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建議與省思

二、 研究方法

本研究只採用訪談及文件蒐集的方式來獲得資料,且在訪談的過程 中,不限制受訪者對其環境行為與傳遞環境行為給孩子的現況之回顧與提 供,亦即完全由受訪者提供他們所想到的資料。然而,研究者在訪談的過 程中發現,不提供範例給受訪者的方式雖不限制受訪者的回應,卻出現了 受訪者無從回應起的情形。另外,受訪者在敘述家中環境布置與傳遞環境 行為給孩子之情形時,會因為研究者未實際進行觀察,而難以想像受訪者 所敘述的情境,造成在訪談時會需要花費較多時間做多次確認。因此,研 究者建議,未來在進行相關研究時,能以進入家中進行實際觀察的方式,

輔助環境布置、親子互動等相關資料的蒐集。

第三節 省思

當初在決定做這個題目時,與我剛開始所設定的主題有些許差異,且 環境保護與親子互動皆非我所熟悉的領域,這也幾度讓我陷入迷惘與不安 之中,深怕自己無法做好這個研究。但在經過閱讀相關文獻,以及與指導 教授、口試委員的討論之下,我對環境保護與傳遞的主題越來越感興趣,

這份興趣也一直支持我完成這份研究。在訪談的過程中,除了得到本研究 所需要的資料之外,我也從受訪者身上看見幫助他人、幫助環境的熱誠,

以及從事環境保護與傳遞環境行為的堅持。這樣的學習改變了我的生活方 式,以及面對環境的態度,我開始檢視自己的生活是否也有我可以為環境 付出心力的地方。甚至,身為幼教老師的我,也將這樣友善待人、待環境 的觀念與行為帶入我所任教的班級之中。這次的訪談使我更堅信自己當初 對從小培養環境行為的想法。因此,期許未來將擔任幼教老師的我,能與 這些受訪者一樣盡心於環保,盡我所能的在孩子心中種下環保的小種子。

155

進行質性研究對我而言是一件十分特別的經驗。我的個性不活潑,也 不善與人交談,但偏偏質性研究的訪談就是一個必須與不熟識的對象進行 深入交談的工作。可想而知,個性與研究所需能力之差異會造成我非常大 的壓力。曾經,我也焦慮的不知如何是好,但在同儕與受訪者的鼓勵之 下,我漸漸撫平心理的不安與焦慮,在過程中練習引導、回應等訪談的技 巧。然而,即便通過了心理的關卡,在能力上仍有極大的限制。深入訪談 對於初做研究的我而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訪談中,研究者必須迅速思考 可追問的問題,並且必須對與研究相關的資料有敏感的判斷能力,才能思 考如何更深入的追問。在每一次的訪談之後,我都會針對每次的訪談進行 反思,並且在下一次的訪談時改進。除了自己的反思之外,我認為,適時 的與指導教討論訪談的過程也是非常必要的工作。在訪談之初,我因為擔 心自己做的不夠好,一直沒有主動請教授幫忙檢視訪談過程,造成最初的 幾份訪談出現追問不夠深入或是重複詢問的狀況。因此,建議未來的研究 生必須了解到適時的尋求教授的協助是必要的。在這樣來來回回的反思與 尋求協助的過程中,我也漸漸能更具體且深入的追問相關資料,也是我在 這次研究中進步最多的地方。

在分析的過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心理障礙。從進入研究所以來,便 一直聽到前輩說質性資料的分析是一件十分艱難、辛苦的工作,加上在訪 談過程中的迷惘與不安,我一直擔心著自己會做不好,所以遲遲沒有開始 分析工作。然而,在多次請教前輩以及指導教授後,受到大家的鼓勵與幫 助,使我提起勇氣慢慢地開始做分析工作。過程中,難免還是會有因為不 安而情緒崩潰之時,幸好我的家人、朋友、老師時時給予協助,陪伴我一 路走過。我想,在研究生涯中,真的很需要一份安定的陪伴,因此,除尋 求專業知識與研究方法的協助外,尋求情感的支持也是必要的。不必怕丟 臉,重要的是,我們都必須完成這份工作。

156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