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以往的課程發展被視為政府機關的職責,亦即課程發展是由教育部門進行 課程決定,常用的方式是採取「泰勒模式」,由確認課程目標、選擇教材內容、

組織學習材料到評鑑活動。而學校教師即在有效執行這些課程,百分之百達成既 定的目標,如此為避免課程轉化,讓學校校長、教師不必慎思課程的意涵價值,

不需要考量學生及家長的聲音,只要採取由上而下的行政模式,就能落實國定課 程,展現學校的教學成效(范熾文,2002)。因而在教師教學的研究亦依循這樣的 觀點,依據 R.E.Floden(2001)的說法,在教學研究要覽(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一至三輯,後現代主義的思潮並未受到教學研究人員太多的注意,但 在 1986 年第三輯出版後,以各種不同的後現代主義觀點完成的研究日漸增多。

如 N.Nodding(1984,1986)指出「關懷」(caring)所顯示的親近密切及和諧溫暖的 性質,可以用來抵消教學效能研究所反映的控制與管理的意識型態,及其所帶來 的冷漠與非人性化的現象(單文經,2004)。由此可見後現代思潮已影響到教學的 研究範疇,傳統教學效能的現代觀點,如系統的組織教材、系統呈現教材、多樣 化的教學方法等已不足以反映出教學效能的全部。

首先,在後現代的「文本」及知識論述的批判,教師對教材的發展及掌控已 有很大的空間,因而對有效教學的啟發有了更大的發展。批判教育學者 P.Freire 認為,知識或知的對象並非屬於教師的專利,從動態知識論來看,教學乃是教師 與學生間,在其生活脈絡下共同彰顯意義之對話歷程。而後現代女性主義的教育 方法特性在於重視關係的(relational)、實踐中心的(practice- centered)、脈 絡化的(contextualized)與自由回答(open-ended)等方面,亦提供一種機會去尋 求教學的新解放,此為駁斥以往權威及在權威下固有制度的控制(張鈺珮,2002)。

因此正如 Giroux 邊界教育學主張,教師本質上即為「轉型的知識份子」,轉 型教師角色將教學視為「認知上自由創作」,這種理念強調「吾與汝」(I-You)的 關係,人之所以為人是「自為目的」,非用外在的工具性目的,教師與學生在主 體地位上是平等的,享有追求知識的自主。他認為轉型教師教學特點有下列幾 項:1.教師與學生主體地位平等。2.教學能引發學生批判與思考。3.運用對話、

辯證為教學方法。4.教學氣氛充滿人性與自由。5.教室內充滿追求真理的激盪聲 音(范熾文,2002)。如此在尊重他者的前提下,教師的權威地位受到挑戰,師生 之間的關係亦明顯的改變,使得教師的教學效能觀點亦隨之改變,賦予每一位學 生發言權,教室是一個合理的溝通情境,每一個人有權為自己的社會文化知識與 歷史發聲,發言的權力是平等的,不因成績高低、文化、階級、性別而有不同。

亦即教師教學效能必須更重視關懷、同理心及師生良好的交互作用。

其次,在後現代思潮影響下,教師必須確認致力於民主的公共生活及文化的

民主制度,因此教師一方面必須開放學校課程以符合文化差異的敘事,以使學校 的教育由種族同化與歐洲中心的傾向,轉變為有效聯結國家認同、多樣傳統和歷 史的方向發展。教師要從狹隘的技術理性解放出來,不要為表面的績效作業規 定,無意義的書面檔案堆砌而欠缺反省能力。教師要跨越邊界,破除主流權威,

扮演促進社會轉型的知識份子,同時教師基於溝通對話需求,能引導學生批判並 解構不合理宰制(范熾文,2002)。所以後現代脈絡下的教師並非以知識基礎的權 威走進教室,不是教學生透過教科書或課文讓學生獲得永恆不變的客觀真理,而 是讓學生自行體驗其信念與價值之暫時性。在進入後現代時期後,提醒我們以往 太過重視以技術理性為基礎的課程,所以不應將自己束縛在技術理性之下,將其 當作唯一的思考方式,因此教育也應重視情感、感性及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思 想。學校中這種「技術性的求知」(technical knowing)與重情感、感性的「本 體論的求知」(ontological knowing)應彼此互補,因此除了技術理性、預測、

客觀的部分,那些不可預測、想像、熱情、情感等主觀的感受也應加以重視(黃 旭鈞,2003)。所以反映在教師教學效能上,教師的教學態度及信念就具有重要 的影響力,在考量教師的教學效能時,教師的態度與信念必須成為其重要的內涵。

最後,Goodson 在 1998 年的研究從後福特主義(post-Fordism)來觀察所謂的 教師專業,卻發現一件弔詭的事情,教師的專業被侷限在某一領域的專業或一小 部份的專業,教師就像是技術工人一般,在某個項目非常專業,卻缺乏對整體教 育本質的思辨,慢慢發展下去會產生「水仙花式的自戀情結(narcissim)」(李順 詮、王月美,2002)。Hargreaves and Macmillan(1995)對英國中學教師文化的 研究,發現在教師之間存在著一種所謂的「巴爾幹文化」(Balkanized culture)。

他們認為教師在學校中並非獨立工作,但也不是全體一起工作,而是在學校教師 的次級團體裡工作。所以,教師的教學效能觀點不應只在有效教學等技術性上的 追求,更應重視教師自我信念的強化,跨越學科的界限,朝向統整能力的發展。

除此之外,後現代思潮表現在學科上是要跨越學科的界限,進行課程的統整。而 在學校教學組織上則鼓勵超越個人的界限,將教師結合起來,如此統整的符碼使 教師進入彼此之間的社會關係網絡,產生一種共享的、合作的教學團隊,以發揮 更大的集體教師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