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成書背景 一、前身《御製清文鑑》 一、前身《御製清文鑑》

第二章 《御製增訂清文鑑》述要

第一節 成書背景 一、前身《御製清文鑑》 一、前身《御製清文鑑》

《御製增訂清文鑑》一書是在康熙《御製清文鑑》(Han i Araha Maju Gisun

i Buleku Bithe)的基礎上,擴編、修訂而來。

(一)編纂過程

據《起居注》康熙十二年(1673)四月十二日:

上謂侍臣曰:「此時滿洲,朕慮其不知滿語,但恐後生子弟漸習漢語,

竟忘滿語,亦未可知。且滿漢文義照字翻譯,可通用者甚多。今之翻譯者 尚知辭意,酌而用之,後生子弟未必如此,不特差失大意,抑且言語欠 當,關係不小。」因故翰林院學士傅達禮曰:「爾任翰院之職,可體朕此 意,將按滿語炤漢文字彙發明,某字應如何用,某字當某處用,集成一 書,使有易於後學。」傅達禮奏曰:「皇上此旨,成立教善後之聖心也。臣 等雖不才,當祇尊俞旨,編輯成書,敬呈御覽。」上諭曰:「此書不必太 急,冝詳慎為之,務致永遠可傳,方為善也1。」

傅達禮(?-1675),《欽定八旗通志》記載:

傅達禮,滿洲正黃旗人。……十一年正月,教習庶吉士。先是,上命 儒臣翻譯《大學衍義》,是年七月告成,傅達禮奏請刊頒,得旨行。……

(十二年)八月,同禮部侍郎哲爾肯徃雲南經理吳三桂撤藩起行事

宜。……十一月,三桂反,被留。十三年,大兵由湖廣進剿三桂,釋傅達 禮等。還,上嘉其不屈於賊,以原官用。十四年,以經筵講章不稱旨,

罷,尋卒。2

因此可知,傅達禮為滿洲文臣,滿文素養極高,曾翻譯南宋‧真德秀《大 學衍義》。然而,康熙十二年(1673)四月,傅達禮才剛受命編纂《御製清文 鑑》;八月,旋即赴雲南處理吳三桂徹藩事宜;十一月,遭吳三桂囚禁;隔年被

1 鄒愛蓮主編:《清代起居住冊:康熙朝》(北京:中華書局,2009 年),第 2 冊,頁 B000657-B00659。

2 [清]鄂爾泰等:《欽定八旗通志‧人物志‧大臣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年,景印

《文淵閣四庫全書》),卷151,頁 16b-18a。

16

清軍救出。又下一年,即康熙十四年(1675),得罪清聖祖,被罷官,不久去 世。可想而知,雖然最初是清聖祖命傅達禮編纂《御製清文鑑》,但傅達禮仕途 曲折,實際參與短暫,影響應當不深,而實際上該書最終的修纂官員名單,也 無傅達禮之名。

參與修纂官員名單,共六十八人,茲錄主要核心官員十二人如下3: 1. u ing diyan i aliha Bithei da bime, boigon i jurgan i aliha amban kamciha, nadan

jergi nonggiha Maci(武英殿大學士兼戶部尚書加七級 馬齊)

2. wen hūwa diyan i aliha Bithei da beme, hafan i jurgan i aliha amban kamciha, ilan jergi nonggiha Unda(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加三級 溫達)

3. wen hūwa diyan i aliha Bithei da beme, boigon i jurgan i aliha amban kamciha, sunja jergi nonggiha Jang Ioi Šu(文華殿大學士兼戶部尚書加五級 張玉 書)

4. ambarame giyangnara hafan, wen yuwan g’o i aliha Bithei da beme, hafan i jurgan i aliha amban kamciha, ilan jergi nonggiha Cen Ting Ging(經筵講官、文淵閣 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加三級 陳廷敬)

5. wen yuwan g’o i aliha Bithei da beme, hafan i jurgan i aliha amban kamciha, emu jergi nonggiha Li Guang Di(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加一級 李光地)

6. dorgi yamun i ashan i Bithei da beme, dorolon i jurgan i ashan i amban kamciha Asitan(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 阿世坦)

7. ambarame giyangnara hafan, dorgi yamun i ashan i Bithei da beme, dorolon i jurgan i ashan i amban kamciha, kemuni jan ši fu yamun i jan ši i baita be

kadalara, šu gisi be tacibure Elge(經筵講官、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又兼詹事 府詹事、庶吉士教習 二鬲)

8. dorgi yamun i ashan i Bithei da beme, dorolon i jurgan i ashan i amban kamciha Gimboo(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 金寶)

9. dorgi yamun i ashan i Bithei da beme, dorolon i jurgan i ashan i amban kamciha Mari(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 馬禮)

10. ambarame giyangnara hafan, dorgi yamun i ashan i Bithei da beme, dorolon i jurgan i ashan i amban kamciha Ts’ai Šeng Yuwan(經筵講官、內閣學士兼禮 部侍郎 蔡升元)

11. ambarame giyangnara hafan, dorgi yamun i ashan i Bithei da beme, dorolon i jurgan i ashan i amban kamciha, kemuni jan ši fu yamun i jan ši i baita be kadalara Yang Siowan(經筵講官、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又兼詹事府詹事 楊瑄)

12. dorgi yamun i ashan i Bithei da bime, dorolon i jurgan i ashan i amban kamciha

3 [清]馬齊等:《御製清文鑑》(德國柏林國家圖書館藏刻本),卷 21,頁 6a-11a。原文均為滿 文,漢譯參考江橋:《康熙《御製清文鑑》研究》(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 年 1 月第 2 版),頁194。

17

Sioi Yuwan Jeng(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 徐元正)

除上列官員,聖祖本人也擔當審定,據〈御製清文鑑序〉:

爰詔儒臣,分類排纂,日以繕稾進呈,朕親御丹黃,逐一審定。解詁 之疑,似者必晰,同異於毫芒;引据之闕,疑者必援經史以互證;或博咨 於故老,或叅考於舊編;大而天文地理,小而名物象數,十二字母、五聲 切音,具載集中,名曰清文鑑4

大臣作〈御製清文鑑後序〉一(Han i Araha Maju Gisun i Buleku Bithei

Amargi Sioi)也稱:

Bihei ambansa de afabufi, inenggideri emu fiyelen aradfi ibebufi, ejen i beye dasafi toktobuha.5(漢譯:命儒臣日進一編,御筆親加裁定6。)

大臣作〈御製清文鑑後序〉二(Han i Araha Maju Gisun i Buleku Bithei

Amargi Sioi):

Weileme deribuhe ci šanggaha de isitala, ududu aniya kiceme dasame, dobon dulin de isitala jobume suilame, udu coohalame yabume, giyarime tucike bade seme, emu inenggi nakahakū weilere jakade, ere Bithe teni bahafi

šanggaha.7(漢譯:自始至終,多年查考,夙夜辛勞,雖在用兵、出巡之 處,一日未嘗輟焉,故此書方得告成8。)

4 原書為滿文,所引漢譯出自[清]清聖祖:《康熙帝御製文集(三)》(臺北:學生書局,1966 年,《中國史學叢書》景印《御製文第三集》殿本),卷20,頁 12a-b。

5 [清]馬齊等:《御製清文鑑》,卷 21,頁 4b-5a。

6 漢譯依據[清]張玉書:《張文貞集‧御製清文鑑後序》(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年,景 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卷4,頁 4b-5a。

7 [清]馬齊等:《御製清文鑑》,卷 21,頁 6b-7a。

8 漢譯略修改自江橋:《康熙《御製清文鑑》研究》,頁 193。

文 臣 交付 每日 一 篇 寫 進呈 主子 親自 改 訂

做事 開始 從 完成 至 多 年 查 辦 夜 半 至 憂勞 辛苦 雖 用兵 行 巡 出 處 一 日 未停 辦事 因 此 書 方 得

完成

18

此書最終於康熙四十七年(1708)六月二十二日告成9。從原初構想,到正 式完成,前後歷經三十五年又兩個月加十天。

(二)內容體例

《御製清文鑑》是一部純滿文著作,以滿文解釋滿文。卷帙如下表:

表2-1 《御製清文鑑》卷帙總覽

卷次 內容

1

清聖祖〈序〉(Sioi)

目錄 正編

2-20 正編

21

大臣〈後跋〉(Amargi Sioi)之一 官員名單(12 名)

大臣〈後跋〉(Amargi Sioi)之二 官員名單(56 名)

總綱(Uheri Hešen)

22-24 總綱(Uheri Hešen)

卷1 至 20 之〈正編〉,按部、類分列。滿文詞條下,先是滿文解釋,而後 是滿文例句,如圖2-1。

卷21-24 之「總綱」,原文 Uheri Hešen,Uheri 意思為「總」,Hešen 意思為

「綱」。將〈正編〉所有滿文詞條,按傳統滿文「十二字頭」字母順序加以排 列,詞條之下,不做解釋,僅註明該詞出現在〈正編〉的哪一部、類,如圖 2-2。

9 據原書序。[清]馬齊等:《御製清文鑑》,卷 1,頁 7a。

19

圖2-1 《御製清文鑑‧正編》書影

圖2-2 《御製清文鑑‧總綱》書影

本論文第13 頁所引《起居注》,清聖祖提出要參考「漢文字彙」來編纂。

江橋認為「字彙」不是普通名詞,而是專有名詞,指明代梅膺祚的《字彙》。她 認為,當時清初《字彙》頗為流行,故清聖祖提議要參考《字彙》;只是清聖祖 信口言之,事前並未審慎思考此方案的可行性,故《御製清文鑑》的體例最終 與《字彙》大相逕庭10

《字彙》本是按部首將漢字分類,而滿文無「部首」,自然很難模仿《字

10 江橋:《康熙《御製清文鑑》研究》,頁 25。

書名

第一卷 天部 天類第一

詞條

(abka 天)

解釋 例句

(Judzi i henduhengge……

朱子之言……)

一類四則

書名 總綱

第一卷 a、e、i 字頭‧上

詞條

(a 陽、啊)

bithei hacin de bi, jilgan asuki hacin de inu bi.

(在「書類」,亦在

「聲響類」。)

漢字為藏書者所 添,非原書所有。

20 šošohon→類 hacin→則 meyen」。

全書共三十六部,每部各統數 48.05%,引《論語》占 12.73%,引《書經》占 11.98%,此為引用次數前三多 的書籍。不過,雖以儒家經典占最大宗,但其他史書、子書、名人詩文,甚至

21

十九年(1710)正月庚寅,聖祖諭大學士等:

滿字既有《清文鑑》,蒙古字書亦應纂輯,著交與教習唐古特書之官員 阿爾必特祜、乾清門侍衞拉習等翻譯,會同蒙古侍讀學士、中書等,修成

《滿洲蒙古合璧清文鑑》一部,一邊寫滿洲字,一編寫蒙古字,其引經處 俱行裁去。若又伊等不知之處,著問八旗年老通曉蒙古書之人,於朕起行 前,酌量繕寫數篇呈覽14

該書卒於康熙五十六年(1717)完成,滿文名 Han i Araha Maju Monggu

Gisun i Buleku Bithe,直譯為「御製滿洲蒙古文鑑」。不過,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刊本,書中夾有黃紙箋,上書漢字「蒙古字合刻清文鑑」15

而到了乾隆初年,清高宗不滿於既有的《蒙古字合刻清文鑑》,又加以重新 修訂。實因當時蒙古文已與實際語音脫節,無法單看文字讀出正確讀音,造成 了外人學習蒙古文上的困擾。於是清高宗諭令,將蒙古文加上圈點,以符合正 確讀音。由於滿文改自蒙古文,因此對於滿人而言,這等於是以滿文字母寫蒙 古文;但對蒙古人而言,則是在既有的蒙古文加上圈點記號而已16

最後,該書於乾隆八年(1743)完成,滿文稱 Han i Araha Maju Monggo

Gisun i Buleku Bithe,一般漢譯為「御製滿蒙文鑑」,該書已無傳統蒙古文字,

凡蒙古文字悉加圈點。

《御製清文鑑》擴增蒙古文,大抵決定了日後《御製增訂清文鑑》擴增漢 文的基本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