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批判論述分析的理論與分析架構

第二章 批判論述分析之探討

第二節 批判論述分析的理論與分析架構

第二節 批判論述分析的理論與分析架構

在本節批判論述分析的理論與分析架構中,將分為批判論述分析的理論架構 與批判論述分析的分析架構加以探討。在理論架構部分,將說明各家理論要義,

整合並提出研究者自己的理論架構;在分析架構部分,則提出不同的分析模型,

作為研究者進行分析工作的參考;最後,進一步以研究者的觀點加以闡釋後,提 出本研究的理論與分析架構。

一、批判論述分析的理論架構

批判論述分析雖然對於各種理論採取無所不包的立場,但是卻又呈現出百家 爭鳴,各吹各的調的紛亂情況。為了梳理出批判論述分析的理論架構,以作為後 續研究參考,本文將從批判論述分析的主要理論談起,再加以綜合分析,並提出 研究者所建構的理論架構。

(一) 批判論述分析的主要理論

在批判論述分析的主要理論方面,為了清楚說明各家理論的特點,將分別探 討國內外學者對於批判論述分析理論的觀點後,再進一步闡述各家理論要義。分 述如下:

1. 國內學者對於批判論述分析理論的觀點

國內對於批判論述分析理論的探討中,倪炎元(2011,頁84)認為批判論述 分析大多建基於特定的語言學分析,再由不同理論派別的研究者選擇了不同學科 的資源進行整合,而不同理論派別的研究立場,也會導向不同脈絡的探討,故研 究關注的焦點自然也不會相同,但共同的目標都是實現論述分析的批判性。以 Fairclough(1995)批判社會學理論而言,Fairclough將語言學、符號學理論與社 會學理論結合起來,並強調對語言之社會脈絡(social context)進行探究,除進 行意識型態、文化霸權、權力與知識等分析外,並連結至社會文化的場域或公共 空間,以探討論述與社會結構之間的辯證關係;至於Van Dijk(2009)則以社會 認知心理學為立論基礎,他認為在論述與社會文化之間需要一個「界面」

(interface),而擔任這個中介角色的就是心理學上的「認知」(cognition);

另外Wodak(Reisigl & Wodak, 2009, p. 87-121)選擇歷史社會學理論

(discourse-historical approach, DHA),DHA提出四個相互關連的脈絡,包括:

合作文本、互為文本、非語言文本及更廣闊的社會政治和歷史脈絡,而DHA最 重要的理論基礎,就是文本、類型、論述與再脈絡化之間的區分。

王孝勇(2011,頁186-187)則提到「批判取向論述分析」(critically oriented discourse analysis, CODA)理論發展的矛盾。他首先提到批判語言學者Fowler與 Kress(1979)的論點,Fowler與Kress認為語彙的選擇和表述方式,都具有特殊 的社會性意義,但卻又認為語言的自由選擇並不存在,因為會受到社會規範的制 約與影響。這種理論發展所呈現出的矛盾現象,也說明了批判論述分析在借用相 關理論時,所面臨到如何將其轉化並結合於其中的困境。因此他援引了Halliday

(1994)所提出重視社會互動與脈絡的語用理論(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 SFG),Althusser(1994)與Gramsci(1971)強調國家對人民行使「柔性統治」

的意識型態理論以及Foucault(1980)所言在論述規範下主體成為權力工具的主 體理論。藉由前述理論的探討,研究者希望搭建一座整體性的理論平台,來接合 這些論述並提供一個引介和接合後續研究的理論脈絡。

2. 國外學者對於批判論述分析理論的觀點

至於國外對於批判論述分析理論的探討,Blommaert(Blommaert & Bulacen, 2000)亦認為於 CDA 在方法論上呈現出多種樣貌,如系統功能語言學(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的使用、文本語言學(text linguistics)、文體學(stylistics)、

社會符號學(social semiotics)、修辭學(rhetoric)、對話分析(CA)等。Blommaert 認為 CDA 對於「權力/知識」與「意識型態」有很明顯的旨趣,因此 CDA 利用 Foucault(1971, 1980)的「論述秩序」(orders of discourse)與「權力/知識」

(power/knowledge)、Gramsci(1971)的「霸權」(hegemony)以及 Althusser

(1994)的「意識型態國家機器」(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es)等概念來詳細闡 述「論述」、「權力/知識」與「意識型態」的關連。

Weiss與Wodak(2003, p.23)提到CDA乃是跨領域或跨學門的理論架構與研 究方法,相關研究者必須釐清語言、論述、行動、社會結構等基本概念,並重新 探討語言結構與社會結構的辯證關係。

3.各家理論要義

在各家理論要義中,研究者綜合前述討論後,提出Halliday (1994)的語用 理論、Foucault(1980)的權力/知識理論、Gramsci(1971)及Althusser(1994)

的意識型態理論、Van Dijk (2009)的社會認知心理學理論以及Wodak(Reisigl

& Wodak, 2009)的歷史社會學理論作為代表。分述如下:

(1) Halliday的語用理論

Halliday (1994)認為語言之所以成為語言,是來自於社會結構功能,因此 語言本身並非只是字詞及文句的排列組合而已,事實上,主體選擇哪些字彙或運

用什麼特殊的方式說話和書寫,都具有特定的意涵,因此語言就是一種承載某種 特定目的的行動。

由於傳統的語言學將語言本身劃分成彼此互不相干的類屬,故傾向於將語言 學與社會語言學截然二分,並認為語言學中的文法或語言結構,是人們基於先天 因素所習得的技能(Fowler & Kress, 1979),此種說法讓語言與社會脈絡脫離,

成為真空狀態下的產物。不過批判語言學者則認為語言的形式指涉了內容,因此 發展出語言的文本分析規則,藉以分析語言的意義生產。

Halliday的語用理論對於批判論述分析理論的啟示,就是語言是社會活動的 產物,因此語言的形式決定了語言的內容,故語言的意義來自於語言系統與社會 系統之間的辯證關係。

(2) Foucault的權力/知識理論

Foucault(1976/1978)認為權力是無所不在的,它以多元面貌呈現在人與人 之間的言談與行動之間,也以各種形式依附在人所生存的制度與環境中,甚至於 進入到人的身體、精神與意識中,成為人的形體與思想的一部份。然而有別於 Marx(1976)所言權力是資產階級壓榨無產階級工具的觀點,Foucault(1980)

認為權力並非只是單向的施為作用,事實上,在權力所到之處就會有抗拒的行 動,抗拒者並同時參與權力行使及生產的過程,故權力之運行是以雙向互動方式 交互進行著。

Foucault(1980)提出權力與知識是一體兩面的概念,一方面權力藉由知識 的支撐,增加其合法性及正當性,另一方面知識則透過權力的行使,成為當代的 真理政權。他以「權力/知識」這個專有名詞,代表二者相互依存又緊密連結的 共生關係。Foucault(1977)進一步提到,為了確保權力/知識的順利行使,必須 施以「監視」的作用力,而「監視」之所以發揮強大力量的主因,就在於即使沒 有任何人在旁邊監看,人們也會覺得自己隨時隨地被注視著,因而產生恐懼感,

並心甘情願地遵守規定。

Foucault的權力/知識理論對於批判論述分析理論的啟示,就是可以帶領我們 去發掘真理宣稱背後的權力樣貌,以瞭解主流論述所運用的規訓方法,並分析主 體在權力交互作用下的抗拒作為。

(3) Gramsci與Althusser的意識型態理論

有別於古典馬克思主義認為國家是壓迫性的角色,Gramsci(1971)認為現 代的國家除了仍以傳統的軍隊、警察及司法機關等提供必要時所需的鎮壓力外,

為了鞏固統治階級的權力,必須對被統治階級施以「心智與道德的領導」,以維 持不平等的權力關係。而扮演「心智與道德」的領導角色者,並非是「政治社會」

中的鎮壓性機器,而是由「公民社會」中的教會、傳媒及學校等霸權機器擔負起 此一重責大任。

Althusser(1994)指出「意識型態國家機器」具有強大的滲透力,藉由日常 生活中各種媒介的作用,將意識型態、觀念、意念等,自然而然地灌輸到人們的 思想及意識中,成為人們思考的一部分。而意識型態也有其相對自主性,在「製 造共識」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Althusser(1994)提出「召喚」(interpellation)

一詞,用以說明意識型態如何把個體塑造為主體,並安置於特定且適合的位置上。

而Gramsci(1971)提到的「霸權機器」與Althusser(1994)所提出「意識 型態國家機器」,二者都在闡述意識型態對於塑造人們思考模式,使其不知不覺 地臣服於國家統治的巨大影響力。Apple (2002)認為意識型態已滲透到我們的 生活經驗與觀念之中,成為組織生活世界的架構。Said (2006)則提到西方世 界如何以西方的霸權及知識為工具,將東方「去人性化」、「東方化」及「本質 化」,更將東方被邊緣化為「他者」。

因此,批判論述分析理論可以吸納Gramsci與Althusser的意識型態理論,並 用以分析論述中隱含的價值預設及立場,以理解意識型態如何透過語言、論述及 其他符號,將主體接合至它所再現的世界與意義系統之中。

(4) Van Dijk的社會認知心理學理論

Van Dijk (2009)認為批判論述分析應該改為批判論述研究(critical discourse studies, CDS),因為它不只是批判分析,還包含批判理論與應用。因此,他提出

「論述-認知-社會」(discourse-cognition-society)的理論架構,並以認知作為論 述與社會文化之間的「界面」。Van Dijk認為語言使用者會以其認知「基模」

(schema),一方面連結論述結構中的語言互動、溝通事件及位置,另一方面則 連結至社會結構中的不平等與控制。

為了理解社會結構中的文化脈絡,Van Dijk (2003)認為語言使用者必須藉 由主觀的心靈模型,才能從分散在社會情境中的大量知識中選取特定知識作為論 述過程中的文本脈絡,因此,Van Dijk強調認知者對於事件(event)會採取主觀 詮釋與建構的方式,而非只是被動地受到社會結構的影響,故認知基模會隨著個 人經驗與環境變化而不斷改變並調整,並藉由改變與調整,讓論述與整個社會情 境得以構連。

Van Dijk的社會認知心理學理論對於批判論述分析理論的主要啟發,就是要 關注語言使用者如何透過基模形成特定的論述,而此一論述與社會文化脈絡又有 什麼關連。

(5) Wodak的歷史社會學理論

(5) Wodak的歷史社會學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