸續創刊,1997 年挾帶新聞台資源優勢的《TVBS 週刊》也 加入八卦雜誌戰場,雖然《時報週刊》和《TVBS 週刊》被稱為「綜合性雜誌」,

但仍帶有小報雜誌的風格(林思平,2008)。根據 2000 年新聞局出版的台北市圖 書雜誌市場研究報告,當時《壹週刊》尚未進入台灣市場,台灣週刊市場前三名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 45 -

分別由《時報週刊》、《商業週刊》以及《TVBS 週刊》占據,可見八卦雜誌在《壹 週刊》進入台灣前就有其固定且為數不少的支持群眾,但到 2001 年《壹週刊》

抵台後,八卦雜誌市場被《壹週刊》立即壟斷。2003 年新聞局出版年鑑統計,

本來穩坐小報龍頭的《時報週刊》不僅被《壹週刊》取代,閱讀率更只有《壹週 刊》的六成;《TVBS 週刊》更消失在週刊銷售排行榜的前五名。

讓焦點回到《壹週刊》本身,2001 年 5 月 31 日黎智英率領港媒壹集團帶著 第一份《壹週刊》進入台灣,一發刊就創造 27 萬份銷售量,當時八卦雜誌龍頭

《時報週刊》的發行量一期約是 16 萬份,這樣的數字震驚了台灣平面媒體市場。

《壹週刊》的小報立場相當鮮明,當時便打出了「不扮高深、只求傳真」,顛覆

《壹週刊》的小報立場相當鮮明,當時便打出了「不扮高深、只求傳真」,顛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