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寫作教學

一、 寫作心理

本段先從影響寫作的本質及心理因素出發,追蹤寫作教學歷程中,前人 已發展出的寫作模型,探求產出文本的心理發展過程,使寫作從個人的心理 活動,發展成與外在社會互動交集的密不可分的形式。藉由寫作最終的社會 性,再延伸至建構寫作教學這個小型社會的教學方法和課程編排的析論。

(一)寫作本質

寫作本身著重將心理活動藉由文字向外傳遞訊息,劉雨(1995)指出,

寫作能力關係到智力結構的綜合,包含了觀察能力、閱讀能力、記憶能力、

想像力、邏輯推理能力、產生思想的能力、結構能力、言語表達能力,總的 來說分成感知力、思維力和表現力三方面。由此可見寫作本身複雜程度高,

是以上三種能力良好結合與組織的呈現。

至於為什麼要寫作? Vipond(1993)把寫作視為社會行為的一種形式,

認為寫作不只能傳遞信息,還能建立和改變與他人的關係,使作品被視為是 一種在社群內的交談,所以能在某些時候取代語言聽說的功能。但書面表達 因需綜合運用語言知識,而顯得更具理性色彩(羅青松,2002)。

然而寫作的本質為何?徐振宗、李保初、桂青山(1995)的研究將寫作 活動歸納出功利性、主體性、綜合性和實踐性四個特點,寫作綜合思辯、結 構和文字表達能力等多種智能,來反映客觀事物,可對社會產生作用與影響。

這彰顯了寫作是理性與感性的結合,是邏輯與美學的共現。

(二)寫作認知模型

寫作既是一連串複雜的心理活動的表現,且能影響他人和彼此的溝通,

因此引發了相關學者和心理學家對寫作與寫作教學的關注,發展出各具特色 的寫作認知模型(Cognitive Models of Writing)。本段將依歷史發展後的轉變 為主軸,以提出說法的學者貫穿,針對較具代表性的理論,簡要整理與評析。

1. Rohman(1965):寫作過程的發現階段(The Stage of Discovery in the Writing Process)

Rohman(1965)認為寫作是由「預寫→寫作→改寫」三階段來完成的一 種線性進程,因此率先把寫作分為三階段:「預寫(Pre-Writing)」:為思 想和寫作內容預作構思、「寫作(Writing)」:轉化成書面形式和「改寫

(Re-Writing)」:處理語句等細部的缺失,並重寫不適當的內容。但此模

型忽略了寫作過程經常需要一再反覆,絕不單是此一線性過程,而遭受不少 批評(邢洪軍、李海燕,2006),引發其他學者相繼提出新理論,來補強他 們認為的缺失。

2. Flower 和 Hayes(1981,1996):寫作模型(Stage Models of Writing) 早期Flower和 Hayes(1977)對於寫作的研究中,把寫作當成是解決問 題的策略(Problem-Solving Strategies),後來他們又進化了自身的看法,在 1981年提出了「認知過程模型(A Cognitive Process Model)」的新理論。及 至1996年,又針對該模型做出修改,詳情如後。

2.1 Flower和 Hayes(1981)的認知過程模型(A Cognitive Process Model) Flower 和 Hayes(1981)同意 Rohman(1965)寫作階段模型中,預寫對 於規劃和發現哪些部分可寫入文章確實有幫助,但認為線性的模型卻不是一 個人產出文本時,所經歷的真實內在過程。為解決這部分的不足,他們提出 了 新 的 寫 作 模 型 , 把 寫 作 行 為 分 成 三 個 層 面 :「 任 務 環 境 (the task

environment)」、「寫作者的長期記憶(the writer's long-term memory)」及「寫 作過程(the writing processes)」,分述如下:

(1) 「任務環境」:包含除寫作者外的一切,以及修辭(rhetorical)、文 本的生成。外在條件會為寫作者提供一個寫作框架,寫作者可利用 已寫出或已出版的文字或文獻等等,來豐富寫作內容。

(2) 「寫作者的長期記憶」:寫作者已儲存的知識,包含主題(topic)、

讀者(audience)和不同的寫作規劃(various writing plans),是寫作 者的知識來源,應用來規劃寫作。這個層面所關注的就是 Rohman

(1965)階段模型中「預寫→寫作→改寫」的內容(王曉平,2008)。

(3) 「 寫 作 過 程 」: 指 寫 作 歷 程 本 身 的 寫 作 規 劃 (planning)、 轉 化

(translating)和複審(reviewing)等進程。包括在寫作過程下的一 連串心理活動,始終都受到大腦監視器(monitor)的監控,將寫作 過程各環節彼此間的協調統合起來,使寫作過程得以反覆循環且立 體,而有別於Rohman(1965)線性說。

此模型展示了寫作中複雜且獨特的認知思維過程,以圖 二-1來表示:

圖 二-1 認知過程模型(A Cognitive Process Model)

(Flower, Linda S. and Hayes, John R, 1981: p370.)

2.2 Hayes(1996)的新認知過程模型(A Cognitive Process Model)

後來 Hayes 注意到認知過程模型少了與社會環境的交互作用而做出修

改,重新界定大腦加工過程,結合心理與社會對寫作活動的影響,擴大增強

寫作者自身與外界的關連性。新模型由「任務環境(the task environment)」

和「個體(the individual)」兩部分所組成,其行為過程如圖 二-2所示:

圖 二-2 新認知過程模型(A Cognitive Process Model)(Hayes, John R., 1996: p4.) 有別於舊模型,Hayes(1996)開始注意到短期記憶(short-term memory) 的作用,因此新模型增加了工作記憶項目對於短期記憶的加工,以工作記憶

(working memory)的內容轉換成文本,並且置於個體的核心位置。比較新 舊認知模型的差異,按朱曉斌(2007:35)的研究,能就新模型列出七點不 同:

(1) 新增工作記憶,注意到短時記憶的功能。

(2) 工作記憶在新模型中,位居個體心理活動的核心位置。

(3) 重視寫作者的動機和情感。

(4) 以文本解釋代替修改加工。

(5) 長期記憶與寫作和認知過程、工作記憶、動機情感的加工都有關。

(6) 舊模型特別強調大腦的監控作用,新模型任何環節都同等重要。

(7) 大腦監控消失,由任務環境取代。

從(7)可發現,Hayes(1996)讓寫作由內在心理活動轉成外在社會活動,控 制整個寫作,也讓寫作由個人行為,擴大為社交活動,更立體化了寫作意義。

3. Nystrand(1989):社會互動寫作模型(A Social-Interactive Model of Writing) 由於20世紀80年代的美國大學校園,開始對認知寫作模型產生爭議,

有別於 Flower 等由認知的角度出發來看寫作,Nystrand(1989)改從社會互 動的角度,探討寫作的問題。他認為認知模型產出文本的方式,簡化來看是 經過寫作者的目的,而直接產生出來的,如圖 二-3所示:

圖 二-3 文本產出的認知模型(Cognitive Model of Text Production)

(Nystrand, Martin, 1989: p76.)

文本不是由寫作者獨立產出的,是讀者和作者的情境互動而產生的。據此,

他修改 了認知 模型 ,因而 產生 了圖 二-4 的寫作 溝通 的社會 互動 模型

(Social-interactive Model of Written Communication)。

圖 二-4 寫作溝通的社會互動模型

(Social-interactive Model of Written Communication)(Nystrand, Martin, 1989: p77.) 在這個模型中,寫作者必須把握三個技巧:「啟動書面交談(initiate written discourse)」、「維持書面交談(sustain written discourse)」和「寫作者的選 擇權:闡述(writer’s options: elaborations)」。有技巧的寫作者會利用讀者的 判斷,修正與讀者的溝通難點,不斷地「校準(calibrate)」,改寫自己的 文本,以寫出最理想的作品。不同於 Flower 等以寫作為中心、依賴大腦循 環監控的看法,Nystrand把讀者的地位提昇到與寫作者一樣重要,更積極落

實了寫作在寫與讀間扮演的溝通角色。此點在 Hayes(1996)的新認知過程 模型中也得到重視,寫作心理已從寫作者個人的內心活動,擴大至與社會交 際相關的層面。

4. Grabe 和 Kaplan(1996):語言使用交流寫作模型(Model of writing as communicative language use)

Nystrand(1989)的社會互動寫作模型,逐漸催生了寫作者內在認知向 外界溝通擴大,促成了Grabe和Kaplan(1996)的語言使用交流寫作模型(Model of writing as communicative language use)的發展。此模型將影響文本產出的因 素,先概分成內部(internal)的與外部(external)的;內部因素統稱為「言 語工作記憶(verbal working memory)」,外部因素也就是「寫作背景(context)」, 當一連串循環的內外部工程取得良好協作後,文本就能順利產出。具體運作 如圖 二-5所示:

圖 二-5 語言使用交流寫作模型

(Model of writing as communicativelanguage use)

(Grabe, William & Kaplan, Robert B.,1996: p226.)

研究者認為Grabe關注寫作與客觀世界的相互牽引,突出語言使用交流的功 能,結合了心理、語言交際和外在,拓展寫作的社會性,和 Hayes(1996)

的新認知模型相互輝映,使寫作更「社會化」。

以上四種模型,僅Rohman:寫作過程的發現階段(The Stage of Discovery

in the Writing Process)是線性的過程,其餘都具有非線性循環反覆的特性。

簡單地說,就是由寫作個體內在的認知心理,發展至與外在社會互動連結,

進化成為社交工具的進程。每種模型都有可取之處,而後期的寫作模型,都 是前期寫作模型的上升和發展的結果(朱曉斌,2007)。後續的研究要注意 區別寫作者寫作水平的差異,會使寫作過程產生什麼不同的結果;另外探索 研究寫作是否還有其他不同的手段,才能使寫作過程研究得以創新(高芳,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