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你不了解我的明白」,看似一句玩笑話,卻也點出了原漢之間的隔閡,在 沒有真實相處的情況下,對彼此的族群意象都僅僅是表面的。從過去的文獻中不 難看出,漢人對於原住民的想像,包含外表上的眼睛深邃、五官立體、皮膚黝黑,

性格上的開朗、活潑、好客、熱情,學業上的表現是屬於不愛讀書、喜歡運動,

且有愛喝酒的習慣。而原住民對於漢人的想像就少了點,或許是在主流社會中,

漢人的形象已經被描繪的很清楚,不需要靠想像去形塑一個人。

壹、原漢雙族裔大學生的我族族群意象

一、 原漢雙族裔大學生能自我轉化較為表層的族群意象

本研究中的六位訪談參與者,都提到過去生活經驗中接受來自親友或同儕

對原住民的討論多過於對漢人的討論。在少數對漢人的討論中,幾乎都是在和 原住民的比較之下所說的,例如:漢人比較小氣、漢人比較現實……;而對原 住民的討論中,有些是正面的,但大多為負面或是不真實的,他們的應對方式 也因情況、年紀或是求學的經歷而有所不同。像是面對負面言論時,可以「假 裝」自己是漢人,覺得不關自己的事情,所以默不出聲;也可以選擇默默承受,

一笑置之;再來或許會努力證明自己和他人印象中原住民不一樣,甚至是為自 己發聲。而面對正面言論時,通常選擇欣然接受,且對自己有一定程度的自信;

當然也有另一層面的想法,是不想要大家只看到自己原住民的天賦,而是希望 付出的努力受到重視,因此會更想要表現自己。

原漢雙族裔原住民的「一半一半」身分,除了突顯身分的來源之外,更顯 示出其獨特性,「想要努力證明自己和他人印象中原住民不一樣,甚至是為自己 發聲」的現象,正是說明了族群定義中「容易忽略團體內的差異」的特性,而 此一差異,是本研究最關注的問題之一。

從研究結果分析,原漢雙族裔大學生的我族族群意象,早期是建立在他人 的眼光之上,但在經過求學過程及自我經歷後,會逐漸發展出屬於自己的我族 族群意象。有些人在建立自我認同感之前,會有排斥原住民身分的尷尬期,然 而,經過了教育的洗禮,面對負面的刻板印象,有些人會試著解釋為自己發聲,

而對於所謂原住民的天賦,也會盡量證明自己努力的過程。對於較表層、膚淺 的刻板印象,原漢雙族裔原住民能夠用客觀的態度去面對,與事實不符的時候,

能夠為自己發聲,也能根據自我的生命經歷做出判斷,在與自己對話中可以解 讀為自己能接受的族群意象。

二、 雙親的族群意象會直接傳達但未必對原漢雙族裔大學生具 有影響

原漢雙族裔原住民的父母親對於另一半所屬族群的印象,會直接傳達給下一 代。長久下來,原漢雙族裔原住民都很清楚父母親的族群意象為何,但並不會影

響他們的看法,因為他們有自己所經歷的生活及求學過程,而且自己一半一半的 身分,是與上一代截然不同的。透過轉化的能力,建立出自己的我族族群意象。

三、 越頻繁接觸原住民事務者,對原住民的族群意象較為正向

族群意象的定義中,可以看出對族群的刻板印象,其中包括偏見或歧視,

然而族群意象是會透過相互接觸及其他方式而產生改變,是一個動態的歷程。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就是我在你旁邊,但是你卻不了解我……」,在這個充 滿著不同族群的社會中,轉過身去或許就可以和不同族群的人碰見,但人與人 之間如果沒有深入的接觸,是無法了解彼此的。原漢雙族裔原住民比一般人更 容易且更直接的會遇到不同族群的人,但是匆匆一瞥和真實相遇,對於我族族 群意象建立的影響,是有程度上的差別的。根據研究結果分析,不同程度的族 群接觸,會有不同的影響。

1. 訪談參與者中,平時和原住民親戚的互動較多者,較願意從文化的角度看 族群間的差異;和原住民親戚互動較少者,則受到刻板印象的影響較多。

2. 在原住民族語的使用上,如果能經常使用,意味著將原住民語言內化,我 族族群意象是很明確的,自己認為是理解原住民的。有些則是表示想學習,

長輩也願意教導,但受限於時間及環境因素而少有機會練習,或是有的甚 至沒有學習的意願,他們的族群意象比較會受到外在因素的影響。

3. 參與學校原住民社團和部落的活動,為了尋求歸屬感、認同感,從他人優 異的表現中,也可以提升自己正向的我族族群意象。訪談參與者中,有參 與學校原住民社團者,越清楚原住民的文化,也會更積極的去探索自我。

4. 與原住民異性交往,進而進入原住民的生活圈,融入這個大家庭中,能 夠將過去在原生家庭中的族群意象加入,再交織成屬於自己的我族族群 意象。

許多原漢通婚的家庭,原住民的父母親,都會試著帶下一代參與部落事務,

有些人用娛樂的心態去看這些活動,有些卻能將其當做是尋求自我的一股能 量,這其中的癥結點就在於是主動或是被動的。研究參與者中,越是積極主動,

和原住民接觸越頻繁者,我族族群意象則會較為正向。

從上述的歸納來看,族群意象的形塑歷程與原漢雙族裔原住民所屬的生活 環境息息相關,再者自我能夠透過經驗累積而判斷族群意象的接收與否,再進 一步的做自我定位,若失去文化的考量,族群意象就淪為表象的刻板印象了。

由此足以印證族群意象在形塑歷程中,是與大環境的文化密不可分的,如同 White(1983)和 Elchinova(2001)所言,由於不同文化的相互接觸,在不同族 群團體間互動進而建構了族群意象,且族群意象也用文化的角度去檢視。

貳、文化霸權在原漢雙族裔原住民生活中的展現

一弱一強的原漢文化,其中不對等的關係,加深了族群階層化,使得文化 產生了位階之分,當性別因素也加入其中,相互影響的情況下,變得更為複雜,

在主流霸權的宰制之下,原漢通婚的夫妻、親子間的相處,以及下一代對族群 的看法,都有影響。

一、 原漢雙族裔大學生對原漢文化認同的不同樣貌

(一) 僅擁有原住民身分,但認定自己受到漢文化影響極深

由於生活在都市,缺少了與原鄉的連結,每天所接受的幾乎都是主流的文 化,就算承認自己擁有原住民身分,不可否認的是在行為表現上,依舊服膺在 主流文化之下,也無法割捨與漢文化的關係。

(二) 認同原住民文化,卻有意識的忽視漢文化

雖然是一半一半,但是當原住民身分是後來經由改母姓才得到的,想要盡 力表現自己更像原住民,便會刻意忽視生活中漢文化的影響,而刻意去強調原

住民文化在自己身上的展現。

(三) 接受來自原住民文化與漢文化的影響

雖然以大環境來說,漢文化的影響絕對大於原住民文化,但身為原漢雙族 裔原住民,有傳承的使命在,此時也會去學習及試著融入原住民文化,呈現雙 重文化的影響。

二、 無法擺脫文化霸權的影響,但仍具有轉化的能動性

文化霸權在原漢通婚的家庭中,是一定會存在的問題,且受到漢文化的宰 制是相當明顯的,雖然無法擺脫這樣的影響,但能透過自主性的轉化,或是自 我調整,還是能夠扭轉情勢。

原漢雙族裔既有漢人血統,又有原住民身分,既是核心又是邊陲,雙重的 身分能夠展現出其韌性,如同 bell hooks「雙重意識」的邊緣抵抗意義,是一種既 由外向內看、也內向外看的雙重視野(王志弘譯,2006),若具有轉化的能動性,

將代表自己不再受到文化霸權的挾制,眼界將會更寬廣了。

三、 性別與族別皆會強化族群的階層化

(一) 女性還是婚姻中的弱勢

漢文化是社會上的主流,但是父權主義的影響,不論通婚的組合為何,父 親的影響還是勝於母親。

1. 原住民父親 VS 漢人母親:不論在漢人傳統或是大部分的原住民社會中,

幾乎都是父權主義的,因此就算現在漢文化當權,原住民父親較會主動呈 現原住民的特性,教導下一代有關原住民文化,可能對於下一代有所影響,

而漢人女性甚至是會站在原住民父親的角度,為原住民說話,更是證明了 漢人女性的「三從四德」。

2. 漢人父親 VS 原住民母親:早期的原漢通婚以這類型為主,其主要原因就 是在族群的位階中,父親可以略高於母親,女性幾乎是沒有聲音的一群。

本研究中有四位訪談參與者,他們的母親在婚後都可以說是漢化很深,會 融入夫家的生活。

(二) 當母系社會遇上父權主義

阿美族的傳統社會組織型態是母系社會,男子入贅於女方家中,由女性擔 任家長一職,是家族生活及工作支配者。雖然現在受到社會文化的改變影響,

母系社會沒有這麼根深蒂固,但是女性在家中的位置及在婚姻中的角色還是與 其他原住民族有所不同。本研究中的宜靜,其母親為阿美族人,在她的印象中,

父親在家族聚會中是較沒有聲音的,可以說沒有存在感,由此可見,當母系社 會遇上父權主義,也會是另一種婚姻的型態。對於下一代的族群看法,則是母 親的影響較深。

叁、原漢雙族裔的族群認同

一、 族群接觸頻繁攸關族群認同的發展

族群認同的條件並非完全仰賴文化的本質,也可能是個人認同層次的選擇,

原漢雙族裔原住民所具有或缺乏的文化本質並不必然構成絕對的認同條件。以下 為本研究發現的幾項影響族群認同的因素包括:部落生活經驗、與原住民異性交 往經驗、族語的學習、求學經驗、社團經驗以及從無到有的原住民身分。

認同與否會取決於對一群體是否有歸屬感以及對該群體的認識深入與否,

Allport 提出唯有真正的熟識,及深入的瞭解,才能化解族群間的偏見,因此研 究印證了越是與原住民族群接觸頻繁,或是積極參與原住民運動,以及與原住

Allport 提出唯有真正的熟識,及深入的瞭解,才能化解族群間的偏見,因此研 究印證了越是與原住民族群接觸頻繁,或是積極參與原住民運動,以及與原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