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日常飲食來源所再現的經濟空間之討論

第五章 日常餐桌上飲食內容所再現的經濟空間

第三節 日常飲食來源所再現的經濟空間之討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4

期,兩者之間當然不是有明顯的時間劃分,而是隨著農務的繁重或減輕程度而呈 現一漸進連續的狀態。在用餐時間的部分,農忙期一定固定於每日上午 11 點,

於老闆家的庭院外擺設折桌一同食用午餐,而農閒期餐桌則是在不固定的時間開 張,多是宴請友人的時候。最後是用餐內容,農忙期因為要款待辛勞的工人,老 闆會從平地購買超市或市場食材烹煮常見的家常料理,而農閒時期因為農夫得以 暫時轉換身分為獵人進入到山上狩獵,因此在餐桌上則會多了一些山林野味。

15 農忙期與農閒期差異一覽表

不同之處 農忙期 農閒期

月份 3 月到 10 月 11 月到隔年 2 月 用餐時間 中餐固定時間:11 點 三餐時間不固定 多是聚餐宴客場合

用餐對象 老闆與工人 親戚朋友

用餐地點 家外庭院 家外庭院、家中廚房、後院 用餐內容 精緻豐盛

食材購自平地

隨興 特殊山林食材

這些餐桌上的不同之處,也顯現在接下來我所要討論的空間,包括了家屋用 餐空間、社會空間與更大層面的食物來源空間。

第三節 日常飲食來源所再現的經濟空間之討論

所謂食物的經濟空間,不單只指市場中食物的買賣行為發生地,更廣泛地包 含食物從取得、料理到食用的空間,這一系列的飲食活動都涉及經濟的議題,也 就是特定範圍內食物的生產、分配、消費等的關係網絡。本章的最後一節,我將 針對當代日常餐桌飲食所涉及到的空間作進一步的討論,會先從家屋的用餐空間 開始,探究家屋中有哪些用餐的地點,再去討論同在餐桌上的用餐對象彼此間的 社會關係,也就是社會空間的部分,最後則會將尺度放大,從餐桌來看當代霧鹿 部落所涉及的飲食來源及消費地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5

一、家屋餐食空間

傳統的飲食空間在當代受到外力影響最大也最明顯,在過去餐廳、廚房、客 廳是同一個空間,飲食的空間基本上就是在家屋內的火爐周邊,食物就在火爐上 烹煮與食用,沒有當代所謂「餐桌」的概念。布農傳統家屋中,爐灶(baning)

的火最為重要。圍著火爐吃飯是家族每天的重要工作,每日用餐時長幼有序,在 順序上小孩是最後才能吃飯的。對於布農人來說,同吃一鍋飯(tastubaning)的 人在血緣與情感連結上是最為緊密的一群人,也就是說,透過每日餐食的共享不 斷反覆形塑「一家人」的樣貌,同時也確立了家族的邊界。

日治時期因日人認為爐灶設於家中不甚衛生而要求另設廚房,至民國時期南 橫公路通車後,政府亦要求部落族人改變家屋形式,通常會將廚房另設於家屋的 右邊(黃應貴,2001),如圖 53,也有部分族人是將廚房改設於家屋的後方,如 圖54。而就用餐的空間看來,也逐漸與食物烹調區區隔,有漸漸出現「餐廳」這 樣的空間。

後院 sapalan

臥室

mogulavan

客廳

sapalan

臥室

talisuan 浴室

vanin

sapalan 爐灶 臥室

sapalan

臥室

ilav 門 pidi-ian 餐廳

53 當代家屋形式Ⅰ(改繪自黃應貴,2001,臺東縣史•布農族篇,頁 20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6

後院

vanin 爐灶 pidi-ian 餐廳 talisuan 浴室

sapalan

臥室

mogulavan

客廳

sapalan

臥室 sapalan

臥室

sapalan

臥室

ilav 門

54 當代家屋形式Ⅱ

然而,無論如何的改變,廚房始終是於屋內的。但近幾年發現(約 2000 年 左右開始),霧鹿的布農人逐漸地將廚房「搬出來」,首先在庭院搭上浪板形成的 開放空間,接著慢慢地將瓦斯爐、廚具、調味料等移出來,在家外面烹煮食物,

並在庭院食用,而家內的廚房與餐廳之功用逐漸降低或是作為倉庫之用。這樣的 改變對於掌廚者而言,開放的空間方便其活動,不論是烹飪前的備料、或是食材 的採集(來自家屋旁的菜圃),同時也使得掌廚可以兼顧與客人的互動,不像過 去在廚房裡孤單的煮食,無法參與廚房外的活動。隨著廚房的搬移至戶外,加上 庭院空間設計愈趨完善,部落族人也漸漸的移動到院子裡吃飯,一來便於招呼客 人,二來免去進入家屋中的尷尬。然而除了庭院,家屋內的廚房餐廳以及後院也 是招待客人的地方,但是通常僅限於親密的親朋好友,加上有必須低調處理的獵 物時,整個處理獵物、烹調獵物、食用獵物則會移動到家屋內或後院。

用餐的人指涉的就是一家人,即「同吃一鍋飯的人」(tastu baning),包含了同一 氏族的族人。然而在當代,一起在餐桌上的人除了家人與親戚之外,還可能多了

Sapalan 臥室

mogulavan 客廳

sapalan 臥室

Sapalan 臥室

sapalan 臥室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8

三、食物來源空間

傳統上,食物的來源 主要來自家屋周邊耕地的 作物、飼養的家畜、採集的 野菜、獵捕的山肉等,也就 說食物主要是來自於山林 的資源,部分是與外界進 行交易而得。以報導人為 例,圖56 中紅色區塊是報

導人的家族傳統領域(Lavalian),黃色區塊是其妻家的家族傳統領域(Isnankuang), 在傳統的生活上報導人一家的飲食資源悉數來取自這些地方。食物的來源處包括 農地、家戶菜園及獵區。以稜線和河流為界,早期同氏族成員共享一山區的自然 資源使用權利,包含興建家屋獵寮、開墾農田菜園、採集與狩獵,這樣的範圍基 本上即是日常生活中的食材來源,並呈現一同心圓的形貌。最中心是家屋(lumah), 家屋是較少遷移的,除非發生惡事或是人口增長才會遷出移動。家屋附近會設有 圈養家禽的地方(pasaipukan),養雞、鴨、豬、牛等動物,或是種植蔬菜果樹的 菜園(pisanglavan)。再向外,則是農作田地(huma),會種植小米、玉米、豆類 等作物,農地每隔三至五年會更替移動。最外圍才是獵區(hanupan),廣大的獵 區由家族成年男性共同巡狩,以放置陷阱或獵槍射殺等方式進行狩獵,通常狩獵 期間長一二星期,會暫時居於獵寮。整個傳統的飲食生活圈大致如圖57。

56 傳統食物來源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9

相較之下,當代食物來源處卻是廣泛到連族人也無法想像。各式各樣的食物 透過公路一項項駛進部落裡,可能是其他縣市;可能是鄰近國家;可能是遠到不 知距離的西方國家,這一切很大程度上歸因於 1970 年代南橫公路的開拓。如第 一章「歷史進程中的霧鹿部落」文中提及的,霧鹿部落距離鄰近市鎮的車程距離 越來越短,甚至透過無距離的網路購物與宅配流通系統,族人越來越容易取得更 新穎的、更多元的商品,而漸漸影響原先的飲食內容與模式,族人如何認識這些 外來食品?是否因這些外來物而失去「傳統」的生活文化?筆者認為,應該將時 間軸線拉長綜而觀之,所謂的傳統不過是相對於當代而言的一個階段性狀態,事 實上文化乃是不斷變遷的,霧鹿部落的布農人正以自己的方式重新形成一特殊的 飲食文化。

第四節 小結

飲食,最習以為常的行為。為什麼吃?吃什麼?怎麼吃?看似簡單的飲食行 為,過去我卻不曾意會其背後隱含著與文化脈絡等更深的意涵,此外,隨著時代 的變遷,特別是部落的資本主義化與全球化透過消費不知不覺地滲入到族人的日

家屋(lumah)

圈養家禽(pasaipukan) 菜園(pisanglavan)

農作田地(huma)

獵區(hanupan)

57 傳統飲食生活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0

常生活,特別是我們作為新生代的一份子,竟然習慣了這樣拼貼的菜單而忘記了 自己的舌頭。

16 變與不變─經濟空間的飲食

飲食空間 傳統 當代

日常飲食的取得來源 傳統領域(正當) 傳統領域/市場超市 日常飲食的處理空間 家中爐火 搬出來的廚房 日常飲食的食用 同一個爐子吃飯(tastu baning)

從上表可以看到,日常生活飲食中同一個爐子吃飯(tastu baning)是最重要 的核心,過去家族成員才能進到家屋內共吃一鍋飯的人,這樣與家人共享的概念 在當代也是一樣,進到後院可以分得好料者即是家族成員的界線了,特別是所謂 的「傳統滋味」的分享。

回到本章節的重點,我從日常餐桌的飲食內容談起,從長時限的傳統到當代,

再到當代被農務切割的日常作息,餐桌上的飲食再再的顯示了與其相關的空間,

包括物理上家屋的用餐空間是有其特定安排的,越往家屋內是與至親好友分享的 空間,越往家屋外則是與同事、同學、鄰居共享的空間;餐桌上共同用餐的人也 反映其背後的社會關係,一如文前提到的 Mary Douglas 透過將餐食結構進行分 類去理解/解碼社會關係;還有餐桌上食物來源也象徵著消費空間,可能是傳統 的獵區或耕地,也可能是鄰近城鎮的超級市場。

由此我們可以來檢視這個後現代的社會中,傳統的如何與全球化的並陳,甚 至是彼此的互相滲透,好比我們傳統的小米飯在當代的食用,食用的方法是傳統 的圍坐,氣氛是那樣的靜肅沉默,作為核心的「小米」依舊不變,但作為介質的 玉米粉卻改為市面上買的到的麵粉,而配菜又是父母童年視為珍饈的鯖魚罐頭-但即便當代是如此的普遍廉價,但我們的吃法仍然是如同父母年幼時那樣地珍惜,

小口小口的吃。也就是說,有一些根深蒂固的文化慣習被反覆實踐著,但是卻持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1

續地與外在結構發生相互影響的關係,飲食慣習並非單方面的受到外在環境改變,

而是雙向的彼此調適與修正,正如 Bourdieu 的實踐理論所論述的。我認為那是 一種連接,與祖先的、與童年的連接。於是乎,變遷並不是那麼簡單的如同科學 哲學家Kuhn 所說的典範的轉移,那樣的斬釘截鐵,那樣的明確黑白二分,而是 如同馬賽克畫一樣,鑲嵌了各種看似不相容的色彩,實則在整體上展現了一幅美 麗的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