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國家在富士康事件中的作為

第三節 國家的手段與策略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從富士康事件看中國大陸的勞工維權運動

均可支配收入13.2%的成長率(扣除價格因素,實際成長 7.6%),241而改革開 放後,國家分得的財政收入逐年成長,平均呈現17.7%的成長率,242可以印證在 國民財富這塊大蛋糕中,各級政府取得的財富,其成長率大於社會所得成長率,

尤其是一般勞工所得到的工資成長率。

以上種種對勞工不公平的制度,形塑出富士康員工連續跳樓的背景原因,格 爾(Gurr)指出當社會變遷導致社會的價值能力小於個人的價值期望時,人們就 會產生相對剝奪感。相對剝奪感越大,人們造反的可能性就越大,造反造成的破 壞性也越強。243另外,蓋瑞•馬克思(Marks)也發現國家壓制工人的集體權利,

將使工人更容易體驗經濟制度的不公平,產生強烈的被剝奪感,從而轉向激進主 義。244這就是中國大陸政府不敢輕忽的原因之一。

第三節 國家的手段與策略

沒有一般民主國家以選票作為執政基礎的中共政權,為了鞏固領導地位,以 促進經濟發展、和諧社會作為政權對民眾宣揚合法性地位的表現,一方面力求在 政績上有所表現,另一方面以各種維穩手段除去反對勢力,是以,中國大陸雖然 經濟體制改革開放,但對社會的控制仍延續威權體制的手段,例如掌控媒體以宣 傳並教育民眾思想,245利用軍隊、武警、公安、情治與司法系統,壓制在社會抗 議運動中的反抗因素,對中共而言,面對社會集體抗議事件,顯然「鎮壓成本」

依然小於「容忍成本」(王信賢,2007:323),寧願花費高額的維穩經費,也不

241 馬光遠,2011,〈國與民收入分配的扭曲化〉,《工商時報》,7 月 19 日,轉自中時電子網,網 址:http://money.chinatimes.com/news/news-content.aspx?id=20110719000088&cid=1208,檢閱日 期:2011 年 12 月 29 日。

24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2011,《2010 年勞動統計年鑑》(電子版),表 8-1。

243 Gurr,1970,《人們為什麼要造反》,轉載自趙鼎新,2007,《社會運動與革命:理論更新與中 國經驗》,台北市:巨流,頁87。

244 陳峰,2009,〈國家、制度與工人階級的形成〉,《社會學研究》,2009 年第 5 期,轉載自共 識網,網址:http://www.21ccom.net/articles/zgyj/xzmj/article_201001203518.html,檢閱日期:2012 5 月 2 日。

245 何清漣,2004,〈中國政府如何控制媒體〉,《當代中國研究》,86 期,頁 36-5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第五章 國家在富士康事件中的作為

願因政治改革而失去既得利益。但2010 年面對富士康員工連續跳樓及要求加薪 工潮,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宣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立非公企業矛盾衝突協 調機制、引導企業改變薪酬過低狀況、落實優秀農民工進城入戶制度等政策方 向。246以下分析中共在 2010 年富士康與勞工維權事件中,如何運用國家機器的 工具與策略,達到黨國目標。

壹、 經濟策略

一、以調漲工資弭平貧富差距

對中國大陸而言,提高勞工工資,一方面可提升勞動者薪資,維護勞工權益,

另一方面,可提升民眾所得,進而提高消費力,創造內需,再者工人以集體行動 方式要求提高工資,是一個遲早必須面對且無法逃避的問題;在此情況下,讓企 業主們拿出利潤的一部分來加薪,並無損於政府的利益,反而有助於解決工人工 資過低引起的社會矛盾,247對國家來說是一舉數得的策略。但 2004 年的最低工 資制度實施後,許多地區的地方政府並未嚴格執行,加上2008 年又因企業遭遇 金融風暴,許多沿海中小企業瀕臨倒閉,因此2009 年的人大政協兩會上,還有 代表提出在經濟困難時期,應取消最低工資制度的建議,負有維護工人利益職責 的全國總工會還得出面反駁。248

在富士康事件之前,雖然也有地方政府按照中央的期望調漲最低工資,但規 模與比率遠不如富士康事件之後,顯然事件前連各地方政府也沒有領悟到中央的

246 汪洋,2010,〈汪洋:改變企業低薪、依賴加班格局〉,中國評論新聞網,網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13/5/3/4/101353448.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135 3448,檢閱日期:2012 年 3 月 26 日。

247 中國勞工通訊,2011,〈中國工人運動觀察報告(2009-2010)〉,中國勞工通訊網,網址:

http://www.clb.org.hk/chi/node/1200006?tid=900001,檢閱日期:2011 年 9 月 29 日。

248 信息時報,2009,〈廣東人大代表開倒車,籲撤最低工資〉,《信息時報》,2 月 16 日,轉博訊新 聞網網頁,網址:http://www.boxun.com/news/gb/pubvp/2009/02/200902161647.shtml,檢閱日期:2012 年 5 月 7 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從富士康事件看中國大陸的勞工維權運動

決心。在事件發生後,各地區政府紛紛開始調漲最低工資,富士康事件不只使企 業主,顯然也令一味追求經濟成長的各地方政府體認到中央的提高工人薪資與均 衡發展的強烈意圖。事件發生後,2011 年,有 25 個省市調漲最低工資標準,平 均漲幅22%,大陸各地區基本工資呈現「雙位數」漲幅。249

二、促進產業轉移、平衡區域經濟差異

在「使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改革開放政策下,造成中國大陸區域發展嚴重 不平衡現象,首先是2005 年深圳市政府官員以「土地、空間有限難以為繼;能 源、水資源難以為繼;城市不堪人口重負,難以為繼;環境承載力難以為繼」等 四個「難以為繼」凸現深圳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所面臨的嚴重困難和挑戰,250再 者,經過30 年經濟成長,深圳市服務、金融業等第三產業佔該市生產總值 53.2%,

已超過包含富士康產值在內的第二產業,251可以看出深圳已非當年對企業主奉為 上賓、用盡各種優惠只求招商引資的貧窮地方政府。

而深圳所在廣東省政府書記汪洋在2008 年提出「騰籠換鳥」政策,主張企 業應轉移異地或升級轉型,廣東省委官員直言要將低附加值項目向內陸轉移,富 士康要把低端產業鏈的規模降到10 多萬人。深圳大學產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魏 達志認為,深圳對富士康模式已越來越不歡迎。深圳已經不是當年對招商引資激 動萬分的初級模式,深圳現在稅收最為依靠服務業、金融業和物流業,而40 萬 就業人口的富士康對深圳地方財政的貢獻很小。252上述說法均顯示了沿海地區地

249 吳父鄉、林海,2012,〈陸漲工資 台商成本增〉《經濟日報》,3 月 8 日,聯合新聞網,網址: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4/6947620.shtml,檢閱日期:2012 年 3 月 18 日。

250 張承志、何廣懷、車曉惠,2005,〈深圳經濟特區面臨 4 個難以為繼〉,新華網,網址: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5-08/21/content_3383865.htm,檢閱日期:2012 年 3 月 25 日。

251 深圳市政府統計局,2010,《2010 年深圳市統計年鑑》,深圳政府在線網,網址:

http://www.sz.gov.cn/cn/xxgk/tjsj/tjnj/201012/t20101224_1620341.htm,檢閱日期:2012 年 3 月 25 日。

252 源三若,2010,〈富士康內遷低調進行中:40 萬員工銳減到 10 萬〉,轉自新浪網,網址:

http://tech.sina.com.cn/it/2010-06-28/14074359002.shtml,檢閱日期:2011 年 11 月 30 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第五章 國家在富士康事件中的作為

方政府對富士康等代工型產業態度的轉變。

另一方面,對內陸許多地方政府而言,正缺乏像富士康這樣的企業與其產 業鍊的眾多廠商來帶動其本地的經濟與商機,例如為爭奪項目落地,鄭州成立了 以市長領銜的「鄭州市富士康投資項目協調推進領導小組」;河南省針對富士康 面對的勞動力困擾,於六月份召開了「富士康科技集團在豫招聘培訓員工動員協 調會」,甚至給各級政府分配幫富士康招工之指標,舉全省之力幫富士康招工。253 在平衡區域差異的目標下,中共中央早在90 年代末期提出「西部大開發策 略」,預期讓東部沿海地區帶動中西部經濟較落後地區的發展,在此情況下,沿 海地區政府的種種聲音加上內地許多地方政府的橄欖枝,鞭子加胡蘿蔔的結果,

終於使富士康順應執政當局的意願,加快遷移的步伐。

貳、 組織與制度

一、改善工會邊緣化現象

2006 年全總想要運用沃爾瑪百貨成功組建工會的機會,推動一批富士康在 內長期抗拒的外資企業組建工會,但由於富士康是深圳規模最大的外資企業,所 繳的稅額占地方稅收來源極大比例,此事顯然未獲集團內部黨組織系統亦即地方 政府上級單位的支持,以致於深圳市總工會必須自行派人到工廠招募會員,顯見 當時工會系統與工作在政府部門不受重視的程度。

富士康是深圳規模最大的外資企業,雖然有學者認為富士康對深圳地方財政 的貢獻很小,但是幾乎每個定居在深圳的人都深知富士康對這個城市的重要性:

它的產品出口量占深圳外貿出口的22%,每年為深圳創造出超過百億元的稅收。

253 嚴嘉,2010,〈富士康彰顯內地經濟轉型〉,《東方日報》,7 月 29 日,網址: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finance/20100729/00275_001.html,檢閱日期:2011 年 11 月 30 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從富士康事件看中國大陸的勞工維權運動

按富士康科技集團自己的說法,它力爭成為深圳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的主力 推手。254如果富士康一撤離,這百億稅收如何填補,對地方官員而言,畢竟是不 小的難題。此外,富士康員工連續自殺原因若可歸責於企業管理制度不佳,對企 業有監督責任的地方政府也難辭其咎。是以,深圳地方政府一開始試圖淡化事 件,與工會系統的態度明顯有所不同。

在事件發生一段時間後,中央介入、廣東省書記、中央領導相繼作出指示,

使深圳市政府成立專門小組,召開會議研究,部署相關應對工作,由相關領導部 門出面進行協調工作。255顯示在富士康事件中,不僅只有企業體認到中央的決 心,地方政府同樣受到富士康事件的影響,體認到省與中央”玩真的”,原先以 經濟發展優先的方向轉變,並開始改變原有對工會工作的態度。

2010 年 6 月 4 日全總發出《關於進一步加強企業工會建設充分發揮企業工 會作用的緊急通知》(簡稱《通知》),再次強調非公有制企業須組建工會,並傳 達的多項工作任務,包括擴大工會覆蓋面、吸納農民工群體及加強維權功能等;

2010 年 6 月 4 日全總發出《關於進一步加強企業工會建設充分發揮企業工 會作用的緊急通知》(簡稱《通知》),再次強調非公有制企業須組建工會,並傳 達的多項工作任務,包括擴大工會覆蓋面、吸納農民工群體及加強維權功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