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認知功能理論在華語教學上的應用

6.7 隱喻和轉喻的應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6

和「在」相關的構式,目的是增加構式的廣度,若應用在作文上,將中心換成題 目,也可以協助學生思考文章發展。

圖 6-4 利用車輪圖拓展構式的運用

6.8 「在」句式義的練習

根據之前文獻探討的結果,「在」的句式包含以下六種,為了讓學生體會句 式義,教師可以使用「張冠李戴」這個活動帶學生練習以下六個句式(周健,2009:

340-341):

1.NP+PP+VP,例:他在院子裡種了一棵樹 2.PP+NP+VP,例:在院子裡他種了一棵樹 3.PP+VP(有+NP),例:在院子裡有棵樹

4. PP+VP(V 著/了+NP),例:在院子裡種了棵樹 5. NP+VP+PP,例:他把樹種在院子裡

6. NP1+VP+NP2+PP,例:他種了幾棵樹在院子裡

本文將這個活動做了一些更動,但是目標就是希望學生能活用不同的句式,

深刻體會句式的意涵,並熟悉組句的過程,方法如下:

在書本上

在過程中 在門外

在組織內

在口袋裡 在道路的兩旁

在考試期間

在他的幫助下

在過程中遇到很多問題

在考試期間禁止作弊 在書本上學不到智慧

在門外養了一隻惡犬

在組織內進行改革

在道路的兩旁種了很多樹

在他口袋裡有一封信

在他的幫助下,球隊順利晉級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7

第一、初階版一次只練習其中一個句式,老師先將其中一個句式寫在黑板上,

先帶學生練習例句,如:「NP+PP+VP」,發給學生三張不同顏色的紙片,第一張 寫自己的名子,如:「王大衛」;第二張寫處所短語,如:「在院子裡」;第三張寫 動作,如:「種樹」,之後分別投入三個不同的箱子,若學生依次抽出「王瑪莉」、

「在教室裡」、「跳舞」,得到的句子是「王瑪莉在教室裡跳舞」。依照句子中的短 語數目決定紙片數目。

第二、若學生已熟習兩個以上的句式,想挑戰進階版,可以將活動改成每個 人輪流抽牌,之後貼在黑板上,除了自己要說出來其中一個句子外,還可以要求 其他同學用不同的句式換句話說,例如黑板上分別寫著兩個句式,分別是:

「NP+PP+VP」和「PP+NP+VP」,假設王大衛抽到的三張牌是「李約翰」、「在圖 書館」、「聽音樂」,他選擇第一個句式,說出「李約翰在圖書館裡聽音樂」,此時 老師要注意聽學生構式表達的正確性,王大衛若答錯,由老師或班上同學糾錯,

之後再請他找另一人;若王大衛答對,便可直接指定另一人用「PP+NP+VP」再 說一次,變成「在圖書館裡李約翰聽音樂」。不過如果遇到改句變成誤句的情況,

如:「王大衛把錢藏在院子裡」換成「王大衛藏了錢在院子裡」,違反之前所說 的 PTSC 原則,學生要喊「不能換」,反應太慢或說出誤句太多次的同學要接受課 後輔導。

6.9 「在」的隱現和相關變式

「在」隱現的教學可以讓學生先自行判斷(或分組)是否能夠省略,之後再由 老師說明判斷的原則,舉以下幾個例子當作例子:

以下句子裡的「在」,如果可以省略的請畫括弧,宜刪去得請畫掉,若不能省略 的請畫圈:

1.(在) 她那棕色的皮箱裡放著她祖父的照片。( ) 2.他沒有 在 寫作業。(○ )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8

3.(在 ) 屋裡談吧!( ) 4.在 你的屋裡挺亂的。( )

5.他跟客戶約 在 咖啡廳裡談公事。( ○ ) 6.在 北部有台北 101,南部有 85 大樓。( ) 7.她將要 在 總統府前演唱國歌。( ○ ) 8.她 在 新竹的房子要賣。( ○ )

9.我們 (在) 車站見。( )

10.我們 在 同一間學校畢業, (在) 同一間公司工作。( )

第 1、3 句的「在」位於句首,位置清楚,可以省;第 2、5、7、8 是對的;

第 4 的描寫句無強調義不用加;第 6 句前有方位詞,「在」的功能已被取代,宜 刪;第 9 句有「見」的句子,雙方大都知道位置在哪,不需定位;第 10 句的一 個「在」要有,第二個「在」可以省略。

變式的練習應帶入篇章,而不只有單句的練習,學生可以知道在文章中變換 句式能增加文章的變化度,使文章不至於太過單調乏味,例如以下的練習:

◎將下列短文中畫線的部分依指定的句型改寫:

古堡一遊

進到古堡內,我看到一張古堡主人的自畫像掛在右邊的牆上(改成「著」), 地上鋪著華麗的波斯地毯(改成「在」)。燈光昏暗,內部陰森森的,有一種奇怪 的感覺。牆角佈滿著蜘蛛網(改成「有」),前方是……嚇我一跳,有一顆鹿頭被 掛在前方的路燈旁(改成「著」),一定是之前的主人在打獵時所獲得的戰利品。

天色已暗,解說員把在古堡裡的知名景點介紹了一遍,在聽介紹的過程中,

我有些分心(改成「我在…」)。過了一會兒終於結束了,在七點前回到了旅社。

1.一張古堡主人的自畫像掛在右邊的牆上→一張古堡主人的自畫像在右邊的 牆上掛著。

2.地上鋪著華麗的波斯地毯→華麗的波斯地毯鋪在地上。

3.牆角佈滿著蜘蛛網→牆角有蜘蛛網。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9

4.有一顆鹿頭被掛在前方的路燈旁→前方的路燈旁掛著一顆鹿頭。

5. 在聽介紹的過程中,我有些分心→我在聽介紹的過程中有些分心。

變式的教學最主要的目的在於讓學生學會使用、理解母語人士言談中語意相 近但形式不太相同的句子,重視形式、語意、功能一體的練習,學生必須先了解 句子的意義為何,之後選擇目標句式(大多課本已寫好,學生知道可以換成哪些 句式),以及如何換成目標句,透過這樣的練習,學生能更加掌握變式的特性。

6.10「在」的概念建構與構式結合

除了上述的方法外,本文認為之前所述的「概念建構假說」也可以幫助學生 透過圖像記憶「在」的搭配動詞、名詞或是當修飾語、補語時的特徵,學生大可 不必學一個動詞就記一個動詞,而是記動詞的特徵;當修飾語時,放在動詞前方 有限定動作範圍或名詞領域的效果,若放動詞後則是標示終點,雙音節動詞則多 使用修飾語在前的用法;名詞有建築隱喻多用「上」,位於 XY 平面的上方,有 樹根隱喻多用「下」,位於 XY 平面的下方。時間或時間範圍原則作用下,動詞 會產生階段性的變化;修飾語可能就變成背景劃出新範圍;名詞搭配「在」構式 放在句首可以凸顯條件和領域,為不善記誦的學生提供一個圖像輔助的方法,增 加右腦在學習語言時的協助。

負向(非典型) 時間或範圍原則 正向(典型) X 語意的動態性 狀態(在+V) 變化(在+V) 動作(V+在) X 語意的動態性

Z 語意的空間性 Y 語意的控制性

O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1

時間原則和範圍原則作用於三軸,介於正負向之間。座標(x,y,z)如果 是(跳,被支配,在墊子上)就可以得到「跳在墊子上」;如果換成(學習,

支配,在指導)得到「在指導下學習」→經過修飾變成「她在老師的指導下 認真地學習」,學生在造句時應該會更有效率。

此外,根據申敬善(2006)的研究,「在」主要有六種句式,而這六種句式中 1.第一句的構式

在構式 【施事 在處所 受事 】 2.第二句的構式

在構式 【在 範圍 施事 受事 】 3.第三句的構式結合

在構式 【在 處所 (有) 客事 】 4.第四句的構式結合

在構式 【在 位置 (V 著/了) 受事 】 5.第五句的構式結合

在構式 【施事 V 在 位置 】 6.第六句構式結合

在構式 【施事 受事 在 位置 】

第一個構式對動詞的接受度很大,和動詞整合時也不一定要有受事,例:「我在 沙發上睡」;第二句通常要有受事;第三句的動詞就是「有」,表示存在概念;第 四句的動詞要有附著義,如:掛、黏、貼、釘、綁、吊、放…等;第五句的動詞 有位移概念,例如有位移-定位概念的動詞:跳、丟、扔、掉…等即是;第六句 的動詞必須要有移動事物-定位的概念,如:畫、射、埋、鑲、黏、貼…,第四 類的動詞多可以進入此構式,但第六句的動詞則不一定能進入第四句的構式,如:

在靶上射著幾枝箭」,「射」的動作已結束,用「了」而不用持續義的「著」。 學生可以透過同類動詞的概念選擇構式,可以避免動詞或構式選用的錯誤。

由此可知詞彙和構式的搭配具有諸多的限制,絕非教師教了「在」的構式或一些 動詞、名詞,學生就能領悟之間的配對,這也是為何學生產生偏誤的原因之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2

6.11「在」的認知功能教學法

除了教材內容已在一上節說明外,關於「在」概念的整合教學,以下以高級 班為例,概念源自於 Andrea Tyler and Vyvyan Evans(2004)的 over 教學:

1.首先呈現「在」的原義,即草木初生,表示「存在」,金文加了「土」表示 存在於地上,如下圖 A。

2.由此可知「存在」到後來換成表示事物的位置。此時拿出一個盒子和球,請 學生說出球在盒子的哪裡,例:「球在盒子上」、「球在盒子裡」,之後請學生 依構式照樣造句,如圖 B。

3.再來請學生觀察盒子的點、線、面,說明「在」的具體義,如:「在這個點 上」、「在這條線上」、「在這個面上」、「在這個空間裡」、「在這樣的平面下」, 如圖 C。隨後推出抽象義如:「在我看來」(畫一顆眼睛)、「在這段時間 裡」(加粗)、「在這個基礎上」(就像蓋房子)、「在你的心裡」(指自己的心)、

「在這個條件下」(就像樹有樹根才能活),如圖 D。之後把邊拉出來變成時 間軸,說明「在」可以表示時點,如:「在七點十分」,也可以表示時段「在 這一年裡」,更可以引申表示動作或狀態的持續,如:「在睡覺」。 4.複習「在」的否定詞、和相似詞的用法的差異(點同學練習句式變化)。 5.對話練習,引出「在」的隱現(請學生注意老師的說法,討論隱現的問題)。 6.整合式練習,讓學生熟悉這之間的變化。

7.呈現「在」的語意演進圖,這也可以推展到其他功能詞的教學。

以上分段分節教學,依次完成,其他語意抽象的構式也可以用類似的方法呈 現。教材是無法完美的,老師也可以從報章雜誌找議題、文章配合學生弱點練習,

增加語言和文化、生活的結合,實現功能教學法的教學目標。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3

D

圖 6-5 「在」概念的整合教學

此外,除了「在」概念的整合教學,亦可使用圖式帶領學生理解以下篇章的 內容,以評量學生是否真正了解「在」構式或相關變式的涵義,以下是 HSK 的 高級閱讀樣題,本文已稍作改寫:

《孫子兵法》又稱《孫子》,成書於公元前五世紀春秋末期,是中國也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軍事理論著作。

《孫子》的作者孫武,字長卿,也稱孫武子,春秋末期齊國人。因為他 的才華主要是在吳國施展的,戰績是在吳國創建的,因此也稱吳孫子。生

《孫子》的作者孫武,字長卿,也稱孫武子,春秋末期齊國人。因為他 的才華主要是在吳國施展的,戰績是在吳國創建的,因此也稱吳孫子。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