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四、 受汙染的生活環境

環境問題已經到了影響我們生活品質的嚴重程度。人類賴以為生的空 氣和水早已受到嚴重汙染,其中以空氣汙染最常被家長提起。

可是現在的問題已經是嚴重到你平常的生活都有問題了,那什麼空氣汙染、

PM2.5 啊。(20160118 企鵝-1-15)

73

空氣汙染,這就是最嚴重的啦!(20151104 米菲-1-49)

我們都不知道台灣的空氣汙染很嚴重耶,你不曉得,當台灣看不到山的時 候,那是霧霾耶,那不是下雨耶,那是汽車開過去之後,是沒有水滴的。你 只要看到那個大霧,在高速公路上看到大霧,汽車開過去,雨刷不用刷的,

那都是空氣汙染,雨刷要刷的就是起大霧。(20151221-巴大蝴-1-34)

水汙染也是目前面臨的嚴重問題之一,米菲提到水汙染也會影響到水 中物種數量的減少。

水的污染其實也蠻嚴重的…...其實你看海水的污染,很多、很多海水汙染之後 就會造成很多漁業、魚類的枯竭。(20151104 米菲-1-50)

近年來,環境議題已深入我們生活細小之處,看似局部的汙染已成為 值得關切的全球議題。目前多數的環境問題是多種源頭混雜在一起而形 成,且影響範圍擴大至全球的全球性問題(Dunlap et al.,2000)。陳瓊如

(1992)整理歷年來的相關研究發現,近年來,民眾開始意識到環境問題 的出現,對環境問題嚴重性的認知逐漸升高。從本研究結果可知,六位家 長皆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到人類正在面臨的各種生態危機,顯示他們已經對 環境問題有一定程度的意識和認知。

蕭新煌(1999a)針對台灣社會民眾的環境意識與價值觀進行調查,

該研究探討台灣民眾對於環境危機的理解及關心程度、環境正義對環境意 識建構的影響,並且與 1986 之研究結果做比較,以反映民眾環境態度的 轉變。研究結果發現,台灣民眾認為最嚴重的環境問題分別為:水土保 持、空氣汙染、自然資源不足。比較其 1986 之研究結果,發現台灣民眾 對環境的關注由只關注汙染轉為在乎汙染與自然資源的保育問題。本研究 六位家長對生態危機的意識與蕭新煌(1999a)之研究類似。六位家長多 提到人類行為造成的環境汙染以及自然景觀和物種的消逝,但未提及自然 資源的不足。研究者認為造成差異的原因在於,六位家長皆站在「人類必

74

須收起自己過多的奢求」的角度,認為是人的貪婪破壞了環境平衡,只要 人類不過度索求、去除不必要的慾望,就不會出現自然資源不足的問題。

另外,民眾最關切的自然環境變化議題是氣候變遷,氣候變遷也是目 前國際性環保會議中備受討論的議題(陳瓊如,1992)。在本研究中,最 常被提起的生態危機就是氣候異常的問題。近年來的氣候異常,古時候流 傳下來跟著自然規律的傳統已不再適用。這樣的變化不僅影響到人類的生 存,更是造成物種數量減少,甚至走向滅絕之途的原因。

肆、 解決生態危機的方式 一、 科技

當研究者詢問是否覺得科技能解決環境問題時,多數家長皆表現出對 科技的不信任,部分家長甚至指出科技的發展似乎帶來更可怕的惡性循 環。科技可能代表著人類擁有強大的能力能改變生活、可能為人類帶來更 多的慾望,為滿足人類的更多慾望,又會造成更多的汙染與破壞,且也使 人類過度驕傲,對環境失去了應有的尊重。

科技進步了,帶動了整個人類大進步,可是這些東西累積到現在,我們就慢 慢地感受到那個空氣汙染、水汙染,什麼汙染都出來了。(20151104-米菲-1-51)

自從人類科技文明發達了之後,人類發現它可以做很多事之後,他開始自 大。自大了之後他就覺得無所不能,他就開始失去信仰了。反而科學變他最 大的信仰,這很荒謬啦。他認為什麼事情都可以用科技去解決,實際上是錯 的。然後...因此他沒有信仰了之後,他就是天不怕、地不怕。他就是..他可以 不再尊重任何東西了。他連天都不尊重了,你覺得他會尊重人嗎?他不會尊 重。(20151221 巴大蝴-1-62)

在六位家長中,唯有星星認為科技是可以解決環境問題的,只是需要 考量到現實中的其他因素。企鵝則是認為可能可以部份解決環境問題,但 深入探究其根源,還是回歸到「人」的身上。

75

我覺得是可以靠…就是他可能研發出來什麼,但是可能有的時候就是考量點 不同,可能就是成本會比較高,那這邊的可能就是也可以但是是需要時間 的。(20160308 星星-2-21)

科技只是解決一個問題,再製造出另一個問題。所以我覺得就是你要有一 些…科技可能有一些替代的方法可以做到一部分,但是最終還是人的問題 吧。(20160118 企鵝-1-29)

二、 社會文化對環保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