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基督教發展簡介

第一節 台灣基督教發展現況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章 基督教發展簡介

第一節 台灣基督教發展現況

壹、台灣基督信仰的概況

首先,先了解台灣人的信仰分佈。根據美國 Pew Research Center 全球宗教信 仰研究報告,2010 年台灣人的信仰分佈如下:127

民間信仰(包含道教) 44.2%

佛教徒 21.3%

無宗教信仰者 12.7%

基督徒 5.5%

其他信仰者 16.3%

表 2:台灣民眾之信仰分佈(根據美國全球宗教信仰研究報告)128

此外,根據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執行的「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資 料」,2012 年台灣人的信仰分佈如下:

無宗教信仰者 35.56%

佛教徒 28.77%

民間信仰 13.49%

道教 16.63%

基督徒 5.54%

表 3:台灣民眾之信仰分佈(根據中央研究院研究報告)129

這兩個表中,關於無宗教信仰與民間信仰(含道教)之間有些差距,但無論 如何,台灣基督徒信仰人數在兩個調查中都偏明顯低,遠不如民間信仰與無宗教

127 Pew Research Center 的數據是以每十年為單位,而本論文撰寫時只有 2010 年的數據,而網站上 也有預測出 2020 年的數據,但變化不大,基督教信仰人口比例微幅上升到 5.8%。詳請可參考網 頁:Pew Research Center,〈Religion & Public Life〉,2019 年 12 月 17 日下載。

128 尹慶春,〈基督信仰在台灣:2012 年基督信仰與社會研究調查〉,頁 62。

129 尹慶春,〈基督信仰在台灣:2012 年基督信仰與社會研究調查〉,頁 7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信仰者,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此外,到底台灣人中有多少人相信耶穌?根據尹慶春所作的調查,在 2012 年 時,台灣民眾對於相信耶穌的態度如下表:

相信耶穌 相信耶穌是神 2010 年 10.4%

2012 年

基督教徒 4.7%

天主教徒 0.6%

一般民眾 17.9% 13.7%

總計 23.2%

表 4:台灣民眾對於相信耶穌之態度

由此表可看出,在 2012 年,有 23.2%的民眾相信耶穌,其中包含 5%-6%的基 督教與天主教徒。然而,這些表示相信耶穌的民眾,不一定是相信耶穌的身位或 神格,可能只是相信利是上層有此人存在,而相信耶穌是神,也未必認定耶穌是 獨一真神,可能只是認為耶穌只是眾神中的一位。所以往後還可再作出更細的調 查。然而從此表中我們可以看出,與 2010 年的調查比較,相信耶穌的人是越來越 多的,這是可喜的事,惟基督徒佔總人口比例仍然很低。130

貳、台灣基督教團體現況

基督教的改革宗(Protestantism)從英國蘇格蘭長老會在 1960 年代進入台灣至 今,已有一百四十多年的歷史。131在清朝時期,傳教士藉著醫療、教育等方式接觸 台灣民眾進行拓荒式的傳道工作;到了日治時期,基督教發展因著殖民政府的嚴格 管控而停滯;台灣光復後,隨著國民政府播遷來台,以及中共接管中國大陸後,驅 離外國拆會和宣教士,導致大量教會與宣教士轉進台灣,使得台灣基督教會在 1950-1964 年間無論在教派數與信徒人數都大幅增長,到了 1965 年以後就呈現停滯現象,

130 尹慶春,〈基督信仰在台灣:2012 年基督信仰與社會研究調查〉,頁 8-9。

131 一般而言,改革宗並不包含天主教,真耶穌教會,安息日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一直到 1980 年中期以後,特別是 1990 年代,基督教才再度有顯著增長。自 1990 到 2000 年的十一年間,台灣基督徒增長率為 40%,教會數的增長率為 20%。132

依照朱三才的「2017 台灣基督教會教勢報告」之統計,在 2017 年,台灣五 歲以上基督徒會友共 154 萬 7290 人,佔全台五歲以上人口比為 6.9%(加上天主 教徒則為 7.91%)台灣基督教共有 57 個派別,堂會總數共有 4409 所,其中人數 最多的教派分別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地方召會(聚會所),以及台北靈糧堂。

前十一大教派人數如下:(見下圖) 133

圖 2:台灣基督教前十一大教派會眾人數統計

另外,關於教派的分類,根據趙星光在「戰後台灣基督教發展經驗與現況分析」

一文所述,將台灣的基督教派分為三大類:第一類型是由西方教會差派宣教士來台 設立的,這些教派的神學立場、牧養治理機制與宣教策略,通常與母會有高度相似 性,稱為差會型教派,如台灣長老教會、浸信會等皆屬之;第二類型是傳承在中國 大陸設立的「本土性」或「地方性」教會,這些本土性教會具有小群教會的特質,

特別持守某些神學觀點或對聖經的詮釋,通常稱為地方教會型教派,如召會、國語

132 趙星光,〈宗教組織發展動力 二十世紀末台灣基督教會增長現象之研究〉,《生生不息的信仰—

宗教對話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 10。

133 基督教論壇報,〈2017 台灣基督教會教勢報告〉,2019 年 1 月 25 日下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禮拜堂等皆屬之;第三類型的教會可泛稱為靈恩教會,這類教會受到不同年代的靈 恩運動影響而發展,如真耶穌教會的成立就與第一波靈恩運動有關。而靈糧堂則是 1980 年代末期慢慢轉型成為具靈恩特質的教會。134在本次論文所作為案例的教會,

台北市召會是典型的本土性召會,而貴格會合一堂按照貴格會的歷史,有的分支偏 向福音派,也有的偏向靈恩派。根據趙星光的研究,第一類型的教會雖然佔多數,

且被認為是主流,人數增長卻最不顯著,而年齡結構也偏向高齡化,135對福音的熱 誠也較缺,因為主觀靈恩經歷或靈裏與神的互動較少,136而第二、第三類型則相反。

而本論文的案例皆具本土性並著重信徒靈性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