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大陸勞動關係概況

第一節 勞動關係的環境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第二章 大陸勞動關係概況

富士康事件發生在2010 年間,此時,中國大陸在從社會主義的計畫經濟轉 向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道路上,已經走了30 餘年。30 年來,中國大陸勞動力市 場的供需情形,勞資雙方面臨何種經濟、社會、政治環境,兩者之間關係的演變,

影響勞動關係的主要參與者為何,是本章欲探究的重點。

第一節 勞動關係的環境

壹、 30 年來的經濟改革成果

經歷 30 年的改革過程後,中國大陸經濟發展突飛猛進,自 1979 年至 2010 年,大陸國內生產總值每年平均成長 10.1%,國內生產總值(GDP)從 1978 年 的3,645.2 億元人民幣(以下同),22成長到2010 年的名目規模 39.8 兆元,實質 經濟成長 10.3%,工業生產成長率 15.7%;2010 年城鎮居民名目人均可支配所 得19,109 元,成長 11.3%,扣除價格因素後實質所得成長 7.8%;23全年城鎮新 增就業1168 萬人,較上年增加 66 萬人,年底城鎮登記失業率為 4.1%,較 2009 年減少0.2%。24

在對外經濟方面,1978 年中國大陸對外進出口貿易總額為 206.4 億美元,2009

22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局,2010,《2010 年中國統計年鑑》,北京市:中國統計,及 2011,〈2010 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局網頁:

http://www.stats.gov.cn/tjgb/ndtjgb/qgndtjgb/t20110228_402705692.htm,檢閱日期:2011 年 7 月 15 日。

23 蔡依恬、陳佳珍,2011,〈中國大陸與香港經濟情勢〉,載於《2010 年國際經濟情勢》,中華經 濟研究院編撰,台北市: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經濟研究處,頁82。

24 蘭方,2011,〈人社部:2010 年城鎮登記失業率 4.1%〉,財新網:

http://policy.caing.com/2011-01-25/100221023.html,檢閱日期:2011 年 8 月 16 日。

2002年 8.0 12.9 4.0 -2.3 -0.8 3256.0 22.4 2951.7 21.2 304.3 2003年 9.1 17.0 4.3 2.3 1.2 4382.3 34.6 4127.6 39.8 254.7 2004年 9.5 16.2 4.2 6.1 3.9 5933.3 35.4 5612.3 36.0 321.0 2005年 9.9 16.4 4.2 4.9 1.8 7619.5 28.4 6599.5 17.6 1020.0 2006年 10.7 16.6 4.1 3.0 1.5 9689.4 27.2 7914.6 19.9 1774.8 2007年 11.4 18.5 4.0 3.1 4.8 12177.8 25.7 9559.5 20.8 2618.3 2008年 9.0 12.9 4.2 6.9 5.9 14285.5 17.3 11330.9 18.5 2954.6 2009年 8.7 11.0 4.3 -5.4 -0.7 12016.1 -15.9 10056.0 -11.3 1960.1 2010年 10.3 15.7 4.2 5.5 3.3 15779.3 31.3 13948.3 38.7 1831.0

資料來源:蔡依恬、陳佳珍,2011,〈中國大陸與香港經濟情勢〉,《2010年國際經濟情勢》,載於中華經濟研究院編撰,台北市: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經濟研究處,頁84;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綜合司網 頁:

http://big5.mofcom.gov.cn/gate/big5/zhs.mofcom.gov.cn/tongji2009.shtml,檢閱日期:2011年8月16日。

註:2007至2010年之進出口貿易金額、成長率及出入超金額依大陸商務部統計數據修正‧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第二章 大陸勞動關係概況

依香港文匯報報導,據日本內閣府2011 年 2 月發佈的數據顯示,2010 年日 本國內生產總值(GDP)為 54,742 億美元,比中國少 4,044 億美元,屈居全球第三。

26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刊登《大陸崛起 日本衰落》的報導指出,中國大陸 GDP 躍為世界第二,可視為歷史轉折點,代表中國的崛起與日本的衰落,27而日 本新聞媒體則認為,世界重心將從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向中國等新興國家轉 移。28

貳、 政治環境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 會主義國家。

社會主義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破壞社 會主義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一條)

學者李凡認為現階段的中國大陸雖然在經濟環境體制方面已轉為市場經 濟,但政治體制仍處於極權主義向威權主義轉型的階段,並沒有看到從威權體制 向民主體制的轉變的跡象,以中國的總體情況來看,從威權體制向自由民主社會 的轉型還沒有開始。現階段中國的轉型特色有以下幾點(李凡,2011:34-42):

1.社會可以有一定的空間,但是被政府嚴格控制。

2.社會並沒有一個足夠的空間可以批評政府。

3.社會的利益表達要求被嚴格地控制,選舉權無法真正的落實。政府不願讓 社會表達他們的意見,而是要社會接受政府的意見。

26 房廈,2011,〈日本官方証實:中國 GDP 超日〉,文匯網:http://paper.wenweipo.com,檢閱日 期:2011 年 8 月 2 日。

27 華爾街日報,2011 年,〈中國經濟崛起 日本衰落〉,《華爾街日報》,2 月 15 日,轉載自世界新 聞網,網址:http://chinese.wsj.com/big5/s-result.asp,檢閱日期:2011 年 8 月 10 日。

28 李文,2011,〈大陸經貿消息輯要〉,兩岸經貿網網頁:

http://www.seftb.org/mhypage.exe?HYPAGE=/03/03_content_01.asp&weekid=146&idx=10,檢閱日 期:2011 年 8 月 10 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從富士康事件看中國大陸的勞工維權運動

4.由於科學技術的發達,互聯網賦予社會轉型一個非常有利的工具,並且形 成了一個網絡意見的空間。

5.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社會有了更多的自己的利益,個人或社會的利益 開始從國家利益的控制下擺脫出來,並且要追求更多的利益,而這些利益的追求 在很多的情況下和國家所謀求的利益相衝突。

綜上所述,中國大陸的黨國體制,中國共產黨仍是唯一領導與代表,黨的地 位甚至高於國家,29執政的中國共產黨仍是決定未來中國大陸轉型的方向的指 標。

參、 社會環境

在中國大陸從計畫經濟邁向市場經濟的過程中,由於轉型期間利益結構的巨 大變動,同時由於市場機制對在計畫經濟時人格從屬基礎上的社會關係的解構作 用,社會矛盾的激化和社會關係的動盪經常如影隨形(吳敬璉,2010:382)。改 革開放以來,伴隨經濟體制的變革、所有制結構的轉變、生產關係調整、社會分 工變化,社會結構產生分化,依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當代中國社會結構》的研 究,改革開放使中國社會結構由農業社會走向工業社會、農村社會走向城市社 會,1978 年後,社會主義計劃體制下的「兩階級一階層」―工人階級、農民階 級和知識份子結構,逐漸分化為十個階層組成的社會結構,30隨著社會階層結構 的分化,分配不均的現象也隨之惡化。1978 年以前,各種移轉支付、實物配給 及福利補貼制度使得中國大陸人民收入差距極為平均,如在世界銀行有關中國經 濟的一份綜合報告中,估計改革開放初期農村與城市的基尼係數分別為 0.31

29 在所有重要文件裡可看出,當「國家」與「黨」二者同時被提及時,其順序是「黨和國家」。

30 即國家與社會管理者、經理人員、私營企業主、專業技術人員、辦事人員、個體工商戶、商 業服務業從業人員、產業工人、農業勞動者、無業失業半失業者。見陸學藝主編,2010,《當 代中國社會結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頁389-39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第二章 大陸勞動關係概況

(1979 年)與 0.16(1980 年),全國基尼係數推算為 0.33。31改革開放以來,隨 著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與快速成長,分配不均程度逐漸擴大,以2009 年為例,

國家統計局公佈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7,175 元,是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 5,153 元的 3.33 倍,32而經濟不平等的情形並非僅在城鄉間發生,由於政府行政 權導致的某些壟斷性行業,其職工工資可達非壟斷性行業及普通員工 3 倍以上

(陸學藝,2010:198)。

中國大陸的貧富差距還有逐年擴大的趨勢,依世界銀行《2006 年世界發展 報告》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大陸居民收入的基尼係數已由改革開放前的 0.16 上升至0.47,不僅高於聯合國「基尼係數」0.4 的貧富警戒線,也超過世界所有 發達國家的水平。332007 年,亞洲開發銀行(ADB)「2007 年關鍵指標」年度統計 報告指出,在ADB 調查的 21 個國家中,有 15 國的貧富差距擴大,其中國大陸 基尼係數0.4725,為亞洲第二高。34而依美國中央情報局資料指出,2010 年中國 大陸的基尼係數已高達0.52,已超過聯合國「社會動盪」的警戒線標準。35這種 趨勢顯示,鄧小平所提「使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經濟發展政策,雖然拉動中國 大陸的經濟成長,也造成社會貧富差距現象。

另外,中共的社會保障制度也存在許多問題,2010 年 10 月底通過的《社會 保險法》,雖然從法律層面上較完善地給予職工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 五大社會基本保障,但也在條文中開了諸多後門,例如第47 條規定將失業保險 中的失業保險金授權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自行訂定,同法又將監督

31 趙人偉、格里芬基斯主編,1994,《中國居民收入分配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頁84-85。

32 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局,2010,《2010 年中國統計年鑑》(電子版)。

33 鳳凰財經網,〈中國居民收入差距已經達到歷史最高點〉,鳳凰財經網:

http://finance.ifeng.com/news/hgjj/200802/0221_2201_407764.shtml,檢閱日期:2011 年 8 月 8 日。

34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7,〈亞洲開發中國家貧富差距明顯擴大〉,網址:

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08868,檢閱日期:2011 年 8 月 10 日。

35 臺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2011,《十二五規劃逐商機-中國大陸地區投資環境與風險調 查》,台北市:商周編輯顧問,頁6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從富士康事件看中國大陸的勞工維權運動

責任交由各級政府自行承擔,諸如此類規定,並不能使人民對這部將在 2011 年 7 月 1 日施行的法律形成多大信心,著名中國經濟學專家何清漣就表示,中國大 陸並非能確實依法行政的國家,在《社會保險法》之前,各地方政府早已訂定有 與社會保險相關的政府法規或社會保險工作條例,卻出現許多「空帳」現象,亦 即加入社會保險制度的人,空有帳號卻領不到錢,另外也出現政府官員挪用社會 保險資金的問題。362011 年掌管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的部長尹蔚民也表示,目 前中國大陸社會保障體系仍然存在許多缺失,主要是制度不夠健全、覆蓋範圍比 較窄、城鄉發展不平衡、管理基礎比較薄弱等等。37

上述種種社會現象顯示經濟成長突飛猛進的結果,並沒有使全民都享受到經 濟發展帶來的利益,2007 年在中共十七大召開前夕,中國社會調查所展開一項

「十七大老百姓關心的十大問題」調查,就顯現「物價」、「社會保障」、「就業」、

「維權」、「貧富收入差距」、「腐敗」等問題分別成為民眾關心的前十大事項之一。

38此後,人民日報與人民報在2010 年與 2011 年兩會期間所進行的網路調查顯示,

貧富差距、腐敗活動及社會保障都是民眾關注十大問題之一,可看出上述問題已 深化民眾社會不公的印象。以「官二代」與「富二代」現象為例,中國大陸對政 府官員種種的特權禮遇,加上部分官員的貪腐造就出一些炫耀財富與父親的權貴 子弟,這些權貴子弟毫不在乎地公然炫富/炫父,使身在社會底層一般民眾忿忿

貧富差距、腐敗活動及社會保障都是民眾關注十大問題之一,可看出上述問題已 深化民眾社會不公的印象。以「官二代」與「富二代」現象為例,中國大陸對政 府官員種種的特權禮遇,加上部分官員的貪腐造就出一些炫耀財富與父親的權貴 子弟,這些權貴子弟毫不在乎地公然炫富/炫父,使身在社會底層一般民眾忿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