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路跑運動與相關研究

四、 路跑運動相關研究

目前國內關於路跑運動的相關研究大多聚焦於路跑參與者的參與動機和路 跑之休閒效益,以下探討路跑運動參與動機與休閒效益,以對路跑運動有概括性 的認識。

動機係指使個體產生行為的一種需求,因此當人們產生不同的心理和生理需 求並累積到一定強度時,便會形成內在驅力,此即為動機﹙Kotler, 1994﹚。動機 除了是引起行動的驅力外,亦是維持個體活動,以使活動朝向達成某一目標的內 在歷程﹙張春興,2011﹚。因此,動機和個體從事活動之間的是密切相關的,動 機是驅使路跑運動參與者進行路跑活動的內在因素,亦是其完成路跑活動歷程的 動力來源。

盧俊宏﹙1994﹚根據國內外探討一般人從事運動的動機研究結果,將運動動 機歸納出以下要點:1.對於所有的運動參加者來說,不管運動員或非運動員,運 動給他們的快樂、放鬆、興奮等感覺是很重要的動機來源。2.健康及體適能需求 是所有運動參與者肯定的事實,也是一項重要的動機來源。3.運動本身是一良好 社交場合,在運動情境內可以得到友誼和社會性交往的機會。4.由於運動本身並 非是工作或嚴肅活動,民眾可藉由運動轉換情緒和調整情緒、補償、紓洩和放鬆,

此為參與運動的另一重要動機。5.運動場合可讓不同的人展示其體能技巧,讓參 與者表現其技術體能,具有滿足追求成就、自主等需求的作用。Beard 與 Ragheb

﹙1983﹚發展出休閒參與動機量表,參與動機構面分別為「知性需求」、「社會 需求」、「勝任–熟練」、「刺激–避免」,國內運動參與動機測量的相關研究 多以此量表為參考依據。

Nash﹙1976﹚對慢跑運動參與者的研究發現,慢跑運動的參與動機為「控制 體重」、「健康長壽」、「休閒」。林佳慧﹙2009﹚以長跑運動者為研究對象,

歸納出其參與動機為紓壓放鬆、健康需求、成就需求及身體形象等四個構面,且 因不同的背景變項﹙如性別、年齡、教育程度、職業、參與年資、練跑次數及報 名組別等﹚,其參與動機會有所差異。張孝銘、林樹旺、余國振﹙2004﹚指出慢 跑參與者的主要動機為健康體適能、體重管理、社交、壓力釋放,且此四個因素 對持續涉入路跑運動有直接正面的影響。

以馬拉松參與者為研究對象的研究中,邵雅卿﹙2010﹚以「社會支持」、「自 我展現」、「健康行為」做為參與動機構面,研究結果發現「社會支持」為參與 馬拉松活動的最主要動機,而吳苑菁﹙2012﹚則提出馬拉松跑者參與動機構面包 括「心理需求」、「社交需求」、「成就需求」及「運動體驗與挑戰需求」,其 中以「心理需求」的認同程度最高。鄭秀燕﹙2013﹚的研究指出,馬拉松參賽者 參賽動機以「健康」與「好奇與學習」為主要參賽動機。在劉創文﹙2015﹚的研 究中,路跑運動參與者的參與動機為「健康紓壓」與「社會支持」。

女性路跑運動參與動機的相關研究中,林維婷﹙2015﹚以女性馬拉松跑者為 研究對象,發現其參與動機為「健康與體能」、「知性追求」,動機會隨著低層 次的需求滿足後進而追求更高層次的需求,使得女性跑者能持續保有路跑的參與 動機。溫美玲﹙2015﹚以女性路跑者為研究對象,歸納出其參與動機以自我成長 和休閒體驗為主要的動機,且不同的教育程度、年齡、職業及收入及運動經驗的 女性路跑者在參與動機上有顯著差異,參與動機與心流體驗間具有顯著正相關性,

表示女性在路跑參與的過程中,可以達到正面的情緒、挑戰與技巧、明確的目標、

知覺與時間感與行動控制感等的心流體驗。

綜合上述研究,可將路跑運動參與動機歸納為健康、社會支持、心理需求、

成就需求等構面,而路跑運動參與者在動機的驅使下,產生路跑運動行為,並在

動機這股內在動力的支持下,為滿足需求及達成目標,持續維持運動行為,最後 完成路跑運動行為。

休閒效益係指在參與休閒的過程中,個人身心狀況及社會關係能獲得改善並 帶來正面的效益,可分為社會、情緒、心智及生理四個方面﹙Driver, Brown &

Peterson,1991﹚,除此之外,休閒效益亦可以滿足個人無論是生理、心理或是 社交的需求﹙高俊雄,1995;陳中雲,2001;林欣慧,2002﹚。吳永發﹙2006﹚

其對路跑運動參與者的研究中,以生理、心理、社交效益為休閒效益構面,其中 在「生理效益」的休閒效益感受最高,且不同的變項的受試者其休閒效益有顯著 差異。連央毅﹙2013﹚對馬拉松跑者的研究發現不同性別與年齡層之馬拉松跑者 對於休閒效益之「社交效益」、「心理效益」、「生理效益」構面皆傾向同意,

其中以「生理效益」方面傾向的同意程度較高,而馬拉松跑者的參與動機、休閒 效益與滿意度之間顯示顯著的正相關。簡于恬﹙2015﹚研究發現不同性別、年齡、

個人收入、今年參與次數之馬拉松參與者在休閒效益之社交效益構面達顯著差異,

且休閒效益與賽會滿意度之間顯示顯著的正相關。

效益﹙Benefits﹚是一種個人主觀的感受,不同的個體對於休閒效益會有不同 的感受,但效益可以說是一種好處,可以幫助個人身心的發展及需求的滿足。路 跑參與者在路跑的過程中,參與者身心狀態能獲得某種程度的正面助益,並且能 滿足生理、心理或社交方面的需求,進而提升個人生活品質,路跑運動參與者在 獲取休閒效益感受後,使其能持續且規律的參與路跑運動。

從以上的討論可以知道路跑運動參與者在產生需求後,形成驅使其行動的動 機,進而開始從事運動行為,而動機亦做為內在動力支持運動行為的維持與完成,

在這樣的過程中,參與者能從中獲得休閒效益,除了改善個人身心狀況,更滿足 個人生理或心理上的需求,進而持續地參與運動,才能維持規律的運動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