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三節 G OOD O MENS 相關研究

Erla Filipía Haraldsdóttir(2014)提出 Religion in Good Omens: A Study of the Usage and Effect of Religion in the Comedic Fantasy Novel Good Omens 研究,剖析 該喜劇小說中的聖經相關段落,說明聖經引喻之於小說題旨的作用。Haraldsdóttir 認為,Good Omens 以喜劇手法詮釋《啟示錄》的道德意涵與符號遂增進小說發 揮的空間,藉由質疑天堂與地獄的差別引發讀者思考倫理與神學問題,更為《啟 示錄》帶來新的命題,堪稱是奇幻小說的絕佳之作,啟發世人探討自由意志、命 運等諸多哲學問題。筆者藉由該研究認識 Good Omens 的文學道義,體會文本 牽涉的概念與探討的主題,如此將對裨益筆者研究翻譯問題之餘檢視篇章段落間 的一致性與含義,而不淪於劃地自限在字句的拿捏上。

Amy Lea Clemons(2017)在 Adapting Revelation: Good Omens as Comic Corrective 期刊文章中主張,Good Omens 有別於其他改寫《啟示錄》創作作品,

從文類(genre)與小說立場(attitude)為角度切入,說明 Good Omens 顛覆過去 以啟示為題旨的作品由來已久的慣例,從小說由世界末日的倒數揭開序幕,直至 最後以開放結局收尾,而不見毀滅的畫面甚至是跡象,可見小說捨棄《啟示錄》

改寫作品習於依照預示的慣例(frame of rejection)。雖說該文與翻譯研究並無直 接關係,但是深入了解文本的文學內涵及特性將有助譯者在翻譯過程中考量原文 背景的作用,深刻傳達原作潛在的訊息。

Kok(2012)在 The Boundaries of Imagination, Important Aspects of Fantasy Translation 中列舉四部奇幻小說進行部分章節荷蘭語翻譯,旨在說明現代科幻/

奇幻小說的翻譯挑戰。Kok 自譯 A Hunger Like FireAmerican GodsGood Omens The Dresden Files: Storm Front and Fool Moon 四本小說等部分章節,並簡單說明

翻譯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儘管研究者討論範圍達四本小說之多,但以Good Omens 段落的討論來說,內容既不涉及文字遊戲,也無戲仿修辭或特殊文化引喻,其探 討不僅未能深入辨析翻譯困難,反而較著重在文學內涵的闡述。然而,Kok 在研 究前半部亦提出引人省思的論述,他表示現代奇幻小說中的設定(setting)將決 定讀者是否能「進入」小說的世界,故事設定為角色及情節奠立基石,以利人物 的形象與互動栩栩如生。此外書中牽涉的文化背景亦是譯者不可或缺的知識,尤 其是與預言相關的奇幻小說更是棘手,譯者需瞭解隱含意義才能傳遞作者透過原 文所呈現的特定文化。

Khoza ( 2016 ) 發 表 The translation of Humor in Neil Gaiman and Terry Pratchett’s Good Omens,以 López(2002)提出之五種認知框架(cognitive frame), 探討作者如何利用特定詞彙與語域引發讀者的期待感,再透過破壞或扭曲這份期 待感進而產生或形塑幽默語境。認知框架係源自於框架語義學(frame semantics), 該理論認為人類是參照經驗、信仰或慣例的結構背景來理解詞彙的意義,也就是 說結構背景(框架)是構成理解意義的先決條件。該研究中將法、德譯例分入不 同框架,再說明作作者透過諷刺、雙關或混淆框架表現所製造的幽默。Khoza 對 照原文、法文與德文譯本時發現文化並非翻譯過程中的主要挑戰,討論的框架也 屬於普遍的語境,因此翻譯對白時並沒有出現太大的問題。不過語言幽默則是翻 譯 Good Omens 的一大挑戰,特別是德文譯本。以所選的雙關為例,倘若採用直 譯的手法則會完全抹去原文值得玩味的地方。儘管 Khoza 的研究仔細將不同場 景代入相應框架,卻鮮少著墨框架與語境之間的關係,導致分類依據稍嫌模稜兩 可;再者,Khoza 係以語言學框架的角度切入幽默翻譯策略,反倒忽略書中其他 的雙關類型、諧擬、習語等表現技巧,使得幽默翻譯的探討範疇縮水不少。不過 從Khoza 的研究也可以發現,由於探討的譯本語言皆屬於印歐語系,且源同為西 方國家文化,因此文化指涉對於譯者而言並非一大難事,這與本研究觀察到的現 象截然不同。

Emilia Salomaa(2017)探討 Good Omens 瑞典文譯本處理文字遊戲與文化 引喻時的在地化翻譯策略,並指出瑞典譯本 65.4%在地化譯例為再創。Salomaa 首先統計譯本中的文字遊戲與文化引喻特色共159 條譯例,並將各例再細分為同 音異義詞、同形異義詞、文化引喻名稱、文化引喻、雙關名稱、諧擬體裁、操縱 套語(manipulated idioms),進而分析各類的再創與保留比例。研究者後於文章 主體簡要討論各類譯例以佐證瑞典文譯本的在地化譯例已再創策略為主。該研究 並未說明在地化翻譯策略的背景,亦未討論159 條譯例歸類為在地化的標準;此 外,量化譯例的不同策略佔比意義不明,加之在地化策略與再創的概念類似,倘 若研究能著重在地化譯例的保留處理,將可提供讀者了解如何拿捏譯文傳遞訊息 與保留效果的界線。

回顧上述Good Omens 相關研究,Good Omens 中不可或缺的外部參考為聖 經,而以此為基礎改寫的作品將很大程度涉及文化先備知識,簡言之,進行Good Omens 的翻譯研究與語言轉換工作之餘,文化背景將成為譯者不得不克服的難 關。此外,相關文獻闡明構成文本要素的重要外部參考,更揭露Good Omens 的 文學命題,大大裨益譯者與研究者秉持小說題旨進行翻譯與分析。回溯 Good Omens 翻譯研究,本研究以幽默為中心題旨,研究英中翻譯,並利用文本分析之 研究方法,與前人研究多有不同,加上中西方語言的差異甚大,在文化隔閡上亦 是十分顯著,因此分析譯例時切入的視角更是有別於以往。從譯例的分類來說,

本研究涵蓋的範圍廣泛,從文化幽默逐漸轉向語言幽默,納入文化引喻、諧擬、

文學方言與文字遊戲等幽默修辭,並又各自細分為不同類別。然,有賴眾多的前 人研究,從文學幽默作品、影視娛樂的幽默翻譯探討及Good Omens 相關文獻,

筆者方能於巨人肩上欣賞研究文本所描摹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