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人類與非人行動者間的轉譯者

第六章 研究後記:反思、限制與展望

第一節 反思與限制

二、 人類與非人行動者間的轉譯者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者的部分聲音被消除。以此理解為基礎,我也期待見到更多主動發出的構連,例 如其他憂鬱者、其他相關領域研究者在狀態允許的情況下與我的可能對話。

此外,論文議題的侷限也讓故事的述說只能聚焦在特定面向,因此即使研究 者在研究過程中蒐集到許多豐富的資料、故事和經驗,並且這些田野中可能經常 出現許多特定的事件,但受限於篇幅和討論的範圍,本研究仍必須在轉譯的行動 中做出取捨。例如,在本文的觀察中,憂鬱者對於限時動態的使用率似乎已經比 貼文行動高,但本文在第三章為了較有脈絡地呈現混雜主體,而捨去了以限時動 態作為分析案例的可能,選擇透過貼文這項行動呈現出較清晰的耦合和共同行動 過程。這並不表示限時動態的分析不重要,相反地,它在田野中展現出的高度多 樣化的使用可能性正顯示了它的重要性,但這樣需要有更多層次分析的異質行動,

在本文有限的篇幅下卻難以達成。除此之外還可能有許多類似例子被本文漏掉。

這些失落的碎片或許有待日後學人共同持續進行分析(但這世界如此變動不居,

確實難以完整),然而,改用另一種角度思考,這些缺漏,卻也是我們正在繁複 的轉譯行動中已經實踐的,我們並不一定有機會言明那些實踐,但我們在此至少 知道:異質的相互依存、共同行動正在發生。

最後,在生產出關於自己、他者的故事時,或許還必須負起反思自身處境、

交互對話的責任。本文不追求「成為」任何一個/一群他者,在他/他們的確切 位置上為其代言,而是希望透過轉譯式的書寫,和我所探看的研究對象共同行動。

這樣的共同行動確實可能有疑義,例如前文提過的消音、或是因聚焦面向而有的 疏漏,甚至是本文目前可能尚未辨識出的傷害。但就如同前文提過的,共同行動 中的傷害或許難以避免,但在不適中發出彼此的聲音,並嘗試持續透過書寫與對 話療癒彼此,這或許是這份論文面對可能造成的不適所盼望的解方。

作為一個學術建制中的研究生、寫著一篇受國家教育與學術體系可能認可的 論文,我必須批判性地檢視自己擁有比其他憂鬱者較多話語權這件事。因此,在 這份論文中,我無時無刻不面臨各種猶疑,在寫與不寫、寫什麼/不寫什麼之間 徘徊,就是怕自己擔不起以涉及了他人的故事說一則好故事、安全的故事、有貢 獻的故事的責任。然而,把握住自己的論文書寫行動是無止境轉譯過程中的一次 不完整、不可能完美的再現,這似乎便能提供某種動能,使我自己的侷限批判性 地被羅列,令我這個敘說、闡連者放心卻又時時警惕,並開放著與其他憂鬱他者、

研究者、他方未知行動者的持續對話與共同行動。

二、 人類與非人行動者間的轉譯者

走上「自然」與「社會」糾纏的闡連路,我這個轉譯者曾經滿懷期待地想要

在這個旅程中追尋人類憂鬱者和非人手機、Instagram 技術系統共同行動的軌跡。

但就如我一直以來用語的保守和不時顯露的彆扭所顯示的,那些或許仍是一種期 待、一種嘗試,我們人類研究者會不斷地面臨「語言障礙」帶來的挑戰(Latour, 2004)。在此,我也要回顧本研究在轉譯、追尋異質行動者共同行動軌跡時的侷 限。

在第三章,我們試圖從延伸的角度探看Instagram 憂鬱者的共生樣貌,然而,

在延伸心智相關討論的脈絡中,或許回顧既有實驗、甚至在研究中操作實驗方法, 一般對稱地涉入 Instagram 憂鬱者的書寫與互動,但很多表達仍或許明顯表明、

或隱然具有人類中心的行動樣貌。例如,在第四章對於結盟的討論中,為了特別 脆弱」的 Instagram 憂鬱者描述為被動行動者、使其行動能力在我的轉譯書寫中 再次被塗銷,這或許也讓本研究面臨轉譯的障礙。在用字遣詞的游移之間,或許 可能在凸顯某項行動者的行動能力時,平板化了其他行動者。

此外,資訊科技知識背景的不足,也限制了更細緻、多層次描繪Instagram 技 術系統之行動能力的機會。對於 Instagram 的行動能力,本文儘管在許多地方已 經以其不同層次來討論,例如:「Instagram 治理政權」、「Instagram 管理機制」、

「Instagram 遊戲規則」、「Instagram 文化」、「Instagram 使用介面」、「Instagram 頁 面」、「Instagram 數位物件」、「Instagram 書寫技術」、「Instagram 影像處理技術」、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Instagram 演算法」、「Instagram 資料庫」、「Instagram 書寫文本」、「Instagram 照 片」,但在許多時候仍會以「Instagram」、「Instagram 技術系統」來表達此一和人 類憂鬱者共同完成書寫行動的科技物。

但就如同本研究強調的「混雜」狀態,事實上不只人類主體是多層次、混雜 的,非人科技物同樣也是由多層次、多重關係所形塑而成的,因此,若要做到細 緻探看人機互動,更好的作法或許是更勤勞地將「Instagram」、「Instagram 技術系 統」這些對於聚合體、科技物的籠統表達,拆分成各項非人行動組件和層次,並 探看這些更細微的層次如何在憂鬱者的書寫行動中發揮作用。這樣一來或許才能 盡可能地闡明這個事實上更為複雜的共生與結盟世界。

第二節 最後,如果可以……

最後,如果可以,作為一位研究者、憂鬱者、人類行動者,在這個與Instagram 憂鬱者(s)共同轉譯的過程中,我也邀請來自各方的行動者與我展開對話、進一步 共同轉譯。儘管我總是口吃、說著話時腦袋一片空白、聽著他人的話語時也無法 全然專注,但如果你願意與我持續異質結盟、持續在轉譯式的世俗生存中與我持 續相互依賴、相互傷害,迴響、開展出下一個故事,那我會在猝不及防中感到確 幸,在受寵若驚中感到些微憂慮,但這並不妨礙我們的持續闡連。

我不刻意區分出各類別的行動者,我假想這些行動者之中有我的憂鬱者盟友、

惡意待人者、有未來的仍持續變動不居的我自己、有老師們、有我已畢業、未畢 業的同學、學弟妹、某些正在進行與我的行動部分相似的闡連行動者……。我的 想像力不足,我不知道你們是誰,我的心志也不堅強,面貌不清的你們或許令我 感到恐懼,然而,在這之中我卻也感到興奮和歡迎。

如果可以,我希望你們可以理解這份焦慮和歡欣,然後我會謝謝你們願意理 解我,願意用我所為你介紹的認識世界方式,伴著我一起認識世界。我不知道你 們會帶著這份論文走到哪裡,正如我也不知道它會帶我來這裡和某個不明的未來 他方。但是,我但願你們展開共生的想像力,在帶來傷與癒的相互依存結盟行動 中,持續看見和世界共同開展著的「我們」,並與世界、差異他者異質結盟,記 得你的界線與獨一無二,但忘記你的孤獨,相信你不只是你。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參考文獻

一、英文部分

Bucher, T., & Helmond, A. (2018). The Affordances of Social Media Platforms. In J.

Burgess, T. Poell, & A. Marwick (Eds), The SAGE Handbook of Social Media (pp.

233-253). London and New York: SAGE Publications Ltd.

Butler, J. (2004). Precarious Life: The Powers of Mourning and Violence. London, England & NY: Verso.

Butler, J. (2014). Bodily Vulnerability, Coalitions, and Street Politics. Critical Studies, 37(1), 99-119.

Callon, M. (1984). Some elements of a sociology of translation: domestication of the scallops and the fisherman of St Brieuc Bay, Sociological Review, 32, 196–233.

Clark, A. & Chalmers, D. (1998). The Extended Mind. Analysis, 58(1), 7-19.

Clark, A. (2008). Supersizing the Mind: Embodiment, Action, and Cognitive Extension.

Oxford,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otopoulou, A. (2016). Feminist Activism and Digital Networks: Between Empowerment and Vulnerability. London, England: Palgrave Studies in Communication for Social Change.

Gaver, W. W. (1991). TECHNOLOGY AFFORDANC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CHI 91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New Orleans, LA, USA.

Gibson, J. J. (1986). THE THEORY OF AFFORDANCES. In J. Gibson, The Ecological Approach to Visual Perception (pp. 127-143). London, UK:

Psychology Press.

Haraway, D. (2008). When Species Meet. Minneapolis, M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Haraway, D. (2016). Making Kin: Anthropocene, Capitalocene, Plantationocene, Chthulucene. In D. Haraway, Stay with the Trouble: Making Kin in the Chthulucene (pp. 99-103). Durham, Londan: Duke University Press.

Hayles, K. (2017). Unthought: The Power of the Cognitive Nonconscious. Chicago, IL: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ern, A. (2019, January 4). Instagram to launch 'sensitivity screens' after Molly Russell's death. The Guardian. Retrieved from https://www.theguardian.com/technology/2019/feb/04/instagram-to-launch-sensitivity-screens-after-molly-russell-death

Hutchby, I. (2001). Technologies, texts and affordances. Sociology-the Journal of the British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35(2), 441-456.

Hutchby, I. (2003). Affordances and the analysis of technologically mediated interaction: A response to Brian Rappert. Sociology-the Journal of the British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37(3), 581-589.

Laestadius, L. (2016). Instagram. In L. Sloan, & A. Quan-Haase (Eds), The SAGE Handbook of Social Media Research Methods (pp. 573-592). London and New York: SAGE Publications Ltd.

Latour, B. (2004). POLITICS OF NATURE: How to Bring the Sciences into Democrac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agy, P., & Neff, G. (2015). Imagined Affordance: Reconstructing a Keyword for Communication Theory. Social Media + Society, 2015, July-December, 1-9.

Rappert, B. (2003). Technologies, Texts and Possibilities: A Reply to Hutchby.

Sociology 37(3): 565-580.

Reagon, B. J. (2000). Coalition Politics: Turning the Century. In B. Smith. (Eds.), Home Girls : A Black Feminist Anthology (pp. 352-371). New Brunswick, NJ: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Ritzer, G. (2005). Actor network theory. In G. Ritzer, Encyclopedia of social theory (pp.1-3).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Royal Society for Public Health. (2017). #StatusOfMind: Social media and young people's mental health and wellbeing. Retrieved from

https://www.rsph.org.uk/uploads/assets/uploaded/d125b27c-0b62-41c5-a2c0155a8887cd01.pdf

二、中文部分

3C 科技頻道(2019 年 02 月 10 日)。〈防止青少年做傻事!Instagram 將封鎖自 殘、自殺傾向照片〉,《自由時報》。取自https://3c.ltn.com.tw/news/35820 Instagram(2020)。〈社群守則〉。取自

https://www.facebook.com/help/instagram/477434105621119

Nana Ho(2019 年 02 月 09 日)。〈阻擋社群負面影響,Instagram 宣布禁止分 享自殘照片〉,《科技新報》。取自 https://technews.tw/2019/02/09/instagram-start-censoring-graphic-images-of-self-harm

王美珍(2004)。《台灣報紙對精神病患烙印化之初探》,「2004 年中華傳播學會年 會」,台北。

王惟芬譯(2016)。《無所不在的演化:如何以廣義的演化論建立真正科學的世 界觀》,新北:商周。(原書:Ridley, M. [2015]. The Evolution of Everything:

How Small Changes Transform Our World. London, UK: Fourth Estate.)

王馨儀(2007)。《憂鬱,是疾病,還是我的不幸?報紙憂鬱症報導之初探》,

「2007 年中華傳播學會年會:創新、典範與公共性:傳播學門的定位、挑戰 與契機」,台北縣淡水。

台灣精神醫學會譯(2014)。《DSM-5 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新北:合記。

(原 文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5® ).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余曉嵐、林文源、許全義譯(2012)。《我們從未現代過》,台北:群學。(原 書 Latour, B. [1991]. Nous n'avons jamais été modernes. Paris, France: É ditions La Découverte.)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吳孟津、徐美苓(2011)。〈憂鬱症的生物醫學真實、社會文化真實與新聞再現:

以台灣的《中國時報》與《蘋果日報》為例〉,《傳播與社會學刊》,17: 87-122。

吳孟津、徐美苓(2011)。〈憂鬱症的生物醫學真實、社會文化真實與新聞再現:

以台灣的《中國時報》與《蘋果日報》為例〉,《傳播與社會學刊》,17: 87-122。

吳明益(2018)。《苦雨之地》,台北,新經典。

林文源(2014)。《看不見的行動能力:從行動者網絡到位移理論》,台北:中 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林宗德譯(2004),Latour, B.(原作)(1983)。〈給我一個實驗室,我將舉起 全世界〉,吳嘉苓、傅大為、雷祥麟編《科技渴望社會》,頁 222-263。台 北:群學。

林憲(1984)。〈對精神疾患的良識〉,《健康世界》,102: 3-7。

林憲(1984)。〈對精神疾患的良識〉,《健康世界》,102: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