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灣動畫發展沿革

第二章 文獻檢閱

第二節 臺灣動畫產業之發展

一、 台灣動畫發展沿革

台灣卡通動畫的發展至今,大致可為四個階段:萌芽時期、開發加工時期

、鼎盛加工時期、九十年代蘊釀期及未來展望(黃定輝,1987:95–99;李彩 琴,1998:196–211;石昌杰,2005:30-35;孟曉明,2007)。

(一)萌芽時期

早期台灣動畫產業在1950 年代開始萌芽,萬氏兄弟以首部黑白手繪動畫 電影《武松打虎》為台灣動畫揭開序幕,卜立輝神父於1961 年成立光啟社,

開始在台灣發展媒體產業,從美國購買舊的動畫器材(攝影台),國內卡通人 才的培養,最早是趙澤修在師大藝術系畢業後,至日本東映公司學習卡通製作 一年,後經光啟社保送美國迪士尼片廠實習二年,引進正規卡通製作方法與動 畫器材,先後於1968 及 1969 年完成「石頭伯的信」與「龜兔賽跑」兩部卡通 宣傳短片;1970 年成立「澤修美術製作所」培訓國內動畫與人才,後來美、日 技術相繼引進台灣,也揭開動畫序曲。

(二)開發與加工時期

1970 年代開始,由於日本卡通的蓬勃發展,日本動畫在 1962 年到 1970 年 間發展迅速,有鑑於日本工資太高及龐大的生產數量,逐漸將海外加工移轉工 資低廉的台灣做為合作對象,奠定台灣卡通加工基礎。1970 年,台灣第一家與 日本合作的「影人卡通製作中心」成立,吸引不少連環畫人才在裡面工作。日 本人芝山努(Shibayama Tsutomu)、楠部大吉郎(Daikichiro Kusube)與大塚 康生(Yasuo Ohtsuka)也到臺北與影人合作,主要負責日本動畫部份加工,一 方面替日本完成了《巨人之星》、《東洋魔女排球》等幾部熱門的電視卡通影 集,另一方面也替台灣培育了動畫產業界的第一批職業技術專家,像劉中璿、

1971 年鄧有立聘請了幾位原影人卡通的動畫師,成立了中華卡通公司,致 力於發展自製的國產卡通,1972 年由朱明燦導演拍攝 16 釐的卡通影片《新西 遊記》,獲得台視、中視等無線電視台與報紙的報導;1973 年製作《中國文字 演變》;1974 年得到香港南海影業的張英出資拍攝動畫電影《封神榜》,為本 土第一部寬頻彩色卡通;1979 年完成《三國演義》為電影院公開映演的劇場版

。而余為政也於1970 年與原影人卡通的動畫師繪製一部彩色動畫短片《一塊 年糕》,同時期還有漢威卡通製作3 分鐘音樂片《天黑黑》以及大明畫社的《

周處除三害》10 分中彩色動畫,另外,曾替中華卡通承接業務的日文翻譯林玉 發,憑藉與日本動畫界關係良好,在台中成立心虹卡通公司主要除營運日本動 畫片《小甜甜》加工外,於1972 年拍攝完成電視動畫長片《田單復國》。之 後開設卡通公司承接日本代工的還有林鳳祥開設的中映卡通代工動畫片《鋼彈

》,以及陳光里開設上上卡通是代工《科學小飛俠》。

1974 年,趙澤修的弟子黃木村成立了中國青年動畫開發公司,主要創作社 教宣導動畫,於1977 年替衛生署拍攝的《未雨綢繆》(主題為家庭計劃)曾 獲第十五屆金馬獎最佳卡通片獎,1978 年製作《幸福掌握在你手中》也獲得十 六屆金馬獎優等卡通片。

(三)鼎盛加工時期

1978 年由美國留學回台的王中元成立了宏廣公司,是台灣替美國電視卡通 代工第一家公司,憑藉曾參與動畫製作多年的經驗,接受美國自漢納巴貝拉(

Hanna-Barbera)與迪士尼的代工訂單。由於採用美制企業管理方法,用高價聘 請原動畫人員,成為當時全世界出口量最大的動畫代工製作中心;並於1980 年與片商合作,由余為政導演漫畫改編的《牛伯伯》並入選金馬獎最佳卡通片 獎,但最後由基甸愛救世傳播協會投資泰威公司與手塚治蟲合作的《四神奇》

獲得二十屆金馬獎最佳卡通片獎,導致了台灣自製動畫的沒落,1982 年宏廣首 部卡通電影《小叮噹大戰機器人》,但票房不佳。之後的十年中,宏廣公司歷 經幾次的擴廠、增員、轉型與升級,年產量達到170 部到 190 部,聘請超過一 千多位原動畫、構圖等工作人員,成功將台灣帶入國際動畫加工市場中;憑藉

著驚人的產量以及製作效率,宏廣當時被好萊塢稱為「魔術的宏廣」(Magic Cuckoos Nest)。

在這段時期,其他動畫公司也生產出一些動畫影片: 1979 年中華卡通與 日本東映合作的動畫長片《三國演義》,由蔡明欽擔任其中一位導演,獲得1980 年的金馬獎最佳卡通片獎,但票房依舊不佳。同年中華卡通鄧有立導演將《紅 葉少年》改裝成迎合當時風潮的《好小子》,推出後反應依然不佳;1981 年遠 東卡通公司改編自香港漫畫,由蔡志忠與謝金塗導演的《七彩卡通老夫子》,

雖然改編自四格漫畫,但除了搞笑情節外,也加入了李小龍、盲劍客、好小子 對決的情節,票房上十分成功,港台兩地票房合計超過一億新台幣。也獲得第 十八屆金馬獎最佳卡通片獎。1982 年開拍續集《老夫子水滸傳》,賣座不如前 一集。

1982 年,「宏廣」首部商業映演的卡通電影《小叮噹大戰機器人》上映。

同年由基甸愛救世傳播協會投資拍攝《小平與小安》,為台灣第一部電視卡通 影片,共十三集,於暑假由華視播映。

1983 年龍卡通公司將敖幼祥膾炙人口的漫畫改編拍攝《烏龍院》動畫長片

,票房不佳。

(四)九十年代蘊釀期及未來展望

1990 年代,雖然台灣的動畫代工產業有著驚人的發展,但此時由台灣代 工的美日動畫也以驚人的速度傾銷回台灣,導致最後台灣的電視頻道上幾乎沒 有台灣自製的動畫。

另外受到全球化下之產業影響,台幣升值與勞工成本提高,動畫代工業者 開始思索如何轉型,漸漸地將原本就需要勞力密集的製作部分,轉移至海外地 區如中國大陸、東南亞等,另一方面也朝向開發原創動畫電影邁進。1993 年,

說阿寬》動畫電影,第一部獲得行政院新聞局輔導金的自製卡通片,1995 年,

美國3D 動畫長片玩具總動員對台灣動畫業帶來極大衝擊;同年由陽光基金會 製作,鄭芬芬導演誕生第一部3D 電腦動畫短片《小陽光的天空》,主題描述 一般女孩與燒燙傷女孩間的故事,1999 年由王小隸導演《魔法阿嬤》為台灣第 一部由電影導演拍攝動畫電影,也是第一部以迪士尼卡通製作方式完成的動畫 電影,但最後被評審為怪力亂神而無緣金馬獎;1999 年,阿貴動畫網站成立,

創造風靡一時的阿貴系列Flash 動畫,興起一陣網路動畫風潮,2003 年 2 月上 映的《阿貴槌你喔》Flash 動畫電影,是獲得台灣政府補助的數位動畫首例。同 年,台灣西基公司與宏廣公司聯合加拿大電視卡通影集《Donkey Komg》代工

,正式宣告台灣動畫進入3D 電腦動畫代工時期。2003 年,中央電影公司推出 95 分鐘電影長片《蝴蝶夢》-梁山伯與祝英台。2005 年 8 月由宏廣推出由王 童導演2D 結合 3D 效果之動畫電影《紅孩兒決戰火焰山》,此片按照國際的影 片製作慣例執行, 2007 年由中華卡通也同樣 2D 結合 3D 製作手法推出《海之 傳說─媽祖》。但賣座情況同樣不佳。2008 年完成的首部星際大戰系列 3D 動 畫電影「星際大戰:複製人之戰」,所有高畫質畫面全是由西基在十個月內完 成,足以稱為3D 動畫製作之領導指標。西基成為台灣第一個替國際大型 3D 動 畫電影代工的廠商。不僅如此,去年盧卡斯還掏錢拿下西基四三%股權,成為 最大法人股東;這是盧卡斯動畫自二○○四年與新加坡經濟發展局合資成立公司 後,至今唯一的海外投資(楊之瑜,2008),星際大戰系列電視版的動畫片也 於2009 年出再美國上映,台灣動畫代工進入提昇到高技術代工層次。

台灣的傳統卡通工業於從1950 年代萌芽至 1970 年代後進入茁壯期, 1980 年代開始因製作美式代工卡通開始具有相當規模;由於長久以來一直位居於替 美國好萊塢動畫片廠加工的行列,因此培養了不少技術從業人員;1990 年代以 後由於電腦動畫工業的興起,動畫的製作變得簡易、互動遊戲新潮又深深吸引 年輕世代,逐漸開始蔓延以利潤及技術服務為導向的廣告業、多媒體、遊戲資 訊業、建築設計業等產業領域,但是國內自製的卡通動畫藝術卻未能隨之同步 發展,生產主力仍停留在動畫代工階段,導致面臨過去培養的技術從業人員轉 型不易而新世代人才尚待銜接的困境。

筆者認為,過去我國的動畫工業大多以大台北地區為發展要地,由於近年 來受到全球化經濟型態的影響導致動畫加工基地紛紛外移,目前動畫產業大多 仍由政府政策支持居多,動畫代工也從傳統方式提昇到高技術代工層次,越來 越多的動畫產業朝向合作製片以及產業聯盟方式積極爭取國際市場空間,廠商 也已經意識到從創意製作到行銷企劃的重要性,也逐漸朝向帶動影片發行與周 邊商品授權之經營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