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臺灣近年來基督教信徒人數雖逐年緩慢增加,1許多基督教團體仍面臨青年人 歸信人數減少與流失的問題。身處於現代社會中的青年人,他們的特色深刻影響著 他們對宗教的觀念與選擇。傳統教會的組織型態與文化,如:信條至上、權威教導、

不關心社會議題,與現代時下青年人的特質,如:愛好自由、多重選擇、關注社會 議題,反對權威等…背道而馳,因而導致許多基督團體難以吸引的青年人加入,或 逐漸流失青年人。

然而,也有許多案例說明現代青年人對宗教信仰的需求並沒有降低,反而因著 對大環境變遷劇烈的無所適從而加增。例如:許多新興的基督團體在運作上較能因 應青年人的特質,人數反而驟增。可見現代化的環境的確為宗教組織帶來一定程度 的影響,但具體結果還要看宗教如何回應、自強。

此外,隨著大環境的快速變動,許多青年人的價值觀已經與早年不同。以同婚 議題為例,經過學者的調查,青年人與中老年人對同性婚姻的支持度有明顯差異。

2而教會對同婚議題的教導方式,又影響著青年信徒對教會的觀感。有些教會在這 個議題上的處理方式不當,導致大量青年人離開該團體。

以上關於青年宣教事工的宗教現象皆值得深入探討。而由於台灣的基督教團 體種類繁多,此論文挑選出兩個頗具代表性的基督教團體作探討—台北市召會與 貴格會合一堂。前者是屬於地方召會,而地方召會是目前台灣會友人數第二多的教 會,在台北目前已有 75 個分會所,3數目持續增加之中。後者是一個青年信徒比例

1 2017 年全台年五歲以上基督徒會友共 154 萬 7290 人,佔全台五歲以上人口比為 6.9%,相較 2015 年的 6.53%微幅成長。參考自:基督教論壇報,〈2017 台灣基督教會教勢報告〉,2019 年 2 月 28 日下載。

2 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 2016 年 11 月的調查顯示,贊成與反對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民眾當中,40 歲 以下的民眾有 64%贊成,40 歲以上超過 50%的人反對。參考:財團法人台灣民意基金會,〈2016 年 11 月全國性民意摘要調查報告〉,2019 年 12 月 5 日下載。

3 截至 2019 年 11 月,台北市召會共有 75 個會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相當高的教會,且在青年的宣教事工上頗有成效。這兩個團體的青年事工發展經驗 應可作為其他教會的參考模型。儘管地方召會與貴格會合一堂在台灣的發展規模 上仍有落差,但此研究的範圍是以貴格會合一堂的景美總會,以及台北市召會的第 六、六十二會所為主,前者與後二者相加的規模差異不大,經常聚會的信徒人數皆 別有九百人之多。4而會選擇此兩個團體作比較,也是因為這兩個團體的青年工作 在實行上,相較其他基督教團體,是走比較適中的路線。且這兩個團體都在社會青 年聖徒與大學聖徒的栽培上有不錯的發展,可以互相平行參照比較。儘管兩個團體 在歷史發展上仍有差距,此研究亦可因此比較出歷史較悠久的教會與較新興的教 會,在適應大環境變遷下的回應情形有何不同。

而本研究嘗試找出此二教會在內部就著敬拜儀式、宣教事工、神學院、權力結 構等四方面,如何回應青年事工的問題;在教會外部的社會議題方面,則以最近最 受關注的同婚議題為例,了解這些教會如何因應。這些方面應能涵括影響青年事工 的主要因素。

第二節 與此研究相關之文獻探討

由於本研究是以地方召會與貴格會合一堂為探討對象。其中關於地方召會的 部分,與召會宣教相關的論文至少有:葉安生的〈宗教歸信的研究:以新竹市教會 聚會所為例〉(2005),伍宗耀的〈宣教脈絡下俄國地方召會信徒改宗研究〉,(2013); 范俊銘,〈宗教非營利組織的國際化發展—以地方召會在臺灣及東南亞開展為探 討〉,(2014)張證豪的〈臺灣眾召會的變遷(1984~2015):神學與教會組織之因素〉

(2015)。這幾篇論文中,第一篇是以新竹市教會聚會所為範圍,了解基督徒歸信 的原因、歷程、改變等,屬於較微觀的研究。研究方法是採取半結構式訪談,與本 論文相似;其餘三篇皆是以較宏觀角度研究的地方召會在俄國、東南亞,與台灣的 宣教情形。這幾篇文章雖有以不同角度論及地方召會的宣教情形,卻還沒有專特的

4 台北市召會第 6 會所尚未分出 69 會所前,加上第 3、62、71 會所的主日人數有約 900 位。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探討青年的宣教事工,在訪談議題與對象上也較少針對青年事工來研究。

與青年事工有關的有:胡聖民的〈青少年參與臺北市召會活動之休閒效益與幸 福感〉,(2013)。5這篇文章是研究地方召會青少年信徒的論文,研究對象遍及台北 市地方召會的各會所。使用的是量化的研究法。由於是青少年的研究,其未包含大 學生、以及在職青年的信徒。

以上這幾篇與地方召會與青年事工有關的論文,均尚未專特論及大學、社會青 年之事工。所以此研究將補足這個部分,以台北市召會的二個會所為案例作質化研 究,深入且具體的了解地方召會的青年事工,青年信徒在其中所扮演的腳色,及其 所發揮的影響。

與貴格會有關的論文有兩篇:陳文禧〈內在基督之光:貴格會來台六十年之研 究〉(2015); 陳得祿,教會會友參與動機、心理幸福感、教會參與與教義瞭解之關 係-以基督教台灣貴格會為例(2013)。

以上兩篇論文對貴格會的歷史發展,以及會友參與之情形已作深入研究。與地 方召會相同,與貴格會有關的論文均尚未專特提及青年事工,以及青年信徒在其中 對教會的影響。本論文同樣將補足此方面的研究,加上更多訪談數據。

將世俗化與青年結合作研究的有:陳宜樺的〈現代化宗教與青年:佛教團體青 年組織發展之比較〉(2006)。此論文值得留意的地方是:以世俗化理論與宗教市場 理論為理論基礎檢視佛教團體青年組織的發展情況,並以兩個青年團體為案例作 跨宗派比較。透過實地訪談、參與觀察等方式直接了解這些組織的青年人,在世俗 化社會下所受的影響,故此論文頗具參考價值。惟此論文此研究範圍只有大學生,

且並非基督教的研究。關於佛教之社會在職青年的研究,以及基督教之跨宗派青年 事工研究均尚待開發。所以此研究將補足地方召會與貴格會這兩個基督教團體在 跨宗派之研究上的不足。藉著跨宗派的比較,將有更客觀的視野被呈現出來,並使 基督教的青年事工在各宗派間有更多彼此學習和探究的機會。

5 與地方召會有關的論文研究至今已超過 20 篇,本研究僅選出與宣教事工較有關的部分來參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