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質化資料研究發現

第三節 總結:分工模式

一、 分工模式:量化分析的觀點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節 總結:分工模式

一、 分工模式:量化分析的觀點

在分工模式方面,筆者分別對三個立法涉入面向作出了三個假設(D1 至 D3),但其內在邏輯是相同的,本文認為當助理本身越資深,或立法委員越資 淺,助理的立法涉入程度會較高,因此認為「立委強勢型」相較於「助理強勢 型」分工模式,助理會有較低的立法涉入,前面的篇幅也進一步交叉比較四類 分工模式,以確定立法委員與助理資深程度帶來之影響與交互效果。

分工模式之授權假設觀察結果整理如表四十三,由下表可知,在兩極端類 型的比較部分,僅於預算提案方面是不如預期的,由此可知立法委員及助理資 深程度之交互關係,確實會影響助理的立法涉入程度。但此兩者資深程度所帶 來的影響絕非線性的,比預先想的要複雜許多。

首先在法案與質詢部分,雖然 D1 假設均成立但成立的原因不盡相同,在法 律提案的過程中,決定授權程度的關鍵因素為助理資深程度,立法委員資深程 度僅在特定條件下會產生影響。而在質詢中,兩者之資深程度均是有條件地產 生效果。這顯示原本假設的前提─兩者資深程度能夠單獨發揮影響力,這樣的 預設有些太過樂觀,但這也說明在架設理論的過程中,筆者認為要觀察立法委 員與助理之「互動」關係,這樣的切入點有其價值。若研究者僅單獨觀察立法 委員或助理資深程度,那很可能會誤以為其影響力不大。

而筆者於此部分還有一個未解的問題,即為何分工模式的假設在預算部分 並不成立,預算提案究竟和另外兩種問政方式有何不同,從而令研究者獲得這 樣的觀察結果呢?觀察下表所呈現之兩資深程度與預算授權的關係,吾人可發 現,助理資深程度對授權程度並無影響,而立法委員資深程度卻與授權程度成 反比。誠如前述,筆者認為預算和另外兩種問政方式的差異在─困難度與手段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性兩方面,也正是這兩個因素導致了授權假設的不成立。預算提案過程中龐大 的負擔與較高的技術性,致使立法委員十分需要助理的協助,而無分助理資深 與否,因而可觀察到助理資深程度對授權程度並無影響。

同時,資深立法委員深諳預算手段性,即預算提案影響力並不在其「案 由」或「內容」本身,預算審查對行政部門真正產生實質壓力的環節是聚焦在 黨團協商與私下協商中。爰此立法委員資深程度與授權程度成反比,也就不那 麼令人意外了。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任時,資深的助理才有更高的意見採納頻率,同時也僅有在助理資淺時,新任 立委才傾向釋出更多的授權。但不同之處在於,在法案與預算中,研究者還發 現立法委員與助理之相對資深程度,似乎也為左右意見採納頻率的關鍵,本文 所作出的解釋為:當兩人資深程度有差異時,較容易發生意見分歧,而意見分 歧時立法委員則傾向堅持己見,進而降低了意見採納的頻率,反之亦然。但這 樣的關係卻在質詢中不復存在,推想可能原因是立法委員與助理針對質詢之討 論較為頻繁,助理之意見較易被完整理解,因而資深程度差異帶來的影響較 少。

最後在總結完分工模式的三個假設後,也可以發現問政發生情境對分工模 式效果的干擾並不大,並不影響假設的結果,也鮮少改變立法委員與助理資深 程度對立法涉入之影響、方向及成立條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 問政方式:質化訪談的觀點

總結以上量化資料的結論可發現,本文有關分工模式的假設,僅在預算的 授權環節並不成立,證明了以立法委員與助理之資深程度角度切入,確實有其 價值。大致上,資深立法委員搭配上資淺的助理,助理的立法涉入程度就較 低,反之亦然,但此兩變數的交互影響機制遠比預想得更為複雜,絕非是單純 的線性影響。

而這樣的複雜性的確也見於訪談中,單獨就兩者的資深程度進行討論,會 發現假設的內在邏輯並無太大的謬誤。以立法委員的資深程度來說,筆者推測 隨立法委員年資的增加,其應對國會議事更加熟稔,因而在與助理的互動過程 中,顯得更加強勢與自主。對於資深女委員 B 與資淺女委員 D 來說,這樣的推 論是滿符合其個人經驗的。當筆者問及「請問您和助理的分工與互動模式,有 隨著您在立法院服務的年限增加,而有所改變嗎?」,資深女委員 B 說:

「像是勞動的議題,一開始就是不熟悉的,所以那時候我就很仰賴一個勞 動專業的助理,隨著那個就是我自己慢慢熟這個議題之後,然後可能就是 我自己也掌握,就是慢慢地跟助理之間的分工也會產生一些動態的變化。

隨著我對議題越熟悉,我會掌控的更多。」

而資淺女委員 D 也有類似的經驗,面對同樣的問題時,他回答:

「大概有 7、80%有所改變的,那大概 30%沒有改變……剛進來的時候,可 能會除了議事規則需要協助以外,你自己的觀點放進去也不多,就會變成 念稿。其實只要你的觀點放進去不多,就是助理給你的稿你就是念稿。所 以我覺得就是剛開始的時候,助理的協助會比較多,是因為你真的不太適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應這個生態。」

這兩段訪談文字中,都顯示出了筆者關於立法委員資深程度的主張,並非 完全與實務不相吻合,受訪者的確闡明,隨著其在立法院的年資增加,其對國 會議事會越趨熟悉,逐漸掌握主導權。而雖然在資深男委員 C 的訪談過程中,

其並沒有如此清楚的說明這點,但多少還是能觀察到立法委員自身對國會議事 的熟稔程度,確實會影響到助理的立法涉入程度高低。他回答此題時,否認了 其與助理互動模式會隨年資改變,他說:

「我沒有改變過,因為我自己本身就有經驗,我從政 30 年,基本上我的思 維能力是超過他們的,我不需要他們提醒我什麼事,他們提醒我的只是一 些立法院中程序的事,在哪裡開會、幾點開會之類的。」

但這段話背後反映的仍是,上開推論的內在邏輯,即立法委員對國會議事 越熟稔,助理涉入空間越低,只是資深男委員 C 認為其一進入立法院時,就已 對相關議題十分熟悉,這也跟其當過地方行政首長的資料拖不了干係。而資淺 男委員 A 的部分則比較不同,他認為年資增加的確改變了其和助理的互動模 式,但這並不純然代表著助理涉入的空間變小,他說:

「我的狀況來講,服務年限愈來愈多,是越來越信任助理,主要是跟辦公 室流動率很低有關,就是一起在熟悉這個領域。在這個過程中,您會讓助 理有更多的參與。」

他的談話顯示出,因為辦公室的人員流動率較低,立法委員本人與助理共 同成長,也培養出了一些默契,因此就他的經驗來說,並沒有讓助理因此減低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了涉入程度。總結以上,之所以不能簡單斷言立法委員資深程度與助理立法涉 入程度成反比,是因為尚有許多因素需要考量。諸如:立法委員本身的背景、

辦公室的流動率、議題屬性等。

而在助理資深程度對國會議事較為熟悉此點,四位受訪者的分歧則比較 小,均肯定資深助理對國會議事的熟悉程度,相關訪談內容分列如下:

「資深助理針對某些議題,他的專業性不會比委員差。」(資淺男委員 A)

「比較資深的法案助理,他久了他也會有屬於他的看法……所以我們辦公 室,大概不是絕對的權威型,可是我會隨著助理他的專業、議題的面向、

他夠不夠成熟,就不同的助理提出來的東西,有不同的程度。如果說這個 助理,他已經在這個領域已經相當的專業,我會重視他的意見。」

(資深女委員 B)

「很多助理跟著很多資深、很棒的委員,這些委員對助理的要求事很高 的,可能因為年紀大或落選,沒做了,助理沒地方去。那新任的委員就會 去打聽,哪個助理比較好,好的助理不是去學校就找的到了。新委員剛 來,你是一無所知的,你的實力可能還不如你的助理。」

(資深男委員 C)

「我有任用過比較資深的助理,我覺得有它的好處跟壞處,好處是他很多 東西或許他都知道,他還可以幫你帶新人,那去了解整個立法過程的法案 程序,然後怎麼連署要怎麼查資料、怎麼調資料等等這些是資深助理,我 覺得他是蠻好用的。」

(資淺女委員 D)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可是對國會議事較為熟稔,並不代表立法委員必然會給其較多的立法涉入 空間,立法參與的主體還是立法委員,還是得考慮立法委員本人的意見與專業 程度。

資深女委員 B 就說到:

「資深助理會有屬於他的看法,那通常我還是會加入我的意見,所以不會 百分之百都採用,到可能會有一半以上我是會採用的,但是我是沒有到照 單全收。我會加入我自己認為比較重要的議題的看法,就是在質詢稿裡 面。」

資淺女委員 D 也提到,即使資深助理有自己想的想法與專業,但最重要的 還是能否符合委員的需求:

「資深助理當然是很好用,他本身有他的性格跟筆的力度,跟他的思考邏 輯的方向。可是如果在溝通上面,辦公室還有其他的法案助理時,三方之 間會有一些些的落差。他可能已經非常資深了,那可是委員或許沒辦法去 談到那個頻率的時候,時候就會變成有一些落差。再加上如果跟你的思考 邏輯的方向是差太大的時候,要適時的把他拉回來,那如果差到你覺得無

「資深助理當然是很好用,他本身有他的性格跟筆的力度,跟他的思考邏 輯的方向。可是如果在溝通上面,辦公室還有其他的法案助理時,三方之 間會有一些些的落差。他可能已經非常資深了,那可是委員或許沒辦法去 談到那個頻率的時候,時候就會變成有一些落差。再加上如果跟你的思考 邏輯的方向是差太大的時候,要適時的把他拉回來,那如果差到你覺得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