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的內容主要是回顧跟「在」構式相關的研究,梳理先前相關的討論,為 之後的研究提供背景介紹,從「在」的詞類討論到變式,主要分七節,依次是:

2.1 是「在」的詞類討論,確立「在」的詞類分布;2.2 是「在」當介詞時的介 引功能,說明「在」可以介引的內容;2.3 解釋「在」的各種構式的意義、大致 上的功能;2.4「在」的相關句式、句式義和語言使用上的特色;2.5 討論「在」

的一些變式(transformation)及限制;2.6 為非母語人士「在」的使用觀察;2.7 為總評、小結。

2.1「在」的詞類問題

了解一個字的詞類有助於人們對於它的相關句式和語意的探討。「在」到底 屬於什麼詞類?是動詞?副詞?還是介詞? 以下列舉趙元任(1980)、呂叔湘 (1980)、朱德熙(1982)、胡裕樹(1995)、劉月華等(2001)、王力(2002)、Li

& Thompson (2007)的說法進行比較:

趙元任(1980)先生認為「在」的動詞用法像「給」一樣,可以單用,如:

「在家裡歇著吶」,「在」是連動式的首位動詞,後頭常省略的賓語是「那兒」。「他 在那兒吃著飯吶」常常被說成「他在吃著飯吶」。他還舉了二個句子「在揚州住 家」和「住在揚州」。依他的說法,前者是連動式,因為前者的中心「住家」位 於第二個部分,而「在揚州」是修飾語;後者是動補結構,「住」是中心,「在揚 州」是說明結果的補語。

呂叔湘(1980)也羅列「在」的用法,包含動詞的用法,表示存在,例:精 神永在,祖母不在了,如果要表示過世,一定要加「了」;也可以表示存在的處 所,帶賓語,例:小陳在圖書館,但是如果住所已知,可以不帶賓語,例:我剛 才去了一趟,他沒在。若「在」和「於」共現,可帶名詞、動詞或小句,意指「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9

定於」,例:要學習好,主要在於自己努力。「在」當副詞常跟「正」一齊出現,

例:時代正在前進。除了副詞,介詞的用法比較多元,可以表示時間、處所、範 圍、條件,或是行為的主體。

朱德熙(1982)主張純粹的介詞不能單獨做謂語,常見的只有「把、被、對於、

關於」等,而現代漢語的介詞大多是動詞演變來的,所以有動詞的功能,如「在、

到、跟、比」,「在」可以當動詞,例:這本書在我那兒,也可以當介詞,如:在 黑板上寫字。

根據胡裕樹(1995)的說法,「在」兼具動詞和介詞的用法,現代漢語的介 詞大多從古代漢語的動詞演變而來,不過和動詞的差別在於介詞不能帶名詞當謂 語,人們不會說「我從北京」,而會說「我從北京來」,但是「在」可以當動詞「他 今天不在家」,也可以當介詞「我在黑板上寫了幾個字」,還可以放在動詞或其他 詞類的後邊,相當於一個動詞,例:落在我們的肩上、好在大家都知道。

劉月華等(2001)把「在」歸類到介詞,但有動詞的用法。其中動詞的用法 表示「存在」,當謂語,後面的賓語是處所。如:我母親在家。如果有語境,「在」

可以不帶賓語,例:張老師在嗎?-他不在。

此外,他們指出:「在」當介詞時可以和賓語形成介詞短語,當狀語,可以 表示:一、事件或動作發生的時間;二、表示處所;三、表示範圍或界線;四、

和方位詞組成格式;五、用來指明全句的判斷所適用的對象;六、引出抱持某種 想法的人;七、表示事物經由某種動作到達某處所或是指行為發生的時間。

王力(2002)認為「在」是個動詞。為何會有介詞的用法?他認為這是歐化 的結果。當人們要翻譯英文的 in 和 on 時,沒有合適的詞可用,於是就使用動詞

「在」。中文習慣將首品仂語(指句首不成句的詞組)直接附在謂語之上,例:

黛玉笑道:「偺們雪下吟詩,依我說,還不如弄一梱柴火,雪下抽柴,還更有趣 兒呢!」《紅樓夢‧第三十九回》。依英文的習慣,這些地方常用介系詞,而歐化 的文章受到英語的影響,也跟著用「在」字句,例:「在從前主義派別支配文藝 界的時代,這樣是確實有過……但在現代這種辦法已不通行」《周作人‧文藝批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0

評雜話》。照王力先生的看法,這裡的「在」可以刪略。除此之外,「在」(或「當」) 也用來翻譯英語的 when,因為找不到合適的字,後面又會加上中文常用的「時」

或「時候」,例:「我在年青時候也曾經做過許多夢,後來大半忘卻了,但自己也 並不以為可惜。」《魯迅.吶喊自序》8

Li & Thompson(2007)把「在」放入動介詞這一類,屬於仍可以當動詞的 介詞。「在」可以跟動詞連用,本身的動詞義並不明顯,如例句「他在鍋裡放水」,

「在」沒有「他置身鍋裡」的意思,但如果看成遞繫句,句意會變成「他人在鍋 裡放水」,十分怪異。此外,「在花園前/外/後/旁/後/外」錯誤的原因是雙音節 的名詞要搭配雙音節的處所詞,而單音節名詞可搭配兩者。至於「跪在教堂」

錯誤是因為沒加處所詞,如果置於動詞前「在教堂(裡)跪著」可不加處所詞。

引介句式句首的處所片語的「在」可以省略,例:「(在)屋子裡有三個人」,但 是接於動詞後則要加「在」,例:我把他的名字寫(在)信封上。「在」於句中 位置變化的情形之後也會說明。

綜合上述觀點,可以發現「在」的詞類分布是:動詞、介詞、副詞,還有學 者建立動介詞的說法。會有詞類爭議,主要是因為「在」的語義虛化,由實詞漸 漸轉向功能詞,因此本文同意湯廷池(1990:170)的看法:「在」的詞類本來是 動詞,表示存在,後來經過非範疇化(decategorization)的過程,慢慢產生跟動 詞不一樣的用法,語意和功能也逐漸向介詞靠攏,演變的途經大致是「動詞→介 動詞 (動介詞) →介詞→連詞」,而「在」演變的速度較慢,所以仍有一些動詞 的用法,不過像「自從」、「依據」、「因為」、「關於」、「由於」…這些雙音介詞已 經失去動詞的特徵,還有一些詞,如:「跟」、「為了」、「除了」等更進一步變成 連詞。湯廷池(1990:170-179)更進一步提出檢視動詞和介詞的判斷方式:

1.動詞可以充當謂語或答語,介詞沒辦法。

例:(a)A:你認識他嗎?B:認識。 A:他被人打了嗎?B:被。

(b)A:小明在家嗎?B:在。

8 此例為本研究自行找到的例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1

2.動詞能改為「正反問句」,也可以用否定式,介詞不一定能。

例: (a)A:你認識不認識他?B:不認識。

(b)A:他把不把房子賣掉了?B:他不把房子賣掉了。

(c)A:他在不在辦公室?B:他不在辦公室。

3.動詞可以帶時貌標記表示完成的「了」、表示經驗的「過」和表示進行的「著」, 介詞沒辦法。

例:(a)他吃了藥了、我見過他、她紅著臉不說話。

(b)他在(了/著/過)房間。

4.及物動詞能把後面的賓語名詞移到前面去,介詞做不到。

例: (a)我看完這本小說了。→這本小說我看完了。→我這本小說看完了。

(b)我在教室裡讀書。↛教室,我在(裡)讀書。↛我教室在(裡)

讀書。

5.一般及物動詞可以用「A 一 A」或「AABB」的重疊式,也可以帶領表期間、

回數、情狀的補語。

例:念一念、唱唱跳跳、背書背了兩小時、看電影看了三次、唱歌唱得很 好。

介詞做不到,「在」也是,不過有「在在」的用法,表示到處。

例:它在在說明了我這一生中情路難走。

6.介詞與賓語不一定要出現於主要動詞之前,有些可以出現在主要賓語之後,

如:表示處所的「在」、引出終點的「到」、表示起點的「自」等。

例:(a)他前年在香港過世。→他前年死在香港。

(b)他們到公園去散步了。→他們散步到公園去了。

(c)他從香港來。→他來自香港。

但有些一定要出現在主語之前,像「關於」、「至於」即是,

例:(d)關於他的言論我不予置評。我關於他的言論不予置評。

(e)至於你的問題我之後再回答你。我至於你的問題之後再回答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2

你。

由此可知「在」有部分介詞的功能,也有動詞的用法。至於副詞的用法,本 文也同意洪于惠(2007:50)的說法,應該視為進行態標記,而非副詞,因為「在」

沒有修飾形容詞的用法,如:「他在悲傷」、「氣氛在浪漫」,不過文中9提到現 代漢語沒有「在在」的說法仍有待商榷。「在在」的說法根據《教育部重編國語 辭典修訂本》的意思是「處處」,當狀語,雖然是古代漢語的用法,但是在現代 華語中也是十分常見的,例:這在在說明益友對人的幫助。10

2.2「在」當介詞時的介引功能

「在」的詞性主要有動詞、介詞和時態標記三類。其中介詞的討論最多,因 為「在」有介詞的特性,但是又不像介詞。介詞的主要特色包括以下幾點(劉月 華等,2001;何淑貞、王錦慧,2010:124-128):

1.不能單獨使用,例:「你從日本來嗎?」「從。」

2.不能重疊表示動量小或時間短,例:「自自」。

3.不帶動態助詞「了」、「著」、「過」,例:「在了」,即使有帶的也沒有「完成」、 「持續」的意思,例:「為了」。

4.有的介詞可以用「A 不 A」的方式提問,例:「她在不在醫院?」

5.介詞後面只能帶一個賓語,不能省略,有時可加名詞、代詞、形容詞、動詞、

主謂短語,例:「他希望在考試之前能複習完指定範圍」。

不過「在」的用法特別,如:A:「你媽媽在家嗎?」B:「在,請稍等」。「在」

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重疊,有加強語氣的功能,不過意思已改變。不帶動態助 詞,可以用正反問句提問,也因此有學者稱之為動介詞(Li& Thompson,2007)

或副動詞(coverb)(屈承熹,2010),用來限定介於動詞和介詞之間詞類。本文 認為這種說法並不妥當,主要有兩點原因:

9 詳見洪于惠(2007)《「在」之語料庫分析及其教學語法》一文第 42 頁。

10 詳見 http://subtpg.tpg.gov.tw/web-life/taiwan/9506/9506-07.htm。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3

1.因為實詞虛化為介詞屬語言發展的自然現象,有些發展得快,偏向功能詞,

沒有動詞的性質,例:「他從美國」;有些發展得慢,仍有動詞特質,例:「朝」、 「到」、「跟」、「按」等,內部成員的特徵皆不同,分為一類十分牽強。

2.定義模糊,沒有清楚的檢測方法,容易造成學習者混淆。

本文採用「在」是介詞的說法,最主要是基於它句法功能是介引某些句法成 分,並與同組成分形成介詞短語,修飾謂語動詞;它的語意功能是充當某個語意 成分的標記,可以是處所、工具、時間、依據、對象、範圍、條件、目的等;它 的語用功能是話題、段落連貫標記、管界作用、列舉,其中管界作用指的是介詞 對時空範圍等限定的功能(陳昌來,2002:236-243)。事實上,「在」除了較符 合前述的特色外,還符合以下幾項特點(劉月華等,2001;陳昌來,2002)11: 1. 位置固定,附著能力強,只能作狀語,例:「他在上課的時候睡覺」;作

本文採用「在」是介詞的說法,最主要是基於它句法功能是介引某些句法成 分,並與同組成分形成介詞短語,修飾謂語動詞;它的語意功能是充當某個語意 成分的標記,可以是處所、工具、時間、依據、對象、範圍、條件、目的等;它 的語用功能是話題、段落連貫標記、管界作用、列舉,其中管界作用指的是介詞 對時空範圍等限定的功能(陳昌來,2002:236-243)。事實上,「在」除了較符 合前述的特色外,還符合以下幾項特點(劉月華等,2001;陳昌來,2002)11: 1. 位置固定,附著能力強,只能作狀語,例:「他在上課的時候睡覺」;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