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台北市召會青年事工探討

第二節 台北市召會發展現況與組織簡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一九四八年,由於大陸政局變更,倪氏和李氏都認為要將地方召會的重心轉移 到台灣。1571949 年初,倪氏召開二次緊急同工會議,決定差派李氏來台,由於擔心 會被中共一網打盡,所以態度非常堅決。到了 1949 年 5 月,李氏開始帶台灣作工,

並於同年 8 月正式開工。158這些年間召會廣傳福音,大量組織福音隊,並開露天的 佈道大會。自 1949 年,開工十年來,人數快速繁增,據召會所出版的刊物記載,

前 5、6 年就已有百倍繁增,從約三百人的規模,到達近 5 萬人之多。159並躍升為 台灣第二大基督教團體。160

此 一 時 期 就 著 台 灣 基 督 教 的 發 展 而 言, 也 是 各 宗 派 急 速 發 展 的 時 期 。

(1950~1965)由於「從大陸來台的人心中充滿了沮喪與徬徨…過去不知名的台灣 寶島,在一夜之間變成一塊新的傳教良田。」161

當時召會的成員大都是從大陸移居而來。在職業背景上,聚會所多是公務人員、

教師、軍人、學生、和少量商人。此外,也以大專學生為他們新生的一代,發展速 度非常的快,只是台北一地就至少有 1000 名以上的學生是屬於聚會所的。162 根據召會在 2018 年初的統計,召會在台灣地區共有 122 處,經常聚會之人數 約 14 萬人。到今日仍然事會眾數僅次於長老教會的基督教團體,並且堂會數目持 續擴增中。163

第二節 台北市召會發展現況與組織簡介

壹、台北市召會人數統計

以最近的兩年—2017、2018 年為例,台北市召會的青年人,每週參與主日聚會

157 李常受,〈鼓嶺訓練的時局與變化〉,《歷史與啟示》上冊,頁 227-230。

158 李常受,〈鼓嶺訓練的時局與變化〉,《歷史與啟示》上冊(臺北:臺灣福音書房,2005 年),頁 232-235。

159 李常受,《主恢復劃時代的帶領 第三冊 主恢復的前景與專項事奉的建立》頁 207-208。

160 更多關於地方召會繁增情形的參考資料,可參考張證豪,《臺灣眾召會的變遷(1984~2015):組 織與神學的因素》,頁 24-26。

161 史文森著,盧權珠譯,《台灣教會面面觀:1980 的回顧與前瞻》,頁 36。

162 翟海源,〈人格,刻板印象與教會的復振過程〉,《台灣宗教變遷的社會分析》,頁 292。

163 本資料是根據「臺北國際華語特會大會服事組」製作之〈2018 台灣眾召會簡介〉(未出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的人數與比例如下表:164

2017 年人數 佔總人數 百分比

2018 年人數 佔總人數 百分比 中學生 831 6.97% 878 7.08%

大學生 883 7.4% 859 6.93%

青年在職 1579 13.23% 1789 14.43%

12~35 歲青年 3293 27.60% 3526 28.44%

總人數 11926 12397

表 5:2017、2018 年台北市召會青年人參與主日聚會的人數與比例 目前台北市召會的會眾中,青年人參加主日聚會的比例,中學生(國一到高 三)佔約 7%,大學生約佔 7%,22~35 歲之青年在職聖徒約佔 14%。13~35 歲之青 年人總共加起來約只有 28%,這個比例也是全台各地召會普遍的比例。可見召會 對青年人需求之急切。

貳、台北市召會的組織結構

由於召會是全台人數第二多的基督教團體,人數眾多且遍布全台各縣市。由 於召會的組織型態在各地的原則上都相同,本論文就以人數最多,且最具代表性 的台北市召會為例來探討。

台北市召會目前共分為十個大區:北投、士林、大同、港湖、信基、城中、

大安、文山一、文山二、文山三區。如下表所示:

164 此係依照台北市召會點名系統所得之數據。其中 2017、2018 年人數是取該年 9-12 月每周平 均,扣除最高與最低的兩周(這是召會的統計方式)。另外,總人數未含小學以下之兒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3:台北市召會十個大區示意圖

台北市召會的組織是採「分而合治」。「合」就是將整個台北市召會視為一個 整體,各會所在台北市這個地方的獨一立場上作合一見證。因此,屬於全台北市共 同的事務、行動等重大事項者「合」,由全台北市召會的長老們與全時間同工們一 同定規、推動。而各大區、會所在召會生活中的專屬事項與行動、實行則「分」, 可以因地制宜,但「分治而不分開」,不可偏離地方召會的通則,或者更改真理。

例如:各會所要在甚麼時候幫小六升國中生辦理受浸聚會,各會所可自行安排,但 施浸若改成點水禮就不允許,因為與地方召會持守的真理亮光不合。此外,小學生 要甚麼時候進到青少年區,各會所可自行安排,但小學生在人數統計時,一律不可 計到該會所當週的「主日到會人數」中,只有上了中學以後才可以。(兒童另外統 計)。因為這是台北市召會在人數統計上的共通原則,各會所的人數統計要一致,

整個台北統計時才會準確。這些都是「合」的部分。

而關於「分」的實行。現今台北市召會在分的部分有兩個層級。一個是各會所 的長老有權在各會所的各項治理上作決定。第二層是自 2018 年起,各大區每週都 有大區內各會所的長老與全時間同工的聚會,這使得治理的基本單位從「會所」擴 大到「大區」。在這之前,大區是「相調」(團契)的單位。所以各會所的治理,較 細節的部分由各會所自行定規,但關於重大的行政、行動,以及各專項(兒童、中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學、大專、青職、年長)的重要決策,均由大區來定規。所以總體而言,台北市召 會在治理上,大區優先於會所,會所的行動不可與大區的行動衝突。而各大區又彼 此有往來,交通,各專項也會有全台北市的共同行動(如大專生特會或青職特會), 但頻率不高,一年頂多一次,所以在治理上還是以各大區為主。請參考下表圖示:

圖 4:現行台北市召會從大區到各會所之組織結構示意圖165 關於分而合治,李弟兄也曾用今日的美國作例證:

美國共有五十州,這五十州聯合成立一個聯邦政府,在聯邦政府下有 州政府。每一州都有絕對的權利,照著各州的情形和環境的需要立法;然 而,一切的立法都必須在美國憲法的約束之內,不能有一個立法越過憲法,

否則就是違反憲法、破壞憲法。若是有一州破壞憲法,那一州就等於獨立;

這不只是分治,更是變成了兩個國家。因此,美國各州雖有立法權,但各 州的立法都受聯邦憲法的限制。166

165 修改自:張證豪,〈臺灣眾召會的變遷(1984-2015):神學與教會組織之因素〉,頁 54。

166 李常受,《召會分項事奉的建立》,頁 10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而在各會所,通常每個會所依照不同人數多寡,會有二到五位不等的長老,

負責會所的決策和治理。各會所長老以下又有「區」的負責弟兄,167而各分區有時 也整合成若干「大區」,亦有大區負責。而區可以說是是會所裡最小的治理單位,

其以下還有排,但排負責主要是為著排聚集的實行,沒有太多行政上的決策。168 一般而言,各會所長老多為中壯年以上之較事奉上資深,生命較成熟之聖徒。

但各會所為了成全青年人,通常會邀請有心的社青信徒參與會所的區負責聚會,一 同參與決策。有時青年人也會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下文將以會所的案例來說明。

第三節 召會敬拜儀式簡介

壹、召會之敬拜儀式的神學概述

召會又被稱為聚會所,顧名思義,非常注重聚會。召會的聚會種類繁多,本文 以「主日擘餅聚會」與「小排聚集」(類似小組聚會)這兩個主要的聚會為例探討。

169

一、主日擘餅聚會

(一)「擘餅聚會」一詞的由來

這一詞是源自新約聖經中所記載,耶穌在被出賣的那一夜,在晚餐時,拿起餅 擘開,又拿起杯來,要門徒藉著喫餅喝杯來紀念祂(太二六 26-28;林前十一 23-25)。而擘餅聚會主要分為兩段:「讚美主」與「敬拜父」。前一段是以主為中心;

後一段是父神(天父)為中心,這是根據耶穌當日和門徒們擘過餅,唱了詩,就率 領他們往橄欖山去朝見父(太二六 30)。

(二)儀式中的象徵物

167 「負責弟兄」一詞是召會裏對「長老」的習慣用法。

168 關於召會組織結構更深入的研究,可參考:張證豪,〈臺灣眾召會的變遷(1984-2015):神學與 教會組織之因素〉,頁 49-105。

169 李氏認為小排應該稱為聚集,而非聚會,因為小排「不是一個組織的東西」,只是為了方便信徒 聚在一起。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聚會開始前會有無酵餅和葡萄酒(或葡萄汁)擺列在桌子上,象徵主的身體和 主的血。

(三)聚會進行流程

通常眾人會先有禱告,禱告後會點唱詩歌。一場擘餅聚會的時間約 40-50 分鐘,

其中大約會唱 3-4 首詩歌,通常前 1-2 首詩歌的用處是在於挑旺與會者的靈,拔高 聚會的屬靈氛圍;中間 1-2 首詩歌的內容是屬於「讚美主」的類別,是較直接說到 對主的身位與工作的珍賞;末了一首詩歌是屬於「敬拜父」的類別,向父神(天父)

獻上敬拜。170

(四)聚會的空間與樂器

並不限定在教會裡,有些區是在信徒的家裡;而敬拜儀式所使用的樂器,在教 會通常是鋼琴,而在信徒的家中,由於空間的限制,通常使用電子琴或吉他伴奏。

(五)聚會的人數

由於分區進行,一般而言是依照各區的人數。而各區人數從大者 50 人,到少 則 10 來位都有,一般而言平均是 20-40 人,規模並不大。

(六)聚會的時間與場次

召會的擘餅敬拜儀式都在週日早上,時間約 09:30-11:30 前後不等。除了擘餅 崇拜以外,結束後還有申言聚會(彼此分享教義),以及教導聖經基礎教義,富教 育性質的聚會。李氏早年即將這種三段式的聚會流程劃分出來,各召會也是這樣實 行至今。除了早上的聚會外,為着早上因工作及其他原因無法前來者,還有些規模 較大的教會,還設有晚間的擘餅聚會,形式與早上雷同,只是時間縮短。

170 召會的敬拜有專門的詩歌本,主要有兩本,第一本稱為詩歌(或大本詩歌),第二本稱為補充 本詩歌。主日敬拜通常使用第一本,而其中也有詩歌的分類,讚美主這一類共有 141 首,敬拜 父共有 52 首(正好 1 年 52 周可以唱完一輪)。詩歌種類的細節可參考:臺灣福音書房編輯部,

《詩歌—主後一九六八年整編本》;臺灣福音書房編輯部,《詩歌(補充本)》。但主日擘餅聚會的 詩歌來源並非只有以上兩本,類別也不限於這兩類,只是使用頻率較高。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小排聚集

小排聚集類似一般基督教團體所稱的小組聚會。信徒間藉著讀聖經或屬靈書 籍,一同認識神的話,藉此得造就與成全;並藉著關心彼此的生活,為彼此禱告,

讓信徒間建立好的連結關係。

讓信徒間建立好的連結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