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組織與規則執行機制

第四章 農村社區自主治理案例分析與實證

第五節 組織與規則執行機制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五節 組織與規則執行機制

在災後重建的階段,鄉民們經由社區論壇的討論中,實際參與了集體 建構地方發展願景的過程,也由地方文史建置與環境建構的過程中,進一 步凝聚了對鄉土永續發展的共識,無形中建立了日後對社區發展行為的共 同規範,例如在和興村民共同參與建立的「有機生態園區」以及北中寮龍 眼林福利協會推動發展藥用植物園區的共識。換言之,雖然沒有形式上的 共同規約或規則的約束,也沒有正式的監督及懲罰機制,中寮鄉民實際上 已經開始了集體行動的規範建置過程,由以往個人自行決定如何利用土地 從事生產的決策方式,轉變為共同商議決定未來中寮鄉的發展願景。就像 Ostrom 所指出的,共用資源佔用者所面臨的問題是一個組織或過程的問題

(這並不意味著要創立一個實質的組織):如何把佔用者獨立行動的情形改 變為佔用者採用協調策略以獲得較高收益或減少共同損失的情形(Ostrom, 1990: 39)。

在產業考慮轉型的初始階段,鄉民們是以村為單位,在小規模及互異 性低的團體中討論,較易獲得未來產業發展方向的共識(Olson, 1965)。 在歷經了重建的參與式設計程序經驗,鄉民們已熟悉了團體協商的方式,

通常會在村中集會場地聚會討論,相互提出個人的經驗與看法,一旦獲得 了初步的發展共識之後,村民們會向相關單位申請經費聘請師資或購買生 產器具,開始嚐試新產業的試作與開發。

在地震的兩年之後,中寮鄉十八村中已發展出集體合作進行產再造的 社區或組織共有十餘個,如表 4-3 所示。在產業的推動型態上,可以看出 鄉民們已經改變原本個人獨自生產銷售的傳統農業經營方式,改以共同生 產經營的模式,如崁頂村的竹藝協會是由村民組成工作隊的方式共同承接 竹造園藝設施工事;永平村的佛光園押花、巧手植物染、阿姆植物染工作 室是由自願參與的村民共同生產經營;合興有機文化園區則是以合作農場 方式,由村民參與集體生產並按工時分享收益;北中寮民宿及休閒農園則 由龍眼林福利協會負責對外安排渡假訪客,分配給所輔導的村內民宿,協 助農家的產業轉型。

目前大部份社區產業組織的營運都尚未能達到有效獲利的地步(見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在 2002 年之後社區菁英希望能建立資源整合與自主治理的社區發展模 式,是由中寮鄉觀光發展促進會推動「社區總體營造產業策略聯盟計畫」,

結合鄉內多個社區產業組織共同推動農村休閒旅遊及有機生態之旅,將農 村休閒、民宿、生態學習、特色產業 DIY、總體營造解說等組合成套裝旅遊 行程對外共同行銷。對內則依社區組織的專長及產業特性分工負責,同時 也帶給各社區產業有行銷的機會,並依各別產品價值分享利益。例如在每 一梯次的旅遊人次中,觀光發展促進會必須保留固定比例的團費充作業務 推動的公積金,民宿業者可獲分配住宿的旅客,但需負責遊程的導覽工作;

各社區產業組織需對參訪的遊客解說當地產業特色及社區營造的過程,並 銷售當地的農特產品。類似的營運模式也在北中寮的龍眼林福利協會及南 中寮的和興有機生態文化村中推行。

從這種社區產業策略聯盟的經營模式中,聯盟組織既可以自籌發展的 經費,以持續推動社區的觀光行銷,而對於社區各別產業組織則具有擴大 市場通路的效益。各產業組織為了提升營業績效,必須持續營造該社區的 環境特色60,強化本身產品的創新性與銷售的技巧,並會儘量支援產業聯盟 的相關事務,形成彼此相互依賴的關係。在這種多層次的產銷互動關係中 實際上並不容易存在搭便車或機會主義行為,首先,在各社區產業組織內 的個人,通常是由社區網絡關係給予違反集體利益的個人壓力或勸止,使 社群個人能善盡參與的責任;而在社區組織聯盟之中,若有某一社區產業 組織違反集體利益或不提供旅客服務的責任,聯盟將很容易發現並警告或 要求社區組織改善,最嚴厲的處罰則是將該社區組織排除於聯盟之外,使 其喪失遊客消費的機會。

中寮鄉目前推動的產業策略聯盟組織型態,是建構在社區產業組織或 社區發展協會之上,具有多層次分權制企業(nested enterprises)的特 性,社區居民被納入社區產業組織或社區發展協會中加以組織,對該社區 共用資源的佔用、提供、監督、強制執行、衝突解決和治理活動進行規制。

60目前中寮鄉的社區當中,仍然持續在爭取政府相關補助經費來改造社區環境,例如和 興村的有機文化生態村及龍安村仍舊繼續接受農委會的補助進行「檳榔變綠林計畫」

的造林護林綠化工作;和興村有機文化村自行開發的檳榔再生加工製品、中寮原生 植物館及蝴蝶園復育計畫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同樣的,各社區組織或社區發展協會則被納入產業策略聯盟中加以組織,

並對相關休閒觀光發展或生態之旅的推展事務進行規範。Ostrom 發現這是 許多具有高度複雜性、存續時間更長的共用資源制度所具有的特徵原則之 一(Ostrom,1990: 101-102)。

這種社區的經營方式已經顯示出類似於共用資源的維護管理模式,未 來鄉民們將依賴於這片土地所共同經營出來的自然生態資源與地方產業特 色,作為鄉人們共同生活與生產的根基,唯有全鄉的共用資源逐日豐富與 興盛,觀光休閒與學習園區才具有吸引觀光客的潛力。而這種社區共用資 源的開發與維護管理,不是鄉民獨自行動所能達成的,必須社群居民的共 識與集體的行動,才能持續保持中寮鄉的資源不致枯竭。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