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黨外執政前的宜蘭

第一節 宜蘭的人文歷史特質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章 黨外執政前的宜蘭

第一節 宜蘭的人文歷史特質

著名的英國歷史學家愛德華.卡爾(Edward H.Carr)在《何謂歷史》(What is History)一書的講法,就是「歷史是歷史學家跟他的事實之間不斷的交會作用的 過程,是現在與過去之間,永無止境的對話」。1他舉出相當多知名歷史學者的意 見,當中有人認為歷史只需如實直書,也有人認為歷史只是歷史學家製作出來 的,不過他將上面的論點轉化成了上述的名言,也是當前歷史學界的重要歷史理 論。

人受到了歷史的影響也創造了往後的歷史,臺灣史研究早期多半被稱之為

「臺灣開發史」,這乃漢民族中心論調的歷史觀點,也就是這種邏輯在表達沒有漢 人來到臺灣的拓墾,臺灣就是一片的「蠻荒」,就沒有歷史,原本待在臺灣的族 群自然是漢人眼中的「蠻族」,因此漢民族帶來的是一種先進的文教與文明,這 種論調除了臺灣漢人原先的優越感,也與戰後臺灣長期處於高壓統治,政治與文 化多半傾向一元論,其他非主流的歷史論述受到壓抑,因此這種史觀所呈現的臺 灣史研究,長期盤據學界。

另一方面,在民間由於臺灣漢民族人口佔臺灣總人口的 95%以上,民間對 於原住民及其文化多半不以為然甚至貶低,使得臺灣史的面向相當單一且主觀,

不過近20 年來族群和解的情形日漸明顯,現今這種史觀已經逐漸消失,因為對 於原住民族來說漢人來臺可能是一場歷史災難,完全無所謂被文明教化的喜悅,

部分研究者片面宣稱臺灣屬於哪個國家為一天經地義之事,可能正是以這種心態 出發。不過,現今臺灣史研究專書也多不再稱呼為「臺灣開發史」,能多元且平 等的看待早期臺灣史的思想已經取得優勢,例如宜蘭縣政府在慶祝吳沙進入宜蘭

1 愛德華.卡爾(Edward H.Carr),江正寬譯,《何謂歷史》,臺北:博雅書屋,2009,頁 12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拓墾兩百週年,也曾經就該如何稱呼漢人勢力進入宜蘭有一番的討論。2

無論到底該以何種史觀來解釋漢原之間的關係,就史實來說,由於清代渡臺 者長期多是男性,鮮少有女性來臺,臺灣史原本就是一部漢、原之間文化與血緣 相互磨合的歷史。在討論宜蘭經驗的相關研究成果多半以政治學的角度觀察,就 歷史學的角度,則更須強調宜蘭長遠歷史的發展。因此本章將以宜蘭平埔族為起 點,討論至日治時期宜蘭的歷史發展,筆者試圖以豐富的前人研究當中,重新找 尋宜蘭的人文以及歷史特質,企圖達到宜蘭經驗與宜蘭歷史的發展對話的可能 性,因為宜蘭經驗本身即離不開歷史與文化。

宜蘭縣的行政劃分自清朝設置噶瑪蘭廳(1812 年)到改制宜蘭縣(1875 年),到 日治時期設立宜蘭三郡(宜蘭郡、羅東郡、蘇澳郡)以及戰後的獨立設縣,就平埔 族與漢人而言,大至以宜蘭平原為中心。宜蘭平原面積三百二十平方公里,以臺 灣整體的角度而言,屬於中小型平原,平原被高山(中央、雪山山脈)所包圍,與 外界交通較為困難,是一個完整的地理區,在漢人尚未進入宜蘭地區之前,其中 宜蘭平原主要的原住民為噶瑪蘭族,宜蘭山區主要的族群為泰雅族。在十七世紀 以後外來族群進入臺灣之前,平埔族長達六、七千年間與其他亞洲地區的南島語 族有所往來,並非只在島上活動而已,3噶瑪蘭族是水的族群,根據學者的研究,

他們應該是擅長漁獵的民族,也能夠適應蘭陽平原的潮濕的居住生活,史料當中 對於其居住環境有這一段敘述稱之:「在近港者,以耕種漁獵,…(中略)其房屋 則以大木鑿空,到覆為蓋,上下貼茅,撐以竹木,兩旁皆通小戶…」4能夠依靠 海流往來與北部與東部的海岸之間,顯見其海洋性格。5

噶瑪蘭族根據清代官方文獻記載則可能是個母系社會,噶瑪蘭廳志當中敘

2 陳賡堯,《文化.宜蘭.游錫堃》,臺北:遠流出版,1998,頁 237。

3 詹素娟,《族群、歷史與地域,噶瑪蘭人的歷史變遷(從史前到 1900 年)》,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 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頁 29。

4 陳淑均總纂,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輯,《噶瑪蘭廳志》,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06,頁 305~306。

5 詹素娟,《族群、歷史與地域,噶瑪蘭人的歷史變遷(從史前到 1900 年)》,頁 125~12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述:「番俗以女成家,凡家務悉以女主之,故女作而男隨焉。番婦耕嫁,備嘗辛 苦,或強褓負子扶犁,男則僅供饁餉者有之」。6固然漢人存有其文明上的主觀意 識,或者無法深入瞭解平埔族風俗,至少由文獻當中可以理解,女性在噶瑪蘭族 當中的地位勝過男性,且其所肩負的實際責任也強過男性,是家庭生活的中心。

進入十七世紀以後由於宜蘭位處菲律賓、日本、基隆等地的交通貿易要地上,而 且擁有金銀礦與生物資源再加上西班牙人欲擴展海外傳教勢力,十七世紀中葉西 班牙人逐漸進入宜蘭。7雖然噶瑪蘭族後來因為漢人勢力的壓迫,大舉南下遷徙 到花蓮地區,不過噶瑪蘭人的語言傳融入到了漢人的文化當中,例如臺語中的牽 手(夫妻)更是自噶瑪蘭族而來。至於平原上最早的住民則是泰雅族,根據研究分 析,宜蘭地區的泰雅族原居住在蘭陽平原,而海外移民來的噶瑪蘭族則以武力戰 勝泰雅族,成為當時平原上的主人,泰雅族後來遷徙至宜蘭山區,「古籍」上記 載其是刺有「王」字的生番。泰雅族則又分為「南澳番」與「溪頭番」,有獵人 頭的的習俗。8

1796 年(清嘉慶元年)吳沙率領以漳州人為主的漢人力量進入宜蘭地區,自此 以後原住民勢力逐漸為漢人所取代,最早雖然有漢人林漢生進入宜蘭,但是遭到 原住民所殺害,開墾並沒有成功。9後來後東北地區豪強吳沙率領千餘人跨越雪 山山脈進入烏石港南方,建立第一個拓墾地區-頭圍(今稱頭城),但是遭到噶瑪 蘭族人大舉抵抗,吳沙之弟吳立戰死。爾後噶瑪蘭人感染瘟疫,通曉岐黃之術的 吳沙以漢藥餽贈原住民,爾後有效醫治,因而噶瑪蘭人願意分出土地,雙方埋石 設誓,共約不相侵擾。漢人在宜蘭的拓墾就此展開。站在醫療史的角度,這種漢 人勢力進入原住民範圍所造成的傳染病,原住民由於第一次接觸新的疾病,自然 而然少有抵抗力,因此也沒有解決的方法,損傷慘重,這與西方人第一次進入美 洲地區,使得印地安人感染從來沒有接觸過的天花,導致人口大舉減少是相同的

6 陳淑均總纂,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輯,《噶瑪蘭廳志》,頁 308。

7 詹素娟,《族群、歷史與地域,噶瑪蘭人的歷史變遷(從史前到 1900 年)》,頁 37。

8 詹素娟,《族群、歷史與地域,噶瑪蘭人的歷史變遷(從史前到 1900 年)》,頁 37。

9 賴福順,《鳥瞰清代臺灣的拓墾》,台北:日創社,2007,頁 13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道理,10倒不是吳沙醫術特別高明,不過就歷史的角度觀察,白人選擇鯨吞的方 式橫掃美洲,而漢人則以蠶食的力量,逐步入侵宜蘭,不過就原住民的發展來說,

都是遭到征服的歷史。

清代臺灣史佔臺灣歷史一半以上,即使是開發比較晚的後山宜蘭地區,清代 宜蘭史(1796~1895)也仍然約佔宜蘭兩百年歷史的一半,也是奠定目前宜蘭社會 文化的關鍵一百年,因此這樣的歷史背景無法忽略。至漢人勢力佔得優勢的清 代,其拓墾的重要人物有吳沙、陳輝煌與潘賢文等人,上述已經提到吳沙成功進 入宜蘭頭城地區,由於開墾之初吳沙尚未正式向官方提出開墾申請深怕觸法,因 此以「吳春郁」墾號向官方提出申請獲准,此後漢人逐步拓墾溪北地區,原住民 勢力也逐漸低落。溪南地區最早開墾則是來自彰化以大里史社頭目潘賢文為首的 巴布薩與巴則海族,而漢人最早至溪南開墾則是依附在潘賢文勢力下的粵籍人 士,與傳統上宜蘭拓墾以漳州人最先有所不同,11而漳州籍的陳輝煌則是因為娶 泰雅族叭哩沙酋長之女,因而確保其開墾叭哩沙(三星地區)之安全,而成為溪南 最大墾主,12不過宜蘭平原上的平埔族也因為漢人的步步進逼,最終遷往花蓮地 區。

1802 年(嘉慶七年)以後,吳沙時代原先的拓墾制改成了結首制度,結首制對 於宜蘭歷史的影響在於土地未完全掌握在少數的大地主手中,再加上官方對於墾 首的刻意壓抑,大地主在宜蘭為數並不多,13就歷史的意義來說可以解釋為宜蘭 自清代以來,由於土地資源並沒有過度集中在單一勢力,因此宜蘭的民間活力一 向不低,所積蓄的民間能量與自主性亦比較高。宜蘭平原由於有蘭陽溪阻隔的關 係,加上清代尚無跨越蘭陽溪的橋樑出現,自漢人開墾宜蘭平原以來就一直呈現 溪北以宜蘭為核心、溪南以羅東為要地的發展情形。這樣的南北分庭抗禮,自日

10 William H. McNeill 著,楊玉齡譯,《瘟疫與人》,台北:天下文化,1998,頁 251。

11 張琬鈴,《清代宜蘭溪南地區漢人拓墾勢力與地方社會(1804~1895)》,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 學系碩士論文,2007,頁 46。

12 張琬鈴,《清代宜蘭溪南地區漢人拓墾勢力與地方社會(1804~1895)》,2007,頁 139。

13 賴福順,《鳥瞰清代臺灣的拓墾》,頁 140~141。

玉山社,2003,頁 265~270。

18 廖風德,《清代之噶瑪蘭》,頁 242。

19 陳淑均總纂,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輯,《噶瑪蘭廳志》,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 會,2006,頁 305~30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僅有西部地區的一半,等於宜蘭拓墾數十年就已經逐步由豪強社會朝向文教社會 邁進,所以才會有清代官員留下淡(淡水廳)蘭(噶瑪蘭廳)文風為全臺之冠的評價。

1894 年由於朝鮮問題與日本帝國擴張的企圖心之下,日清兩國開戰,最後 清廷的北洋水師盡毀於日本帝國手中,這是一場近代化國家對決前近代國家的戰 爭,20已經施行明治維新的日本擁有許多現代化的特徵,例如實施徵兵制、全面

1894 年由於朝鮮問題與日本帝國擴張的企圖心之下,日清兩國開戰,最後 清廷的北洋水師盡毀於日本帝國手中,這是一場近代化國家對決前近代國家的戰 爭,20已經施行明治維新的日本擁有許多現代化的特徵,例如實施徵兵制、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