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重要發現與摘要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六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本論文的撰寫從小姪女的生命經驗出發,檢視國小一年級國語教科書理想家 庭圖像的建構。最後一章研究結論與建議,研究者將回顧上述的討論,歸納、整 理本研究重要發現與摘要,進一步討論教科書貫穿著執政者的意識型態,理想家 庭圖像建構在「變」與「不變」之間,其政策制定與知識生產的機制如何彰顯國 家權力,呈現出不同時期國家階段性任務,並對於教科書編輯與家庭教育提出建 議,最後針對研究限制提出後續研究建議。

第一節 重要發現與摘要

本研究重要發現與摘要,研究者嘗試歸納、整理與呈現國小一年級國語教科 書在 1950、1960、1970-1980、1990 年代到 2000 年以後等五個階段中。各階段 因不同歷史時空脈絡理想家庭圖像的主要特色與發展重點,進而針對「理想家庭 圖像的社會建構」、「親屬結構」與「親職角色」三大面向,討論其家庭圖像變階 段性遷動力與潛規則。

一、教科書家庭圖像反映不同歷史時空脈絡

國小一年級國語教科書理想家庭圖像在戰後重建的 1950 年代中,「家」的外 在形象以農村社會為主,家庭內在邊界強調「太太婚後冠夫姓」、「子女從父姓」;

家庭成員以父系傳承為主軸,親屬關係則介紹母系親屬,反映祖父母共居父系傳 承的痕跡;至於兄弟姊妹的手足分工與親職角色扮演反映「男主外,女主內」性 別區隔的現象。

在加強民族教育並強調「反共復國」的 1960 年代中,國小一年級國語教科 書「家」的外在形象反映都市集合住宅的興起,家庭內在邊界強調「我家≠外婆 家」,突顯傳統「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婚姻觀念;家庭成員因著戰後嬰兒潮 手足數的成長,成員擴張,家人互動與手足角色扮演亦滲入愛國主義精神;親職 角色扮演繼續維持性別區隔的現象。1952、1962 與 1968 年課程標準不同之處在 於 1952 年課程標準母親穿旗袍、拿針線;1962 年課程標準有縫紉機為輔助;1968 年課程標準因成衣為台灣紡織品出口的大宗,媽媽不再親手縫紉衣服。

在經濟起飛的 1970-1980 年代,歷經 1975 年課程標準、1985 年修訂課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989 年改編課程,國小一年級國語教科書無明顯調整與變動。「家」的外在形象,

以家有庭院為主流,家庭內在邊界延續父系傳承,持續強調「我家≠外婆家」;

家庭成員因家庭計畫的推行手足數 2 至 4 人;親子互動從家人團聚的集體互動記 憶轉向「個體性」的經驗建構;親職角色扮演因著國家解嚴,成立「國小課程標 準修訂委員會」增列兩性平等議題,嵌入「均職親職」的觀念,適度修改「性別 分工」較強烈的字眼,並強調親子關係的培養。

社會改革百花齊放的 1990 年代,「家」的外在形象呈現多樣化的居住樣貌,

家庭內在邊界持續強調「我家≠外婆家」;家庭手足數獨生子女增加,親屬關係 多了「外公」與「奶奶」的角色,反映跨世代兒童照顧的形象,以及寵物家人的 加入;至於親職角色扮演方面,雖仍以「做不完事情」來形容媽媽的家務工作,

但仍反映父職角色的加入,朝向共親職發展趨勢。

2000 年以後,因九年一貫課程受到後現代主義的影響,強調差異與多元價 值並存,國小一年級國語教科書理想家庭的外在形象,朝向童話、寓言形塑多元 家庭樣貌,家庭內在邊界一方面仍以姓氏作為區隔,未能反映「從父姓」的法律 修訂,另一方面則改以童話、擬人的手法闡述小鴨、小鳥、小羊、公雞、小馬、

小魚的家各有不同;家庭組成勾勒出單親、「爺爺」隔代教養等多元家庭的圖像,

家庭規模亦呈現出多樣性,並將寵物囊括至家庭成員的一份子;在親職角色扮演 上,「買菜」雖仍是母職的一部份,但整體而言,親職角色朝向以孩子為中心的 共親職發展趨勢。

二、家庭圖像、親屬結構與親職角色變遷的階段性動力

面對國小一年級國語教科書家庭圖像的變遷,研究者進一步從「家的形象」、

「家庭成員與家人關係」與「親職角色」三大面向探討變遷的階段性動力與潛規 則。

(一)理想家庭圖像:政治、經濟、教育與社會轉型

國民政府在政策制定與政治意識型態的妥協角力過程中,因整體的經濟成長、

人口遷移與都市發展,以及後現代主義的催化,國小一年級國語教科書「習以為 常」、「理所當然」、「主流」理想家庭圖像的外在居住樣,從 1950 年代農村到 1960 年代人口陸續往都市遷移而發展的都市高層化集合住宅,甚至 1990 年代以後多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朝向以孩子為中心,逐漸呈現多元的住家樣貌。

國小一年級國語教科書中「冠夫姓」與「冠父姓」家庭內部界線規範的移動,

伴隨鬆動家庭內部父系傳承與女性權益爭取的拉扯,以及姓氏去性別化的法律修 正,並未反映在 2000 年九年一貫暫行綱要與 2003 年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課文中。

至於「從夫居」家庭內部界線規範的移動,因著女性地位提昇,婚後與原生家庭 關係的改變,以及落實法律上的性別平權,1990 年代以後法律修訂「從夫居」

父權優先條款,鬆綁國小一年級國語教科書「從夫居」的觀念。

(二)親屬結構:人口轉型、性別平等與個體化發展

在家庭成員人口組成上,伴隨著人口結構變遷的階段性影響,以及鬆動傳統 與標準化的互動圖像,使得國小一年級國語教科書手足互動經驗從家族集體經驗 朝向個體化發展,從敬老尊長轉為親密平權,進而在 2000 年九年一貫暫行綱要 與 2003 年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課文中轉向多元家庭的樣貌。

至於在親屬關係中,由於工業化、都市化、經濟發展與勞動參與方式改變,

加上教育程度與性別平等意識普遍提昇,女性就業機會不但逐漸提昇,職業婦女 亦愈來愈無法兼顧育兒角色,1990 年代不但奶奶投入跨世代兒童照顧的行列,

爺爺亦打破托育工作女性化的刻板印象加入育兒行列,外公角色的出現更成為娘 家重要性的象徵,作為已婚婦女的社會支持來源,使之無後顧之憂地在職場工作,

反映「孩子不給外人帶」的觀念深存於國小一年級國語教科書中,未能呈現台灣 目前普遍的兒童托育現象。此外,因寵物「擬兒童」的消費模式與情感功能,以 及國家立法介入管理,自 1980 年代末起逐漸將寵物視為家庭成員的一份子。

(三)親職角色:現代化與後現代的發展

1970 年代以前,國小一年級國語教科書親職角色的描繪多著重於父母教養 子女的性別分工。1970 年代以後,親職角色扮演的實質內涵按政治、經濟、教 育與社會結構的變遷,家務勞動商品化的發展,以及親職教育與性別平權意識的 提昇,使得親職教育的內涵從過去的「母職教育」朝向「中性化」、「去性別化」

發展。然而,分工方式亦從「媽媽教室,深化現代母職角色」到「均職親職的提 倡」,使得從母性至上「單一照顧者」,伴隨「孩子為中心」,以「孩子最佳利益」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為考量,在後現代主義的影響下,朝向兩人平等,協議共治,共親職與多元親職 發展。

整體而言,按台灣政治、經濟、教育與社會變遷脈絡,以及國家政策推行與 法律制定重點不同,教科書理想家庭圖像的建構與發展,從家族集體經驗到個體 化,從單一到多元,彷彿意味著一般民眾家庭生活經驗,逐漸朝向後現代、多元、

異質家庭與個體化經驗發展。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儘管行政院主計總處人力資 源統計已有半數以上的女性投入就業市場,《民法》亦早已做了修訂,並以個人 福祉為考量,強調個人優於家庭集體連帶,打破父權,朝向個人獨立自主的平等 關係(盧孟宗,2005),但教科書理想家庭圖像仍未曾出現「職業婦女」的角色,

「親職角色」亦未消除性別區隔的現象,且 2000 年九年一貫暫行綱要與 2003 年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仍持續以姓氏作為家庭內外的區隔,反映國小一年級國語教 科書形塑的理想家庭圖像更新速度並非完全反映台灣社會變遷,而是按國家不同 時期的階段性任務,以核心家庭的意識型態為主軸有條件地調整,忽略非典型家 庭型態的發展趨勢,呈現出有所「變」、有所「不變」的改革基調。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