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家長參與的歷史發展

第二節 家長參與的歷史發展

承上所述,家長參與必需置於廣大的社會脈絡中來理解,因此,家長參與的 歷史發展便顯得重要,從歷史發展中,我們可以看見家長參與的實踐與意義受到 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影響而有所轉變。由於台灣家長參與的改革理念,是來 自於美國的教育改革,故以下將分別介紹家長參與在美國與台灣的歷史發展。

壹、家長參與在美國的歷史發展

家庭是孩子出生後所接觸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教育子 女更是父母天生的權利與義務。三字經提到:「養不教,父之過。」說文解字記 載:「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作善也。」可見在中國的教育思想中,

即可看見父母參與子女教育的理念。然而,現代社會中的家長參與概念則是受到 美國教育思潮的影響,由於目前台灣教育改革的理念,大多受到美國的影響,教 育研究領域中的理論與論述,也多以美國為例,因此,研究者將先介紹家長參與 在美國的發展歷史。

在西元 1850 年以前,教育子女主要是家庭的責任,但隨著義務公立教育的 發展,國家力量介入辦理學校教育,主張由中央控制的公立學校可以抵消家庭對 子女教育的負面影響,因此美國教育系統逐漸走向官僚體制,家長開始被拒絕於 教育的門外,扮演的是「沉默的合作者」的角色,較少參與學校教育事務。另外,

為了要促進教學的專業化,教育人員與部分家長間形成了一個共同的信念,認為 教育應交由專業人士負責,支持這派說法的人士認為家長是教育中的阻礙,同樣 地,家長也認為他們自己無法對孩子的教育有所貢獻(陳良益,1996;Stain &

Thorkildsen, 1999)。

同時間,十九世紀中葉的美國,受到裴斯塔洛齊、福祿貝爾與杜威進步主義 教育的影響,主張父母是兒童早期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家長開始覺醒,雖 然教育人員認為家長是教育的門外漢,但此時美國開始出現一些家長組織,其中 最具代表性的乃是「全國母親協會」(The National Congress of Mothers),並於 1897 年改名為「全國親師協會」(The National Congress of Parents and Teachers),

也就是後來的「全國家長與教師協會」(The National Parent Teacher Association,

PTA),現今已成為美國最大的家長組織。之後,自 1920 年代至 1950 年代,政 府與學校持續推行各類的親職教育,希望透過專業人士的協助,幫助父母獲得教 養子女的方法,雖然其間歷經經濟大蕭條、二次大戰與戰後嬰兒潮,但推行親職 教育的理念依然不減(Berger, 1991; Gordon, 1977)。

年代

1897 1930 1940 1950 1957 圖 2-4 家長參與在美國的歷史發展圖(一)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繪製。

然而,真正強調家長教育權的家長參與,至1960年代方才受到重視,美國政 府開始立法保障家長在學校教育的參與權(柯貴美,2003)。1957年,蘇俄發射 第一枚Sputnik人造衛星至太空,此舉震撼全美,全美國人自覺科學較蘇俄落後,

開始反省檢討教育的問題。同時間,美國政府於1960年代受到民權運動(civic rights movement)的影響,開始重視社會公平與人權觀念,1964年發起「民權法 案」(Civic Right Act)為少數民族和低社經水準者要求平等的機會參與民主政 治,促使美國政府開始注意到貧窮與學業成就間的關係,於是開始推行補償教育 方案(Compensatory Program)、提前開始方案(Head Start Program)、續接方 案(Follow Through Program)等,並要求家長參與學校的管理與運作,擔任教 師助理或義工等方式來參與學校的相關事務,希望利用文化不利兒童家長的參 與,來解決因低社經地位所帶來的兒童學習上的問題(江民瑜,2005;任秀媚,

1985;陳良益,1996;楊惠琴,2000)。

到了1980年代,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情勢開始有所轉變,1983年「美國全國 卓越教育委員會」(National Commission on Excellence in Education)發表《國家 在危機中》(A Nation at Risk)報告書,此份報告書一方面引發了追求卓越教育 的改革運動,另一方面也引發了以教師與家長為首的學校重建運動,美國政府就 在這兩大提議的基礎之下,分別開始強調學校自主的學校本位管理(school-based

management)及賦與家長選擇學校的權利(choice of school)(楊巧玲,2001)。

學校本位管理即是把做決定的權力與績效責任下放到學校層級,也就是一種「在 地管理」(local management)的理念;家長的學校選擇權則是將家長視為消費 者,並為其子女選擇學校,代表的是一種「市場化」(market)的理念,這兩大 理念即是目前現今全球教育改革的重要趨勢2

1990年代以後,家長參與的理念更為蓬勃發展。1994年,在美國總統B.Clinton 任內,國會通過「目標2000:教育美國法案」(Goal 2000:Educate America Act),

此法案中明訂美國教育在西元2000年以前要追求的八項目標,其中第八項即為家 長參與,要求學校需要發展促進夥伴關係的教育方案,並邀請家長參與學校決策

(黃淑苓,2001)。2002年,美國總統George W. Bush簽署No Child Left Behind 教育修正法案,法案中直接以「擴大家長教育選擇」為題,使家長或學生的選校 權大為增加,這不僅肯定了家長在教育中所扮演重要的主體角色外,家長為孩子 選擇教育內容與學校更被視為一種不可剝奪的權利(劉世閔、吳育偉,2004)。

1960 1964 1983 1994 2002

年代 Left Behind

圖 2-5 家長參與在美國的歷史發展圖(二)

家長參與幾乎等同於親職教育,也就是由學校教導家長養育子女的知識,將家長 視為沒有能力的人、需要被輔導的人。親職教育雖然是家庭與學校間最基本的互 動方式,但卻是一種從學校立場出發而企圖引導家長行為的一種不對等關係,由 學校人員教育家長如何教養子女,也就是從「缺陷觀點」(deficit perspective)

來看待家長(黃淑苓,2001),這種將家長參與等同於親職教育的方式,無疑是 一種單向的傳遞與告知,期望家長作為學校教育方案、活動與政策的支持者、配 合者與倡議者,卻不期望家長能主動的有所回應。

從1960年代開始,美國政府受社會運動的影響,開始重視社會公平與人權觀 念,關注少數民族、低社經水準者及文化不利者參與教育的機會。為提升低社經 兒童的學業成就,家長始進入學校擔任教師助理或義工,逐漸參與學校事務,也 就是說,從這個時候開始,家長的知識已經受到重視,慢慢的被視為是教育資源,

雖然說此時家長參與背後的目的是為了提升兒童的學業成就,而非強調家長是具 有能力的決策者,但這卻代表著家長參與的典範開始轉移,是家長參與意義的一 大轉向,家長參與的光譜從左側漸進向右側發展,只不過此時的家長參與仍是一 種以學校立場出發來定義的家長參與。

一直到1980年代,教育改革強調權力下放的學校本位管理與家長選擇權,家 長才被視為學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擁有參與學校事務的權力,家長在參 與學校教育中開始握有主動權,更增加了家長作為消費者與決策者的角色,至 此,家長參與的光譜逐漸形成,家長參與的現代典範也逐漸轉移。

貳、家長參與在台灣的歷史發展

台灣在解嚴以前的教育發展深受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影響,政府是以中 央集權制來辦理教育,採取的是國家教育權論的立場,因此父母的教育權甚少受 到討論,對於教育的參與,家長幾無置喙餘地,國家教育權的觀念大於父母的教 育權,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事務多是限於配合政令宣達,此時期國家辦理的學校教 育是政治實現為目的,國家力量主導是最大的特色,(黃淑苓,2001;盧焜煌,

2003;薛化元、周夢如,1997)。此外,自古以來一般人一直都有「尊師重道」、

「易子而教」的觀念,認為將孩子交給學校來教育,學校便要負起教育的責任,

家長便不需過問,即使是參與子女教育,也僅限於家庭教育的範圍。更由於台灣 的教育體制長久以來在獨尊升學主義的風氣之下,家長主動願意參與學校教育的 範圍也僅限於跟升學有關,在升學以外的部份,則都抱持著消極的心態。這樣的

觀念就是在傳統家長參與典範中所說的「委任模式」,家長讓渡自身的權利給學 校,此時的家長參與即是一種保護模式的觀念,家長的參與 會被視為一種干預。

民國39年,「台灣省各級學校學生家長會設置辦法」公佈,家長正式以團體 組織的方式參與學校教育,強調家長會主功能是促進教導效率與發展行政,然 而,當中卻對家長會有四大限制規定:「不得干預學校行政與人事」、「不得對外 行文」、「不得徵收會費」及「不得有校際之聯合組織」等(李天健,2002),此 設置辦法雖然經過民國44、47、57和75年四次修訂,但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層面 無多大突破(侯世昌,2002;黃棋楓,2005),此時的家長會多屬學校的附庸,

其功能僅止於捐款或為學校背書的角色,家長參與學校事務的機會甚乏,更少有 人關心或過問學校教育事務的發展(柯貴美,2003)。此時期政府一方面推動家 長會的設置,另一方面也大力宣傳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自民國62年起頒佈社區媽 媽教室實施要點,73年起陸續編印「快樂的家庭」、「親子情緣」等親職教育的手 冊,以鼓勵家長注意並參與孩子的教育(侯世昌,2002)。

自民國76年解嚴以後,台灣經歷急劇的社會政治轉型,教育改革的民間團體 一一成立,對於台灣長久以來一直帶有濃厚國家意識的教育、因應經濟需求而來 的人力資源管制、升學主義、黨國教育、制式教學等教育問題,不斷提出挑戰,

其中以「主婦聯盟」與「人本教育基金會」為其代表,之後更成為推動「四一○

教改大遊行」的主要力量(蘇瑛慧,2003),就在這一波教育改革的聲浪中,由

教改大遊行」的主要力量(蘇瑛慧,2003),就在這一波教育改革的聲浪中,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