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取向

Denzin 與 Lincoln 曾指出,從 20 世紀初期至今,研究典範的發展已經經歷 了六個時期,現在則進入第七時期--未來期,其書寫的形式漸趨於多元(引自 潘慧玲,2003),而徐東弘(2005)更認為,小說式的文本已經可以被社會科學 界所接受,再加上典範的轉移不具替代性,使得社會科學呈現多元典範並存的現 象。敘說探究是一種新的研究法,其觀點是讓論文研究可以有不同的體制呈現,

並容許論文文體的表現跳脫舊有體制,讓論文研究也可以有不同的體制呈現,敘 說探究是以敘說的方式來呈現,可以是詩、散文或劇本的形態來呈現,但以自傳 式與說故事的方式,當前確是常見的表現方式。

說故事,即在說一個個體的生命故事,它重視的是事件發生過程中的改變,

從中去探討研究的主題。正在發生的情境狀態叫做「事」;被人們記憶、回憶在 心的事稱為「故事」;將已發生的事敘說出來的歷程稱為「說故事」,說故事得要 有人說,也得有聽眾才算完整。一個研究的發聲,有多重的管道放送,不同的年 代,也有不同的說故事方式。當我們關注的焦點落在「人」的身上時,我們常常 會問:「你是什麼人?」、「我要關注你的那個面向?」、「用什麼方式關注你?」。 這些問題牽扯到的就是研究典範的基本信念(徐東弘,2005)。

本研究以《台灣藝術教育志業者的精神性特質:吳正雄與丘永福的生命敘事 研究》為題,目的即在了解精神性表現與一生從事藝術教育工作的關係。何謂志 業?楊國樞(2008)指出,「志業」跟「職業」有天壤之別,「志業」對自己的生 活與生命的意義太重要了。他認為「職業」是一種工作,就好像上班一樣,有一 份職業,朝九晚五一份薪水養家活口,而志業就是志向與事業,「志」與心意一 同, 志業即為心裡真正想要從事的工作, 沒有錢可領也會願意去做。

以藝術教育為人生志業是一個變動與複雜的過程,它涉及到環境、社會、文

77

化、從業者的人格特質、動機等因素。而神馳經驗是當個體投入工作時,會感到 能力足以應付工作所需、對活動回饋非常清楚、注意力集中、失去自我的知覺、

感到能夠掌控行為和環境、自發而不需外在酬賞等。這種感覺使個人在沒有外在 酬勞下,也能夠興高采烈地全力投入工作,而且工作後還想再次投入類似活動,

工作個體常一再描述這種感覺,如同有內在邏輯可尋,流暢無比。至於精神性展 現方面來說,精神性是抽象的,是不易捉摸的,它是來自人內心處一種潛在力量,

必須透過自我反省和努力學習,才能顯現出個人的精神性,除了內在的本質,最 主要的是將其落實在個人外在的行為與舉止間,即如何將自己關懷社會的感受實 際表現出來(Dei, 2002)。另外,Tisdell(1999)則指精神性是難以捉摸的概念,

要從中去了解精神性在其中的變化。

當藝術教育人生志業是個複雜變動的過程,而精神性是抽象的,是個人「感 覺」而非「認知」,是「為行為而行為」,是涉及心性、社會與超自然活動,確是 難以捉摸的概念,上述三項要具體交集,最好的呈現方式,便是讓受訪者說故事,

透過藝術教育實踐者說自己的故事,還有說其一生在藝術教學歷程的故事,則精 神性與志業之間的關係便能從被說的過程中,透過與研究者的分析反省,不僅可 以被釐出脈絡,也可以被找到端倪。

因為「故事」不等於「小說」,它要有「生命」、要有「基本結構」、要符合 人類經驗的本質,所以,敘事就如同「說故事」,說一個「已經發生」的故事。

生命,本來就是一連串故事的組合,我們透過故事面對經驗,也利用敘說整理經 驗的典式(楊宇彥,2000;陳信英,2001;阮凱利,2002;徐東弘,2005),透 過敘事,瞭解生命的價值。

因此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法中的敘事研究,即在契合精神性與志業與敘說故 事之間密合度,讓不管是說故事的,或聽故事的人,都可以透過言談的敘說,交 集出一部生命史,呈現出藝術教育工作者在精神性表現與藝術教育志業之間交替 關係的最真實原貌。

二、研究取向的思考

然而說到「說故事」,對於精神性與藝術教育志業的議題上,究竟要說什麼 樣的內容?我所希望聽到的又是怎樣的故事情節。我的研究取向到底是什麼?上 述提及志業是一個變動又複雜的過程,而精神性等又是個人的、抽象的、令人難 以捉摸的概念,但在藝術教育志業中,會涉及到環境、社會、文化、教師的人格

78

特質、教學志業的動機等因素,而在藝術教育工作中,如果一般邏輯推理而言,

一定是先有志業動機,才會由職業成為志業,但是否會呈現沒有志業動機,但也 由一般職業態度變成志業的?所以,首先我想要先了解的是,精神性跟志業動機 之間有什麼關係?即精神性對志業動機到底有沒有影響?若有,又產生了什麼影 響?而因為這個影響,讓這兩位研究對象所產生的教育志業動機,是否是屬精神 性中所說的意涵?所以要了解這一部分,我以為,當個體覺知到精神性,而可以 產生志業的動機,而這個志業動機又是所謂精神性的利他主義,則個體在推廣藝 術教育而言,應該會有加倍的成效。

另外我想要了解的是,如果藝術教育的志業是由於精神性覺知而來,那兩位 研究對象能覺知到精神性的存在,是否在他的人格特質上也有跟精神性比較契合 的地方?即兩位研究對象的人格特質中,又有哪些跟精神性有關,才會讓他們能 比較容易覺知到精神性,又能產生精神性的利他動機?而這些人格特質的養成,

是因為從小受到家庭的環境影響?還是在從事藝術教學的工作中,為了因應環境 所慢慢磨練而出

Maslow 曾提出具有超自我實現者的 14 項特質,Csikszentmihalyi 指出有過 神馳經驗者的八個成份,並且指出這些人格的特質與文化特質、家庭因素有關(王 秋絨,2008)。所以,對於此點,我以為如果個體具有比較能覺知精神性的特質,

那麼從了解這些特質的形成,即可以對應到藝術師資培育的部分,即在藝術教師 的養成過程裡,透過精神性情境的氛圍,是可以激發人對精神性的覺知,甚至是 養成為許多具有追求高度精神性藝術教師。

還有我更想要了解的是,在藝術教育志業歷程中,到底個體經驗了哪些精神 性?展現出了哪些精神性?而在藝術教育志業的歷程中,對於所有需要因應或堅 持的作為,達到(或受到)精神性展現而來的志業動機,所展現出來的行動為何?

而有形的成效又是如何?這裡我想要進一步理解的是,這些行動所展現出來無形 的行動力量是什麼?

因為這些行動力量應該與 Gardner 等人所說的「精神性智能」有關,另外 Emmons 對於 Gardner 的精神性智能的八大準則,也提出五種核心成份,如運用 精神性資源解決問題等等,而楊深耕在綜合學者專家對精神性智能的研究與主張 時,也提出精神性智能是一種高度的反思力、高層次的覺察、從一切事物中獲致 靈感的能力、對不同事物連結的能力……等。而有形的經驗與展現,即是具體的 作為,我希望「成功的教育家」能提供寶貴的生命「歷程」,作為年輕藝術教師 的借鏡,像是在藝術教育工作中,常會涉獵到的一定是理念思潮、教材教法、視

79

覺文化、多元文化、藝術與人文、創造性,學科本位、智能學科與藝能科……等。

但藝術教育成效不能立竿見影,必須要經過長時間的洗禮,才能發現稍許成果,

什麼是支持其成為志業的動因?藝術教育工作的歷程裡,對教學放入了文化的使 命有那些?以藝術教育志業之教師想要塑造什麼樣式的下一代?所以教師要不 斷地學習,也要不斷地創新教學來面對下一代,但是藝術教育工作也不應剛愎孤 僻,必須活潑樂群,常與外界互動連結,所以「聽故事」也應該會了解到藝術教 育志業者的社會面。綜合以上,在行動策略方面,就會有文化面、教育面、學習 面、創新面、社會面等五個面向。而這些面向的呈現,正足以提供年輕藝術教師 的借境,對全面推動臺灣藝術教育有其正面性的價值。

第二節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台灣藝術教育志業者的精神性特質:吳正雄與丘永福的生命敘事 研究》為題,從說故事理解生命史的方式進行個案研究,所採用的研究方法為敘 事研究法。因此本節將就質性研究的敘事研究應如何進行來加以說明。

一、質性研究中的敘事研究

袁方(1997)曾強調,研究方法應包含三個層面:方法論、研究方法或方式,

以及具體的技術和技巧。其中方法論是指研究的思想體系,包括基本的理論假設、

原則、研究邏輯和思路;研究方法或方式則是研究過程的程序與操作方式;至於 研究的某一個階段使用的具體工具、手段和技巧等是第三個層面。

質性研究通常是以研究者本人作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採用多種資料 搜集方法對社會現象進行整體性探究,使用歸納法分析資料和形成理論,通過與 研究對象互動下,其行為和意義建構獲得解釋性理解的一種活動,內容包括:(1)

研究環境:在自然環境中而非人工控制環境中進行研究。(2)研究者的角色:研 究者本人是研究的工具,通過長期深入實地體驗生活從事研究,研究者本人的素 質對研究的實施十分重要。(3)搜集資料的方法:用多種方法,如開放型訪談、

研究環境:在自然環境中而非人工控制環境中進行研究。(2)研究者的角色:研 究者本人是研究的工具,通過長期深入實地體驗生活從事研究,研究者本人的素 質對研究的實施十分重要。(3)搜集資料的方法:用多種方法,如開放型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