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教育為志業而言,特別是就基層藝術教師而言,在其藝術教師志業過程中是如何 經歷精神性呈現?其影響又如何?而這個影響對其藝術教育志業是否能造成更 高層次的正面性意義?這樣的研究不管是對於藝術教育工作者未來能如何提高 自我人生價值也好,對於教育界所關注精神性表現在教育領域的實證研究,也是 難能可貴,其重要性自然不言可喻。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動機來自對現象的觀察與問題的關懷,而研究目的則在界定研究者對研 究問題所欲達成的探究程度(許雅惠,2003)。當藝術教育思潮、藝術教學工作 與精神性議題分別在時代的演進發展,美感教育與在當前學術領域研究受到關注 之際,則相關議題的研究值得重視。然論文研究主題的產生不可能憑空捏造,其 產生必有其觸媒與產生的意義與貢獻,而本研究從構思到擬定主題名稱,正是如 此想法所引發的概念,基於上述研究背景與重要性,本文的主要研究動機分述如 下:

一、研究動機

(一)對以藝術教育為志業與一般藝術教師教學的工作不同之好奇

一生熱心藝術教學者不在少數,但除了對藝術教學樂此不疲之外,課餘時間 不斷吸收新知進修,研發教材教法,並不斷地對學校、社會做有效地藝術教育推 廣,或者組織藝術教育學術性社團,熱心辦理各種教師成長的活動等就如鳳毛麟 角了。他們將藝術教育當做志業,其所具備的人格特質,較之一般藝術教師是否 不同?而這些將藝術教育當成志業者,不僅在其一生個體完全投入藝術教育的實 踐行為情境中,不斷吸收新知,不斷地工作來超越自我,是否經歷了「時間與空 間感扭曲」、「無動機」、與「世界合而為一」、「感到在能力的頂峰經歷」等 神馳經驗?是否神馳在創造價值無限的人生,而非汲汲營營求名求利為目的,使 其發展生命的潛力與重要性?

然而,假設他們有上述神馳經驗形成一股力量,讓他們將藝術教育當成志業,

堅持推動藝術教學而奮力向前,另外,是否也有達成個人自我實現,或超越自我 實現,或是文化認同、在地認同、社會責任、真、善、美、智、憐憫與使命感等

10

精神性意涵的滋長與激勵?以精神性可以促使個人不僅具有強烈的正義感與慈 悲心,而且願意奉獻自己,為他人與社會服務(Elkins et al,1998)。可以驅使 人類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具有環保意識與慈悲心,並且能超越個人的界限,抱持 無私奉獻的精神(李安德,2002)。

Tisdell(2001)認為,精神性與文化、社會正義、社區認同均有連結。對精 神性的認知也可以促成轉化學習,Dei(2002)也指出,透過精神性感知,可以 讓個體覺知與協助如何發展社會願景,以及如何強化個人及團體的精神性與成長,

以便在社會困境中存活。她強調,精神性和精神知識有其地位空間,亦即這種精 神性的認知,使得知識具有狀況性、地區性與情境性。因此,包括對文化的認同、

歷史的情結,乃至意識型態,皆促使個體行為與價值觀的改變,都是精神性的一 種體現。針對藝術教師終其一生對精神性與文化認同的認知聯結之緊密性,則藝 術教育視為志業,在教學歷程中若能發展精神性,其所能提升的教學動能將難以 估量,此也顯見此研究議題的重要性,因而也啟發研究者進一步研究的動機。

(二)希望對精神性與藝術教育關係之研究有所貢獻

如上所述,包括藝術教育研究與推廣、藝術教學等與精神性表現之關係的議 題,有其研究的重要性與必要性,然而,探究目前國內大學碩博士論文中,以「精 神性」(或靈性)為主的一百篇論文,其研究範疇仍以對宗教與哲學領域的探究 為最大宗,如莊佩埼(1997)〈科學與宗教:臺灣新興宗教中的知識分子〉、劉 秋固(1995)〈莊子的人學與超個人心理學〉……等等。而近來更有偏向健康照 護與臨終關懷為主的趨勢,如莊乙雄(2003)〈安寧護理人員靈性成長的研究--以南部某教學醫院為例〉、王萱萁(2003)〈靈性照顧認知與經驗之探討-以中 部某醫院安寧病房護士為例〉、賴維淑(2002)〈晚期癌症病患對臨終事件之感 受與身、心、社會及靈性之需求〉……等等。

此外,包括休閒健康運動、組織管理、中小學教育,與志工服務學習,已逐 漸成為精神性探討的範圍,可惜篇數少之又少,如陳惟元(2004)〈臺灣新時代 運動者的靈性建構〉一文,即為休閒運動類的;黃惠貞(2003)〈某大專院校學 生靈性健康、知覺壓力與憂鬱之相關研究〉、朱學玲(1998)〈超個人心理學的 人性觀及其在教育上之應用〉、張英熙(1991)〈彰化師範大學學生高峰經驗調 查及其在教育輔導上的應用〉……等,則分屬在心理學與教育類與靈性之間的關 係層面。以志工服務學習與靈性之間關係的研究,也僅有劉士豪(2006)〈非營 利組織志工靈性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一篇。

11

而以精神性與組織管理或創業方面的研究,十多年來,則僅有劉仲矩(1999)

的〈企業組織靈性管理之初探〉,以及陳雯萍(2010)的〈文創產業女性創業家 創業過程的靈性展現〉。劉仲矩研究的重點是以取樣臺灣 114 個企業是否進行靈 性管理的量化研究,而非對創業家本身在創業歷程中靈性成長的關係進行研究,

研究目的與旨趣大不同;而陳雯萍站在教育學習的觀點,對三位女性文創家作深 入訪談,理解創業歷程的靈性展現。

另外以精神性和藝術教學或藝術教育之研究,則有近幾年來劉豐榮的多篇研 究,如:〈精神性取向全人藝術創作教學之理由與內容層面:後現代以後之學院 藝術教育〉(2010)、〈藝術中精神性智能與全人發展之觀點及學院藝術教學概 念架構〉(2011)、〈藝術中之精神性及精神性取向全人藝術教育之價值觀〉(2012); 以上論文均是他延續〈現代藝術之純粹性與精神性及其在當代之意涵〉(2006),

以及〈藝術價值與其對後現代文化中全人發展之功能〉(2007)有關精神性智能 與藝術思潮概念、全人教育之相關研究。

但是精神性表現在藝術教育志業之相關研究尚屬鳳毛麟角,為了進一步了解 精神性與藝術教育志業之間的關係,究竟藝術教育推展志業與精神性有沒有關係?

藝術教師又是如何具有精神性的?而在志業歷程中,其精神性又是如何表現?其 精神性的表現是否對其志業形成有所幫助?希望透過實證研究的發現與結果,對 藝術教育實務與學界能有所貢獻。

(三)希望研究結果對藝術教育領域上的應用有所幫助

綜合國內學者研究的文獻指出,精神性的覺知,可以讓我們的心靈充滿,了 無恐懼,達到高峰經驗、甚至高原經驗;而這種對精神性的感知,甚至可以激發 出一股力量,一股強而有力的力量,去激發出個體的潛能,為人所不能為,忍人 所不能忍;當精神性是一種愛,愛自己也愛別人,甚至愛這個大地,包括地球與 生態,個體可以把小愛化成大愛,達到真善美,普照世人。

而當看到國外的研究發現,精神性的定義中,定義精神性可以與文化、多元 文化、性別、歷史、社區連結,精神性可以是一種認同,對個人生命起源的認同,

對文化的認同,對歷史的認同,對社區的認同、對性別的認同,對弱勢族群的認 同,同時,透過這個認同,個體可以轉化為新的意義,所以,精神性可以成為一 種社會責任、社會正義與使命,更是一種信仰與意識型態。在其中,精神性可以 是觸媒,但精神性也在個體不知不覺中成長,甚至朝向更高層次的精神性發展。

特別是透過精神性的激發,個體可以轉化學習、合作學習,精神性具有教育的功

12

能,結合精神性的意涵,還可以營造出一個特殊的教學環境、設計一套精神性的 教育方式與教材,這也讓研究者發現,精神性是可以創造、激發,甚至教育的。

從 Maslow 提出「Z 理論」之後,超個人的自我實現逐漸受到重視,包括 Gardner(1999) 已將精神性視為一種智能,稱為「精神性智能」;而神經科學 家也以磁能腦部 X 光(簡稱 MEC)用來測量腦部的磁性活動,認為橫跨全腦的 40 赫茲振幅的活動,可以視為精神性智能的神經根源。因此,當精神性有了科 學研究,成為一種智能,又可以成為精神性教育,設計一套精神性的教學方法與 教材,我就在想,精神性究竟是如何產生?透過精神性的覺知又如何建構意義?

而精神性有所謂的認同與轉化,又是如何產生?精神性也可以是一種社會責任?

這讓我相當的好奇,於是我突然又想到學者們都在說,精神性與文化有關,與文 化認同有關,那是怎麼一個認同與轉化法?於是我自然接著想起一生都在為藝術 教育推廣奮鬥的兩位好朋友—吳正雄和丘永福兩位老師,他們既是教育,又是藝 術,又是志業,以這個來連結精神性進行研究,是否比較能夠從中看到精神性?

因此,興起我以藝術教育志業與精神性的關係進行研究的興趣,希望透過這樣的 實證研究,來了解精神性、認同、轉化是如何產生的?而它們又如何與藝術教學 產生關係成為一種驅力?讓國內也能在藝術教育的論點上有一篇精神性表現的 實證研究,並期以這樣的研究結果,能夠對國內藝術教師培育與教師研習的應用 上有所助益。

(四)個人課程學習上的啟發

我曾於 2007 年,在《臺灣設計學報》發表〈非主流的臺灣設計:民間畫師

我曾於 2007 年,在《臺灣設計學報》發表〈非主流的臺灣設計:民間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