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御製增訂清文鑑》官話韻母系統

第一節 概要 一、韻母全覽

《御製增訂清文鑑》滿漢對音所呈現的韻母系統,已具備開口、齊口、合 口、撮口等四呼,亦即包含i[i]、u[y]、ioi[y]三種介音。在不包括介音的情況 下,共十七個韻母,其類目與今國語完全一致,如下表所示。[ ]前為滿文的拉 丁字母轉寫,[ ]內為國際音標,[ ]後為相對應的注音符號。

表5-1 《御製增訂清文鑑》滿漢對音韻母表

a[a]ㄚ ai[ai]ㄞ ao[ao]ㄠ an[an]ㄢ ang[aŋ]ㄤ

e[ә]ㄜ ei[ei]ㄟ eo[әo]ㄡ en[әn]ㄣ eng[әŋ]ㄥ el[ɚ]ㄦ (y)e(i)[e]ㄝ

i[i]ㄧ

ii[i]ㄧ

ioi[y]ㄩ

o[o]ㄛ

oo[ao]ㄠ

u/ū[u]ㄨ

[ï]帀

[ï]用來表示漢語[ʅ]、[ɿ]兩種元音,[ï]在滿文中的寫法並不一致,隨聲母不 同,[ï]的寫法也不同,甚至連拉丁字母轉寫也不同,有時是 i,有時是 y,故上 表[ï]前面省略滿文的拉丁轉寫字母,以避免誤會。

滿文u、ū 的音值,雖稍有差異,但用於滿漢對音時,一致對應滿語的 [u],甚至同一個漢字,或用 u,或用 ū,不盡統一。

滿文e 讀[ә],但 e 前方若有半元音 y[j],或者後方有元音 i[i],則表示漢語 的[e],故上表寫作(y)e(i)[e]。

ii 是為了避清高宗諱「曆 li」而有的寫法,只用於 lii 這樣的時機。ii 實際 讀音與i[i]相同,故上表 ii 為淺灰色,表示 ii 並不是一個獨立的韻。

oo 的實際音質是[ao],與 ao 同音,一般 oo 用於純正的滿語詞彙,ao 用於 滿漢對音,故上表oo 也為淺灰色,表示 oo 並不是一個獨立的韻。

以上特殊拼寫法的音值,均在本論文第一章〈緒論〉及第三章〈滿語概 說〉所有說明。

《御製增訂清文鑑》滿漢對音雖與今國語同有十七個韻母,但是與介音的 搭配情形,卻與國語有很大的差異。各介音與韻母拼合表如下:

124

125

開口呼 齊口呼[-i-] 合口呼[-u-] 撮口呼[-y]

ㄛ[o] -iyo ㄧㄛ[io]

u/ū ㄨ[u]

帀[ï]

i/ii ㄧ[i]

ioi ㄩ[y]

上表格內,第一行,無「-」符號,表示零聲母時的滿漢對音;第二行,有

「-」符號,表示有聲母時的滿漢對音;第三行,前為相對應的國語注音符號,

後[ ]為筆者依據滿漢對音所作的正式漢語擬音,故此音標不必然與今國語相 同,如對擬音所有猶豫,則兼列所有可能讀音。

與今國語相比,《御製增訂清文鑑》多了ㄨㄜ[uә]、ㄧㄛ[io],少了ㄨㄛ [uo];其次,今國語ㄧㄞ[iai]幾乎已經消亡,殘存不多,但《御製增訂清文鑑》

卻仍有不少。

《御製增訂清文鑑》介音與韻母的拼合關係,令人意外地,竟與「老國 音」處處暗合1

所謂「老國音」,係指民國初年北洋政府所制定的「第一代國語」。民國成 立之初,北洋政府即組織專家學者,召集各省代表,制定「國語」,發明注音符 號,投票表決每個國字的標準讀音,這個最早的「國語」一般稱為「老國音」。 民國二年(1913),即編成《國音彙編草》,但因當時政局動盪,制定國語標準 音的工作並不順利,遲至民國八年(1919)才出版《國音字典》。

由於老國音是投票表決出來的,自然無法完全吻合任何一處口音,不管是 北京人士,還是南京人士,都對老國音有所不滿,引發所謂「京國之爭」,也就 是京音與國音之間的爭論2。最終,民國二十一年,北伐後的國民政府,頒布

《國音常用字彙》,正式廢止老國音,從此以北平音為標準音,這也就是今日所 通行的國語。3

下圖為老國音的概況,取自民國初年黎錦熙《國語運動‧附錄》4

1 筆者同時也比較了京劇十三轍,十三轍對於滿漢對音的韻母現象沒什麼太大啟發。

2 黎錦熙:《國語運動》(上海:商務印書館,1933 年,《萬有文庫》第一集),頁 26-29。

3 秦慧方:《老國音研究:以王璞《國音京音對照表》為中心》(屏東市:屏東教育大學華語文 教學碩士學位學程班碩士論文,2011 年),頁 19-20。

4 黎錦熙:《國語運動》,頁 186。

126

圖5-1 老國音音系

與今國語相比,老國音多了ㄧㄛ[io];其次,今國語ㄧㄞ[iai]幾乎已經消 亡,殘存不多,但老國音卻仍有不少。與《御製增訂清文鑑》相比,兩者同樣 都有ㄧㄛ[io]、ㄧㄞ[iai],但老國音無ㄨㄜ[uә]而有ㄨㄛ[uo]。比較如下表所示:

表5-3 《御製增訂清文鑑》、老國音、現代國語比較

ㄨㄜ[uә] ㄧㄛ[io] ㄧㄞ[iai] ㄨㄛ[uo]

御製增訂清文鑑 V V V 多

老國音 V V 多 V

現代國語 V 少 V

由上圖及上表可以發現,老國音的韻母系統可以說是介在《御製增訂清文 鑑》與現代國語之間。因此,本章分析,將適度地借鑑老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