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一、實務建議

﹙一﹚對女性路跑運動參與者的建議

本研究發現,資訊是學習路跑技能與成績進步的重要關鍵,而女性路跑運動 參與者的資訊實踐體驗,在資訊的使用上是相當重要的步驟。女性路跑運動參與 者本身應具備基礎的體育知識及體能,才能在實踐過程中進行評估並判斷資訊是 否合用,因此建議女性路跑運動參與者廣泛涉獵體育相關的技能和知識,不侷限 於路跑運動項目,有助於個人體能提升及對運動知識的了解,讓資訊能被更有效 地利用。

女性路跑運動參與者多半都有參與路跑社團,路跑社團運作伴隨著資訊活動 的發生,若路跑團體能針對資訊加以組織管理,讓資訊的流通、分享、傳遞更為 方便,不僅有助於女性路跑運動參與者資訊的取用,更可以維持路跑熱情,有助 於持續投入路跑嗜好之中,因此,建議女性路跑運動參與者可以加入現有路跑社 團或自組團體,在團體中交流資訊,與跑友一起練習,教學相長、互相砥礪,才 能持續地參與路跑運動。

﹙二﹚對資訊提供者的建議

本研究發現女性路跑運動參與者有多元的資訊尋求管道,以下就網際網路、

穿戴裝置平台、路跑社團、路跑課程或講座及書籍等不同的資訊提供者提出相關 實務建議。

網際網路是女性路跑運動參與者的主要資訊來源,目前國內的路跑網站大多 只提供賽事資訊,例如:跑者廣場、馬拉松世界等,建置較完整的路跑專門網路 僅有「運動筆記」,研究中亦發現女性路跑運動參與者相當依賴運動筆記網站所 提供的資訊,可見路跑運動網站對女性路跑運動參與者的資訊需求是重要的,建

議政府或民間單位可建置資訊全面完整並具互動性的路跑運動網站,提供女性路 跑運動參與者多元的網站選擇。

女性路跑運動參與者普遍使用穿戴裝置記錄路跑運動數據,但穿戴裝置的資 訊流通範圍通常僅限於同一廠牌裝置和平台,因此建議廠商應重視裝置和平台的 互通性,有利路跑相關資訊的流通與使用。

路跑社團中的跑友是女性路跑運動參與者經常利用的資訊來源,但路跑社團 的組織大多缺乏制度及管理,使得資訊不能被有效地傳遞與使用,建議路跑社團 能建立完善的管理與發展制度,對資訊加以組織管理,讓資訊的流通更加快速便 利。

對於路跑課程的規劃與推廣上,國內路跑課程多為收費課程,免費課程通常 須報名賽事才能參加主辦單位開設的課程且有名額上的限制,而運動品牌廠商辦 理的課程常帶有商業色彩要求參與者提供商品體驗心得,而非單純路跑課程,且 路跑課程的地點多半集中於都會區,例如:台北、台中、高雄等地,這些情形都 可能降低參與路跑課程的機會。因此,建議政府可以扮演路跑課程推廣的重要角 色,定期於各地開設基礎或進階路跑課程,提供路跑知識和技能等資訊,讓女性 路跑運動參與者都能有接觸課程的機會。

女性路跑運動參與者亦從書籍中獲得路跑資訊,但路跑技巧屬於動態的資訊,

圖像或文字描述對於讀者較難理解,建議書籍可搭配影像教學,讓女性路跑運動 參與者對於技巧的理解更為透徹,才能更有效地學習路跑技巧。

﹙三﹚對推廣女性路跑運動的建議

本研究發現女性路跑運動參與者在擁有健康體適能、心理健康、尋求社會支 持及追求自我實現等動機的驅使下開始從事路跑運動,希望路跑運動可以滿足其 動機需求,這些動機的背後代表女性著在生理及心理健康、社會及自我方面可能

面臨壓力或困難,而運動的進行可以幫助女性維持健康、排解壓力、人際關係、

實現自我等,讓女性在忙碌、緊張及壓力的生活中藉由運動中取得平衡,本研究 的女性路跑運動參與者亦體認到路跑社團中女性參與運動的比例太少,希望身邊 能有更多的女性朋友一同參與運動,建議政府或企業應重視女性運動的重要性,

加強宣導運動的好處,鼓勵女性開始運動。在路跑資訊的提供上,可利用多元管 道提供相關資訊以提升運動認知,例如:網路、路跑運動網站、Facebook、YouTube、

路跑社團、課程等女性路跑運動參與者常使用的資訊尋求管道,傳遞路跑運動的 相關資訊。

研究中發現路跑課程或講座可做為女性路跑運動參與者的資訊尋求管道之 一,表示女性對於路跑課程的接受度和參與度高,並且能從課程中獲取並實踐路 跑資訊內容。因此,在女性路跑運動的推廣上,建議政府相關部門或民間機構可 規劃適合女性的路跑相關課程,藉由課程的參與讓女性獲得美好體驗,進而養成 運動習慣。

路跑社團對女性路跑運動參與者而言,除了資訊的提供外,亦有社會支持的 力量,有朋友的支持使得運動行為較能持續,建議政府或企業成立女性路跑運動 社團,推廣女性團體路跑運動,讓女性能從中獲得同伴的支持,體驗路跑運動帶 來的好處,進而養成運動習慣。

近幾年國內路跑賽事的舉辦場次或參與人數屢創歷史新高,賽事規劃上除了 半程馬拉松或全程馬拉松外,亦提供較短距離的三公里、五公里的健行路跑活動,

讓一般民眾也能一起參與,建議政府或企業辦理女性主題路跑賽事,規劃女性互 動活動,提升女性參加路跑賽事的意願,從賽事的參與及互動中獲取成就感,進 而開始運動。

二、未來研究建議

﹙一﹚探討特定路跑社團成員的資訊行為

本研究中的女性路跑運動參與者,具有深度休閒之特質並發展出獨特的路跑 特質或精神進而組成路跑嗜好社團,路跑社團中的資訊活動亦是值得探究之處,

路跑社團的類型可能是共同路跑興趣的跑友、地域性、公司機構、或是慢跑協會 的社團等,這些路跑社團的資訊活動可能不盡相同,因此,建議後續研究中以特 定路跑社團中的女性路跑運動參與者為研究對象,探討特定路跑社團成員中的資 訊行為現象,或者比較不同路跑社團成員間的資訊行為差異。

﹙二﹚採量化方式進行資訊行為研究

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方法,探討女性路跑運動參與者的資訊需求與資訊行為,

受限於人力、物力及時間,只能進行小規模取樣,因而無法推論至所有的女性路 跑運動參與者,建議後續研究可採量化研究方式,藉由大規模的取樣蒐集更多女 性路跑運動參與者的資訊,以量化統計分析之方式進行資訊需求與資訊行為的研 究。

參考文獻

王宗吉﹙2000﹚。運動社會學。臺北市:洪葉。

王明怡﹙2010﹚。從深度休閒的觀點看休閒資訊的獲取與表達:以居室美化部落 客「愛戀古典同好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朱素鑾、卓世鏞﹙2004﹚。健康動起來:從慢跑開始。大專體育,72,192-199。

余漢儀﹙1998﹚。危險與祕密:研究倫理。臺北市:三民書局。

吳立夫﹙2006﹚。學生媒體使用與運動資訊獲取之探究-以國立新莊高中學生為 例。運動管理,11,74-84。

吳永發﹙2006﹚。路跑運動參與者持續涉入、休閒效益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

林珊如﹙2005﹚。深度休閒與資訊行為研究。圖書資訊學刊,3(1&2),15-22。

林珊如、劉應琳﹙2001﹚。休閒閱讀找書策略與影響因素之探討:以台大 BBS Books 版愛書人為例。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8(2),23-37。

林珊如、許禎芸﹙2008﹚。從國內碩士論文探討資訊行為相關研究。圖書資訊學 研究,3(1),51-74。

林維婷﹙2015﹚。女性馬拉松路跑者參與動機及整合行銷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勤益科技大學,臺中市。

邱金松﹙1988﹚。運動社會學。桃園縣,國立體育學院。

邱榮基、畢璐鑾﹙2005﹚。探討台灣馬拉松運動之發展。大專體育,80,54-61。

邵雅卿﹙2010﹚。馬拉松跑者參與動機、深度休閒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

高俊雄﹙1995﹚。休閒利益三因素模式。戶外遊憩研究,8(1),15-28。

張孝銘、林樹旺、余國振﹙2004﹚。慢跑消費者活動參與動機、持續涉入與休閒 行為之相關研究。大專體育學刊,6(1),83-93。

張春興﹙2011﹚。現代心理學﹙重修版﹚。臺北市:東華。

張振崗﹙2004﹚。運動期間能量來源之性別差異。中華體育季刊,18(4),39-47。

張雅惠﹙2004﹚。女性運動員之源起、角色衝突及對體育、運動本身的意義與價 值。大專體育,72,92-96。

教育部﹙2013﹚。運動政策白皮書。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體育署﹙2016﹚。105 年運動現況調查。臺北市:教育部。

梁伊傑﹙2000﹚。台北市大學生參與休閒運動消費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許義忠﹙2007﹚。青少女眼中性別化的運動與遊憩空間。觀光研究學報,13(3),

193-211。

連央毅﹙2013﹚。馬拉松跑者參與動機、休閒效益與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郭怡伶﹙2015﹚。運動筆記 Facebook 粉絲團使用者涉入程度與運動參與之探討。 專體育,114,20-25。

陳怡君﹙2013﹚。大專運動員購買運動傷害護具之運動傷害自我勝任能力與涉入

15,127-136。

楊佳益﹙2012﹚。身體活動或運動與健康促進。屏東教大體育,15,25-33。

溫美玲﹙2015﹚。女性路跑參與者休閒動機與心流體驗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雲林縣。

葉乃靜﹙2015﹚。大學生觀看線上影音節目之隨興休閒資訊行為研究。圖書館學 與資訊科學,41(2),106-126。

劉彥良﹙2007﹚。高齡馬拉松選手的經驗敘說﹙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

劉彥良﹙2007﹚。高齡馬拉松選手的經驗敘說﹙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