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Instagram憂鬱者的共生與結盟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Instagram憂鬱者的共生與結盟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3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碩士學位論文. Instagram 憂鬱者的共生與結盟 治. 政. 大. The Symbiosis and the Coalition 立. ‧ 國. 學. of the Depressed People “with” Instagram. ‧ er. io. sit. y. Nat. al. n. iv n C 指導教授:曹家榮 h e n g c h i U博士 方念萱 研究生:陳昭宏. 博士 撰. 中華民國一○九年五月. DOI:10.6814/NCCU202000470.

(2) 謝辭 謝謝矇矓中開展的世界、滲透身體的網、萬象繁生的海、濕暖的 皺褶。——我的 Instagram 貼文,2018 年 12 月 30 日. 謝謝閱讀這份論文的讀者您,很高興我的闡連路上有您的加入,也期待您的 持續轉譯。 這份論文的完成要特別感謝「國立政治大學研究生專案生活助學金」 、 「紀念 鄧立登先生及鄧劉治妹女士清寒獎助學金」、黃厚銘老師研究計畫、曹家榮老師 研究計畫,這些薪資、津貼與獎助是使我踏實完成學業的重要助力之一。. 治 政 大 師這兩年來總是體貼地尊重我的說話速度與寫作腳步,用像是帶著我學步的節奏, 立 與我討論論文的每個細節。和老師學習是令人安心且振奮的,依我的害羞個性和 我的指導教授曹家榮老師從 2018 年春天就開始與我晤談論文,謝謝家榮老. ‧. ‧ 國. 學. 偶包好像有點難和老師形成亦師亦友的關係,但這些年在些微距離感之中,我卻 也覺得和老師好像隱約長出了某種思考和晤談的默契。我很珍惜和老師偶爾一來 一往激盪想法的時光,在這個過程中,我也逐漸長成一個冷靜、有自信,且虛心 看待他人意見的研究者。. y. Nat. sit. 我要向兩位口試委員致上我的謝意與敬意,謝謝方念萱老師與高國魁老師如. n. al. er. io. 此細緻地閱讀我的論文、並提出寶貴意見,這些意見協助我釐清論文中不少矛盾 與闕漏。能得到來自兩位影響我甚鉅的老師的意見,我感到十分榮幸。我自 2016 年起便修習、旁聽念萱老師的數門課,課堂上的討論潛在地影響了我論文的許多 方面,念萱老師對於文本和研究議題的嚴謹研討也成為我做學問的楷模。我大學 也修習了許多門國魁老師的課,儘管當時表現得並不好,但國魁老師知識濃度深 厚的授課一直讓我收穫良多。. Ch. engchi. i Un. v. 謝謝盡心教學,並同樣引領我思考的老師們:黃厚銘老師、劉慧雯老師、康 庭瑜老師、柯裕棻老師、吳筱玫老師、張君玫老師、王增勇老師。老師們對於理 論、方法,甚至思索世界方式的引介層疊搭架了我的學思之路,形塑了我的論文 方向與面對世界的方式。除了學術方面的影響,來自老師們的關心與鼓勵也一直 是使我振奮精神,好好書寫和生活的動力。 我也很幸運能在研究所期間有一群或陪我一起成長、或耐心地與我討論課業、 或時不時向我致上暖心問候的夥伴:劭文、孔嘉、佳琦、曉琪、小葵、高靖、晉. DOI:10.6814/NCCU202000470.

(3) 瑋、方毓、王悅、博洋、清瑋、珮雯、意能、逸玟、紹伶、博臻、陳瑜,以及我 旁聽時遇見的優秀學弟妹們。謝謝這段時期的工作夥伴:黃厚銘老師研究團隊的 佑晞、岳罡、孟庭、千瑜、宣諭、承遠、宜杰學長;以及曹家榮老師研究團隊的 智元、婉婷。謝謝你們和我一起分擔時輕時重的工作,我很放心能和你們一起工 作,也很珍惜與你們在路上相遇的每個簡短而溫暖的問候。同時,也很開心能在 厚銘老師與家榮老師的讀書會上認識許多優秀、值得敬重的夥伴。 苦悶漫長的論文寫作路上,也謝謝許多人一起形成大大柔軟的床,在我偶爾 陷落時聽我說話、陪我笑鬧,或給我令人安心的問候與微笑。謝謝我保儀路停車 場旁的室友,芳吟、王悅、睿涵、鎮謙,我喜歡回家時從樓下看見你們的窗透出 亮光,喜歡你們做菜的香味,喜歡和你們在沒開冷氣的悶熱客廳亂聊幾句,聽你 們講工作、講論文,喜歡隔著房門聽到你們笑得開心,喜歡我們偶爾一起喝茶、 喝果汁、吃甜點。謝謝溪口街慕玖窩的慕玖、智仁、俊瑋、于綾、博臻、威翔、 尬與伍,在你們家喝酒睡著、說著幹話,吸著慕玖令人過敏的貓毛是我最快樂的. 政 治 大. 周末休息時光。謝謝定期聚會舉辦生日派對的大學社會系喵喵喵朋友:子珊、芳 吟、劭文、智仁、維星、宗格,我喜歡聽你們分享近況、和你們討論各自的煩惱, 一起踏青,一起吃甜甜的生日蛋糕。也要對我的好朋友 Cudjuy 致上謝意,謝謝 大學五年有你,也謝謝研究所的許多禮拜四晚上有你一起運動、吃飯、聊天,週 四晚上總是我寫論文寫得最疲累、徬徨的時候,謝謝你容忍我聊天時顯露的疲態、 呆愣與語意不清,也謝謝有你陪我耍烙,我們都很美。謝謝因我研究所孤僻而少 見,一見面卻總是友善熱絡的朋友:高中同學兼大學室友崇吉,國中同學郭郭、 白鴿、阿昏、芳琪,政大民服的姊姊妹妹們,選研的小宇,大學的 bro 于顥,家. 立. ‧. ‧ 國. 學. sit. y. Nat. al. er. io. 榮老師讀書會的彝中。謝謝時常線上給我虛擬擁抱的朋友:意能、逸玟、怡如姐、 琬譯、詩婷、瀚慧、婷婷。. n. iv n C 這份論文要獻給三組人。首先,它要獻給我的好夥伴,鎮謙,這份論文沒有 hengchi U 你便無法完成。和你在一起的四年多,我們同居、共食、一起度過寫論文的焦躁. 時光、分享生活的快樂和沮喪,謝謝你不斷地升級我的電腦和手機,謝謝你偶爾 會關心我因專注寫作所帶來的頭頸肩痠痛,謝謝你時常注意到我得多休息,謝謝 你和我分工處理麻煩的生活瑣事,謝謝你在我打拚和玩樂時都在我身邊。你讓我 理解陪伴的意義,讓我長成一個既熱情又穩重的大人。 這份論文也要獻給我親愛的家人,我的爸爸陳俊吉、媽媽高燕惠、阿公陳添 丁、阿嬤陳林白雲、以及弟弟陳昭仁,你們的一言一行教會了我如何在困頓與掙 扎中仍然當個善良親和的人。如果這份論文有展現出絲毫對於這個世界和他人的 關懷,那這絕對是因為你們對這一切的溫柔帶來的。我愛你們。. DOI:10.6814/NCCU202000470.

(4) 最後,這份論文要獻給和我相遇的憂鬱者們,我們的相遇或許是輕巧滑過指 尖的貼文,或許是在線上透過愛心、留言、私訊的簡單問候,或許是一起參加活 動害羞地開啟對話,或許是彼此長期的追蹤、關心和支持。謝謝你們與我分享的 故事,謝謝你們願意容許我或許粗魯的侵門踏戶,謝謝你們在我狀態不好時對我 的關心,也謝謝你們願意理解我是這樣一個容易害羞、尷尬、糾結,卻又有話要 說的傢伙。我從「我們」這裡學到了很多,很抱歉我無法說完所有故事、無法將 所有故事都說得清楚明白、也無法代表這個「我們」說話,我的論文終究只能將 我的世界觀與「我們」的部分故事構連。但是,我相信這樣的構連能夠帶來某種 新的視線和聲響,讓我們與複雜的世界進一步發生糾纏,告訴世界:即使或許「社 會生存的本質不適合我們」,但它應該、也確實有機會長成適合所有人的樣子。 因為我們那麼美。 2020 年 6 月 4 日於政治大學綜合院館圖書分館網路資源檢索室 II.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DOI:10.6814/NCCU202000470.

(5) 摘要 Instagram 憂鬱者指的是處於憂鬱情境,透過 Instagram 技術系統闡述故事、 連結彼此的「我們」 ,然而,在本研究的脈絡中,這個「我們」並不單純是屬「人」 的,而是異質的。本研究透過「共生」與「結盟」兩條軸線,說明「Instagram 憂 鬱者」異質的存有狀態與共同行動處境。研究者透過書寫與追蹤的方式參與、認 識田野,也透過研究者參與觀察筆記、使用筆記及使用者訪談蒐集資料,並嘗試 以「轉譯」作為研究者的書寫立場,在 Instagram 憂鬱者聚合中「轉譯異質行動 者的轉譯」。 在「共生」的軸線上,基於拉圖(Bruno Latour)與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Network Theory, ANT)的一般對稱性人類學視野,以及哈洛威(Donna J. Haraway) 所強調的世俗「共同成為」 ,我主張以關係性的視野探看 Instagram 憂鬱者的存有 狀態。在此,克拉克(Andy Clark)對於「延伸心智」 (extended mind)的討論能 夠幫助我們以較微觀視角探看行動中異質行動者的共同認知。在憂鬱者身體與 Instagram 技術系統耦合、共同認知的關係中, 「Instagram 憂鬱者」成為一種異質 化成的「混雜」主體/集合體。本研究透過兩個案例說明這種異質主體/聚合體 的狀態:第一個案例透過貼文編輯、發布的實作,說明 Instagram 憂鬱者的存有 狀態並非純然是邊界清晰的主體在使用著工具,而是在耦合的關係中,Instagram 技術系統與憂鬱者身體整合成一種異質、隨時耦合、斷開的主體樣貌。第二個案 例則說明 Instagram 憂鬱者在「連結」的行動中透過將部分連結行動能力委任給.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sit. y. Nat. n. al. er. io. 運算媒介,形成一種在非人行動者共同行動中聚合的複數憂鬱者集合體: 「Instagram 憂鬱者(s)集合體」。. Ch. i Un. v. 在「結盟」的軸線上,我主張 Instagram 憂鬱者(s)是一種結盟行動的集合體, 然而,既有關於「結盟」的討論尚未能回應此種結盟樣貌。首先,Instagram 憂鬱 者(s)透過書寫脆弱面向連結彼此的結盟雖未有明顯的抵抗樣態,卻牽引出一則則 其他故事,在此,我援引了巴特勒(Judith Butler)對於「脆弱性」 (vulnerability) 暴露的討論,以及哈洛威對於故事之「闡連」(articulation)的討論,主張對於 Instagram 憂鬱者(s)而言,抵抗惡意他者或許並非最終目標,其書寫結盟所尋求 的更是在部分牽連出部分的書寫中求取「相互依存」 (interdependency)的可能。 此外,既有關於「結盟政治」的討論亦限縮在人類行動者的範疇,並無法回應本. engchi. 研究一貫的關係性本體論立場,因此我援引了拉圖對於「政治」的討論,將非人 行動者帶進結盟政治的視野,如此一來,原本要求我們看見人類他者盟友的「差 異結盟」主張,其「看見差異」所蘊含的意義便進一步地被推展至看見聯盟中非 人行動者的行動能力。研究者發現,憂鬱者在與 Instagram 的共同書寫中暴露自. DOI:10.6814/NCCU202000470.

(6) 身脆弱面向,雖然能夠得到療癒並建立支持連結,但也可能在揭露脆弱與互動中 使彼此不適;此外,面對 Instagram 的技術特性及治理政策,憂鬱者仍得時時在 該不該書寫、如何書寫之中游移。面對或許帶來不適的人類或非人盟友,憂鬱者 或發出「異議」,或忍受些微不安,發展出持續與「彼此」共同行動、相互依存 的策略。. 關鍵字:Instagram 憂鬱者、共生、結盟、混雜主體、異質結盟、相互依存.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DOI:10.6814/NCCU202000470.

(7) 目錄 引言................................................................................................................................ 0 第一章 前言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5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倫理議題.............................................................................. 8 第四節 章節概述................................................................................................ 10 一、 轉譯與再現...................................................................................... 11 二、 共生.................................................................................................. 13 三、. 結盟.................................................................................................. 15. 治 政 第一節 媒介中介的憂鬱者:從再現到轉譯.................................................... 20 大 立 一、 再現憂鬱者:「忠實呈現」的難題................................................ 20. 第二章 轉譯與再現 ................................................................................................... 18. ‧. ‧ 國. 學. 二、 從「再現」的窘境走向關於「轉譯」的思考.............................. 21 三、 Instagram 憂鬱者的書寫行動作為轉譯實踐................................. 23 第二節 憂鬱他者與非人他者的共同行動........................................................ 25 一、 資訊科技帶來發聲能力?工具論/實質論的問題...................... 25 二、 強調「關係」的本體論視野轉換.................................................. 27 第三節 小結:轉譯行動中的混雜主體(而非被再現的客體).................... 30. sit. y. Nat. n. al. er. io. 第三章 共生 ............................................................................................................... 32. i Un. v. 第一節 為什麼我們需要談「共生」?............................................................ 32 第二節 共生的日常技術實踐:從 ANT 到延伸心智 ..................................... 34 一、 行動者網絡理論中的對稱的人類學視野...................................... 35 二、 浮現於延伸心智的新主體樣貌...................................................... 36 三、 提出一個探究的架構...................................................................... 38 第三節 案例分析一:Instagram 貼文編輯實踐中的延伸............................... 40 一、 與 Instagram 的相遇........................................................................ 42 二、 照片編輯.......................................................................................... 45 三、 文字輸入與編輯.............................................................................. 52. Ch. engchi. 四、 情感的延伸...................................................................................... 55 五、 我們一起完成貼文.......................................................................... 56 第四節 案例分析二:「Instagram-憂鬱者(s)集合體」的形成 ..................... 56 一、 透過標籤指認彼此.......................................................................... 58. DOI:10.6814/NCCU202000470.

(8) 二、. 「為你推薦」.................................................................................. 60. 三、 我在他那邊看到你.......................................................................... 62 四、 緊密連結:互動可能性中的情感延伸.......................................... 63 五、 持續聚合與離散.............................................................................. 65 第五節 小結:繼往開來的共生........................................................................ 65 第四章 結盟 ............................................................................................................... 67 第一節 Instagram 憂鬱者的結盟:提出異質的結盟政治............................... 68 一、 結盟政治與兩個問題...................................................................... 68 二、 脆弱性的暴露:書寫作為相互依存的結盟行動.......................... 69 三、 異質結盟政治:共同行動與異議協商.......................................... 72 第二節 脆弱性的暴露與科技物的物質性作為結盟基礎................................ 75 一、 二、 三、. 「被安放」的書寫:「發洩」的療癒、風險與冒險.................... 76 記錄、記憶與尋求被理解.............................................................. 81 暴露的戰略:帳號區分與交織性保衛戰...................................... 86. 政 治 大 第三節 差異與親近:結盟的傷與癒................................................................ 89 立 ‧. ‧ 國. 學. 一、 書寫與閱讀:Instagram 憂鬱者集合體中的相互依存................. 90 二、 集合體的行動展開:以線下活動與「檢舉事件」為例.............. 93 三、 差異與痛苦結盟.............................................................................. 97 四、 「與 IG」結盟的傷與協商 ............................................................ 99 第四節 小結:持續異質結盟.......................................................................... 101. y. Nat. sit. 第五章 結論 ............................................................................................................. 104. n. al. er. io. 第一節 研究結果.............................................................................................. 104 第二節 研究貢獻.............................................................................................. 105 一、 「轉譯」作為生存狀態、行動策略與探究視野........................ 105 二、 主體的「共生」狀態.................................................................... 106 三、 異質闡連的「結盟」.................................................................... 107 四、 「相互依存」的消極與積極........................................................ 108. Ch. engchi. i Un. v. 第六章 研究後記:反思、限制與展望 ................................................................. 110 第一節 反思與限制.......................................................................................... 110 一、 學術與憂鬱者社群間的轉譯者.................................................... 110 二、 人類與非人行動者間的轉譯者.................................................... 111 第二節 最後,如果可以…….......................................................................... 113 參考文獻.................................................................................................................... 114. DOI:10.6814/NCCU202000470.

(9) 圖目錄 圖 3-1:憂鬱者與運算媒介共同行動過程示意圖 ................................................... 40 圖 3-2:點擊 Instagram 的 APP 後,進入的動態牆頁面 ........................................ 44 圖 3-3:點擊「+」後,進入的照片選擇頁面 ....................................................... 45 圖 3-4:選好照片、點擊下一步之後,會出現的濾鏡選擇頁面 ........................... 47 圖 3-5:照片特效編輯頁面 ....................................................................................... 48 圖 3-6:「暖色調節」的特效編輯頁面,滑動滑桿可以調整特效程度 ............... 48 圖 3-7:「淡化」的特效編輯頁面,滑動滑桿可以調整特效程度 ....................... 49. 政 治 大 圖 3-9:「陰影」的特效編輯頁面,滑動滑桿可以調整特效程度 ....................... 50 立 圖 3-8:「結構」的特效編輯頁面,滑動滑桿可以調整特效程度 ......................... 49. ‧ 國. 學. 圖 3-10:完成特效編輯後的照片,點觸可以來回瀏覽 ......................................... 50 圖 3-11:圖片編輯後點擊下一步進入的文字編輯頁面,點觸會彈出觸控鍵盤 . 53. ‧. 圖 3-12:貼文時,來回修改、最終完成的文字輸入 ............................................. 54. sit. y. Nat. 圖 3-13:完成文字編輯,點擊「分享」後,發布於動態牆與個人頁面上的貼文. io. er. ...................................................................................................................................... 55 圖 3-14:Instagram 憂鬱者(s)集合體聚合示意圖 .................................................... 57. al. n. iv n C 圖 3-15:會出現在動態牆上的「為你推薦」名單 60 U h e n g c h i ................................................. 圖 4-1:我在尋求「被安放」(B)狀態下發布的 Instagram 貼文......................... 76 圖 4-2:B 手繪的軟墊泡泡、刺與列車(資料來源:受訪者 B 提供) ............... 78 圖 4-3:我為了記錄作息,使用「#tsiauhong 作息」發布的 Instagram 貼文 ....... 82 圖 4-4:我在看診後發布的「看診筆記」Instagram 貼文 ...................................... 82 圖 4-5:使用者可以透過 Instagram 開啟問與答活動,在左圖頁面中,粉絲可以 輸入提問,右圖頁面則是在限時動態上對粉絲的提問進行回應.......................... 91. DOI:10.6814/NCCU202000470.

(10) 引言 還有好多,我都沒有抱抱他們,也許我臭臭的,也許我不敢,也 許我怕我無法承擔,很多也許。但是其實我隱隱然感覺,我似乎重新 從他們的經驗裡面感覺到我的痛。雖然我知道我不可能是他們。我想 起自己需要被擁抱,也希望試著給人擁抱。 我想起他們的溫柔,他們會想要並試著給他人擁抱,就算很累很 痛。他們一個個想著生命的意義,然後想到生命的意義也許是為那個 最小兄弟而有,然後彼此疼惜。 好好吃飯,好好睡覺。 #憂鬱症. 政 治 大. ——〈我 2017 年 4 月 28 日的 Instagram 貼文〉. 立. ‧. ‧ 國. 學. 2018 年農曆春節的某個難眠半夜,吞下每日睡前藥,我躺上老家黝暗房間 裡那張令我過敏的床,拿起手機,繼續焦慮地尋找我的「題目」、或那些能轉移 我當下焦慮的資訊。半夢半醒之間,我在 Instagram 的搜尋欄打上了「#憂鬱症」 。. y. Nat. 我不知道要如何適切地描述這個機緣,或許在時間及宇宙的洪流中,隨機地, 以那時的「#憂鬱症」作為時間戳記,我與眾多我隨後將在這篇論文中以「憂鬱. sit. n. al. er. io. 者」稱之的人類「相遇」。那時候就如同這時候一樣——事實上一路上都會是這 樣——充滿著 Anna Tsing 在談論松茸與人的相遇時所提到的不確定性。我一路 撿拾,一路發現:「人類不確定的生命型態並非實現於身體樣貌上,而是實現在 隨時間變化的行動上(Tsing, 2015/謝孟璇譯,2018,頁 66)。」無論如何,相 遇的行動發生了,我被捲入有你有我有她他它牠的闡連路上,在這條路上,我發 現我能、且該將「Instagram 憂鬱者」視為一種異質的「我們」 ,正在共同闡述著 故事、連結著彼此。. Ch. engchi. i Un. v. 0. DOI:10.6814/NCCU202000470.

(11) 第一章. 前言. 第一節 研究背景 德國學者韓炳哲在《倦怠社會》 (Müdigkeitsgesellschaft)一書中談到,當代 資本主義與新自由主義中的個體對於生產力極大化的渴望,讓自己陷入了一種倦 怠與憂鬱的精神狀態,我們不只要做到最好,還要做到更好,當我們無法做到, 便陷入一種「與自身的戰爭」中,引發「受過度積極正面之苦所引發的社會疾病」 (Han, 2010/莊雅慈、管中琪譯,2015)。在如此背景中萌芽的社群媒體,似乎 也對我們展現出各種美好的幻象,使我們持續渴望那些無法得到的,因而陷入沮 喪。英國皇家公共衛生協會(Royal Society for Public Health, RSPH)在 2017 年 公布的一份關於社群媒體與年輕人健康和幸福的報告書中,便指出社群媒體所設 定的不現實期望可能讓年輕人更容易自我覺察,並帶來低自尊以及對於完美的追 求,引發焦慮的症狀(RSPH, 2017)。.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如此看來,社群媒體似乎帶來個人的沮喪,韓炳哲在《在群中》 (Im Schwarm: Ansichten des Digitalen)一書中更進一步嚴厲批評社群媒體或數位媒介中「群體」 的無效,他認為數位媒介中,個體偶爾群聚、又隨時解體的特性「無法將一群人 團結在一起,形成一個有行動力的群體」,這使得這種群體「毫無敬意」、「輕率 而又不負責任」 、 「不能形成一個穩定的、具有社會性憂慮結構的『我們』」 (Han, 2013/程巍譯,2019)。韓炳哲批判社群媒體,是基於德國網路文化中的「屎風. sit. y. Nat. n. al. er. io. 暴」 (shitstorm)現象來批判,他認為這與基於集體認同的、史詩式的、能展開敘 事的憤怒不同,此種基於「衝動的憤怒」而在網路上聚集的群體,是「既不能引 發情節,也不能引領敘事」的。. Ch. engchi. i Un. v. 然而,以本文立場而言,這種對於數位媒介與社群媒體的評論卻可能較為片 面。看起來,社群媒體不僅使我們的精神面臨困境、讓個人更顯無力,同時也使 得我們更缺乏共同行動的能力,我們不僅在個體層次上無法掙脫束縛,在集體層 次上似乎也無法一起動搖結構。然而,韓炳哲在此批判中並未窺見的面向卻是, 個體在面對著這樣看似生於萬惡、也生出萬惡的社群媒體,儘管部分受制於科技 物的特性、因其感到痛苦,卻還是有在使用的脈絡中扭轉其意義、挪用其特性的 空間,甚至會具能動性地進一步開展出某種面對當代境況的生存方式。 我所接觸到的 Instagram 憂鬱者們便是處於當代憂鬱境況中的行動者。儘管 Instagram 被認為是「最負面」的社群媒體平台(RSPH, 2017) ,但我所接觸到的 憂鬱者在 Instagram 中卻絕非毫無能動性的,而是在處境中說出樣貌各異的故事, 1. DOI:10.6814/NCCU202000470.

(12) 並透過故事與彼此連結,展開細微瑣碎的行動。Instagram 也許是某些人口中那 種「令人更憂鬱」的平台(趙于婷,2019 年 7 月 2 日;陳婕翎,2019 年 7 月 2 日),但事實上在憂鬱者處境中,它也可以是與憂鬱者同行的夥伴。憂鬱者面對 著來由複雜的憂鬱境況,在自身處境中與 Instagram 這項科技物以及其他憂鬱者 交會,並非「不負責任」 、 「毫無敬意」且「沒有行動能力」 (Han, 2013/程巍譯, 2019) ,而是說著故事、看到彼此、尊重彼此的。他們也不是這些科技物的奴隸, 儘管在韓炳哲的脈絡中,這些資訊科技可能會被當成承接著某種新自由主義脈絡 下的價值與行動,使我們面對更多痛苦,但是我們也必須知道,在處境中,它同 時也在促動著憂鬱者得到療癒與連結、並使他們在故事的述說中行動。因此,面 對數位媒介情境中的行動者,除了看到韓炳哲所點出的「毫無敬意」之外,我們 也不能不看到這群由 Instagram 技術系統和憂鬱者所構成的「我們」的相互依存 與共同行動。. 政 治 大. 「憂鬱者」是這篇論文對 Instagram 中陷入憂鬱情緒狀態的使用者的統稱。 Horwitz 和 Wakefield 於《我的悲傷不是病》(The Loss of Sadness)一書中,即以 「憂鬱者」(depressed people)這個詞彙來廣泛指稱陷入憂鬱情緒的人,這包含 了 環 境 刺 激 下 的 正 常 情 緒 低 落 以 及 無 法 自 控 或 沒 來 由 的 悲 傷 ( Horwitz & Wakefield, 2007/黃思瑜、劉宗為譯,2017) 。1會以 Instagram 憂鬱者作為研究領 域,事實上部分地與我個人經驗有關,我從國中開始就習慣在心情沮喪時書寫、 繪畫,從筆記本、週記本、pchome 個人新聞台、無名小站部落格、到 Facebook 和 Instagram,都有我書寫情緒的蹤跡。大學開始,我不定期地會陷入較長期或強 烈的憂鬱與焦慮狀態,因此開始就醫、服藥。起初,我並無法接受自己需要服藥、. 立. ‧. ‧ 國. 學. sit. y. Nat. n. al. er. io. 甚至可能被當成「病人」的事實,但隨著各種境況中的書寫持續累積,我也漸漸 地覺察到「另外一種自己」的浮現,我暫且稱其為「憂鬱的自己」 。 「憂鬱的自己」 是一個不怕展現脆弱的自己,我抱持著這樣的心態在自己的社群平台上書寫,並 且認識了臉書憂鬱症病友社團、以及這份論文中所討論的 Instagram 憂鬱者。. Ch. engchi. i Un. v. 在 Instagram 搜尋欄以「憂鬱症」三字搜索「主題標籤」 (也就是搜索帶有「# 憂鬱症」的貼文),會找到許多由憂鬱者所發布的公開貼文。我透過這些貼文, 開始追蹤、認識了數名 Instagram 憂鬱者。在我自己以 Instagram 發布憂鬱貼文的. 本文使用「憂鬱者」這樣較廣泛的詞,主要是因為在我對於 Instagram 憂鬱使用者的認識 裡,有些人並不一定是「精神醫療與心理健康服務使用者」 ,但這些人也都同樣地在面對生命中 的各種悲傷。要注意的是,這樣的廣泛指稱並不意圖扁平化憂鬱者之間的差異,相反地,以 Horwitz 和 Wakefield 的立場而言,憂鬱者的不同樣貌應該被看到,才能以尊重陷入不同情境悲 傷的憂鬱者為前提,提供適切的協助(Horwitz & Wakefield, 2007/黃思瑜、劉宗為譯, 2017) 。 1. 2. DOI:10.6814/NCCU202000470.

(13) 同時,我也試圖與這些憂鬱者建立連結。透過互相追蹤、閱讀,我與許多和我有 部分親近性、卻又截然不同的憂鬱者們相遇,而他們也在說著自己的故事。最初, 我思考過這樣的群體中,有某種「結盟抵抗」 、 「號召行動」的可能,然而,一群 擁有不同故事、正面對著不同處境、但被視為無力的人如何共同行動?那個行動 的樣貌是走上街頭怒吼嗎?還是,喃喃自語、按愛心、互相閱讀也可以是一種行 動呢?這些行動中的「我們」的範圍到哪?「我們」能接受跟「我們」有多大差 異的那些也能被稱為「我們」?隨著一次次的提問,我所關注的焦點也從單純地 探究憂鬱「社群」以及作為「工具」的社群媒體轉向另一種思考脈絡:如何構連 Instagram 憂鬱書寫行動中的人類與非人「他者」。 現在,讓我們將場景從我的困惑轉往 Instagram 憂鬱者的行動領域。Instagram 憂鬱者的貼文形式多樣,而基於 Instagram 所提供的各種使用可能性,憂鬱者在 其中能做出的行動事實上也不只貼文,還包含了發布限時動態、傳送私訊、留言、 按愛心、分享等。雖然要大略描述這些繁複行動的整體樣貌恐怕是件難事,但. 政 治 大. Instagram 和憂鬱者的相遇確實有著某些特徵:在這些相遇裡,可以看到「故事」 的闡述與扣連是 Instagram 與憂鬱者們形成的集合體所持續發出的行動。各種形 式的「故事」在 Instagram 技術特質及憂鬱者處境的扣合中迸發,這些「故事」 也許是一長篇涉及過往經驗的敘事,也許是一段基於當下處境的情緒抒發,也許 是一則關於憂鬱症衛教或去汙名的論說或倡議,也許是一張有著自傷後傷口的照 片;憂鬱者在與 Instagram 的相遇中完成一篇篇貼文,而一篇篇貼文則在憂鬱者 的彼此追蹤、閱讀、留言、及再書寫中,與不同憂鬱者的經驗扣連。. 立. ‧. ‧ 國. 學. sit. y. Nat. n. al. er. io. 「#憂鬱症」的搜尋結果頁面直接地呈現了一系列標註有「#憂鬱症」的照片, 在 2018 年 3 月,能找到標註了此 hashtag 的近 3000 篇公開貼文,以照片的形式 羅列展示在搜尋結果頁面。這些照片包含了各種「語錄」 、生活隨拍、個人繪畫、 以及與自傷、自殺等對自己的身體處置相關的照片等。然而,在 2019 年的二月 至三月期間,那些有著自傷影像的照片卻開始被大量移除。這是 Instagram 現任 執行長 Adam Mosseri 於 2018 年底上任後,推行的一個重大變革,許多人將這個 舉措視為回應了 2017 年一位英國女孩 Molly Russell 的自殺:Molly 過世後,她 的父親發現她曾在生前於 Instagram 大量瀏覽自傷照片,認為這間接地促成了她 的自殺。事實上,在此事件後,Instagram 就已經採取了應對措施(3C 科技頻道, 2019.02.10;Alex Hern, 2019.02.04) ,當使用者搜尋相關字詞時,便會跳出覆蓋頁 面的視窗,提醒使用者接下來要看到的貼文「通常會鼓吹可能造成傷害甚至導致. Ch. engchi. i Un. v. 死亡的行為」,使用者可以選擇按下「取得支援」,或按下「直接查看貼文」。在 2019 年的新政策推行之前,若選擇後者,使用者仍然可以瀏覽到那些直接呈現 了自傷、OD(過量服用藥物)的照片;而在 2019 年三月之後,Instagram 開始進 一步地將公開的自傷照片封鎖與刪除,使用者從此無法在 Instagram 上公開地發 3. DOI:10.6814/NCCU202000470.

(14) 布、標註、或搜尋到那些自傷照片。 Instagram 如此舉措或許回應了許多人對於社群媒體「負面內容」的擔憂,也 就是,那些在網路上發布的關於自傷與自殺的「故事」 ,其所「闡述和扣連」的, 可能會是更多的悲傷情緒和危險行為,造成對他人的傷害,如同《科技新報》做 出的評論:這些內容可能「加強甚至普及負面行為」(Nana Ho, 2019.02.09);或 是,我也曾數次在憂鬱者的個人頁面上看到有人留言質疑憂鬱者書寫個人經驗、 張貼自傷照片的行為只會讓更多憂鬱者陷入困境。然而,從憂鬱者的觀點出發, 我也發現許多憂鬱者對於要不要書寫、拍攝、張貼的態度時常是游移、不確定、 小心謹慎的,一方面,有憂鬱者對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可能影響他人表達擔心,但 另一方面,這些行動卻也正是他們在悲傷處境中面對世界的必要手段,無論是獲 得情緒的紓解、呈現自我當下處境、或是與他人連結。 社會大眾對於這類「故事」也許難以理解,乃至於恐慌、拒斥。在這個背景 下,我們透過將這些憂鬱者標定為異常、將這些行為視為有害,來試圖把這些人 事物逐出視野,以免更多人也陷入憂鬱的無力狀態。「無力」在當代追求績效的 世界中似乎顯得偏差:無力的人、無力控制自己的人、發出負面內容而使人無力 的人,被認為可能讓更多人變得更差、更「無力」。然而,我們或許都該同意, 「無力」是難以避免的,每個人都有可能在各種情境下成為「無力」的人,我們 不必回頭擁戴「無力」 ,將其轉化為某種「力量」 ,但我們的確無法無視或排除它; 而那些在「無力」中面對著世界、透過 Instagram 做出各種書寫、拍照、貼文行 動的憂鬱者,卻也正是在這些行動中將自己接上資訊科技,持續地構築「施力」.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sit. y. Nat. n. al. er. io. 的可能。在憂鬱者處境與資訊科技的持續相遇中,對身體及經驗的處置與再現似 乎早就無可避免地成為 Instagram 憂鬱者面對世界的方式,本文認為,排除與忽 視並非面對這些線上憂鬱他者的唯一方式,或許我們還能以回望與尊重(respect) 、 回應與負責(response)(Haraway, 2008, pp. 15-19;Haraway, 1991/張君玫譯, 2010;張君玫,2016)來面對這些行動中的憂鬱者主體。. Ch. engchi. i Un. v. 如前所述,本文並無意在社群媒體利弊的二元立場間選邊站,或主張是否要 解除對這些內容的管制;這篇論文所要做的,反而是去另闢一條理解的路徑,這 條路徑將從憂鬱者與手機、Instagram 等一系列資訊科技的「共生」、「結盟」切 入,去探詢憂鬱者如何在鑲嵌於技術環境的狀態之中,與 Instagram 技術系統、 其他憂鬱者一起體現地闡述故事、扣連彼此、開展行動。此外,這份論文本身也 是一個闡述與扣連的行動,這樣的行動道阻且長,也許這篇論文本就不該奢望窮 盡所有細微互動,但努力嘗試站在「相遇」 、 「非現代性」的視角,在理解人類研 究者的自身處境與限制的基礎下,盡己所能地看清、回看,這個行動/研究便也 就回應了本論文所欲強調的倫理要求:尊重、負責。 4. DOI:10.6814/NCCU202000470.

(15) 第二節 研究問題 上述的討論也許引出、或部分呈現了這份論文所欲探究的核心問題,也就是 如何看見包含了憂鬱他者、非人他者的「我們」的共同生存、以及如何看見這個 「我們」在共同生存中的彼此施力、相互依賴、共同行動。而要面對這些核心問 題,我們或許還得進一步地探究為了回應這些問題,又有哪些不同層次的問題必 須先被提出與回答。簡而言之,這份論文的核心問題指向了與 Instagram 牽連著 的憂鬱「我們」如何在塵世中共同生存、共同行動的倫理議題,而要回應這個較 抽象的議題,需要的是實作、思考、行動層次上問題的提出,並在理論探討與經 驗現象分析中透過回應這些問題,來逐步指向那個較抽象層次的關於此種「我們」 如何共同生存的問題。 在此,本文將以一個有兩條軸線的架構來呈現這些問題:如前所述,本研究 的核心研究問題指向了我們如何共同生存的倫理議題,在這個議題下,我試圖以 兩個面向的討論來回應這個核心問題,這兩個面向或許可以概括地稱為關於「共 生」與「結盟」的問題。.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共生」的議題關乎「我們」怎麼共同生存於塵世,從這個面向出發,我們 首先必須面對的是本體論視野的轉換。這對本文而言,也許簡單來說,可以是一 個如何從「我」走向「我們」的問題(張君玫,2016,頁 66-70) 。在笛卡爾以降 的脈絡下,生存似乎意蘊著一個有著中樞神經系統的人類「心智」正在面對著環. y. Nat. sit. n. al. er. io. 境中的人、事、物,在此背景下,主體「我」是生存的核心,且是不證自明地、 毋須賴其他事物存在著的。但我們或許也都難以否認,生存確實牽涉到鑲嵌於環 境中的身體,乃至於在連續的時空流動中與身體耦合又斷開的技術,以及不斷與 這個身體邂逅又分別的生命;有這些非「我」的「他者」的支持,生存才得以可 能。基於此,所有生命及技術事實上也都是在不斷與彼此遭遇的,在這些遭遇中, 各種生命與技術形式被彼此取用、被辨識出樣貌、被持續在其上施力,成為當前 存在的樣貌;也就是,事實上塵世中的存有,都是在與彼此變動中的關係裡成為 它們現在的樣子。因此,我們或許可以將塵世中的存有重新想像為一組組基於行 動而聚集的「我們」 , 「我們」在行動中浮現,而「我們」當中的一個個彼此,也 都是在共同行動中成為「自己」當前所是的樣貌(Latour,1991/余曉嵐等譯,2012; Haraway, 2008, chap. 1) 。本文認為這種從人類中心的「我」走向異質混雜的「我. Ch. engchi. i Un. v. 們」的思考方式,實為一種本體論視野的轉換,而對於本研究而言,在「共生」 面向上的一個重要研究問題,便是在這樣的脈絡下重新思考 Instagram 憂鬱者的 主體樣貌。 那麼,我們應該從哪裡開始重新思考那樣的 Instagram 憂鬱者主體樣貌?本 5. DOI:10.6814/NCCU202000470.

(16) 文認為,要找尋一個新的主體樣貌、回應前文追索「我們」的企望,有必要從 Instagram 憂鬱者的技術實踐中找尋蛛絲馬跡。這個任務也將我們帶到了「共生」 面向的下一個問題:也就是,我們似乎需要找到一種對應於這種本體論轉換的方 法架構,來將人與技術系統相遇時的細微實踐確切地勾勒出來、或隱喻式地串連, 以將前文對於 Instagram 憂鬱者新主體樣貌的抽象想像具體化、將它牽扯進本研 究「闡連」的行動中(Haraway, 1991/張君玫譯,2010,頁 181-190) 。進一步而 言,本研究將以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Network Theory, ANT)主張的一般對稱 性人類學視野(Latour, 1991/余曉嵐等譯,2012)作為探索這種異質主體的準則。 但 ANT 對於本研究的不足之處在於,其關注層次時常只聚焦在科學、技術、知 識、制度等實體是如何在人與非人的共同行動中逐步形成,這樣較中程的視野使 我們不易細緻探看 Instagram 憂鬱者的日常技術實踐,因此也就很難透過 ANT 來 想像一種異質的主體樣貌。基於此,雖然在深入分析上,ANT 的對稱性原則仍 被視作本文探究的準則,但我還將更進一步地轉向由安迪.克拉克(Andy Clark) 的「延伸心智」 (extended mind)觀點,去重新思考一種在行動中,與技術環境元. 治 政 大 Clark, 2008, pp. xxv-xxix, 素隨時耦合又斷開的主體樣貌(Clark & Chalmers, 1998; 立 3-29)。 ‧ 國. 學. ‧. 延伸心智的概念可以說是本文在討論異質主體樣貌時的分析架構,但考量到 與技術的即時耦合與斷開在經驗上並不容易觀察,本研究也進一步將以「符擔性」 (affordances)的探討來切入憂鬱者與 Instagram 的相遇。雖然符擔性的概念並不 立基於前述那種「我們」的本體論立場,但它的探究角度——也就是探討物所提 供的可能與限制、使用者在與物的遭遇中如何展現出各種可能性(Gibson, 1986,. sit. y. Nat. n. al. er. io. chap. 8; Hutchby, 2001)——卻能讓我們從使用的可能性迸生開始,去探看耦合 在使用中的浮現與斷開,基於此,我們也才能進一步地在相對抽象層次上以延伸 心智的概念來描繪與科技物共生的主體樣態。. Ch. engchi. i Un. v. 這篇論文另一條軸線的研究問題則是關於「結盟」。在「共生」的層面上, 我們強調了人與非人技術環境的共同生存、共同浮現當前存有樣態;而在「結盟」 的層次上,我們將更進一步地闡明這些包含了憂鬱者們和 Intagram 技術系統的 「我們」,事實上也同時正在擁有差異的基礎下彼此集結、施力、乃至於共同行 動。這樣的問題顯然是在前文「共生」的本體論架構下提出的,也就是這裡所談 論的「結盟」是將 Reagon 在 1981 年演說中所提出的「結盟政治」 (Coalition Politics) (Reagon, 2000) ,更進一步地擴展至異質混雜的層次。然而,異質的結盟政治如 何可能?這牽涉到我們如何重新看待一直以來都在社會那端的「政治」,將它理 解為擁有細緻凡俗差異的人與非人行動者的相互施力、共同行動(Latour, 1999/ 麥永雄譯,2015) 。更進一步地,這也需要我們對「行動」 、 「施力」的重新理解。 確實,我們很難想像一種由非人行動者召集的聯盟,用拉圖(Bruno Latour)的 6. DOI:10.6814/NCCU202000470.

(17) 話來說,即是這些物在召集集會(assembly)上擁有著先天的「語言障礙」 (Latour, 1999/麥永雄譯,2015,頁 121-122) ,這是我們必須承認的界線;而正是承認差 異,我們才能重新看清彼此在行動中的處境,物在行動中的意義與旨趣確實難為 人類所理解,但在「我們」的共同行動中,人類卻還是能透過將這些意義與旨趣 轉譯為符合人類行動者旨趣的版本,來持續接受物的作用,與物共同行動。 在本文 Instagram 憂鬱者的脈絡裡,這樣的共同行動事實上意味著透過一連 串「故事」的敘說來連結「我們」,這也引導到符合本文旨趣的下一個主題,也 就是一種基於「闡連」 (articulation)的結盟。在《猿猴、賽伯格和女人》 (Simians, Cyborgs, and Women)一書中文版的譯註中,譯者張君玫提到,之所以將 articulation 翻譯為「闡連」 ,是為了表達作者哈洛威(Donna J. Haraway)在這個詞彙上所寄 託的「闡述與扣連」的雙重意涵(Haraway, 1991/張君玫譯,2010,頁 181) 。闡 連,或故事的述說與連結,一方面是基於個體的體現經驗,另一方面也是基於書 寫和閱讀的物質基礎,憂鬱者在無力的處境中與 Instagram 接合,說出故事,而. 政 治 大. 一個個故事又經由技術系統呈現在其他憂鬱者的手機中,憂鬱者在閱讀中,將個 體經驗部分地與一則則和自己有著差異、同時又具有部分親近性的故事扣連,並 持續再書寫,使得紛雜的經驗不斷地在 Instagram 憂鬱者集合體中迴響(Haraway, 1991/張君玫譯,2010,頁 181-190、274-275、285) 。那些故事是基於個體流動 的處境而發出,因此充滿著差異,而「結盟」即是要求我們看到、回應那些差異, 並進一步持續述說故事、連結彼此、持續行動。為了刻畫基於闡連的結盟樣貌, 本研究也因此將進一步地透過參與、觀察、互動、訪談等形式,去說明「我們」 Instagram 憂鬱者如何共同行動。最後,後設來看,為了回應這份論文關於回望/. 立. ‧. ‧ 國. 學. sit. y. Nat. n. al. er. io. 尊重、回應/負責的倫理要求,我作為研究者,自己事實上也正是走在與 Instagram 憂鬱者一起說「故事」的結盟路上,負起「闡連」的責任,在我的處境 中,帶著回應尊重與責任架構的生存旨趣,將這些故事如何構成、如何扣連、如 何共同行動盡可能地「闡連」。. Ch. engchi. i Un. v. 上面說明的兩個面向的研究問題,基於分析和故事推展上的條理及便利是分 開論述的,但事實上,在本文的觀點裡,「共生」和「結盟」應該是同時發生的 兩個層次。在上述的討論中,讀者也許會認為「共生」和「結盟」是行動推展的 兩個不同階段,也就是認為「共生」是靜態的共同生存、而「結盟」是基於靜態 的共同生存再更進一步推展之後的行動。然而我得澄清這樣的區分可能會造成誤 讀,因為事實上,「共生」和「結盟」是一起發生的兩個層次,前者指向共同生 存的問題,後者指向共同行動的問題,與其說它們有先後次序或孰輕孰重,不如 說它們是互為表裡的。「我們」連續不斷地行動,這事實上就是在不斷的相遇, 而在相遇中看到彼此、擔負責任、共同生存,即是「共生」的意涵;而看到彼此、 共同生存,事實上也正是來自、又進一步指向連續不間斷的差異結盟、連結行動。 7. DOI:10.6814/NCCU202000470.

(18) 因此,前文所提出的這兩個層次的問題,事實上也終究是在共同回應、闡明著: 在當前資本主義、新自由主義效能至上的塵世背景中,「我們」——憂鬱者作為 無能的人、Instagram 技術系統作為無能的物——如何、或正在如何共同生存的 倫理議題。.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倫理議題 本研究希望以「闡連」的概念作為貫穿整篇論文的方法架構,「闡連」如前 文所表達的,是一個「闡述與扣連」的行動。在這篇論文中,我將試圖闡連一則 「關於故事的故事」 ,透過闡述 Instagram 憂鬱者集合體連結行動與述說故事的技 術,來重新扣連混雜、異質的主體樣態與共同行動過程,以此回應較鉅觀的塵世 共同生存議題。 「闡連」的目的一方面是要闡明一種基於憂鬱者與 Instagram 技術 系統在書寫中的接合的「說故事技術」,另一方面則是要闡明這種基於接合與扣 連的「說故事」行動的綿延不絕;也就是, 「說故事」是憂鬱者與 Instagram 技術 系統的連結行動,更是憂鬱者基於個體經驗的書寫與閱讀,在技術系統的迴路中 與其他憂鬱者產生連結、乃至於進一步在處境中做出微小抵抗的共同行動。因此, 這讓我們有必要採取一個「看『我們』如何說故事」的角度,來闡連「那些故事 的闡連」。.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y. Nat. 對於闡連,如同前文所述,我並不妄圖窮盡,反而希望在理解研究者自身的 處境與限制下,去勾勒出憂鬱主體的混雜樣貌以及行動,指出一條帶我們回望、. sit. n. al. er. io. 回應他者的道路。為了回應前文所提及的研究問題——或換一種說法,試圖闡連 ——,理論的理解、田野的浸入、對話的發生、見聞的紀錄、資料的分析、隱喻 的使用、文本的書寫,都是探究並完成闡連行動的手段。以下我將分述幾項我將 在後續使用的資料蒐集及分析方法,並說明在執行這些方法時涉及了研究問題的 哪些不同面向。. Ch. engchi. i Un. v. 首先,直接的觀察是本研究的重心,對於 Instagram 憂鬱者的線上田野、以 及我的研究旨趣而言,此外,「閱讀」是涉入田野非唯一、但可以說是最重要的 方式之一。透過 Instagram 憂鬱者故事的閱讀,其處境部分地被我認識,而這些 透過故事與 Instagram 技術系統及其他憂鬱者彼此的連結也在這些「閱讀」之中 被我看見。或許我們可以透過概括地闡述我目前在這個田野中「閱讀」到的故事 及說故事的技術,來讓讀者對於 Instagram 憂鬱者集合體及我將做的闡連行動有 初步的理解。在 Instagram 憂鬱者的「故事」中, 「敘事」或許不是一種最常見、 但卻可以說是較「典型」的體裁,憂鬱者基於個人經驗、當下處境及與技術系統 的接合,來發布一則則較長篇、闡述個體過往經驗的故事。他們在螢幕中閱讀彼 此的故事,而一個個回應與其他故事便在這些閱讀中被引出,如同哈洛威所言: 8. DOI:10.6814/NCCU202000470.

(19) 「任何閱讀都同時是一種指引,通往可能的意識、結盟與行動地圖(Haraway, 1991 /張君玫譯,2010,頁 189)」 。但「故事」並不只有「敘事」的樣貌,在我初步 的觀察中,我們也還能看到或許可以稱作語錄的、衛教的、倡議的、圖像的、發 洩的各種不同形式的貼文。這些貼文並非記載並流傳一段「生命敘說」式的故事, 但卻是基於經驗及個體的體現處境而發出的貼文/行動/故事,而這事實上也發 揮了闡連的作用。這是我對 Instagram 憂鬱者田野觀察的初步描述,而在之後的 章節,我也將透過在觀察與理論之間來回,深化我在此所「閱讀」出的意義。 觀察之外,訪談與線下的活動參與則是本論文探究 Instagram 憂鬱者混雜主 體與異質結盟的另一個方法。事實上,透過「閱讀」式的田野觀察並不一定能深 入 Instagram 憂鬱者結盟行動的脈絡,因為光憑閱讀,並無法讓我們知道個別憂 鬱者的書寫動機與連結的經驗。儘管我自己也是憂鬱者的一員,但我知道「我們」 若不見面,只透過 Instagram 上隔著螢幕的相遇,是難以看見足夠的差異以認識、 理解、尊重彼此、對其負起責任的,而參與並對話,便是我試圖去「看更多」的. 政 治 大. 方式。基於這樣的思考,我也曾四次參與憂鬱者的聚會,希望透過線下的接觸, 一方面去深入理解「我們」的親近性與差異,另一方面則希望透過互動找到這群 「我們」匯聚、共同行動、認識自己、認識彼此的線索。此外,透過在線下活動 的現身,也能讓其他憂鬱者對我作為憂鬱者一員、並作為研究者的雙重身分有更 多認識,這樣的相互理解機會促進了線下的進一步的對話,並建立訪談雙方的互 信基礎。. 立. ‧. ‧ 國. 學. Nat. sit. y. 在研究過程中,我邀請了四位憂鬱者進行訪談。透過訪談,我探詢了. n. al. er. io. Instagram 與憂鬱者所共同促動的共生狀態與結盟行動;也就是,在訪談中試圖 去探尋憂鬱者拿起手機、與 Instagram 相遇後,發生了什麼事?透過這些發生了 的事情,我將試圖抽取出有著前述共生與結盟意義的行動。訪談中包含了一系列 發文與閱讀行動的闡述,一方面關注憂鬱者與 Instagram 相遇的情境:他們怎麼 拿起手機的、為什麼打開 Instagram、在介面上操作了什麼、在什麼情境下「閱 讀」 (看到)了其他憂鬱者的「故事」 、又是怎麼「回應」這些故事的。這牽涉到 憂鬱者與 Instagram、其他憂鬱者的互動關係,儘管透過受訪者的自我報告並不 一定能完整地掌握憂鬱者與 Instagram 較為細緻的接合情形,但透過訪談,我們 至少能知道憂鬱者與 Instagram 的相遇是在怎樣的情境下發生的。另一方面,我 也在訪談中追問了憂鬱者對於自身書寫與閱讀行動的想法,例如對自己在 Instagram 上發文的想法、對於與其他憂鬱者連結的想法等。. Ch. engchi. i Un. v. 此外,研究者本身的行動也是本文重要的資料蒐集來源,如前所述,我本身 便時常在 Instagram 上書寫自己較私密的脆弱、沮喪、焦慮、憂鬱面向,作為對 本文探究視角較為理解的憂鬱者之一,在回看自己的書寫以及書寫行動的過程中, 9. DOI:10.6814/NCCU202000470.

(20) 我也蒐集了自己使用 Instagram 的記錄,並透過這樣的記錄,扣連著理論架構, 思考自己的書寫、貼文、乃至於與人連結的行動如何可能成為一種混雜的主體、 與差異他者連結的聚合體。 觀察、訪談、自我經驗的描述是本研究蒐集資料的主要方式,然而,就「闡 連」這項行動而言,最重要的還是不斷地去書寫,透過書寫將經驗與理論視野扣 連、將一個個有著凡俗差異的憂鬱他者與非人他者的差異與共同行動盡可能地刻 劃,進而提供一條重新理解與想像我們與他者之間關係的新道路。 最後,在此也得說明本研究可能涉及的研究倫理問題及相關的處理方式。本 研究的研究對象為 Instagram 憂鬱者,儘管本研究並不限縮於精神醫療與心理健 康服務使用者群體,而是範圍較廣地討論陷入極度悲傷處境中的對象,然而,憂 鬱者在 Instagram 中所呈現、表達的卻往往是私密,且若是暴露在大眾視野中, 有可能使之面臨傷害的。因此,本研究在呈現受訪者、觀察對象的資料時,已經 盡可能地避免呈現足以辨識其身分的資訊;若敘事脈絡中有可辨識的資訊,則在 不影響論述的情況下模糊處理。此外,雖然許多受訪者、觀察對象都同意研究者 取用、呈現某些較敏感資料,但考量到暴露可能對其帶來的風險,本研究還是採 取相對保留的方式,非必要狀況不使用這樣的資料。例如,在本研究中,許多受 訪者、觀察對象都曾表明我可以閱讀、觀察、取用其貼文、限時動態,然而,考 量到「圈子很小」,隨便一則貼文,其特定文字與影像風格、以及其已留存在 Instagram 中的足跡等種種蛛絲馬跡,都有可能容易讓人辨識出此篇貼文是誰發 出的,並可能引起觀察對象被辨識出身分後未預期的風險。因此,在此也要特別.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sit. y. Nat. n. al. er. io. 說明,本研究的研究場域雖然是 Instagram 憂鬱者,理應在分析時使用、並呈現 受訪者、觀察對象的貼文作為分析的依據,但考量到暴露的風險,我仍大多僅以 經過模糊處理的訪談資料、我對觀察對象的田野紀錄(包含線下與線上,並同樣 經過模糊處理) 、我個人作為憂鬱者一員的使用經驗紀錄,作為分析的資料來源。 在真正需要使用「貼文」的狀況下,我則會放上自己過往的憂鬱貼文作為示例。 然而,就如同擔心受訪者、觀察對象的資訊被暴露而面臨傷害的風險,對於將我 自己的貼文呈現在論文中當作示例,我也同樣帶著許多擔憂(例如之後找工作面 臨疾病汙名、被當成是無力、具攻擊性的對象而無可辯駁等),因此呈現的貼文 也是經過再三考量與篩選。. Ch. engchi. i Un. v. 第四節 章節概述 這篇論文除了前言與結論之外,將會以三個章節來處理前面所提出的研究問 題,接下來,我將分別概要地說明後續這些章節的內容。 10. DOI:10.6814/NCCU202000470.

(21) 一、. 轉譯與再現. 在第二章,我將說明「轉譯」 (translation)的概念不同於「再現」 (representation) , 有著在處境中推展行動的意涵,透過這種說明,我一方面指出大眾媒體「再現」 精神疾病與憂鬱症患者的侷限,並主張以「轉譯」的視角探看、闡述憂鬱者的行 動;另一方面,我也試圖主張 Instagram 憂鬱者也在書寫中不斷地與 Instagram 技 術系統發生關係,共同展開「轉譯」的行動。 在本文 Instagram 憂鬱者的脈絡中, 「轉譯」一方面指涉了包含研究者本身的 認識主體,如何在處境中認識 Instagram 憂鬱者的行動、並持續展開書寫行動, 另一方面也指涉了 Instagram 憂鬱者的書寫和連結行動。在這個脈絡中,憂鬱者 的書寫以及研究者的觀看都是基於處境的,因此不追求完整的再現與被再現。而 也因為是基於處境的,行動中的物質面向同樣不容忽視,因此在這章的第二部分 我也將重新思考技術環境中人與科技物的互動。透過指出以「關係」的視野重新 看待非人「他者」的重要性,我也將說明一種不斷受異質的「他者」支持、生成 當前存有的「主體」樣貌。.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在憂鬱者的再現方面,由於人們對於悲傷情緒或「無力」通常有著負面的價 值立場(Horwitz & Wakefield, 2007/黃思瑜、劉宗為譯,2017;甯應斌、何春蕤, 2012,頁 110-112) ,乃至於對其貶低與排除,因此在媒體中確實存在著對於憂鬱 症的負面呈現,例如失能、無力、苦情、或具有潛在自傷、傷人可能性等樣貌。. y. Nat. sit. n. al. er. io. 但另一方面,小報化的背景也讓主流媒體對於憂鬱症有非負面、乃至於正面的呈 現趨勢,但這些報導時常流於同情、憐憫,或是將憂鬱者呈現為擁有不同於常人 的成就,例如具創造力、聰明、有遠見等(王馨儀,2007;吳孟津、徐美苓,2011) 。 負面報導給憂鬱者貼上了汙名的標籤,正面報導則將憂鬱者悲情化、或是正面呈 現為異於常人,這些媒體再現無論如何都仍流於在對「正常」的判準下,視憂鬱 者為「沒那麼壞的異常」,並刻板、概括地呈現了憂鬱者。. Ch. engchi. i Un. v. 基於上述討論,對於憂鬱者的「忠實再現」似乎是困難、甚至無法企及的, 但在哈洛威的眼中,無論是不是「再現」 ,觀看的視線本就不可能是純淨清晰的, 因此她反而建議我們不必拒絕再現,而是對「再現」發展出另一種思考,也就是 在觀看與呈現的時候,承認並反思所在位置的特殊性、侷限性與部分性(Haraway, 1991/張君玫譯,2010,第九章) 。 「轉譯」的概念便符合了上述這樣的「另一種」 認識與述說行動。本文在第二章透過對於「轉譯」概念的探討,試圖找到研究者 的觀看位置,這個觀看的位置不是試圖站在憂鬱者的位置上忠實呈現憂鬱者的聲 音,而是承認忠實呈現的侷限,站上與 Instagram 憂鬱者共同轉譯的位置,透過 這份論文完成共同書寫行動的一部分。 11. DOI:10.6814/NCCU202000470.

(22) 「轉譯」的概念同時指涉了對意義的「翻譯」以及對行動的「轉換」 (Latour, 1983/林宗德譯,2004;雷祥麟,2004) 。對於研究者而言, 「翻譯」不可能沒有 基於研究者自身歷史與當前處境帶來的偏移,但基於對此變動位置的認識,研究 者所做的是與 Instagram 憂鬱者共同「轉換」出行動的下一個階段,而非追求不 可企及的忠實呈現。而在 Instagram 憂鬱者的脈絡中,其書寫也是一種對於個體 當下處境的「翻譯」,是可能躊躇、不穩定、可能口齒不清的,然而,這些暫時 的、當下的部分觀點,仍能在「轉換」的過程中,牽引出其他時空的自己、其他 憂鬱者的經驗,開展出新的情境。 轉譯的實踐基於個體的處境,而處境則是基於物質的,當我們談到憂鬱者的 轉譯行動,就不能不談脈絡中的科技物及與科技物互動著的身體——Instagram、 手機、以及使用著 Instagram 的身體。事實上,已經有部分研究主張許多「無力」 「他者」正利用資訊科技「有力」地集結、發聲(楊忠川、李興國,1999;黃啟 龍,2002);在這個脈絡下,我們或許會很容易地認為那些被視為「無力」的憂. 政 治 大. 鬱他者,利用了手機、Instagram 技術系統,得到了發聲的力量。然而,這樣的思 考對於本文而言卻是不足的,這涉及到科技社會學家 Feenberg 討論過的「工具 論」 (instrumentalism)和「實質論」 (substantivism)問題。 「工具論」的思考視科 技物為中性、沒有本質的工具,隨人類取用,而「實質論」則視科技物擁有與生 俱來的特質、必然影響社會生活(Feenberg, 2002/韓連慶、曹觀法譯,2005;賴 曉黎,2012) ,無論是將 Instagram 視為待取用的中性工具、或反之認為它具有決 定性力量,最後都只能讓我們看到它所指向的目的,也就是它多有效、多有力、 能改變什麼,然而這種人掌控工具、或工具操縱人的主客邏輯,卻無法回應轉譯 實踐中,使用者與科技物在相遇中的共同形塑。.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i Un. v. 基於此,本文並不視與憂鬱者共同行動的 Instagram 技術系統為被利用的工 具,而希望以一種關係性的視角,來重新看待行動中的 Instagram 憂鬱者集合體, 也就是:當憂鬱者在面對 Instagram 技術系統時,憂鬱者、科技物、以及其他憂 鬱者事實上是在使用的過程中成為彼此當前所是的。. Ch. engchi. 這樣的思考也回應了我們所面對的當代技術環境,也就是,在我們「浸泡」 於技術環境中的當代,要以我/物、主/客的視角看待人對科技物的「取用」似 乎已經理由薄弱;相反地,我們應該改以一種強調關係的視角重新詮釋正在共同 行動中彼此形塑的人與科技物。在這樣的脈絡下,本文也引入拉圖(Bruno Latour) 在《我們從未現代過》(We Have Never Been Modern)中對於建立「非現代性憲 章」(the nonmodern constitution)的討論,希望以拉圖的觀點重新思考人與科技 物之間的關係。 拉圖在《我們從未現代過》中是質疑現代性的,他認為現代性造成了自然/ 12. DOI:10.6814/NCCU202000470.

(23) 社會、人/非人、主體/客體的各種「大分裂」 。在物的行動中, 「轉譯」的實作 使混種物增生,但現代人類卻又透過「純化」來遮掩這些混種物實為異質行動者 的共同化成的這個事實。拉圖認為,在混種物不斷增生,而我們又持續遮掩混種 物增生的情況下,我們所面對的其實是一種現代性的幻象(Latour, 1991/余曉嵐 等譯,2012)。2 面對這點,巨觀而言,拉圖認為我們應該承認「我們從未現代過」的事實, 透過重新建立一種「非現代性憲章」 (the nonmodern constitution)」來調整認識世 界的視野;微觀而言,拉圖也建議我們基於「一般對稱性原則」來探究事實上自 然與文化交織著的世界,將人與非人的行動納入科技與科學研究的考量(Latour, 1991/余曉嵐等譯,2012,頁 216-221) 。關係性、網絡的視野是認識物我及探究 世界較合適的方式,拉圖就曾以「類客體」或「類主體」的概念來指稱其實本來 就無法被納進主客兩端的混種物,因為在他的觀點裡,事實上並不存在著一組已 經預先決定的主客體關係,有的只是增生的混種物,在各方的人與非人行動者的. 政 治 大. 交織行動下,不斷地一起變動它們的存有狀態(Latour, 1991/余曉嵐等譯,2012) 。 在這個背景下,當我們重新思考 Instagram 憂鬱者主體,我們似乎便能視其為在 科技物、有機體、無機物、語言、人類行動者的關係中浮現存有的混種。. 立. ‧ 國. 學. ‧. 基於以上,在第二章我將主張:我們應該以「轉譯」的角度來探看憂鬱者的 書寫與發聲行動,這種角度是基於處境的,因此是變動、部分的,但也因為是承 認自身侷限的,因而是開放更多部分的聲音的。以轉譯實踐的角度探看憂鬱者的 行動,一方面展現出了人類「憂鬱他者」的能動性,另一方面,那些共同行動的 「非人他者」也同時被帶回了我們的視野中。. sit. n. al. er. io 共生. y. Nat. 二、. Ch. engchi. i Un. v. 接續著上一章的本體論視野轉換,第三章我則試圖以哈洛威在《當物種相遇》 (When Species Meet)中所討論的「相遇」、「共同成為」等概念,帶出包含著各 種他者的「我們」如何一起共同生存的倫理,並進一步探討應該如何探看這些「我 們」的共同生存。 哈洛威在《當物種相遇》 (When Species Meet)一書中提到,我們事實上是身 處於跨物種交織的「自然文化」(natureculture)中,而非現代性下的「大分裂」. 前面所提到的工具論或實質論的觀點,事實上在拉圖的脈絡中,也是建立在他所提到的 現代性大分裂下中人與科技物之間的對立關係(Latour, 1991/余曉嵐等譯,2012) 。 2. 13. DOI:10.6814/NCCU202000470.

(24) (Haraway, 2008, p. 9;Latour, 1991/余曉嵐等譯,2012,頁 76) 。大分裂讓我們 容易排拒「他者」,哈洛威建議我們對於行動的思考應該由「我/物」走向「我 們」 ;也就是,異質、多物種的「我們」正在不斷地「相遇」 (encounter) ,並在行 動中「共同成為」(becoming with)當前所是的樣貌(Haraway, 2008, pp. 3-5)。 哈洛威的說法似乎和拉圖在《我們從未現代過》中表明的本體論視野轉換類 似(Latour, 1991/余曉嵐等譯,2012),但事實上哈洛威是在這樣的本體論視野 上,又更進一步地透過強調世俗、平凡、日常的相遇與共同成為,把我們的視野 更進一步地延伸至關於在塵世中共同生存的思考上(Haraway, 2008)。也就是, 我們透過拉圖對稱地望見了彼此,而透過哈洛威,我們則更進一步地「回望/尊 重」(respect)了彼此,回望讓我們看清彼此之間的瑣碎綿密差異,並要求我們 「回應」,「回應」(respond),也同時意味著擔負起對彼此生存責任的倫理要求 (Haraway, 2008)。在這個脈絡下,若由「我們」或「相遇」的視角來重新看待 憂鬱者的日常行動,我們似乎也能將 Instagram 憂鬱者重新思考為浮現於相遇中. 政 治 大. 的異質混雜主體,這個主體是由擁有綿密差異的「我們」,在對彼此的依賴與施 力中共同生存出來的。. 立. ‧ 國. 學. ‧. 要注意的是,主張異質與混雜的主體並不意圖扁平化人與非人的能動性、也 並不是要取消塵世存有之間既存的界線、提出一種彼此融合的主張;相反地,本 文所主張的異質與混雜意在強調多物種的「我們」的共同生存、彼此施力、依賴 與負責,這反而是要求我們看清界線的:看清界線是辨識出差異的關鍵,而辨識 出差異則是回望/尊重、回應/負責等倫理要求的重要前提。. sit. y. Nat. n. al. er. io. 另一方面,本文也要接著討論如何去探看這種共同生存。在這個部分,本文 主張能夠以拉圖所建議的一般對稱性原則(the principle of generalized symmetry) (Latour, 1991/余曉嵐等譯,2012,頁 216-221)切入,來追索 Instagram 憂鬱者 集合體中異質行動者的共同行動;然而,儘管拉圖或行動者網絡理論提供了我們 探看的視野,但它的關注層次卻通常只在「科技社會企業家建立霸權網絡的案例」 上(林文源,2014),這並無法完全回應本論文的需求,也就是微觀地去看 Instagram 技術環境中的異質行動者如何彼此施力、耦合、共同行動。因此,本研 究帶著這樣的本體論原則,轉而試圖從克拉克所提出的「延伸心智」概念,較細 微地探看憂鬱者與 Instagram 在相遇中的持續耦合與斷開。. Ch. engchi. i Un. v. 克拉克指出,一般人通常以「大腦拘束」 (brainbound)的方式來思考心智, 也就是認為心智的運作是侷限在大腦、或中樞神經系統範圍中的;但他認為,我 們應該用一種「延伸」 (extended)的方式思考心智和認知,因為事實上我們的思 考一直是依賴著外在環境中的各種資源,例如身體、科技物、語言、文化等支持 的(Clark, 2008, pp. xxvii-xxviii; Clark & Chalmers, 1998)。也就是說,在我們鑲 14. DOI:10.6814/NCCU202000470.

(25) 嵌於環境中的體現身體與外在資源的不斷耦合與斷開過程,心智和認知的現象才 浮現在與這些資源形成的迴路中(Clark, 2008, chap. 1; Clark & Chalmers, 1998)。 克拉克所討論的「延伸心智」似乎隱微地蘊含著拉圖和哈洛威那種強調關係的本 體論視野(Haraway, 2008; Latour, 1991/余曉嵐等譯,2012) ,並更進一步地引起 我們思考一種延伸至非人層次的異質主體樣貌,在這個脈絡下,憂鬱者並不如第 二章所說的那樣,被由他人口中發聲、或透過工具發聲,憂鬱者的發聲是鑲嵌於 技術環境中,與各種資源耦合,體現地完成的。 然而,儘管延伸心智的討論有助於我們重新理解人與技術物的關係、乃至於 想像一種異質樣貌的憂鬱者主體,但若無資料輔助,異質的 Instagram 憂鬱者主 體或許也還只停留在理論層次上的想像,因此,我也將引入「符擔性」 (affordances) 的概念作為切入憂鬱者與 Instagram 互動的起點。 「符擔性」的概念簡而言之,是 指事物基於其特性,對互動者所「提供」 (afford)的各種互動可能性。在這些可 能性的範圍中,互動者的個體經驗和使用脈絡會將此事物所蘊含的豐富可能性部. 政 治 大. 分地展現出來(Gibson, 1986; Hutchby, 2001)。符擔性的概念背後並不預設一種 與拉圖和哈洛威相符的本體論視野,然而這確實是一種讓我們有機會去探看人與 科技物相遇的切入角度;也就是,以憂鬱者在與 Instagram 的相遇所迸生出的使 用可能性作為起點,我們才將進一步地去看 Instagram 憂鬱者認知迴路的浮現, 並闡連出一種異質的 Instagram 憂鬱者主體。. 立. ‧. ‧ 國. 學. sit. y. Nat. 具體而言,我將在分析部分試圖從憂鬱者如何開始操作 Instagram 介面開始, 討論他們的相遇呈現出了怎樣的行動可能性,並進一步探討這些行動可能性又能. n. al. er. io. 如何反映出憂鬱者與 Instagram 的共同生存樣貌。也就是說,符擔性的分析可以 作為本研究在探討憂鬱者 Instagram 使用實踐上的基底脈絡,在此之上,本文才 能更進一步地在理論層次上描繪憂鬱者與 Instagram 共生的主體樣貌。. Ch. engchi. i Un. v. 在此,我提供了兩個案例分析:第一個案例說明了憂鬱者在「貼文」這項特 定行動中展現出的混雜主體樣貌;第二個案例則說明了憂鬱者如何與牽涉了演算 法的 Instagram 技術系統連結,並和其他憂鬱者也產生連結,共同在書寫與追蹤 行動中形成隨時耦合又斷開、時聚時散的「Instagram 憂鬱者(s)集合體」。. 三、. 結盟. 在第四章,我將從「結盟政治」的討論出發。「結盟」意味著基於獨特個體 差異,連結政治行動,這種結盟肯定了不同社會位置上的個體對議題的特定經驗 和觀點(Young, 1990/陳雅馨譯,2017),並要求我們肯認彼此差異,在尊重的 前提下暫時忍受差異帶來的不安,策略性地共同行動、共同抵抗(Reagon, 2000; 15. DOI:10.6814/NCCU202000470.

(26) Haraway, 1991/張君玫譯,2010)。然而,儘管結盟是運動及塵世生存的關鍵, 但它的既有意義對本文的旨趣而言,卻還是存在著兩個問題:一方面,這種結盟 往往是有明確目標的集結行動,但在本研究中,憂鬱者故事的闡述與扣連其實並 不一定有著明確的共同行動目標,相反的,那些透過書寫而連結的議題往往牽涉 到個體當下的、變動的、私密的紛雜處境;另一方面,它所強調的是人類的結盟, 忽略了鑲嵌在環境中的身體在技術實作中與科技物的共同行動。面對這些問題, 我們便有必要討論一種基於「闡連」與「相互依存」的結盟可能性,和一種「異 質」的結盟政治。 以「故事」的述說來結盟,牽涉到巴特勒(Judith Butler)所討論的「非暴力」 (non-violence)、「文化轉譯」(cultural translation)式的行動。Instagram 憂鬱者 的結盟行動或許無法展現積極的「抵抗」樣貌,但卻是透過脆弱性的暴露,與其 他憂鬱盟友、可能傷害自己的他者尋求著「相互依存」 (interdependency) (Butler, 2004, pp. 29-49; 2014, 99, 114-117)。這種以「故事」來連結憂鬱者的結盟形式,. 政 治 大. 顯示了憂鬱者儘管處於無力處境,卻是具能動性地在「闡連」著。哈洛威在《猿 猴、賽伯格和女人》中使用了「闡連」 (articulation)一詞來同時表達其「闡述與 扣連」的雙重意涵。值得注意的是,在哈洛威對這個詞彙的討論中,「闡連」一 詞是具有物質性的基礎的:故事的闡述、乃至於迴盪與綿延,一方面是基於個體 體現的經驗,另一方面則是基於個體與說故事的技術和對象耦合。闡連的行動讓 差異個體的處境被彼此閱讀,在這些閱讀中,憂鬱者看到彼此,並基於經驗上的 親近性再次書寫,使得各種故事不斷迴盪(Haraway, 1991/張君玫譯,2010,頁 181-190、341-342) 。這裡所說的「故事」並非一種清晰、連貫的個人史,更不會. 立. ‧. ‧ 國. 學. sit. y. Nat. er. io. 是集體的大歷史,這些故事根植於科技物的物質性以及個體變動的處境,而擁有 各種樣貌。. al. n. iv n C 此外,本文也透過拉圖對「政治」的重新定義,主張一種異質的結盟政治。 hengchi U 在《自然的政治》(Politics of Nature)一書中,拉圖將「政治」從傳統人類那端 的「利益和權力的相互作用」,重新帶到了「共同世界的逐步構成」的新定義上 (Latour, 1999/麥永雄譯,2015,頁 104-106;頁 444)。「政治」在他的重新定 義下,進一步地指涉了人與非人的施力、聚合與行動,在這個脈絡下,「結盟政 治」的意義也就隨之擴展為異質的屬性。但我們如何能說那些非人行動者正在「施 力」或「結盟」?確實,基於人類與非人行動者之間的差異,我們並無法直接理 解非人行動者的行動意義與旨趣,因而看不到、無法想像這些非人正在行動,拉 圖認為這是物的「語言障礙」 (Latour, 1999/麥永雄譯,2015,頁 121-122)。然 而,在拉圖的脈絡裡,那些對於人類而言有意義的物的行動旨趣,事實上卻是一 次次在轉譯的過程裡被呈現在行動的集合體中的,而這也正是物所施展的行動能 力(Latour, 1991/余曉嵐等譯,2012;Latour, 1999/麥永雄譯,2015;Latour, 1983 16. DOI:10.6814/NCCU20200047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第四章 直角座標與二元一次方程式.

第四章 直角座標與二元一次方程式.

第五章 多項式.

第五章 多項式.

18   狐狸說:「假如你馴服我,我的生活將如充滿了陽光般。我

學生已在 2000 年版小學數學課程學習單位 4N4「倍數和因數」中認識因

在現行的 99

(1)如果說有部是第二結集後由上座部所分出,則其戒條次第 應接近五分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