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生命故事

第四節 角度-我眼中的他

本節描述研究者對於研究對象個人特質的觀點,筆者從認識綸綸一直 到進行訪談、分析研究至今,對綸綸這個人有了更深的認識,此節列舉出 四項最突出的印象。

一、 驚人記憶及語言天分

研究對象的記述是筆者分析的基本材料,即便在聽他的陳述時,不瞭 解其真實度,但筆者不向他人求證。研究對象綸綸許多記憶中的事情都是 進入了他的認知,而認知會影響其行事風格與決策,因此筆者仍重視他的 每一個記憶的陳述和分享。

112 「醫學界非常重視倫理和輩分」、「醫學界相當注重學長/姐與學弟/妹的輩分」,此如不成 文的既成約定,可見於蔡宗儒(2009)第 53 頁,以及「愛你眼睛健康季刊雜誌」2007 春季刊,取 自網站 http://www.alcon.com.tw/magazine/source/2007_spring/2007_spring_07.asp。

93

綸綸記憶力好,因為媽媽寫日記的影響和自己愛畫畫的興趣,從三歲 起就有了「記事」的習慣,

「我記得我小時候,三歲的時候就有在寫日記,可是那時候我就是在畫畫,

不是寫,因為不太會寫#B03#」,

「我記得我很喜歡畫畫,現在其實也滿喜歡的,每天畫一點吧!大概會畫 每天發生的事情吧#B06#」

再加上綸綸經常和父母聊天,童年記憶是會被重述的,因此自然的,

在所有的訪談中,綸綸都顯現出驚人的記憶力,包括他描述一歲曾住過的 潮濕、陰暗的宿舍,還有一些片段的記憶,

「我三歲的時候我姊姊送我蠟筆#A01#」

「我們好像還沒移民之前都有在過聖誕節#三 A03#」

「1994四歲的時候是第一次去,來紐西蘭兩個禮拜,然後回臺灣,然後過 一個月就移民了,那個時候好像是1994年底,記得好像是1212號還是 18#三 B01#」

現在他的記憶力依然特出,能夠記得一年前或兩年前課堂上的多個細 節。即便在聽他的陳述時,不瞭解其真實度,但綸綸許多記憶中的事情都 是進入了他的認知,而認知會影響其決定,因此筆者仍重視他的每一個記 憶的陳述和分享。

他記憶力好,表示進入他認知並保存至今的事情很多,問及一些小學 的經歷時,他最常說的是:

「我幾乎都記得啊,你要聽什麼?#二 D06#」

而這些事情或多或少都會影響著他,於是筆者總是請他挑選他印象最深刻 的事情、以及他認為曾經影響過他的事情來分享。

語言能力強,是筆者對綸綸的另一項佩服點。綸綸四歲初到紐西蘭時,

94

對英文的認識只有幼兒園補習學過的二十六個字母和簡單的幾個詞彙,對 他來說,自己在紐西蘭怎麼學會英文的,其實他自己也不清楚,

「那時候(小學剛入學時)我不確定有沒有通(英文),可是到私立學校(第 三所小學)的時候我確定那時候我已經很通了。那個時候我差不多四個 月(到紐),我忘記前面我英文程度怎麼樣,但是到私立學校的時候我記得 我英文程度已經很好了。#三 G0607#」

而在不同階段的訪談中,綸綸憶起不同的內容,

「我記得剛來的時候好像有一段時間滿想回臺灣的,因為那時候完全不會 英文,連一句都不會,那時候我沒有記得很清楚,只是好像有一天英文好 像忽然會了,我常在想我到底怎麼會的,我學英文的過程,真的好像突然 就會了,第二天就會了,我有印象我英文都講不出來,我都聽不懂,過沒 多久就很流暢,還滿奇妙的感覺好像只有一個禮拜到一個月就忽然會了。

#二 K02#」

這種現象,在幼小的學童身上經常可見,屬於習得語言而非學習語言 的能力在關鍵期特別明顯。除此之外,筆者有一次看到綸綸寫了一篇韓文 字,於是問及韓文來源,原來是他自己寫的,

「我想說要賣(二手i-phone),韓國人也很多,就加一種(語言),賣掉的 機率比較高。#聊二 B01#」

但他其實沒上過韓文課,只是朋友中有一兩位韓國人,他們的拼音文 字讓綸綸感到有趣並好記,便自己學起來了,雖然並非精通,但表情達意 的一篇短文倒是寫得出。

他的語言能力強,也在中文課中顯現,但這也有可能是他長期浸淫在 中文家教中的影響。無論如何,筆者問及他在語言能力上的優秀為何不會 導引他走向語言專業領域,

「我覺得語言是一種工具,是很重要,但是語言只是一種工具。#六 L07#」

95 從這裡,可以看見他決策的實際性。

二、 不論功的實際派

有關他實際的性格,影響了他的許多決定和觀點,包括他最後決定回 流的積極性也是來自於此種特質的影響。

首先是不論遠功的陳述風格,有幾個例子,

「(談談那些補習的經驗吧)我去上那些補習班對我沒有幫助#四 H01#」

「(小學老師安排的翻譯)沒有幫助啊,他有沒有翻譯都沒有影響到我啊,

因為我已經都懂了啊#J03#」

「(美國學校有什麼故事嗎?這一年重要嗎?)那一年不回來也沒差#六 B04#」

「(小時候那些中文課有用嗎?)我一開始上師大的時候我都忘記耶,注音 我都不記得」

「(想當醫生跟爸爸有關係嗎?)就有興趣啊!我爸沒有說什麼,他都讓我 自己選#六 L04#」

在他談到補習的經驗時,他第一個表達的是對他沒有幫助,卻不提這 些經驗帶來的新鮮感、趣味性,和新技能的認識,多數只從實際給他帶來 的益處來給予評語。

另外是小學時的描述,雖然他曾在訪談中提及他在第三所私立小學中 英文突飛猛進,但在不同段落的訪談中他則說私立小學的老師給他安排的 翻譯小幫手是沒有幫助的,而這兩者之間的描述落差,筆者認為也是出自 於他實際的性格。

至於在高雄美國學校所度過的一年,對他來說有或沒有都沒有差別,

但筆者相信,他必然也曾處在不同的環境中,開啟了一點新視野,但慣於

96

換學校的他,只在學習上指出實際的成效並不大,甚至說是沒有幫助。

最後是他提過的小時候學的注音都不記得了,但他的認知中缺少了他 能在一點練習後迅速熟習注音的原因除了是他有語言天分外,過去長期的 中文課也給了他大量的輸入和沈浸。

除了實際,還有盡量保持客觀的言論,也一直是他描述的特色,

「我自己是沒有遇過,別人我不知道#三 H14#」

實際的性格也許是來自於特高的自我要求,正如他在前一節「綸綸的 留言」中提及的自我認識。由於他一直都希望自己表現出的是最優秀的,

因此事情之於他的表現沒有太大、太明顯的幫助,他的認知傾向便不將其 列為有實際助益的。

三、 重視物質及外表

從不同的訪談中,筆者都感到綸綸喜歡追求物質及外表。所謂物質及 外表,是較易說明的,如上一段筆者提到房產、父親送綸綸的包包,另外 還有他在回憶私立小學時述及自己和有優渥環境的同學相處時的心喜,都 顯示他對於物質是看重的。

在外表方面,他認為自己的確很重視並在這方面下不少功夫,但也表 示除此之外,他其他花費並不多。2012 年年中,綸綸曾以遠距影像給筆者 看過他現在的衣櫃,

「我覺得我還滿會省錢,除了買鞋子外,錢都變成置裝費#O0304#」

「像我房間有五十幾雙鞋子,,你看我衣服都擺這邊因為衣櫃放不下#O05#」

但他也不是只為了擁有才購買衣服、鞋子,而是平常都會使用,並不會因 為數量多而有的便將之遺忘。他會好好打扮外表,並不至光鮮亮麗,但也 使人感到他的穿著整齊、乾淨、質感優良。

97

在這一個特色上,他坦然表示的確是看重外表。筆者也發現可能是因 為父親是整型外科醫師,可能是他自己是以想往整型外科發展,可能是他 本就因高標準的自我要求使然,不論是何原因,他對於一般女性的體態也 有著如同評量現代時尚模特兒的審美標準。

在筆者看來,他實在是相當適合走入整型外科這個行業,也始終自他 處不自覺地推銷體態美而感受到外表的重要性。

從種種描述來看,他對生活品質的要求,「物質面」是他較重視的。113

四、 追求趣味和挑戰

綸綸喜歡競爭,從幼年時期到大學至今皆然,

「(按:幼年時期)好像是比誰的玩具比較多,那時候我好像都不是跟自己 就是跟鄰居(按:玩),我記得那時候我們鄰居都有我這個年紀的。#三 C06#」

幼年時期的競爭心,到了中學成了力爭上游的推力。筆者認為,他後 來在學業上的競爭心,也是因為他喜歡趣味的學習,他在補習時常換老師 便是因為學習不夠有趣,但有人一起競爭,學習成為一種競賽,對他來說 學習的吸引力便大為增加,因此他向來都很在意自己的成績,

「家人完全不會比(按:拿同學成績比),就是我喜歡跟人家競爭#三 C04#」

「(按:中學時)壓力不會大啊,,有五百個人跟我競爭,我就很開心。

#六 I01#」

113 紀素菁(1991)稱「生活品質」泛指人類生活中各項範疇之品質,不僅重事物質生活(實質 面)的提升,亦重視精神生活(非實質面或氣質面)的滿足,並考慮到個人意識、心理及主觀各 層面。徐震曾於「臺灣地區經、社發展與生活品質改善關鍵連性之研究」指出,生活品質意指一 連串的需要及滿足此種需要而使人們生活愉快的型態。在一定時間內,它含有主觀意識與客觀環 境兩種成分及自我、他人、社會體系等三種相互關係。由於人的慾望是遞昇的,故生活品質至少 可分為生理和心理的基本需要、對他人和環境的遞昇需要。

98

「一對一的話,我可能會很無聊,不想學,就沒有被挑戰,沒有贏的感覺#C01#」

但是,這種愛比較的特性其實是有限度的,像是在私立小學和環境優 渥的同學在一起時,他並不是連使用的物品都要比個高下,

「這不是我能控制的啊,可是自己的成績就是啊。#三 J07#」

「這不是我能控制的啊,可是自己的成績就是啊。#三 J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