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理想家庭圖像變化的動力

第一節 理想家庭圖像的社會建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的發展,教育改革配合國家發展政策與政治意識型態發展重點確實有所差異,那 麼統治階級透過教科書所建構出的官方知識與其家庭圖像究竟有著什麼樣的變 化?研究者嘗試從「理想家庭圖像的社會建構」、「親屬結構」與「親職角色」三 個部份討論戰後國小一年級國語教科書理想家庭圖像變化的動力。

第一節 理想家庭圖像的社會建構

戰後國小一年級國語教科書所建構的理想家庭圖像,在 1950-1960 年代課文 插畫風格與畫中家庭成員往往是固定、不變的;1970-1980 年代課文插畫風格與 畫中家庭成員則開始逐漸產生變化,不再強調永恆、穩定、毫不變動的家庭圖像,

進而把每個課文視為獨立的文本,按其內容不同進行調整,建構出不同的樣貌;

1990 年代呈現出家庭的多樣性;2000 年以後九年一貫課程版本則增加以童話故 事擬人手法描繪理想家庭,其中家庭內涵雖仍持續強調家庭本質、普遍性的存在,

但多以動物類型不同,增加家庭的多元樣貌。

除了插畫風格與畫中家庭成員的差異之外,究竟「我家」和「你/妳家」有 什麼不同?如何區分?對於戰後國小一年級國語教科書理想家庭邊界的動態變 化,及其變遷因素,研究者嘗試從高層化集合住宅的發展討論家庭外部圖像的改 變,進而從姓氏思考家庭邊界的移動,以「冠夫姓」、「冠父姓」與「從夫居」的 法律修訂討論逐漸被鬆動的父系宗族傳承,以及婚後女性與原生家庭的區隔,重 新檢視家庭內部界線移動的變化,以及家庭在不同的時代脈絡中負載意義、功能 與其變遷動力。

一、農村與都市:高層化集合住宅與多元化的發展

檢閱戰後國小一年級國語教科書所建構理想家庭外部圖像的動態變化,可以 發現 1941 年國語常識課程標準以家族為中心的農村形象為主(「家裡的人」與「我 家的親戚」),1952 年課程標準開始出現都市街道(「小泥人」);1962 年課程標準 則有地板貼磁磚的公寓式樓房(「我們的國旗」);1970-1980 年代的版本一反集合 式住宅的發展趨勢,強調家裡有院子可以種植花草樹木的理想家庭圖像(「院子 裡」、「誰起得早」);1990 年代多元化的住家形象除了透天樓房,開始出現以十 多層的高樓大廈再現集合式住宅的發展(「院子裡」、「我們的家」、「練習二」),

還有鄉下與海邊的磚瓦平房;2000 年九年一貫暫行綱要的住家形象不但延續都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市化的發展,住家密度高樓林立,在上學的路上還會經過 24 小時營業便利商店、

泡沫紅茶與西點咖啡店,記錄了台灣從農村社會進入都市生活的發展(「統整活 動一」、「第二單元 遊戲」),亦強調「以孩子為中心」的思考方式,呈現童話、

寓言方式的多元家庭圖像。

面對課文中外部家庭圖像,從農村到都市、從平房到高樓的社會變遷,以及 住家形象多元化的發展。研究者重新檢視國語一年級教科書家庭圖像的變遷發現,

家庭圖像變遷動力可從台灣社會整體的經濟發展、人口遷移與都市發展脈動,以 及後現代主義的滲入三部份來討論。

(一)經濟成長

戰後國民政府播遷來台,興修水利,改革農業生產技術,致力恢復生產與重 建工作,直至 1950 年代農產已超越戰前最高水準(黃大洲,1981),緊接著透 過美援的幫助下,開始對於農村進行土地改革,增加農民對土地投資及耕作意願,

並在保護農地的傳統政策下,工業用地的取得為發展新興產業的基礎,「以農業 培養工業」推動經濟建設計劃,帶動非農業就業機會的成長。1960 年代起每年 經濟成長率高於 8%以上(賴澤涵,2005),經濟發展以替代出口導向,成立加 工出口區,以工業區安置本土傳統輕工業,加工出口區吸收低技術層次的國外廠 商,創立「離農不離村」的分散式工業化(劉克智、董安琪,2003)。

1970 年代伴隨著小康計畫、十大建設的推行,提倡「客廳即工廠」的全民 運動,鼓勵家庭代工,擴大外銷,帶動台灣經濟發展,脫離整體性的貧窮狀態。

1980 年 12 月成立的新竹科學園區,經濟發展逐漸轉型,著重高科技產業的培養,

並伴隨著 1987 年政治解嚴,奠定台灣經濟自由化與國際化的基礎。1990 年代區 域經濟結構的轉型,2000 以後雖然經濟發展成長出現瓶頸,但整體而言社會大 眾生活條件已經大幅度改善,人民生活水準日益提高,生活愈來愈便利,消費習 慣與生活型態,以及住家附近的地景空間亦隨之改變。

(二)人口遷移與都市發展

戰後大批軍民渡海來台,半數以上均住在大都市(劉克智、董安琪,2003),

1953 年克蒂颱風重創台灣,許多臨時性住宅嚴重倒塌,大量居民流離失所,政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府實施第一個四年經濟建設計劃;1954 年內政部設置「興建住宅技術小組」負 責籌劃與推動住宅事宜,集合住宅為興建國宅的型態(林昭邑,2007),孟昭瓚 在 1956 報告國民住宅委員會成立 2 年多來建屋概況時指出:

「由於本省人口急速增加,國民需要住宅極為迫切,為解決日趨嚴 重的房荒問題,政府今後將採取普遍的方式…以一家六口計算,每年約 須增加房子五萬餘幢…今後趨勢在都市唯有建造公寓式樓房住宅,因為 立體型佔地面積較小。」(《聯合報》,1956/12/28)

1959 年台灣省政府雖成立「台灣省國民住宅興建計畫委員會」,各縣市亦成 立「國民住宅興建計畫委員會」為實際執行單位,但早期這些負責機構事實上均 屬臨時性機構,無法有效推動住宅政策。根據米復國(1988:109)研究進一步 指出,當時住宅的供應量根本趕不上都市化帶來人口過度集中的速度。

「自 1957 年至 1968 年間住宅增加量約 27.5 萬戶,但人口增加 396 萬(以當時每戶約 5.8 人做計算,則約有 68.3 萬戶)…以台北市為例,

1963 年約有三分之一的人住在違建之中,以高雄市為例,1968 年約有 20%住在違章建築中。」

1960 年代經濟發展的緣故,大量年輕農村勞動人口往都市移動,此時仍停 留居住在農村社會則顯得相對落後。1968 年間台北市首度出現 11 層之中層集合 住宅,意味著台灣集合住宅即將朝高層化發展。1970 年代伴隨著經濟發展,都 市快速擴張,傳統的居住模式很快地被都市住宅計畫所取代,但受限於建築技術 規則,1975 年以後都市的中層電梯集合住宅多以 7-12 層的規模居多,直到 1985 年引進新的建築工法,奠定國內鋼骨構造,以及預鑄混凝土版之施工技術的基礎 等,才出現 16 層以上之高層集合住宅(林昭邑,2007),猶如漢寶德於 1982 年

《聯合報》的觀察一般,強調農村到都會生活的轉變,伴隨著人口激增、工業化 與都市發展的結果,生活空間、生活方式與思想觀念皆隨之而變化。

「農村與城市之間的演變,表示生活方式、思想觀念的變更。反映 在建築上,傳統以家族為單位的居住形式逐漸式微,為以小家庭為單位 的公寓建築所取代。

人口的自然增加相當迅速(在過去三十年間人口增加了三倍),不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農村與城市都感受到空間的壓力。尤其在工業化的過程中,人口向城市 集中,特別是向大城市集中。市區建築走向高層化是必然的現象。」(《聯 合報》,1982/10/25)

1990 年代因著區域經濟結構的轉型,新竹科學園區的快速發展,人口遷徙 的方向不再是南北分流,而改為往北部集中發展(林季平,2005;Copper, 1988)。

1990-2000 年為都市郊區化時期,到 2010 年台灣社會的都市發展則進入後都市化

(re-urbanization or de-urbanization)「都市縮減」階段(劉克智、董安琪,2003)。

(三)後現代主義的滲入

「『後現代』的解構圖像,大力主張『教育鬆綁』、『教師自主』、『解 放童年』,因此從『中央集權式』的課程發展模式,以及以『國立編譯 館』主導的『統編本』,改為『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模式』,以及尊重自由 市場機制的『審定本』。換言之,教育部對課程僅設定『基礎性、綱要 性、引導性』的規範;基於『授權賦能』的原則,兼顧專業自主的時代 趨勢,提供學校、教師與家長共同進行課程發展與操作的空間,以實現 開放性、豐富性、多元化的課程理想。」(教育部,2003:7)

教育部公布《教學創新九年一貫課程問題與解答》明確指出九年一貫受到後 現代主義的影響,課程朝向開放、豐富、多元的發展方向。面對後現代主義的模 糊、變動與不確定性,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見解與看法,亦不見得同意教育部在 九年一貫課程問題與解答中對於後現代的詮釋與理解,但卻也不得不承認因著後 現代主義的滲入,使得教科書內容設計著重家庭樣貌多元特性的呈現,反映九年 一貫教育改革「後現代性格」不再獨尊理性、去中心、去標準化、反權威、反知 識霸權,強調多元、差異、在地、享樂等成分與特質反映體制改革與教材內容中,

使得台灣教育呈現一種「後現代狀況」(汪宏倫,2006)。

整體而言可以看出,台灣社會經濟發展,在土地規模不變的前提下,農村人 口大量地往都市移動,面對人口的急速增加,都市建築只好不斷朝向高層化的立 體發展,興建公寓、華廈與高樓大廈等集合住宅成為都市發展的趨勢,以高層化 的集合住宅取代獨棟獨戶的磚瓦平房與透天厝;加上,1990 年代後現代主義的 滲入,開展出不同類型的家庭圖像,不但影響家庭外在住家樣貌,甚至影響家庭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內部成員彼此之間,以及鄰里社區與周遭人際關係網絡的互動經驗,呈現家庭圖 像的多樣性。

二、「父姓」與「夫姓」:鬆動的父系宗族傳承!?

在戰後國小一年級國語教科書 1941 年《初級小學國語常識課本》曾以「張 家≠李家」來區分「我家」和「你/妳家」不同(「買賣」)。2000 年九年一貫暫行

在戰後國小一年級國語教科書 1941 年《初級小學國語常識課本》曾以「張 家≠李家」來區分「我家」和「你/妳家」不同(「買賣」)。2000 年九年一貫暫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