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幽默的由來與史觀

根據岳曉東《幽默心理學:思考與研究》,「幽默」一詞的史義有別於現今 的詮釋,首見於楚國屈原的作品《九章・懷沙》:「眴兮杳杳,孔靜幽默」,意 指「寂靜無聲狀」(2012,頁 3);耳後唐朝詩人李白在〈鳴皋歌送岑徵君〉中

亦使用「幽默」二字5:「魂獨處此幽默兮,愀空山而愁人」,並將其代指為「山 林間的清寂之地」。然而,根據《教育百科》之「幽默」詞條之釋義6,「幽默」

乃指「事情、言行滑稽有趣或意味深長」。事實上韓崢在〈林語堂幽默理論研究〉

(2013)中指出,「幽默」係由林語堂引介入中文世界,「1923 年 5 月 23 日,

林語堂發表了《徵譯散文並提倡幽默》和《幽默雜話》,從此『幽默』邁出了艱 難的第一步」(頁15)。林語堂一方面以音作譯將 humor 定為「幽默7」,一方 面又意識到幽默之難以界定,並道「原以為幽默之為何物無從説起,與其說的不 明白,不如簡直不說,並且相信別說了為妙」(1923;2013,頁 15)。儘管如 此,有賴幽默大師林語堂的貢獻,中文世界方能開啟關於幽默的探討。

回溯Humor 一詞的歷史,最早係從古北方法語(Old North French)的 humour 演變而來,其拉丁語詞源umor 意為「身體體液」。Humor 為西方醫學界的生理 學術語,原指「動植物體內的液體」及「人體中任一種體液」8。古希臘羅馬的醫 學理論家當時提出體液學說(Humourism),主張人體係由血液(blood)、黏液

(phlegm)、黃膽汁(yellow bile)與黑膽汁(black bile)所組成。這四種體液

(humor)間的比例造就人類的脾氣與性情,倘若體液失衡則會產生疾病。然而,

該詞義隨著時間演進逐漸發生語意轉變。由於十五世紀文藝復興運動興盛,人們 愈發重視身體受體液比例的影響,進而轉向強調體液生成的精神特質,隨後則演 變為特指荒謬、滑稽等氣質。大約在十六世紀末,幽默走入蓬勃發展的劇場,成 為美學形式的表現手法之一(岳曉東,2012)。

一如幽默語義的變遷,解讀幽默的視角與研究的領域也隨時間演進出現轉變。

Cristina Larkin-Galiñanes 於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Language and Humor(2017)

5 台大開放式課程線上網站之「幽默社會學」課程講義,資料取自:http://ocw.aca.ntu.edu.tw/ntu-ocw/ocw/cou/102S101/2。

6 資料取自: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E5%B9%BD%E9%BB%98。

7 岳曉東(2012)認為,儘管隨後他人主張將原語譯為「油滑」或「語妙」,但均不及「幽默」

來得更廣為人知。

8 出 自 《 大 英 百 科 全 書 》 線 上 資 料 庫 “Humor: ancient physiology” 條 目 , 資 料 來 源 :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humor-ancient-physiology。

爬梳西方世界關於幽默的史觀指出,Plato 與 Aristotle 最早對於幽默的概念——

「笑」(laughter)或喜劇(comedy)抱持懷疑警戒的態度,主張笑是愚蠢粗鄙的 行為,有悖上層階級道德良善的特質,喜劇更是下層階級的消遣,唯有道德低落 與社會位階低下的人才會為其所吸引。然而,與其說兩位哲人厭惡笑的行為,更 應該說他們認為應以理性(Reason)限制笑的行為,且嘲笑他人是自以為優越的 荒謬表現。承接自前人傾向貶抑的觀點,中世紀教會亦大力打壓笑的行為(頁6)。 進入文藝復興時期後,思想家轉趨關注伴隨笑所呈現的其他因素。Larkin-Galiñan 轉引René Decartes(1649)的觀點,說明 Decartes 洞悉笑背後的生理表現,並提 出笑是一種社會控制的工具。Thomas Hobbes 綜合前述思想,提出人類目睹他人 的醜態會心生優越,進而確立最早的幽默理論——優越論(Superiority Theory)

(1650; Attardo, 2017)。Henri Bergson 呼應 Decartes 的論述,將笑的行為與社 會群體連結,提出嘲笑或笑均是以群體為單位,且已演變為社交互動(social gesture)的方式(1900; Attardo, 2017)。Billig 表示十八、十九世紀為幽默理論 的黃金年代,然而儘管幽默廣為學術界或普羅大眾所接受,其蘊含的社會標誌以 及意味愚昧的意涵仍舊存在(2005; Attardo, 2017)。時至今日,相關研究也由哲 學領域逐步轉為心理學或社會學,且多專注在幽默的實證性研究,強調幽默的社 會作用。

根據《史丹佛線上百科全書》(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線上資 料庫“Philosophy of Humor”篇目9,除了優越論外,幽默另有兩大理論,分別是 釋放論(Relief/Release Theory)與不一致論(Incongruity Theory)。釋放論具有 明確的心理及生理學含義,認為笑可以釋放社會約束加之於人體的緊張與壓抑。

Sigmund Freud(1960; Attardo, 2017)認為幽默、機智(wit)、喜感(comic)三 種不同精神能量可轉化為笑,而笑可進一步區分為「有意」(intentional)及「無 意」(unintentional)。Herbert Spencer 則將笑視為對壓抑神經的一種放鬆,提出在

9 資料取自:https://plato.stanford.edu/entries/humor/。

笑的過程中都有「過剩的精力」會「溢出」(1911; Attardo, 2017)。有別於優越 論關注笑的意涵與社會標誌,釋放論的學者更重視幽默對人類情緒或生活的影響,

與其鑽研笑的社交性,釋放論更深入探究幽默的功能。

不一致理論於十八世紀出現,挑戰過去的優越論與釋放論。優越論指笑的成 因係來自優越感,釋放論認為笑是釋放緊繃神經的行為,不一致論則認為笑的產 生是對於不協調事物的認知,也就是意識到某情況違背人類常理或期待。

Immanuel Kant(1790; Attardo, 2017)指出幽默來自於「從期待到期待落空的突 然轉換」。G.W.F Hegel 與 Arthur Schopenhauer 認為,任何一個本質和現象對比,

或任何一個目的和手段對比,如果出現矛盾和不相稱的情況,而導致這種現象的 自我否定,這樣的情況就會變得可笑(1844; Attardo, 2017)。換言之,笑是突然 感覺到某一概念的期望和現實的結果不相符所產生的行為。不一致論佔居當代幽 默理論研究的主導地位,為對幽默和笑的相關研究中最具影響力的一派理論。隨 後又由不一致論衍伸出不一致—解決論(Incongruity-Resolution Theory)的二階 段模式。首先接收者遇到了不和諧,也就是笑話的妙語,發現對原文的期待與結 尾不相符,接著接收者找到一條認知規則,這條規則使笑話的妙語緊跟著笑話的 主體部分,並使不和諧的部分顯得和諧一致。

儘管林語堂起初對幽默之界定未置可否,卻也受到上述三大理論的影響而發 展出一套個人的幽默觀(韓崢,2013)。喬麗婷(2014)歸納林語堂的幽默觀表 示,林語堂認為幽默係「以獨立自由的思想為基礎」能夠矯正性格缺陷、恢復人 類自由,而且幽默是以「超越與寬容為的胸懷為原則」並「以自然閒適的情愫為 歸宿」,展現幽默悲天憫人又開闊遠大的面向。

由於Good Omens 中的幽默修辭多以製造反差營造荒謬、幽默氛圍,故本研 究於譯例探討過程中將以不一致論或不一致-解決論作為詮釋幽默產生的主要 依據,並進一步辨析作者如何以文化引喻、戲仿、文學方言與文字遊戲等為讀者 堆疊期望,或安排希望幻滅以達到幽默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