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研究省思

終於,研究進入尾聲,總算能夠靜下心來面對自己這些年來與論文的拉鋸 戰。本節將回顧研究歷程中研究者的一些經歷、想法,以及進行質性研究過程中 的經驗和困難,期盼能夠提供未來研究者之參考。

壹、 對研究本身的省思 一、 研究主題之訂定

身為原漢雙族裔的我,在準備進行研究之初,就確定要以「原漢雙族裔原住 民」為研究對象。不過該以哪一個角度出發,才能夠突顯本研究的價值所在,倒 是經歷了一番思考與修改。在與指導教授討論之後,決定以文化霸權的觀點來看 原漢雙族裔原住民的我族族群意象與族群認同的問題,經過一再的修正論文題目 過程中,也使本研究的主題及目的更臻明確。

在計畫口試時,兩位口試委員也提醒我,父母親族群組合的不同,會有不一 樣的發現,以及男性與女性分別是屬於漢人或是原住民這類種族與性別交織下的 問題,也是值得探討的一部分,因此也將其納入本研究範圍之中。

二、 研究歷程的省思

在第一次的與研究參與者的訪談中,我過度的引導,試圖將研究參與者的思 考及說法按照我所預想的方向去發展。而我卻忽略了在質性訪談中,不能帶有預 設立場,這樣是會影響訪談內容的真實性的。當然針對第一次訪談做了修正之 後,接下來的訪談便給予研究參與者極大的空間,讓他們能夠自由地針對問題做 回答,在這其中我發現,沒有研究者多餘的引導,研究參與者能夠盡情發揮,甚 至能夠提供我更多不同的想法,以及我從未思考過的問題,藉此激盪了更多火花。

還記得某一次和指導教授的談話中,老師告訴我,她覺得我想要研究的主題 很適合用質性研究來進行,當時正是研究要起步之時,心想老師都給我這麼大的

信心了,我一定能夠勝任的。但是面對未曾接觸過的領域,越走越是徬徨……,

尤其我的研究完全要依賴訪談的資料,因此從寫訪談大剛開始,就不斷修改,進 行訪談時,也遭遇了一些困難,終於六位訪談參與者的訪談都結束了之後,逐字 稿的編碼才真正是我最大的壓力來源之一啊!幸好,經過老師一再耐心反覆指 導,逐字稿也總算「生」出來了!

由於本研究僅以深度訪談作為研究工具,因此在分析研究參與者的訪談內容 過程中,需要不斷深入探討其背後更深的意涵,且必須與既有文獻相互印證,使 得文獻和訪談內容更有價值。

沒想到,撰寫論文的過程,更是讓我備感煎熬。由於研究時程拖了太久的關 係,有些當初該訪談而沒有得到回應的部分,到後來已經無從查證了,因此只能 從既有的訪談資料中去理出頭緒。到現在我發現,質性研究不僅要整理好研究參 與者所提供的資料,將他們的面貌清楚呈現之前,我必須要有非常清晰的思緒,

找出共同點及差異點,才能突顯其價值。另外,也要重整自己的固有想法,化整 為零重新出發,才能有全新的思維。

三、 對原漢通婚中,原住民文化逐漸消失的省思

從我自身的經驗來看,即使我想要緊緊抓住原住民文化,但大環境的不友 善,時間空間的不允許,使得原住民文化在我身上展現的機會也越來越少。隨著 研究的開始與結束,我也不斷被提醒著,原住民文化正逐漸消失,從尋找訪談參 與者開始,希望能找尋有完整部落生活經驗者竟遍尋不著,這意味著原漢通婚的 家庭,大多數都選擇居住在都市,脫離原鄉生活,因此原漢雙族裔原住民就更無 法瞭解原住民文化。然而身為一半一半的我們,這個「根」是不能失去的,該從 漢文化為主的社會中,跳脫既有的框架,才能真正去發現原住民文化的意涵。

貳、 「我」和「我們」的重新看見

身為研究者,又是原漢雙族裔原住民的其中一員,對於這樣的主題,難免有 一些先入為主的觀念。然而,我經常會忽略其中存在的差異性,因此從研究參與

者給我的回饋當中,我能夠有重新思考及自省的機會。

另外,在研究過程中,我一直不斷被提醒著,面對族群認同的問題時,應該 只有方向和程度上的不同,而沒有優劣好壞之分,僅僅是個體對於自我認同中的 一個選擇而已。就像以前我認為,身為一半一半的這一群人,對於族群文化的傳 承就應該要有使命感,但是「一半」也包含了漢族群的那一半,並非選擇認同漢 文化多一點的,就是不好的。而對於認同,也不一定只有身分上的認同,如同本 研究的研究參與者說到,與其說是族群的認同,他還比較傾向土地上的認同,他 屬於這塊土地上生存的一半一半。

透過不斷的與既有文獻與理論的對話,以及深思研究參與者的訪談內容,對 我而言,一開始像是被剝了皮一樣,赤裸裸的呈現人性最深層的一面,讓我感到 有點不堪,尤其是我似乎也承襲了文化霸權的權威,曾經我用自以為較高尚的眼 光去看我原住民那一半的自己。現在我才瞭解,必須不斷提醒著自己,不要落入 既有的框架,每個人對於族群意象和族群認同的看法都有自主權,做出自我定位 後,珍視自己的選擇,才是最重要的。

以上這些都是經歷過漫長的研究過程中,讓我對原漢雙族裔原住民有了重新 的看見,也期許自己及後續的研究者,能用更寬闊的視野去面對這一群「少數族 群」。

參考文獻

一、 中文文獻

王志弘、王淑燕、郭菀玲、莊雅仲、游美惠等(譯)(1993)。Said ,E.W.著。東 方主義。台北:立緒。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王淑英、利格拉樂‧阿烏 (2001)。都市原住民史篇。見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編)

〈都市原住民婦女生活史〉。台灣: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王淑燕(譯)(1999)。Edward W. Said 著。東方主義。台北:立緒。

本間美穗(1996)。異國情、異城結:在台台日通婚現況及問題之探討。台灣大 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9)。96 年 15 歲以上教育程度統計年報。2009 年 3 月 7 日,取自

http://www.apc.gov.tw/main/docDetail/detail_TCA.jsp?isSearch=&docid=PA00 0000004162&cateID=A000297&linkSelf=161&linkRoot=4&linkParent=49&u rl=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10)。原鄉都會比例。2010 年 2 月 25 日,取自 http://www.apc.gov.tw/main/docDetail/detail_TCA.jsp?isSearch=&docid=PA00 0000004162&cateID=A000297&linkSelf=161&linkRoot=4&linkParent=49&u rl=

何翠萍(譯)(1985)。James W. Loewen 著。密西西比的華人。台北:正中書局。

吳乃德(1993)。台灣族群政治理論的初探。載於張茂桂、吳乃德、王甫昌、林 忠正、林鶴玲、陳茂泰等著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出版社。

吳芝儀、李奉儒(1999)。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李國基(2008)。東南亞外籍配偶子女雙族裔認同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 育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屏東。

李淑儀(1994)。原夢‧圓夢—原住民研究生自我實現歷程之探討。國立東華大

學族群關係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花蓮。

汪明輝(1999)。台灣原住民民族主義的空間性:由社會運動到民族發展。師大 地理研究報告(31),83-110。

亞榮隆.撒可努(1998)。我的妻子是平埔族人。山豬.飛鼠.撒可努。台北:

耶魯。

卓石能(2002)。都市原住民學童族群認同與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以高雄市原 住民國小學生為例。原住民教育季刊 (35):77-108。

林秀麗、林庭瑤、洪惠芬(譯)(2003)。E. C. Cuff, W. W. Sharrock, D. W. Francis 著。最近社會學理論的觀點。 台北:韋伯文化。

林春鳳(2008)。從豐年祭談原住民之民族認同。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4):

101-154。

邱莉雯(2003)。東部原漢雙族裔成人認同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楓文(2003)。都市原住民青少年生涯輔導需求及其相關因素之質化研究。屏 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施正鋒(1998)。族群與民族主義-集體認同的政治分析。台北:前衛。

施正鋒、吳珮瑛(2004)。臺灣客家族群與政治。《台灣史學雜誌》1:142-185。

胡幼慧(2001)。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圖書 胡蕙萱(2004)。都市原住民第二代的都市經驗與認同。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

倪炎元(1999)。再現的政治:解讀媒介對他者負面建構的策略。《新聞學研 究》58:85-111。

孫大川(2000)。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台北,

聯經。

孫大川(2010)。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北,聯合文學。

孫家秀(1997)。學校情境中的原住民族群意象-台東融合國中師生關係面向的 探討。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苔玲、王志弘(譯)(2006)。Cinda McDowell 著。性別、認同與地方:女性

主義地理學概說。台北:群學。

徐聖筑(2007)。越南籍配偶眼中的閩客族群意象。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 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

高元杰(2009)。原漢通婚家庭之文化認同與適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 育學系社會教育與文化行政碩士學位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君玫(譯)(1998)。Jonathan H. Turner 著。社會學:概念與應用。台北市:

巨流。

張秀雄(2000)。同化。載於國立編譯館。教育大辭書(三)。台北市:文景。

張京媛(1995)。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台北:麥田出版。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春興(2004)。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茂桂(1996)。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明田出版。

張茂桂(1999)。種族與族群關係,載於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

239-279。台北:麗文文化。

張素莉(2007)。族群意識與族群關係的網路分析:以台北縣、市都市原住民 為例。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琇喬(2000)。台灣布農族學生族群認同之相關研究-以南投縣信義鄉為例。

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

張朝琴(1999)。從民族平等觀點探究臺灣原住民的地位問題。國立臺灣師範大

張朝琴(1999)。從民族平等觀點探究臺灣原住民的地位問題。國立臺灣師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