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分析架構

第二節 分析架構說明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分析架構說明

一、本研究之分析架構

本研究是以理性選擇模型為個人行動的決策基礎假設,以共用資 源的分析法(CPRs approach)45及 Ostrom(1990)所提出的自主治 理分析框架,觀察個人在面對集體行動的困境時,如何以策略性的行 動反應來追求個人及集體目標的達成,並且以可觀察的環境變量作為 衡量集體行動的結果是否促成社區永續發展的條件。實證方法則應用 Oakerson(1992)所提出的分析架構為依據,主要目的是觀察在特定 資源與技術屬性、制度安排及社群互動型式下,分析共用資源的經營 結果,重點強調外部環境與制度對個人的誘因效果,最後影響資源的 經營結果。而 Ostrom(1990)所提出的自主治理架構分析模型則強調 個人內部的選擇如何受外部環境變量的影響。由於兩模型的考量變數 大致相同,包含環境、制度、個人選擇及資源經營結果,惟分析重點 則可相互呼應補充,是以本研究將 Oakerson 分析架構型模中之社群 互動型式,代以 Ostrom 模型中的個人選擇變量,可觀察分析個人決 策的動機與選擇,再結合個人的集體選擇成為互動型式,分析制度誘 因效果與資源的經營結果。

在觀察變量的分析上分三個層次,如圖 3-2 所示:

1.個人選擇與互動形式:本研究援引 Ostrom(1990)所提出之影響 個人選擇之四項內部變量─預期收益、預期成本、內在規範和貼 現率,作為分析實證案例中社群個人的行為動機與行動選擇的因 子,以解釋個人行為的誘因因素。同時觀察社群中的個人在個自 進行行動選擇之後的集體互動形式,是否有形成集體行動的現 象。

2.外部環境變量:由社群所處的外部環境特徵與技術條件所造成個人 選擇範圍限制下,分析外部環境因素的變量及其如何影響個人選

45本文所稱之共用資源分析法是指分析共用資源(CPRs)系統的基本概念與方法的統稱,

主要是強調因應分析對象的「共用性」(Common)及無排他性(Non-exclusive)所 建構的分析理念。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擇的效果,以及社群如何透過規則的安排解決集體行動的困境。

觀察的環境變量包括:環境的互競性、排他性、不確定性及激勵 誘因。

3.組織與執行機制:係將個人行動決策與集體選擇結果置於更高層次 的集體規則上,探討在組織的運作之下,如何能克服制度的提供、

執行與監督的困境,以及外部權威當局在政策面及法制面如何能 激勵社區發展自主管理的機制,以實現社區永續發展的目標。

綜合前述三項因素,觀察社群群體互動的結果,並且評估是否達 到維續持續發展必要條件的公平與效率狀態。當個人在特定情形中面 臨環境問題或社區發展需求時,會衡量各種行動策略的預期收益與預 期成本,並在社群特有的共享規範情景下,進行行動的選擇並開始與 他人互動,從過程中逐漸形成規律性的互動形式與行動策略。這些互 動策略包括囚犯困境狀態下的「永不合作」、投機坐享其成的白搭便 車,以及在適當條件下,自發形成的集體行動,用以約束不合作及投 機行為,達成共用資源的自我治理。

社群之間的互動形式與集體行動的外部環境息息相關,例如所遭 遇的共用資源困境的性質、解決難題的技術與知識或訊息取得的方便 性、解決問題可應用的論壇或溝通管道、對違反承諾處罰的程度、法 令或政策的約束力等。這些外部環境的變量將影響問題解決或資源經 營的成果,同時經由個人的理解進而強化既有互動形式,或促使個人 改變選擇的行動策略,改以他種行動形式取代之。當社群的人們經過 重復的策略行動逐漸形成規律性的互動形式時,也代表著集體行動的 操作規則已然形成,並為社群的個人所清楚瞭解規則的意義,同時每 個人也知道其他人知道這些規則並會儘力遵守。

在一個共用資源系統中,環境因子或需求問題首先影響個人的選 擇行動,而在經過循序漸進的、權變的和頻次依賴的決策之後,逐漸 形成固定的互動形式,並導致某類型資源經營的成果。透過對成果的 判定,社群或個人可主動改變或形塑影響因子,因而產生另一類形式 與成果。共用資源與使用者間的關係,便是在上述的循環中反覆形塑 對方,同時也在社群中形成制度或規則的建置,以制約人們面對複雜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而不確定環境的選擇行為。

圖 3-2 研究分析架構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參考 Ostrom(1990:37)及 Oakerson(1990:24)整理

二、社區持續發展之自主理管的評量原則

制度乃是一個社會的遊戲規則,它是人為制定的限制,用來約束 人類互動的行為(North, 1990),主要是為了降低人們在相互合作或 交易過程中的不確定性。然而隨著人們面對外在環境的變遷遭遇不同 的問題時,人們將設法變更制度規則以適應新環境的需要。然而制度 規則的變更也會引起人們面對新規則下不確定的風險,因此制度規則 亦不應有太頻繁的變更。在長時間而言,處於均衡狀態下的制度規則 應該是穩定的。

本研究實證的主題是在一個遭逢重大變故的環境中,人們面臨著 前所未見的問題下,試圖以集體行動的方式來共同解決。因此,在時 間的歷程中目前所發展出來的集體行動規則,距離均衡穩定的制度狀 態尚有待時間與社群人們努力成果的考驗。就如同 Shepsle(1989)

所言,只靠幾次努力就“使操作規則準確無誤”幾乎是不可能的。但 結果 社 群 網 絡

制度安排變量 環境與技術變量

內部變量

內部規範 貼現率

預期收益

預期成本

策略選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Shepsle 也指出,“如何一個制度的變動是根據一個事前的計畫(因 此部份地是根據原有的制度)進行的,那麼這個制度‘實質上’是處 於均衡狀態的”(ibid:149)。

對於一羣有著相互依賴關係高度制約的人們,面對著複雜不確定 環境下的選擇行為,實際上也不應有任何單一的模型來描述他們的集 體行動策略(Ostrom, 1990)。本研究遵循著 Popper(1967)46的建 議,首先強調的是對嚴謹而完整地建立人們行為模型進行理論分析,

由對個人行為所發生的情形的描述,從而使我們能夠使用可觀察的變 量,而不是採用難以度量的、內部的、內心的、主觀的變量,去驗證 我們的理論。

因此,從本研究所運用的分析架構中,從個人的決策變量、環境 變量及制度因素的觀察分析中,歸納以下三點評量原則,來檢視一個 社區能否維持永續發展的條件:

1.不論有無外部權威機構的協助,社群的人們在他們所處的環境特徵 與技術條件下,可以自主決定集體行動的內容,個人並且具有參 與集體行動與否的自由。

2.社群能否突破規則提供與監督的困境,解決搭便車及機會主義行為 問題,符合規則制度公平性問題。

3.能否顯示社區環境共用資源的存量不會快速的減少。例如能否激勵 後續集體行動繼續維持社區設施的使用水準,或持續的產業創新 發展以維持社區經濟的繁榮。

46 Popper, K. R.1967, “Rationality and the status of the Rationality Principle”,原文為法文,引自 Ostrom(199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