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致力於兒童美術教育推展的吳正雄

第三節 學校退休後的生命歷程

(一)閱讀的良好習慣以吸收新的知識,以對應自己的實務經驗

吳正雄在退休之前的教師生涯當中,經歷了藝術教育工具論至本質論的價值 思潮的轉變,也就說是從透過藝術的教育,再經過以藝術為本質價值的理念的教 育,然後在他退休之後,後現代思潮的藝術教育研究也在學術界展開,這整個的 歷程的轉變,他都會設法讓自己學習成長來幫助工作的需要,這就是他對教育哲 學有敏感度,而且吸收新的知識之後能夠以自己的實務經驗加以對應,可發現他 如遇到這種思潮的改變,均保持開放的態度去面對去學習,這是他從學生時期始,

及有的閱讀習慣使然。

其實一開始教美術以後,我就一直越陷越深。當然也和教學上有很多的 回饋相關,藝術教學成為人生的一種滿足,持續投入的動機不斷。但是 如果要去探究原因,我想應該跟我的閱讀有關吧,從小學的時候就喜歡 看書,漫畫和故事書看得很多,初中時看了一大堆的世界文學名著,所 以也嘗試寫文章投稿。就讀師範的時候海明威自殺,我覺得很震驚,後 來存在主義成為潮流。因為學校老師的啟發,引我閱讀王尚義和李敖的 作品,我的閱讀方向和思考從此有很大轉變。畢業以後雖然心裏想要考 大學,但是所讀的書,都不是升學考試的科目,而升學考試的書本又沒 興趣讀。因為在海邊中洲國小服務兩年,自覺得距考試的時間還早,說 來有趣,為了與同學談話辯論,爭執合理的論點,於是開始迷上了邏輯 和語意學,後來文學性的書刊就不再接觸了。(吳-1-56-1)

那最值得一提的,應該就是我當兵那三年,海軍,幾乎生活在陽字號大 型軍艦上。由於已經當了四年的老師,因此實在很難適應軍中生活和軍 隊的管教方式,加上在船艦上無處可去,結果我就是用閱讀當作逃避,

那三年的閱讀數量很多,內容的艱深到現在都還覺得很難想像,大概是 說越是生硬越難懂的書,越是能夠讓我專心,越是能夠讓心理和周遭的 環境隔絕吧。當時看了很多哲學書籍,像羅素的論文集,沙特、尼采和 陳鼓應、金耀基,都很辛苦的一知半解的硬吞下去。(吳-1-57-2)

141

(二)建立藝術教育的新觀念

這段時間,吳正雄建立了思考的條理性,以及認識各家哲學的價值觀。至於 他對藝術教育的觀念的認識與建立,都跟他的閱讀習慣有關。他認為藝術教育應 該是將人的成長當作最主要的思考。他認為要去判斷一個教學活動的設計,到底 目標的定位和學習意義與價值都必須要整體考量,如果以這樣的方式來思考,正 好能符合在與因應這些哲學思潮的變化。

我想包括歐陸哲學和當代社會主義,這些對教育產生的影響,也是越來 越重視人的生活,當代藝術的內涵跟世俗生活的關係更緊密,包括視覺 文化把整個生活環境都涵蓋在裡頭,最終思考還是人的生活內涵啦,生 活的態度和價值啦,所以在這些藝術和教育的思潮轉變方面,我大概反 而有一種不是對我造成衝擊,而是在印證說我的想法,接觸到新的觀念 被提出來時,我多半就是相對的檢驗自己的閱讀和思考的結果,在多數 情況下我發現其實自己的方向,好像都沒有什麼大問題,這大概是滿特 殊的一個狀況。(吳-1-59-2)

因此針對六零年代,剛該始接觸藝術教育理論時的經驗,一直到八零年代藝 術教育價值觀的轉變,他認為他會去修正一些觀點和作法,可是對他的教學影響 並不大。原因是,他本身隨時充滿藝術教學的熱誠,面臨新的知識和思潮時,只 有好奇地了解,進一步在解決自己的疑問,然後再判斷這些思潮的可行性。

早期我接觸到 Herbert Read 的觀念,那時藝術教育的目標和現在是有 相當大的差別,可是他在藝術教育所談到兒童的發展跟藝術連結之下,

重點還是在人的價值觀跟生活態度的思考,我覺得到現在還都值得參考。

也因為這樣,艾斯納的觀念近來的時候,我最初接觸實是讀劉豐榮的書,

就是開始理解了藝術教育本質論的價值觀。而學科本位 DBAE 的教學,

那個時候確是一個很大的衝擊,其實當時我們南部的老師掌握的資訊並 沒有那麼詳細,因為那時 DBAE 的論述就是一直在談觀念。(吳-1-60-1)

(三)與大師面對面溝通

吳正雄認為 DBAE 的理論剛進入台灣時,一直沒有看到詳盡的實施資料,

142

只有一再強調藝術本質的學習價值,理論上來講好像很難去駁斥,但實際教學的 內容與教學單元的設計,他費盡苦心去請教一些大學教授,但並沒有獲得實務發 展的實踐報告。

後來我找到了克特林計畫的內容,就覺得理論和實際執行的教學內容,

其實是有落差的,另外,我認為學科本位的藝術學習,其實並沒有完全 背離以人為本位的核心價值,大概問題就是出在解讀和執行的方法吧。

(吳-1-61-2)

艾斯納首次應邀訪台時,台灣省教育輔導團在省立美術館有辦一座談會,吳 正雄當面請教艾斯納,如果完全把學科當中心,那麼一個人的生涯需要透過藝術 去獲得的那些學習,會不會不見了?吳正雄的意思是說,不一定每個人都必須要 當藝術家,對一般人而言,藝術要讓生活更豐富,藝術能對平常生活啟發某些東 西,如果這些東西不見了或者被忽略掉了,會不會有問題?

當時艾斯納的回答也讓我覺得很意外,我記得他很明確的說:DBAE 不 是一切,而且台灣需不需要 DBAE,是台灣要自己去思考,美國也不完 全都會採用 DBAE,他說這只是一個反省之後提出來的某一部分的補足,

他當時就是這樣子講,所以我也恍然大悟:並不見得是一定要走學科中 心,但把人當主體這個部分,是不會有問題的。(吳-1-62-2)

(四)受呂桂生的啟迪,建構藝術教學的思考與論述模式

所以當時他面對 DBAE 時,對他並沒有很大的影響,但是 DBAE 有一些觀 念讓他有一些啟示,主要是藝術學習包括藝術史與藝術批評教學。一般說來,他 自己有一套思考與論述的模式,主要的基礎乃受呂桂生的啟迪。

有些學科中心的想法是很有參考價值的,就以學科中心或工具主義來講,

我受日本的觀念影響比較多,最主要的就是來自板橋教師研習會的呂桂 生老師。(吳-1-63-2)

呂桂生先生五十幾歲才去日本留學,去兵庫教育大學唸兒童美術教育,

他回來以後給我一個很重要的觀念,我覺得他是我最重要的啟蒙啦,我

143

到現在都認為,這是藝術教育裡頭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一部分,我稱 為教學模式,其中最主要的一項內容,我是用「基本技法教學」當作專 有名詞,這個教學模式表面看起來就是學科中心,因為就是談工具的操 作,談媒材的處理技法,一般也都認為這是兒童美術很重要的基礎,因 為如果要讓孩子體驗到表現的樂趣,能夠滿足表現的喜悅,那就一定要 先教技法。(吳-1-64-1)

受到呂桂生老師的啟發,他覺得藝術教育很重要的基本觀念,就是周密的思 考、工作態度和人格特質的培養。所以他認為那些是真正的基本技法教學的價值,

針對這個模式他做了一些補充。

那基本技法的真正學習意義,技術媒材處理的那種熟練度跟完成度,只 能看作是附帶效應而已,因為在處理工具的安全性,對工具操作的效率,

以及工具的維護、收藏,都經過詳細探討,去安排出一個很嚴謹的工作 程序,其實所牽連的就是一種思考的細膩度。(吳-1-65-2)

(五)藝術教學主要是讓學生養成嚴謹、周密和細膩的工作品質

吳正雄認為老師在教學時有作完整地引導,學生會養成嚴謹、周密和細膩的 工作品質,技法操作的效率和安全較完善,連帶地表現的水準都會提升。所以他 用教學模式來作教材規劃與分類,就是以教學目標為主導,訂出一些特徵和一些 基本的教學原則。

畫水彩的時候,老師可以和學生一起探討:洗筆的水桶裝多少水才比較 適當?把水桶放在桌子上跟放在地上,有沒有不一樣的地方?哪一個水 桶會比較容易翻倒?如果水翻倒了,在桌子上翻倒和在地上翻倒的結果,

會一樣嗎?像這樣一步一步地探討每一個細節,而且不是用老師的權威,

教孩子應該要這樣,不應該那樣。(吳-1-66-2)

他強調要和學生一起評估,要孩子去思考研判哪一個是好的方法,不同的方 式的會形成什麼結果,因此技法的學習要和思考連結。因此他認為基本技法是一 種很細膩的思考,是一種很嚴謹的工作態度。

144

日本的幼稚園教小朋友洗手,如何使用的水龍頭?水龍頭的水流要多大,

小朋友都應該會分辨,如果把水龍頭轉稍微過頭了,水流的壓力太大,

濺在洗手台上一定噴出來,人的衣服就會噴濕,洗手台周圍的地面會很 泥濘,日本人就要小孩子理解這是沒水準的。所以幼稚園的洗手台上,

都會有畫了一支筆的標示牌,用來教幼稚班的孩子說,轉出來的水像筆 管那樣大小,水開這樣是正好個大小,這種細膩度,我覺得會影響一個 人的生活態度,會在生活裡頭形成一種文化。(吳-1-67-2)

所以我覺得基本技法教學,雖然 DBAE 的學科中心觀念可為借鏡,但 除了要運用熟練的技術,要有正確的操作方法,來達成作品的效果之外,

所以我覺得基本技法教學,雖然 DBAE 的學科中心觀念可為借鏡,但 除了要運用熟練的技術,要有正確的操作方法,來達成作品的效果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