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我國邁向頂尖大學政策之批判論述分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我國邁向頂尖大學政策之批判論述分析"

Copied!
30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指導教授:吳清基 博士 翁福元 博士. 我國邁向頂尖大學政策之批判論述分析. 研究生:劉國兆 撰. 中華民國一○二年 6 月.

(2) 謝 誌 從 2006 年起就讀博士班至今,已屆七個年頭,歷經修完學分、發表期刊及 研討會文章、通過資格考、通過博士學位論文計畫口試,到 2013 年終於通過博 士學位論文考試等漫長過程,這箇中的酸甜苦辣百種滋味,確實難以用一言道 盡,回首來時路,不禁百感交集,也有許多感觸。 首先,我要感謝兩位博學多聞、學有專精且溫文儒雅的長者,也是我最敬愛 的指導教授吳清基博士與翁福元博士。吳清基教授早已是教育行政界的大師,更 曾經歷任各種教育行政要職,對於學生的指導、關愛與照顧良多,讓學生感念在 心。特別是對於學生批判取向觀點的包容,更讓學生深刻體會一位具有開闊胸 襟、氣度與視野的智者,所具有的雍容大度。而翁福元教授在教育社會學與教育 政策社會學的深厚學問,更是啟迪了學生對於教育政策社會學的探索興趣,從而 擇定本研究的題目,也打開了學生的研究之門。翁福元教授不僅在治學上秉持一 貫嚴謹的態度,對於學生在論文寫作遭遇到困頓難行之際時,往往以言簡意賅、 切中要點的提醒,讓學生有茅塞頓開之豁然感。 再來,我也要感謝四位口試委員李建興教授、黃政傑教授、吳清山教授與莊 明貞教授的細心指導與耐心建議。不僅指出學生的盲點,更讓學生在學術研究道 路上得以順利前行。 接著,我要感謝在學校就讀期間指導我的師長,以及與我共組讀書會彼此加 油打氣的明倫、兆衛與新民等好同學、好夥伴們,因為有你們的鼓勵,賦予我持 續努力、愈挫愈勇的勇氣與信心。 最後,我要感謝我的同事對我的關心與慰問,特別要感謝的是我的家人,我 最愛的女兒苡均與太太明珍,她們是我人生道路上最重要的支柱,沒有她們在身 旁的陪伴,就沒有今日的我。 總之,我要說一聲:謝謝大家,我終於畢業了!但是,畢業只是學業告一段 落,而學術研究卻是永不會歇息停止的,我還會走下去…. 劉國兆 謹識 2013 年 7 月於臺北. I.

(3) 我國邁向頂尖大學政策之批判論述分析. 摘 要 耗費五年五百億的「邁向頂尖大學計畫」,是我國近年來高等教育政策中最 有影響力、最具重要性,且最具有指標性意義的政策。此計畫的前身為「發展國 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前後期計畫之政策目標,是藉由大量經費之 挹注,打造出接軌國際、立足世界,足以與世界一流大學媲美的頂尖大學。由於 此政策將資源集中在少數特定的公立大學,因此引發的爭議不斷,故值得深入探 究與分析。 本研究運用批判論述分析方法,藉由層層剖析、挖掘、揭露、質問與批判, 深入到政策底層,以理解政策中核心理念、意識型態、權力/知識以及社會脈絡 之間的關連因素,並分析不同利害關係人對於政策核心理念的詮釋,以瞭解意識 型態與權力/知識對於政策論述的規訓方式,進而連結至更廣大的社會脈絡,以 形構出高等教育場域中政策生成所涉及的複雜因素。 研究發現,政策核心理念是菁英主義思維下的產物,而其背後隱藏著「優勝 劣敗」等意識型態,不僅造成頂尖大學與非頂尖大學之間的差距日益擴大,更讓 弱勢學生在優勢階級強大的權力/知識作用力之下,遭致邊緣化等不利處境。 最後,本研究對於頂尖大學中的利害關係人、教育部以及頂尖大學政策的後 續研究提出重要建議,以作為未來政策推動、執行與研究的重要參考。. 關鍵詞:邁向頂尖大學、批判論述分析、核心理念、意識型態、權力/知識. II.

(4) A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On “Stepping Towards Top University” Policy in Taiwan. Abstract The five-year, fifty-billion Stepping Towards Top University Plan is Taiwan’s most influential, significant and iconic policy in higher education of recent years. The precursor to the policy is the International Top University and Research Center Development Plan, and the general goal of the policies is to propel or re-establish certain Taiwanese universities as internationally prestigious top universities by providing large sums of funding. Since this policy has the consistently controversial tendency to concentrate the majority of resources on a specific few public universities, the policy warrants further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Using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is study penetrates the very fabrics of the policy to its core through carefully composed examination, unearthing, questioning, uncovering and critique,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web of factors connecting the policy’s core concepts and ideology to the knowledge/power theory and the system of society. This study also examines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of the policy’s core concept by stakeholders in diverse position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discipline of ideology and knowledge/power on the discourse of the policy; furthermore, this study connects the above to the larger system of society in order to bring into shape the complex factors pertaining to the formation of policies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arena. This study shows that the core concept of the policy is a product of elitism, and its hidden ideologies such as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have caused the exacerbating divide between top universities and other universities; furthermore, these ideologies also subject underprivileged students to disadvantageous positions and marginalization by placing them under the strong effects of the knowledge/power of the privileged class. Finally, this study provides significant suggestions for the stakeholders,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scholars conducting further studies on the Stepping Towards Top University Plan, in order to provide important references for the promotion, execution and research of future policies. Key words: Stepping Towards Top University,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core concept, ideology, knowledge/power theory. III.

(5)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7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9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13. 第二章. 批判論述分析之探討 ……………………………………15. 第一節 批判論述分析的源起與發展 ………………………………15 第二節 批判論述分析的理論與分析架構…………………………19 第三節 批判論述分析應用的議題與挑戰…………………………32 第四節 批判論述分析之相關研究…………………………………36. 第三章. 邁向頂尖大學之政策分析 ………………………………45. 第一節 邁向頂尖大學政策的發展脈絡……………………………45 第二節 邁向頂尖大學政策的影響因素……………………………63 第三節 邁向頂尖大學政策的內容…………………………………71 第四節 邁向頂尖大學政策的現況與執行成效……………………81 第五節 邁向頂尖大學政策之相關研究……………………………85. 第四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91 IV.

(6) 第一節 研究架構………………………………………………………91 第二節 研究對象………………………………………………………97 第三節 研究工具 ……………………………………………………100 第四節 研究實施 ……………………………………………………102 第五節 資料處理 ……………………………………………………104 第六節 研究倫理 ……………………………………………………106 第七節 研究效度 ……………………………………………………108. 第五章 邁向頂尖大學政策的核心理念分析. ……………………111. 第一節 邁向頂尖大學政策的核心理念及其形成原因 ……………111 第二節 邁向頂尖大學政策核心理念重要性、正當性與合法性 的強化方式………………………………………………… 128 第三節 邁向頂尖大學政策核心理念對大學發展的影響 …………136. 第六章 邁向頂尖大學政策的意識型態與權力/知識分析……149 第一節 邁向頂尖大學政策的意識型態及其影響 …………………149 第二節 邁向頂尖大學政策的權力/知識及其影響…………………164 第三節 邁向頂尖大學政策、意識型態與權力/知識之間的關係 …187. 第七章 邁向頂尖大學政策的社會脈絡分析……………………195 第一節 市場競爭開放的經濟脈絡分析 ……………………………195 第二節 學術競爭評比的國際脈絡分析 ……………………………199 V.

(7) 第三節 國家競爭工具的政治脈絡分析 ……………………………203 第四節 升學競爭制度的社會脈絡分析 ……………………………206. 第八章 結論與建議 …………………………………………………211 第一節 結論 …………………………………………………………211 第二節 建議 …………………………………………………………218. 參考文獻………………………………………………………………223 一、. 中文部份 ……………………………………………………223. 二、. 英文部份 ……………………………………………………231. 附錄 附錄一. 邁向頂尖大學政策內容之重點分析彙整表………………239. 附錄二. 訪談邀請函…………………………………………………253. 附錄三. 同意書………………………………………………………254. 附錄四. 訪談紀錄……………………………………………………255. VI.

(8) 表次 表 3-1 1987 年至 2012 年臺灣大專院校數量變動情形分析一覽表 ……………46 表 3-2 2005 年至 2012 年臺灣各大學獲得「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補助名單中 公私立學校所占校數及經費額度比例情形一覽表 ………………………50 表 3-3 2012 年上海交通大學「世界大學學術排行榜」之類別、指標、權重及定 義 ……………………………………………………………………………54 表 3-4 2012 年上海交通大學「世界大學學術排行榜」前 500 名大學所屬國家之 統計表 ………………………………………………………………………56 表 3-5 2012 年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世界大學排行榜」之類別、指標、權 重及定義 ……………………………………………………………………58 表 表 表 表 表. 4-1 4-2 4-3 4-4 4-5. 運用批判論述分析理論架構分析邁向頂尖大學政策之說明 ……………92 研究目的、分析層面、分析步驟及分析重點說明 ………………………96 受到邁向頂尖大學政策直接影響的利害關係人受訪資料分析表 ………99 受到邁向頂尖大學政策間接影響的利害關係人受訪資料分析表………100 研究目的與訪談問題 ……………………………………………………101. VII.

(9) 圖次 圖 1-1 研究歷程圖…………………………………………………………………12 圖 2-1 批判論述分析理論架構圖…………………………………………………26 圖 2-2 社會領域教科書批判論述分析架構圖……………………………………27 圖 2-3 Fairclough 批判論述分析架構圖 …………………………………………28 圖 2-4 批判論述分析理論與分析架構圖…………………………………………31 圖 3-1 世界各國高等教育改革對我國高等教育發展之影響關係圖……………60 圖 3-2 全球化、新自由主義、人力資本與高等教育關係圖……………………65 圖 3-3 國際組織與評比對世界各國高等教育發展影響之關係圖………………67 圖 3-4 邁向頂尖大學政策之重要概念架構圖 1…………………………………79 圖 3-5 邁向頂尖大學政策之重要概念架構圖 2 …………………………………80 圖 4-1 邁向頂尖大學政策批判論述分析理論架構圖……………………………93 圖 4-2 邁向頂尖大學政策批判論述分析理論與分析架構圖……………………94. VIII.

(10) 第一章. 緒論. 「邁向頂尖大學」是臺灣近年來各項高等教育重要政策中最具指標性及企圖 心,同時也是最有爭議性的重大計畫。其挹注經費之高、資源分配之集中及國際 評比之重視程度等,皆乃其他政策所不能相提並論。也因此,本研究認為此一政 策有深入探討的必要性。 第一章緒論主要分為五節,第一節為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與 待答問題;第三節為名詞釋義;第四節為研究方法與步驟;第五節為研究範圍與 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任何政策的產生,都有其歷史條件及時代背景等因素,為強調本研究之重要 性與價值性,本文將深入探討研究背景與動機,以理解「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形 成的脈絡。分述如下:. 一、研究背景 臺灣高等教育之所以走向「邁向世界一流及頂尖」的發展方向,有其時代背 景等相關因素,為了釐清此一發展脈絡,故分從四個部分加以闡述,以形構出政 策發展的完整面貌。分述如下: (一) 在高等教育市場日漸萎縮之情況下,「邁向頂尖大學」政策被寄予帶領 臺灣高等教育突破困境的厚望 近年來臺灣高等教育的發展,已面臨到數量擴充後學生就學率提昇,但生源 卻持續減少;政府財政日益艱困,故補助經費日益縮減;以及國內各大專院校競 爭日益激烈,且國外大學又虎視眈眈等各種前所未有的關鍵發展議題。於是,就 在各界普遍認為大專院校數量太多且不具競爭力之情況下,為了提昇國內大學的 競爭力,並去除各界對於大學發展前景之憂慮,再加上經濟發展所遭遇到的瓶頸 問題亟待突破,因此,強調以企業管理的品質保證機制,再加上績效管理的卓越 發展指標,並以英美兩國為典範學習對象,亞洲鄰近各國為超越的競爭對手的「邁 向世界一流及頂尖」的大學發展計畫也就應運而生,且被社會各界寄予厚望。 然而,在既講求績效也重視公平的民主時代,教育往往成為各界持放大鏡加 以檢視的對象,特別是高等教育本身,因背負著國家人才培育等重任,故其所承 載的政策使命,往往已超乎所能負擔的容量,更超乎一般人的想像。因此高等教 育在近年來也必須不斷努力地調整組織結構、改變辦學方向,以全力迎合國家政 策目標,並配合市場發展需要。. 1.

(11) 就在各界的殷切期盼中,「邁向頂尖大學」政策成為一帖高等教育改革的良 藥妙方,政府更冀望以五年五百億的經費,打造出帶領臺灣高等教育邁向世界的 領航員。只是,從政府端出的「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第二期)前身「發展國際 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第一期)的政策成績單中,我們雖然看到了各 項數據的成長,也看到了臺灣大學的世界排名進入百大之列(周祝瑛,2009;教 育部,2011a)。但是,對於「大學世界排名進入百大」與「臺灣高等教育發展」 之間是否具有同等關係,卻始終讓人抱持著懷疑的態度,因此也讓大家對於「邁 向頂尖大學」政策究竟能帶來怎麼樣的政策影響,更具有高度的好奇心。 (二) 「邁向頂尖大學」政策促使臺灣高等教育走向分類的發展方向 由於「邁向頂尖大學」政策的產生背景,一方面肇因於大環境的競爭壓力, 另一方則受到經濟發展停滯的連帶影響,故如何以有限的經費打造出可以媲美歐 美等國的世界級一流大學,已成為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目標。因此在成本效益極 大化的考量下,如何有效運用資金,以獲取最多的利潤,就成為高等教育市場運 作的最高指導原則。故政府必須選擇具有投資潛力的大學,才能達成最大投資報 酬率的目標。 然而想在眾多角逐者中脫穎而出,必須面對層層關卡與挑戰。一來臺灣各大 專院校之定位與排名,在學術聲望的既有基礎上已有難以顛覆之態勢,雖然後繼 者傾全力以企圖超越之,然而無論是在學生素質、師資水準、研究經費、設備器 材、硬體設施等各方面皆難望其項背;再者社會大眾及產官學界對大學之優劣亦 存有既定之刻板印象,要在短時間改變想法確實也不容易做到。故當「發展國際 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公布入選名單,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又接踵 其後時,就可以理解為何雀屏中選者與各界所推測的「口袋名單」相差無幾的道 理所在。 就在國家政策支持與經費挹注的雙重加持下,已具一定規模水準的大學繼續 朝向優質卓越的頂尖之路邁進;而大多數學校則在先天不利之情況下,再加上經 費短缺之後天失調處境雙重打擊下,面臨雪上加霜的經營困難困境。因此臺灣高 等教育逐漸區分為「頂尖大學」與「非頂尖大學」兩種不同的型態。雖然,打造 頂尖大學非台灣所獨創之政策作法,但是自始至終,國內各界對於此作法的爭議 聲從未停歇(王明珂,2012;立法院,2012a) 。故「邁向頂尖大學」政策所引發 的各種現象,值得深入探討。 (三) 國內對於「邁向頂尖大學」政策研究偏重於理性政策分析,卻忽略了隱 藏在政策底層中的問題與現象 「邁向頂尖大學」政策已然成為高等教育近來的熱門話題,尤其當立法院審 議預算、學費調漲或世界大學排名公布時,就會出現要求檢討政策實施成效或是 要求廢除此一政策的聲音,由此可見此一政策所具有的爭議性質。然而衡諸國內 目前對於「邁向頂尖大學」政策的相關研究,大多從理性分析的立場去探討政策. 2.

(12) 面的實施問題及改進建議,卻未能挖掘政策深層的結構因素中諸多問題與現象。 事實上「邁向頂尖大學」政策已觸及諸多層面議題。首先是「品質保證」與 「追求卓越」的同質性發展現象,這種以企業管理手法經營學校的模式,已成為 所有學校必備的基本條件(Cheng, 2009);再來是以英美國家學術標準為藍本來 競逐世界頂尖大學的發展模式,其背後所代表的正是一種意識型態霸權(Apple, 2002),尤其當政府以此作為官方論述的核心概念時,不僅成為主宰社會利益的 權力來源,也形構出資源爭奪的競技場域;接著是在具有合法性及正當性的政策 運作及經費挹注下所形塑出的「邁向頂尖」政策的知識論述,藉由各種形式的權 力行使,已全面地滲透至高等教育場域中,並形成一種思想、意識與精神,且依 附在人所生存的制度與環境中(Foucault1976/1978,1980)。 前述政策議題,若未能加以層層剖析並連結至社會文化脈絡進行深入的分析 探討,就無法窺見政策的完整面貌及多維度的不同面向。故對於前述議題的探 討,有其價值及必要。 (四) 批判論述分析是新興的研究方法,對於「邁向頂尖大學」政策的研究可 以提供全新的視野與觀點 批判論述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CDA)是 1980 年代歐美所興起的 一種新的研究方法,它源自於英國的語言學理論,並與歐陸的社會思想廣泛地接 觸與對話,汲取了包括:Louis Pierre Althusser 的「意識型態國家機器」理論、 Ferdinand de Saussure 的「符號學」理論、Michel Foucault 的「權力/知識」論述 理論、Pierre Bourdieu 的「象徵暴力」理論等各家之言,進而融鑄成包容各種理 論的批判論述分析研究方法(Fairclough, 2003,2010; Lilie & Fairclough, 1999; Van Dijk, 2009)。 而批判論述分析最重要的核心就是「論述」。Foucault(1976/1978,1980)認 為論述是策略也是工具,可以瞭解行動中的權力與慾望,論述也是一種實踐,可 以連結到特定的社會及文化實踐。Fairclough (2003)則認為論述是一種語言的 運用,它規範著何時能說、在哪裡說、誰能說、說什麼,由此也可以發現意識型 態與霸權的影響與作用。因此 CDA 的研究取向是針對論述、權力與意識型態三 者的關係進行分析,以深入到社會結構底層中去揭露隱身其中的不平等、不正義 及壓迫等諸多現象與問題。 國內學界陸續引進批判論述分析研究方法,以作為媒體分析的研究策略後 (倪炎元,1999,2012),近年來亦開始運用在教科書、課程、語言、教育改革 及教育政策等各種研究中。故批判論述分析如何運用在「邁向頂尖大學」政策的 研究,以提供一種全新的視野與觀點,讓我們從不同的角度省視此一政策所造成 的效果與影響,是一件值得深入探究的工作。. 3.

(13) 二、 研究動機 依據前述研究背景之闡述,本研究欲以批判論述分析方法,深入剖析邁向頂 尖大學政策中論述、權力與意識型態之間的關係,及其與社會脈絡之間的關連因 素。故本研究動機分為四個部分加以陳述如下: (一)對於邁向頂尖大學政策追求卓越與品質的反思 在英美等英語系國家刮起一股新自由主義所帶動的新資本主義教育改革風 潮後,大學的辦學也必須向企業看齊,並走向市場化經營模式(Hyslop-Margison & Sears, 2006;Regan, 2009)。於是企業界所重視的品質保證機制,不僅成為大學 的學習標竿,而原本流傳於企業界的管理詞彙與術語,更在新管理主義的推波助 瀾下,一躍而為教育界人人奉為圭臬的管理聖經與寶典(Cheng,2009;Hearn, 2001)。就在教育界興起追求教育品質熱潮的同時,少子女化成為社會關注的重 要議題,教育經費的緊縮也成為財政上的熱門話題,再加上經濟環境不景氣所引 發的人力需求問題,諸多問題接踵而來,並且一波又一波重重地敲打在原本數量 已經膨脹到難以負荷,且經營環境日益艱難的大專院校上。然而面對各種排山倒 海而來的危機性論述,教育界亦急於尋找解決問題的可能答案。此時此刻,「卓 越」正是高等教育可以快速瞄準的目標,也是紓解危機壓力的最佳出口(楊瑩, 2008;Stromquist,2010) 。 因為惟有卓越才可以使自己與眾不同,才可以從眾多競逐者中脫穎而出,才 可以獲得顧客的青睞,也才可以在市場中繼續佔有一席之地,而邁向頂尖大學計 畫正是前述卓越思維下的產物。特別是面對全球化與國際化所驅使的教育資本市 場的開放與流通,更讓臺灣的高等教育面臨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因為對手不僅 就在身邊,還存在於世界各地(Verger & Bonal, 2009)。所以,臺灣的大專院校 為了與來自四面八方的「假想敵」一搏高下,必須接受一系列的評鑑工作,作為 品質保證的認可機制,還要奮力地爭取「學術卓越」與「教學卓越」的肯定,以 厚植發展潛力與競爭實力,並展現出成為「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的企 圖心(教育部,2012b)。 令人好奇的是,臺灣高等教育政策在怎麼樣的時空背景下逐漸趨向於「品質 保證」與「追求卓越」的同質性發展,政策中的主要內涵又是如何形成,這些問 題值得深入探討,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一。 (二) 對於邁向頂尖大學政策潛藏意識型態的揭露 在世界各國競相以「世界級的頂尖大學」作為大學發展的目標與方向時,為 了讓世界各國大學能有相互比較的基準,設立「共同的標準」成為必要的手段。 除了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UNESCO) 、世界貿易組織(WTO)、世界銀行 (WBD) 、歐盟(EU) 、亞太經濟合作會(APEC)及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 等全球性或區域性國際組織以協約簽訂、經費補助及政策影響等方式,促使各國. 4.

(14) 高等教育發展模式趨向於一致外(Rotte, 2006),各種世界大學排名的出現,包 括上海交通大學「世界大學學術排行榜」(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簡稱 ARWU)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2012) 、英國 的「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的「世界大學排行榜」(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簡稱 WUR)(THE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2b)及 QS 世界大學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簡稱 QS)(QS top universities,2012)等,皆以各項評 比指標來評判大學的優劣。 然而,國際組織所積極推動的高等教育政策模式,是以新自由主義的市場經 濟作為理論基礎,在「使用者付費」的前提下,國家名正言順地減少挹注大學的 資金,同時不斷提高大學的績效責任;而學生不僅成為市場的消費者,還必須為 自己所挑選的高等教育定型化商品負起成敗責任。就在市場機制成為高等教育奉 行的最高原則後,國家在高等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已轉變成品質管控者,其職責 就是維護市場的正常運作(Hill, 2009)。至於各種世界大學排名的評比指標,包 括:諾貝爾獎得主數目、 「自然」期刊與「科學」期刊論文數目、SCI 和 SSCI 論 文數目等(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2012),皆帶有濃厚的英美國 家學術色彩,雖然世界各國各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大學發展的歷史脈絡也不盡相 同,但是為了擠進世界頂尖大學排名的行列中,調整大學辦學方向以符合共同標 準,自然成為必備的條件之一。 就在國家改變大學經營策略,並放手讓市場主導一切,且以英美國家學術標 準競逐世界頂尖大學的關鍵時刻,我們必須深入發掘政策背後所隱藏的意識型 態,並探討這樣的意識型態對於高等教育的發展產生怎麼樣的影響,此為本研究 動機之二。 (三) 對於邁向頂尖大學政策造成權力與知識場域競爭的反省 由於世界級頂尖大學的名額是「僧多粥少」,其競爭之激烈自不在話下,因 此為了競逐世界前「五百大」、「一百大」,甚至是「五十大」的頭銜與榮譽,各 國無不使出混身解數,以求進入世界級水準的名單中。而集中經費挹注在少數、 特定且已具規模與聲望之大學,正是快速且最為有效之方法(何卓飛,2009;教 育部,2011a:2-3)。 不過國家的經費預算是有限度的,當資源集中在少數學校時,同時也會造成 資源的排擠效應,使得多數學校的資源分配愈來愈少,更會造成大學彼此之間的 競爭壓力不斷升高,因為勝者擁有享用資源的絕對權力,不僅可以鞏固學術優勢 地位,更可以繼續占據社會中的有利位置,並藉由合法化的知識宣稱強化自己的 權力地位。而敗者則落入相對弱勢的位置,只能在權力邊緣處發出微弱的聲音(教 育部,2011b;Ball, 2008; Foucault, 1980)。於是,權力與知識場域的競爭就成為 國家與國家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學校與學校之間、科系與科系之間、領域與 領域之間無可避免的「戰爭」,因為在高等教育市場的叢林法則下,必須自有一 套生存競爭之道(教育部,2011a,頁 5;Webster, 2000, p.320)。 5.

(15) 當臺灣以「競爭性經費」作為邁向頂尖大學政策的核心概念時,各大專院校 之間的相互競逐,對於權力與知識的爭奪,當然也就如同一齣齣戲碼隨時上演。 然而原本以學術象牙塔自居的大學,究竟要如何加入這場權力與知識的競逐大 戰,本研究認為有深入探討之必要,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三。 (四) 對於傳統政策分析忽略政策所處社會脈絡的補充 在政策分析的演進過程中,傳統的政策分析多從實證主義的觀點出發,並使 用嚴謹的量化統計技術來評量不同的政策因素如何對政策造成影響,因此是以線 性分析模式,探討政策的規劃、執行與評估等過程( Lester & Jr,2000)。 而 近 年 來 後 實證主義認為量化統計技術並無法看到政策背後的諸多現象,因此提出 質性的研究方法,不過仍然被質疑缺乏對政策所處社會脈絡的批判與深入探討 (翁福元,2007)。 若從政策是一種文本,也是一種實踐的觀點來看(Ball, 2000),政策的產 生與所處的社會文化脈絡息息相關,因此政策分析必須將社會文化脈絡中的相關 因素加以分析連結,以理解政策中不為人知的深層意涵(Sutton & Bradley, 2001; Sykes, Schneider, & Plank, 2009)。進一步分析目前對於頂尖大學政策的相關研 究,大多以理性決策模式,探討政策的因果關係,然而對於研究中所蒐集到,看 似與研究目的無直接相關之資料,卻未加以深入分析,當然也就無法窺見頂尖大 學政策形塑的全貌,及其與政治、社會、經濟等各個層面因素的連結關係(王玉 麟,2009;何卓飛,2012;胡耕菱,2010;陳俊吉,2010;黃宛瑩,2006;趙雅 惠,2011)。 然而探討邁向頂尖大學政策中社會脈絡的關連因素,實乃政策研究中的關鍵 核心,故必須加以層層剖析,此為本研究動機之四。.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綜合前述研究背景與動機之陳述後可以發現,邁向頂尖大學政策之產生, 不僅與社會脈絡攸關,且對於政策論述中核心理念的形成、意識型態的影響及權 力與知識的競逐等皆有深入分析的必要,故本研究之目的及待答之問題如下:. 一、研究目的 (一)闡述邁向頂尖大學政策論述中核心理念的形成。 (二)批判邁向頂尖大學政策論述中意識型態的影響。 (三)分析邁向頂尖大學政策論述中權力與知識的競逐。 (四)剖析邁向頂尖大學政策論述中社會脈絡的關連。 (五)提出結論與建議,以作為未來政策規畫及實施的參考。. 6.

(16) 二、待答問題 (一)邁向頂尖大學政策論述中核心理念的形成過程為何? (二)邁向頂尖大學政策論述中意識型態的影響層面為何? (三)邁向頂尖大學政策論述中權力與知識的競逐模式為何? (四)邁向頂尖大學政策論述中社會脈絡的關連因素為何?. 第三節 名詞釋義 在本節名詞釋義中,將針對「頂尖大學」及「批判論述分析」加以闡釋其意 涵, 「頂尖大學」是本研究的政策核心概念, 「批判論述分析」則是本研究主要的 研究方法。分述如下:. 一、 頂尖大學 頂尖大學(top university)是近年來世界各國高等教育追求卓越發展的重要 政策,並以具有卓越的學術研究聲望及在國際間占有重要地位作為衡量的指標。 而在本研究所指的頂尖大學,是經由「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審核通過,且獲教育 部經費補助,以打造出具備國際競爭力、提升國際學術地位、吸引國際一流人才 及促進國際交流合作的世界一流大學,並以成為進入世界頂尖大學排名之列的世 界級大學(world-class university)為實踐目標,而其具體達成方式則是以計畫中 的 10 個績效指標作為檢核標準。. 二、 批判論述分析 批判論述分析是近年來從歐美發跡並廣泛運用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 各種重要議題中,以及文學批評、語言學、社會語言學、新聞學、哲學等不同領 域裡,更深入到教育政策、教育改革、課程與教科書研究等教育領域中各個層面 的一種研究方法。而在本研究所指的批判論述分析,是以語言學與社會學二者為 共同理論基礎,並從語言與社會的互動關係出發,以深入探討意識型態、權力與 知識之間的關係,並連結至更廣大的政治/社會/文化/歷史等情境脈絡中,一 方面從認知者主動詮釋的觀點,去發現論述形成的原因;另一方面則以意識型 態、權力/知識作為切入點,以理解社會規範形成規約之方式,進而將論述、社 會規範與社會文化脈絡加以串連分析,以架構出邁向頂尖大學政策的完整樣貌。. 7.

(17)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在本研究中,除以批判論述分析作為邁向頂尖大學政策的主要研究方法外, 另佐以「文件分析法」及「訪談法」,藉以蒐集到多元面向、多重觀點及多維度 論述的各種資料,以擘畫出邁向頂尖大學政策的完整形貌。在本節研究方法與步 驟中,除說明「文件分析法」及「訪談法」二種研究方法外,並詳述本研究實施 的步驟。. 一、研究方法 為達成前述之研究目的,並回答前述之研究問題,本研究選擇的研究方法為 「文件分析法」及「訪談法」 。 「文件分析法」可以深入探究官方文件在特定的時 空背景脈絡下的深層意涵;而「訪談法」則可以蒐集到迴異於官方立場的不同資 料,以補充「文件分析法」之不足。二者分述如下: (一) 文件分析法 文件分析法重視概念的發展及彼此之間的連結關係,是一種確認並恢復文件 間關係、意義與重要性的方法(Altheide, 1996) ,因此在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中, 文件分析法可以補充其他方法的不足,是一種重要的資料分析方法(吳和堂, 2011)。蔡清田(2010,頁 143)認為文件分析法除了可以提供研究中相關議題 的訊息情報外,還可以作為檢查資料的證據。翁福元(2007,頁 13)則提到文 件分析法除以官方的文件作為資料蒐集的主要對象之外,還包括政治人物或是相 關人員的信件、日記等相關的「一手資料」(primary data)。 由於文件的產生與特定的社會文化環境密切相關,因此,我們在對文件進行 分析時,必須將其放置在特定的時空背景脈絡,以理解其所涉及人們生產、消費 及交換時所形成的關係網絡,故必須採取一種「關聯性、歷時性和共時性」相結 合的分析方法(陳向明,2002,頁 170)。 本研究將蒐集「邁向頂尖大學」政策相關的官方文件,透過深入分析及比較, 以瞭解邁向頂尖大學計畫中政策內涵的形成過程,並從中發掘意識型態對於政策 制定的影響,進而從各方爭奪知識與權力的競逐模式中,去反思政策中主體所採 取的行動策略,並從社會脈絡的關連因素中,找到未來政策發展及修正之參考方 向。 (二) 訪談法 訪談法是社會科學研究中最常使用的資料收集方法之一,主要著重於受訪者 的生活經驗,並從受訪者的角度出發,藉由研究者與受訪者雙方所進行的意義建 構過程中,瞭解受訪者對於社會事實的認知(陳向明,2002,頁 79;Minichiello, Aroni., Timewell ,& Alexander, 1995)。蔡清田(2010,頁 142)認為,訪談法是 8.

(18) 立基於平等對話的共識上,研究者透過有目的的談話過程,可以深入到受訪者的 內心世界,以進一步理解受訪者對於事件或問題的價值觀念、情緒反應及其行為 規範等。 至於訪談法的模式,可以區分為結構式訪談(structured interviews)、非結 構式訪談(unstructured interviews)及半結構式訪談(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三種。結構式訪談又稱為標準式訪談或調查式訪談,研究者會事先設計好一致性 的問題,由受訪者依序回答,故是一種標準化流程的訪談模式。而非結構式訪談 又稱為開放性訪談或非標準化訪談,主要著重於研究者與受訪者之間的互動,以 探究受訪者內心最深層的想法及最主觀的情感。至於半結構式訪談又稱為焦點訪 談,是一種兼採結構式訪談與非結構式訪談二者特點的訪談模式,研究者雖然仍 會事先定下訪談大綱,但會利用較為寬廣的開放性問題,以引導受訪者針對該主 題進行深入的意見陳述,目的則是蒐集受訪者對於特殊事件的主觀看法(周文 欽,2004;Babbie,1998; Neuman,2000)。 本研究將採用半結構式訪談模式,除事先擬定訪談大綱外,並以開放性、清 晰性及具體性問題,引導受訪者針對「邁向頂尖大學」政策的形成背景及其社會 脈絡中的關連因素、政策內涵的形塑過程、政策所隱含的意識型態及其影響、政 策制定過程中權力與知識的運作以及政策中的主體究竟如何被看待及其所面臨 的處境等問題,加以深入探討。另本研究將訪談「邁向頂尖大學」政策不同身分 與立場的參與者或關係人,從不同面向、不同觀點、不同論述等各種層面,完整 地擘畫出政策的多樣性、多變性、跨領域及影響性,以形構出「邁向頂尖大學」 的政策全貌。. 二、研究步驟 本研究實施歷程可區分為三個階段(如圖 1-1) ,分別是計畫階段、實施階段 以及分析階段。計畫階段著重研究主題、目的與方法的擬定;實施階段則著重「邁 向頂尖大學」政策相關官方文件資料的蒐集、摘要、闡述、詮釋,並進行訪談工 作;分析階段則聚焦於政策及訪談文本的分析,並提出結論與建議。各階段之步 驟如下: (一) 計畫階段 1.蒐集、閱讀與分析資料 在研究之初,研究者廣泛蒐集並閱讀高等教育、政策、社會學、批判論述分 析等相關理論與研究資料並加以分析後發現,在高等教育相關政策中,近年來有 日益趨向於以追求卓越與頂尖為目標,並形成相互競爭的氛圍以全力競逐世界級 大學地位與頭銜的趨勢。然而,在相關的高等教育政策研究中,卻缺乏從批判的 立場及社會學的觀點來加以剖析其政策表相下深層意涵的論述,故研究者亟欲以 有別於傳統政策分析的研究模式來探究當今重要的高等教育政策。. 9.

(19) 2.確定研究主題與方向 經過進一步瞭解及分析高等教育相關政策發展的脈絡後,研究者鎖定「邁向 頂尖大學」計畫,作為本研究主要研究的對象。「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的前身是 「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該計畫不僅獲得五年五百億元的經 費挹注,且在各方爭議不斷的聲音中仍然延續至今。由此可見, 「邁向頂尖大學」 計畫確實有值得深入探討的研究價值。為了挖掘政策底層諸多未能言明的意識型 態、價值預設及權力、控制、規則等議題,本研究將從批判的立場及社會學的觀 點來加以剖析其政策表相下深層意涵。 3.聚焦研究目的與問題 由於傳統政策理論研究取向大多以線性分析模式,探討政策的規劃、執行與 評估等過程,著重的是因果關係的探討,卻忽略了政策為何會以特定形貌呈現出 來的諸多因素。故本研究將研究目的與問題聚焦在政策中主要內涵的形成、意識 型態的影響、權力/知識的競逐及社會脈絡的關連等四個面向。從政策中主要內 涵的形成,可以瞭解高等教育發展的方向,而其背後所隱藏的意識型態,往往已 預設政策的偏好與立場,而這樣的偏好與立場所呈現出的權力與知識的控制與作 用,不僅代表著是誰的想法與聲音獲得重視,也真實反映出在資源日益稀少的情 形下,權力與知識的競逐戲碼,是無時無刻都在上演的。最後,政策並非在真空 狀態中生產出來的,其所涉及的社會脈絡相關因素,皆是本研究必須加以深入探 討的重要課題。 4.擇定研究方法 為達成前述之研究目的,並回答前述之研究問題,本研究採用的研究方法為 「文件分析法」及「訪談法」 。 「文件分析法」將「邁向頂尖大學」政策相關的官 方文件加以串聯分析,而「訪談法」則從不同身分與立場的參與者或關係人的觀 點出發,進而形構出「邁向頂尖大學」的政策全貌。另本研究運用「批判論述分 析」的方法論,以探討「邁向頂尖大學」政策中意識型態、權力與知識之間的關 係。 (二) 實施階段 1.蒐集與分析政策文本 本研究將蒐集「邁向頂尖大學」政策相關的官方文件,並進行「關聯性、歷 時性和共時性」分析,以呈現出「邁向頂尖大學」政策完整的發展脈絡、重要內 涵及關聯因素。. 10.

(20) 2.將資料加以摘要、闡述、詮釋並提出本研究之理論觀點 除蒐集與分析政策文本外,本研究將廣泛蒐集邁向頂尖大學政策相關理論與 研究資料,從意識型態、權力與知識等面向切入,並加以摘要、闡述、詮釋,以 建構出本研究之理論觀點。 3.進行訪談 另本研究將訪談「邁向頂尖大學」政策相關的參與者或關係人,從不同觀點 探討政策的面貌。 (三) 分析階段 1.分析政策文本並從中精煉出結構 本研究將從「邁向頂尖大學」政策文本層面,進行主要內涵形成的描述分析; 並從互動層面探究官方決策者與利益相關人的互動歷程及基於不同意識型態的 論述實踐方式,進而在各方對於論述主導權的爭奪戰中,發現權力/知識對於政 策詮釋的影響;最後則從脈絡層面,對於「邁向頂尖大學」政策的產生脈絡,從 全球化與國際化、市場化與企業化、商品化及績效化等焦點進行產生及解釋社會 條件的分析,以揭露國家控制知識產生的政治、社會、經濟及文化等結構關連因 素。 2.分析訪談文本並從中精煉出結構 對於訪談文本,亦將從文本、互動與脈絡等三個層面,深入探討意識型態、 權力與知識等重要議題,並分析其與政治、社會、經濟及文化等結構之關連因素。 3.批判反思前述步驟之分析並持續與理論對話 在政策文本與訪談文本的分析過程中,研究者將不斷地進行批判反思工作, 並反覆地檢視前述研究步驟之分析,進而透過與理論的持續對話,讓自己的疑問 得到澄清、思想得到啟發,問題得到解答,並能發展出新的研究方向。 4.提出結論與建議 綜合前述之研究,研究者將提出結論與建議以作為後續研究者之參考。. 11.

(21) 蒐集、閱讀與分 析資料. 確定研究主題 與方向. 計 畫 階 段. 聚焦研究目的 與問題. 擇定研究方法. 批 判 反. 蒐集與分析政 策文本 實 施 階 段. 思 前 述 步 驟 之. 將資料加以摘 要、闡述、詮 釋並提出本研 究之理論觀點. 進行訪談. 分 析. 分析政策文本 並從中精煉出 結構. 對話. 分析訪談文本 並從中精煉出 結構. 階 段 提出結論與建 議. 圖 1-1 研究歷程圖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12. 分 析 並 持 續 與 理 論 對 話.

(22)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為利本研究順利進行,本研究分別界定研究範圍及限制。研究範圍的界定, 是為了清楚說明本研究所聚焦的對象;而研究限制的界定,則說明了本研究的局 限。分述如下:. 一、研究範圍 本研究界定之研究範圍,分為時間範圍、文件範圍、對象範圍及議題範圍等 四個部分,藉由前述四個範圍的界定,可以了解本文所要研究的時、物、人及事。 分述如下: (一) 時間範圍 本研究以「邁向頂尖大學」計畫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第二期)的前身是「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第一期),二 者之間雖為前後期關係,然第一期已從2006年起實施至2011年執行完畢,第二期 則接續從2011年起實施,並預計於2016年執行完畢。為完整交代「邁向頂尖大學」 計畫的發展脈絡,本研究所界定探討的「邁向頂尖大學」政策,其時間範圍將從 2006年起開始至今。 (二). 文件範圍. 本研究將蒐集「邁向頂尖大學」政策相關的官方文件,包括:座談會會議紀 錄、立法院專案報告、教育部電子報、計畫書、白皮書、報告書、教育部及各校 頂尖大學網站等資料。 (三) 對象範圍 本研究將訪談邁向頂尖大學政策不同身分與立場的參與者或關係人,包括: 政策規劃、制定與受益者,如高等教育宏觀規劃委員會委員、教育部長、邁向頂 尖大學計畫審議委員會委員、獲補助之學校人員;另將訪談參與此一政策的民間 團體代表以及未獲補助之學校人員等人。 (四) 議題範圍 本研究將「邁向頂尖大學」政策有關之議題,聚焦在論述、權力與意識型態 之間的關係,及其與社會脈絡之間的關連因素。. 13.

(23) 二、研究限制 依據前述界定之研究範圍,本研究界定之研究限制,亦分為內容範圍、文件 範圍、對象範圍及議題範圍等四個部分。分述如下: (一)內容限制 本研究界定之時間範圍從 2006 年起至今,然而「邁向頂尖大學」政策之倡 議、構思、成形等發生的脈絡,卻可追溯至 1994 年,在當時臺灣經濟快速成長、 社會型態趨向自由而多元的時代背景促使下, 「大學法」修正通過,不僅強調「學 術自由」與「大學自治」精神,更期許各大學可以發揮辦學特色,以戮力追求卓 越。緊接著,1999 年通過「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設置條例」 ,2001 年 7 月公布 「大學教育政策白皮書」 ,2000 年至 2003 年推動「大學學術追求卓越發展計畫」 , 2002 年至 2004 年推動「研究型大學整合計畫」,2003 年公布大學校院暨研究所 進退場機制,2004 年則推動「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直到 2005 年教育部公 布「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 ,並在 2011 年更名為「邁向頂尖大 學計畫」為止。雖然相關政策對於「邁向頂尖大學」政策之促成皆有直接或間接 之關連,惟囿於人力及時間等因素,本研究仍將聚焦於「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 尖研究中心計畫」及「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對於相關政策只能作概略性討論, 此為本研究限制一。 (二)文件限制 本研究界定之文件範圍以蒐集「邁向頂尖大學」政策相關的官方文件為主, 雖然本研究蒐集之文件資料已儘量涵括各相關資料,然囿於資料保存及蒐集取得 不易等因素,故審查會議資料及相關會議資料仍有缺漏,此為本研究限制二。 (三)對象限制 本研究界定之訪談對象範圍以「邁向頂尖大學」政策不同身分與立場的參與 者或關係人為主,雖然本研究之訪談對象已儘量涵括各種重要身分之人員,然囿 於人力、時間及某些重要人員之訪談不易安排等因素,故實際執行此政策的教育 部高等教育司官員、在相關會議中表達贊成與反對等各種關鍵性意見之人士以及 相關有影響力之決策官員、企業界人士等,皆無法列入本次受訪對象名單中,此 為本研究限制三。 (四)議題限制 本研究將「邁向頂尖大學」政策有關之議題,聚焦在論述、權力與意識型態 之間的關係,及其與社會脈絡之間的關連因素。然而批判論述分析所關注的議題 面向甚為廣泛,惟本研究無法觸及各種議題,此為本研究限制四。. 14.

(24) 第二章 批判論述分析之探討 在本章批判論述分析之探討中,將分為四節加以探討。第一節描述批判論述 分析的源起與發展;第二節分析批判論述分析的理論與分析架構;第三節則探討 批判論述分析應用的議題與挑戰;第四節評析批判論述分析之相關研究作為本研 究及後續研究之參考。. 第一節 批判論述分析的源起與發展 在本節批判論述分析的源起與發展中,將分為批判論述分析的源起與批判論 述分析的發展加以探討。在源起的部份,說明批判論述分析的起源;在發展的部 份,則說明批判論述分析的理論發展。分述如下:. 一、批判論述分析的源起 「批判論述分析」之所以從「論述」與「論述分析」發展出獨樹一格的理論 與方法,不僅有其時代背景的獨特性,更與當代社會脈動緊密結合在一起。故本 文將分別從語言學、社會語言學再到批判語言學的進程,說明批判論述分析的源 起與脈絡。 (一) 從語言學到社會語言學 「批判論述分析」與語言學的發展脈動,是緊密貼合在一起的,故探討批判 論述分析也必須同時探討語言學的發展脈絡。在「批判論述分析」一詞正式提出 以前, 「論述」與「論述分析」早已成為語言學重要的分析工具。 首先在Ferdinand de Saussure1916年出版的《普通語言學教程》 (The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中提出「語言是一種形式,而非本質」的看法,一來說明了 語言本身所具有的結構特性,再者也讓研究者了解語言並非存在於真空的狀態 中,必須與社會事件與環境連結在一起,才能理解語言所具有的複雜性(Keaney,1 986:240)。 接著Heidegger(1927/1962)在《存有與時間》 (Being and Time)中提到「理 解」是人類存在的一種生活方式,在前有(fore-having) 、前見(fore-sight)及前 知(fore- concepttion)三者的基礎上,透過詮釋者的「說」與「寫」,開展文本 意義的多樣性。高宣揚(2005)認為語言一旦被說出來與被寫出來,就會成為一 種論述,並獲得存有的地位,當語言經過使用,在特定場合與特定社會文化力量 控制下,可以成為一種語言論述,並成為一種有力的武器,甚至成為鬥爭的工具。 至此,語言已不單單只是符號本身所具有的意義而已,藉由符號的書寫、句 子的排列組合、文法的結構型態、文本的形成及意義的詮釋等,語言已然成為一 種詮釋社會關係的文化工具,雖然此時研究者已開始注意到語言與社會結構之間. 15.

(25) 的互動關係,然而,此時多數語言學者對於語言的使用,仍從靜態觀點出發,偏 向於找出不同語言使用者對於語言或文本的不同詮釋而已。 Foucault(1977,1980)則反對結構語言學者對於語言的靜態觀點,他認為語 言處於動態的社會環境中,會隨著外在環境的變化而隨之變動,因此語言的使用 與文化環境有關。他進一步提到論述與權力二者之間的互動關係,論述本身就是 一種權力,而權力則反映了當代的真理政權,故論述的形成、行使與運作等都受 到社會秩序的規範與制約。因此Foucault認為藉由論述分析,可以發現在社會規 則的作用下,究竟什麼話可以說、什麼話不可以說、什麼話被納入論述中、什麼 話又被排除等各種權力與知識運作所交織而成的潛規則或顯規則。 就在前述各家理論不斷地施肥與灌溉之下,「論述」與「論述分析」的發展 已逐漸呈現出豐富多元的枝葉繁茂現象,再加上二十世紀高度工業化及追求科技 文明的趨勢下,民主社會開放自由的學術風氣已然成形,又面對西方主流論述所 衍生的族群、階級及性別等多元文化議題的衝擊等諸多因素的交互影響下,不僅 提供了批判論述分析滋長的土壤與養分,也播下了日後促使批判論述分析發芽茁 壯的種子。 (二)從社會語言學到批判語言學 自從「批判論述分析」在社會語言學裡大量吸取了養分後,「批判論述分析」 開始與「論述分析」有著愈來愈明顯的區分。「論述分析」雖然關注社會現象與 議題,卻仍然在文本中打轉,忽略了文本與社會情境之間的連結。而「批判論述 分析」則跨出文本之外,與更廣大的政治、經濟、社會、歷史、文化等脈絡,產 生緊密的連動關係。 緊接著Fowler、Hodge、Kress與Trew(1979)在《語言和控制》 (Language and Control)中提出批判語言學(critical linguistics)的論述分析方法後,正式宣告 了批判論述分析方法研究時代的來到。在當時文學批評學家認為傳統的論述分析 方法忽視了論述與社會的關係以及論述生成和解釋過程的社會和歷史條件,因此 他們冀望藉由論述來作為搭架符號語言與社會實踐之間辯證關係的中介橋樑,於 是批判論述分析也就順勢從土壤中向上開展,並站穩重要的立足點。 在批判語言學之後,CDA的發展更積極地與各家理論進行接觸與對話。Van Dijk(1993)從社會認知心理學的進路出發,對於批判論述分析的目標、方法與 理論基礎加以探討,並從社會結構的鉅觀與微觀層面,分別論述統治階級如何透 過文本與言說,來維繫社會的不平等關係。Fairclough(1995)則汲取了批判社 會學的理論,進而提出批判論述分析的理論模型,至此「批判論述分析」一詞已 成為批判語言學、批判語言研究、語言的批判途徑等學術社群的代名詞,更確立 了批判論述分析在學術界的地位(倪炎元,2011)。 面對後資本主義時代中,新自由主義所帶來各種市場經濟理論的強力論述, 其強大影響已遍及政治、社會、教育、文化等各層面,此時此刻,批判論述分析 更必須正面迎戰,才能發揮CDA的功用,並成為批判、揭露、解構社會中諸多不. 16.

(26) 公不義的有力武器。. 二、批判論述分析的發展 批判論述分析的迅速發展,是對於各家理論採取廣泛接觸且幾乎是全盤接受 的原則下所產生的必然結果,為理清批判論述分析的發展脈絡,必須針對其所承 襲的理論學派加以探討。 (一) 結構主義語言學 首先是結構主義語言學提出了語言符號運用時必須與社會產生對應關係的 觀點,故文本的產生與特定的「能指」 (signifiers)與特定的「所指」 (signifieds) 之間的關連性和意義性有關,故批判論述分析即以結構主義語言學的理論與方法 為基礎,對於文本中敘述語句的「字彙」 、 「語法」 、 「聚合性」與「文本結構」加 以分析探討,以瞭解語彙與意義的形成過程、語法的運用及子句、句子的組成、 句子與句子之間的連結聚合以及在社會脈絡下的文本結構特性(潘志煌,2010; Fairclough, 2010)。 結構主義語言學的理論觀點,為語言學開拓了一片新天地,也讓語言學者開 始認真思考,語言在符號表象下所代表的深層意涵。當語言與社會二者產生鍊結 關係時,語言當然不再只是語言而已,它往往反映著社會結構中的某種形式、模 組、組織、架構、運作等,因此,它不僅是一種思想,也是一種行動的展現。 (二) 社會認知心理學 再來是社會認知心理學所提到的語言使用者「主觀的詮釋與建構」觀點。Van Dijk(2009)認為,個體會形成自己獨特的認知結構,並將社會情境中的知識建 構成脈絡,因此,對於批判論述分析研究者而言,論述是隨著個人經驗與環境變 化而不斷更新,故在論述實踐過程中,文本的生產、消費與分配,與其所處的環 境是保持著一種互動平衡的微妙關係。 是故,當論述鑲嵌在社會脈絡之中成為一種文本時,不同的主體對於文本的 詮釋,存在著極大的差異,而這樣的差異性,更可以反映出認知主體在階級、性 別、族群、文化等各種根源於社會結構深層因素的差別與區分,並驅使著主體對 社會情境作出迥異的反饋與回應。因此,從主體所採取特有的詮釋觀點與立場, 可以讓我們深入發掘存在於不同主體之間的矛盾與衝突,更可以進一步對應其所 存在的社會環境中所具有的複雜、交錯的關聯因素。 (三) 後結構主義 另外後結構主義提出「論述建構」的理論觀點。後結構主義者認為論述不只 反映出社會文化,事實上論述還參與並建構社會文化,因此論述既受到社會結構 的制約,同時也對社會結構產生建構的作用(Fairclough,1992)。van Leeuwen 17.

(27) (1993)則認為論述在社會實踐過程中,一方面是權力和控制的工具,另一方面 也是社會建構實體的工具。至於Foucault對於論述的關注也不在言語或語言本身 的特性為何,他在意的是論述與社會、政治、經濟、文化之間的複雜關係,他認 為論述之所以在特定的時空環境中出現,必有其不為人知的秘辛,而此秘辛背後 正代表著知識、權力、道德與社會之間的緊張關係。他運用知識系譜學的方法, 詳細描述了從古到今監獄的產生及刑罰方式的演變,也讓我們觀看到從外在到內 在規訓的轉變過程;而他對於性史的研究,也讓我們理解「性」如何在主流規範 的道德價值觀塑造下,成為今日以合法婚姻關係為前提的標準化常態性活動(侯 元鈞,2010;翟本瑞,2002;Allan, 2010; Foucault,1976/1978,1977,1980)。 批判論述分析受到後結構主義的啟發,亦從論述生產與建構的觀點出發,去 分析論述在社會實踐過程中,受到哪些知識、權力、意識形態與霸權的規範與影 響。由於知識、權力、意識形態與霸權之間,往往伴隨著統治者與被統治者、優 勢階級與弱勢階級之間的對立與抗拒,因此知識與權力的行使,也就成為一種武 器與工具,不僅協助上位者順利轉化意識形態成為柔性說服的文字與語言,也趁 此鞏固了統治者的優勢地位。然而,在霸權運行的過程中,並非只是單向的施為 而已,主體仍會以各種形式的行動,反向地回擊在霸權日益擴張膨脹下,所形成 的權力巨物。 藉由批判論述分析的深入剖析,除了層層剝開權力黑幕,並揭露霸權迷思 外,更以實際的批判行動,帶領我們深入到問題的核心,進而從解構的作為中建 構出有意義的文化。 (四) 批判社會學 批判論述分析在吸取前述各家理論的菁華要義後,已成為研究人文社會學科 領域中的重要工具。近年來更積極地批判新自由主義所帶來的全球市場化與商品 化的影響,並與批判社會學的理論緊密結合在一起,進而呈現出具有鮮明風格的 社會學形貌(Fairclough, 2010)。 批判社會學反對實證主義價值中立的迷思,不僅讓科學凌駕於人性之上,更 因此而忽略了人身為主體的能動性與反思的行動力量(楊深坑,1997)。另外, 批判社會學亦認為解釋社會學過於強調個人主觀性的意義理解,只從行動者的立 場來了解社會世界及行動的意義,結果淪為某種意識型態的反映,卻對正確的觀 點只有一個或少數幾個的事實視而不見(張源泉,2006)。 事實上,批判就是一種辯證思考,旨在對現實社會進行批判與揭露,並創造 以社會理論引發社會變遷的可能性;批判也是一種增權賦能的實踐行動,可以帶 領被壓迫者得到解放;批判更是一種價值承載的研究行動,因此研究者本身即是 一位轉化型知識分子(張建成,2002;Lincoln & Guba, 1985)。故批判社會學意 圖深入發掘潛藏在社會結構制度下的權力、知識與意識型態,進而帶領大家揭開 錯誤意識的面紗,並藉由批判性思考與行動力量,挑戰生活中不合理的威權統治 和控制,以真正邁向解放之路。. 18.

(28) 於是批判論述分析就在批判社會學理論的滋養下,迅速發芽、生長、茁壯, 並因此而枝葉繁茂,成為一棵集結各家理論果實的大樹。自此批判論述分析的發 展,也就順勢從語言、文本跨到脈絡層面,並在吸收了社會學理論的精華後,轉 變成跨越研究領域及超越國家界線,並逐漸受到學術界重視且廣泛採用的批判利 器。. 第二節 批判論述分析的理論與分析架構 在本節批判論述分析的理論與分析架構中,將分為批判論述分析的理論架構 與批判論述分析的分析架構加以探討。在理論架構部分,將說明各家理論要義, 整合並提出研究者自己的理論架構;在分析架構部分,則提出不同的分析模型, 作為研究者進行分析工作的參考;最後,進一步以研究者的觀點加以闡釋後,提 出本研究的理論與分析架構。. 一、批判論述分析的理論架構 批判論述分析雖然對於各種理論採取無所不包的立場,但是卻又呈現出百家 爭鳴,各吹各的調的紛亂情況。為了梳理出批判論述分析的理論架構,以作為後 續研究參考,本文將從批判論述分析的主要理論談起,再加以綜合分析,並提出 研究者所建構的理論架構。 (一) 批判論述分析的主要理論 在批判論述分析的主要理論方面,為了清楚說明各家理論的特點,將分別探 討國內外學者對於批判論述分析理論的觀點後,再進一步闡述各家理論要義。分 述如下: 1. 國內學者對於批判論述分析理論的觀點 國內對於批判論述分析理論的探討中,倪炎元(2011,頁84)認為批判論述 分析大多建基於特定的語言學分析,再由不同理論派別的研究者選擇了不同學科 的資源進行整合,而不同理論派別的研究立場,也會導向不同脈絡的探討,故研 究關注的焦點自然也不會相同,但共同的目標都是實現論述分析的批判性。以 Fairclough(1995)批判社會學理論而言,Fairclough將語言學、符號學理論與社 會學理論結合起來,並強調對語言之社會脈絡(social context)進行探究,除進 行意識型態、文化霸權、權力與知識等分析外,並連結至社會文化的場域或公共 空間,以探討論述與社會結構之間的辯證關係;至於Van Dijk(2009)則以社會 認知心理學為立論基礎,他認為在論述與社會文化之間需要一個「界面」 (interface),而擔任這個中介角色的就是心理學上的「認知」(cognition); 另外Wodak(Reisigl & Wodak, 2009, p. 87-121)選擇歷史社會學理論 19.

(29) (discourse-historical approach, DHA),DHA提出四個相互關連的脈絡,包括: 合作文本、互為文本、非語言文本及更廣闊的社會政治和歷史脈絡,而DHA最 重要的理論基礎,就是文本、類型、論述與再脈絡化之間的區分。 王孝勇(2011,頁186-187)則提到「批判取向論述分析」(critically oriented discourse analysis, CODA)理論發展的矛盾。他首先提到批判語言學者Fowler與 Kress(1979)的論點,Fowler與Kress認為語彙的選擇和表述方式,都具有特殊 的社會性意義,但卻又認為語言的自由選擇並不存在,因為會受到社會規範的制 約與影響。這種理論發展所呈現出的矛盾現象,也說明了批判論述分析在借用相 關理論時,所面臨到如何將其轉化並結合於其中的困境。因此他援引了Halliday (1994)所提出重視社會互動與脈絡的語用理論(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 SFG),Althusser(1994)與Gramsci(1971)強調國家對人民行使「柔性統治」 的意識型態理論以及Foucault(1980)所言在論述規範下主體成為權力工具的主 體理論。藉由前述理論的探討,研究者希望搭建一座整體性的理論平台,來接合 這些論述並提供一個引介和接合後續研究的理論脈絡。 2. 國外學者對於批判論述分析理論的觀點 至於國外對於批判論述分析理論的探討,Blommaert(Blommaert & Bulacen, 2000)亦認為於 CDA 在方法論上呈現出多種樣貌,如系統功能語言學(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的使用、文本語言學(text linguistics) 、文體學(stylistics)、 社會符號學(social semiotics) 、修辭學(rhetoric) 、對話分析(CA)等。Blommaert 認為 CDA 對於「權力/知識」與「意識型態」有很明顯的旨趣,因此 CDA 利用 Foucault(1971, 1980)的「論述秩序」 (orders of discourse)與「權力/知識」 (power/knowledge)、Gramsci(1971)的「霸權」(hegemony)以及 Althusser (1994)的「意識型態國家機器」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es)等概念來詳細闡 述「論述」、「權力/知識」與「意識型態」的關連。 Weiss與Wodak(2003, p.23)提到CDA乃是跨領域或跨學門的理論架構與研 究方法,相關研究者必須釐清語言、論述、行動、社會結構等基本概念,並重新 探討語言結構與社會結構的辯證關係。 3.各家理論要義 在各家理論要義中,研究者綜合前述討論後,提出Halliday (1994)的語用 理論、Foucault(1980)的權力/知識理論、Gramsci(1971)及Althusser(1994) 的意識型態理論、Van Dijk (2009)的社會認知心理學理論以及Wodak(Reisigl & Wodak, 2009)的歷史社會學理論作為代表。分述如下: (1) Halliday的語用理論 Halliday (1994)認為語言之所以成為語言,是來自於社會結構功能,因此 語言本身並非只是字詞及文句的排列組合而已,事實上,主體選擇哪些字彙或運. 20.

(30) 用什麼特殊的方式說話和書寫,都具有特定的意涵,因此語言就是一種承載某種 特定目的的行動。 由於傳統的語言學將語言本身劃分成彼此互不相干的類屬,故傾向於將語言 學與社會語言學截然二分,並認為語言學中的文法或語言結構,是人們基於先天 因素所習得的技能(Fowler & Kress, 1979),此種說法讓語言與社會脈絡脫離, 成為真空狀態下的產物。不過批判語言學者則認為語言的形式指涉了內容,因此 發展出語言的文本分析規則,藉以分析語言的意義生產。 Halliday的語用理論對於批判論述分析理論的啟示,就是語言是社會活動的 產物,因此語言的形式決定了語言的內容,故語言的意義來自於語言系統與社會 系統之間的辯證關係。 (2) Foucault的權力/知識理論 Foucault(1976/1978)認為權力是無所不在的,它以多元面貌呈現在人與人 之間的言談與行動之間,也以各種形式依附在人所生存的制度與環境中,甚至於 進入到人的身體、精神與意識中,成為人的形體與思想的一部份。然而有別於 Marx(1976)所言權力是資產階級壓榨無產階級工具的觀點,Foucault(1980) 認為權力並非只是單向的施為作用,事實上,在權力所到之處就會有抗拒的行 動,抗拒者並同時參與權力行使及生產的過程,故權力之運行是以雙向互動方式 交互進行著。 Foucault(1980)提出權力與知識是一體兩面的概念,一方面權力藉由知識 的支撐,增加其合法性及正當性,另一方面知識則透過權力的行使,成為當代的 真理政權。他以「權力/知識」這個專有名詞,代表二者相互依存又緊密連結的 共生關係。Foucault(1977)進一步提到,為了確保權力/知識的順利行使,必須 施以「監視」的作用力,而「監視」之所以發揮強大力量的主因,就在於即使沒 有任何人在旁邊監看,人們也會覺得自己隨時隨地被注視著,因而產生恐懼感, 並心甘情願地遵守規定。 Foucault的權力/知識理論對於批判論述分析理論的啟示,就是可以帶領我們 去發掘真理宣稱背後的權力樣貌,以瞭解主流論述所運用的規訓方法,並分析主 體在權力交互作用下的抗拒作為。 (3) Gramsci與Althusser的意識型態理論 有別於古典馬克思主義認為國家是壓迫性的角色,Gramsci(1971)認為現 代的國家除了仍以傳統的軍隊、警察及司法機關等提供必要時所需的鎮壓力外, 為了鞏固統治階級的權力,必須對被統治階級施以「心智與道德的領導」,以維 持不平等的權力關係。而扮演「心智與道德」的領導角色者,並非是「政治社會」 中的鎮壓性機器,而是由「公民社會」中的教會、傳媒及學校等霸權機器擔負起 此一重責大任。. 2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智者大師根據《大品般若經》 、 《大智度論》 、 《成論》 、 《毘曇》等較早期的大乘經 論對禪法的演繹及修行,使我們聯想起近代西方學者 Paul Harrison

你認為1760年代英國對北美洲殖民地 實施的經濟政策對當地人民生活帶來 甚麼負面影響?參考資料A,解釋你的

在南京條約的政治方面,在 條約割讓香港會令中國政治 影響力下降,因為英國在華 的勢力坐大,中國慢慢失去

行為 描述行為時不要有批判成分 影響 說明行為對團隊/其他人的影響 期望 說明預期會採取甚麼改進性行為 結果

「群體免疫」成效。這項寬鬆的防疫政策對經濟活動的影響雖然較低,卻讓瑞典成為北歐

因為我們的學員年齡層是大概 75~80 歲左右,那這些中高齡(老師)的來跟

多年以來,我們發現同學針對交換生或訪問學生的規劃有幾種類 型:(1) 選擇未來行將深造的國家與學校; (2) 選擇一個可以累積壯遊行 旅的大陸; (3)

主持人 政府這邊他們想說,是不是在政策上面有什麼樣相對應的調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