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第三節 研究步驟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節 研究步驟

本研究國小一年級國語教科書對於家庭圖像的描繪並不只是一個抽象概念 的討論。研究者在本章節針對國小一年級國語教科書上、下兩冊共計 20 本課本,

在研究步驟上按「研究程序」、「編碼原則」與資料處理三大部分,記錄本研究以

「家的形象」、「家庭成員與家人關係」、「親職角色」研擬架構,編碼原則由下而 上歸納類目,以及結合歷史文獻資料,進行資料處理的過程。

一、研究程序

為進一步認識與瞭解戰後 1950 年代迄今 10 次改版內容中家庭圖像的社會變 遷,研究者嘗試從家庭外在形象的建構(包括實體建築、區位與距離)檢視住屋 形式與居住空間的變化,進而以我家和你/妳家的差異,紀錄家庭內在界線的移 動痕跡。再者,觀察人與家的關係中討論家庭規模大小(包括手足數、家庭成員、

親屬角色),以及家人關係與互動究竟產生什麼變化。最後在眾多的家庭成員中,

進一步討論親職角色扮演的內涵與變遷,以呈現國小一年級國語教科書家庭圖像 的變遷。

在研究程序的安排上,研究者預定在決定研究問題、蒐集文獻與教科書之後,

如圖 1 課文編碼分析範例所示,篩選出在課文主題、課文內容、單元練習、總複 習、統整活動與語文花園中,無論是文字或圖像提及「家的形象」、「家庭成員」、

「家人關係」、「親職角色」與「親子互動」相關概念的課別,進一步按語幹、圖 畫與課文脈絡進行內容編碼,歸納、整理與分析家庭藍圖的相關概念,呈現出教 科書家庭圖像多元豐富的內涵。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編碼

家庭成員與家人關係

人口規模:父母+5 位手足。

親職角色

親子互動:排列整齊,鞠躬拜年。

性別角色:爸爸穿長袍馬掛,媽媽穿旗袍,

哥哥弟弟穿西裝,姐姐妹妹穿洋裝。

新年好(1962 年課程標準) 課程綱要

圖 1 課文編碼分析範例

二、編碼原則

本研究由下而上歸納類目的編碼原則如下:

1. 在閱讀完每一課之後,以語幹、圖畫與課文脈絡為單位,挑選出文字或圖像 中出現「家的形象」、「家庭成員」、「家人關係」、「親職角色」與「親子互動」

相關概念的課文。

2. 挑選出相關課文後,隨後擷取、標示出「家的形象」、「家庭成員」、「家人關 係」、「親職角色」與「親子互動」相關概念的語句與圖像,進行資料的歸納 整理與登錄工作,進而由下而上建立類目。

3. 每一個語幹、圖畫與課文脈絡的資料登錄可能同時呈現出「家的形象」、「家 庭成員」、「家人關係」、「親職角色」與「親子互動」等相關概念,比方說「我 們家裡六個人 爸爸種田 媽媽煮飯洗衣 我和哥哥弟弟去上學 妹妹在家學走 路。」(《初級小學國語常識課本》第 1 冊 17 課「家裡的人」),研究者採多重 登錄,並不限制其次數,在家庭成員、手足關係、親職角色均有紀錄。

4. 課文中同一語句、或是同一事件重複出現時,雖表示加強語句,但若沒有涉 及不同類目,則僅登錄一次,不採重複登錄。比方說「我做一條船 送給弟弟

課文主題 課文內容

圖像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坐 弟弟 弟弟 你要到哪兒去」(1975 年課程標準,第 1 冊 10 課「我做一條 船」),課文中「弟弟 弟弟」表示加強語句,並不視為兩個弟弟,重複登 錄。

三、資料處理

課文中有關家的形象、家庭成員、家人關係、親職角色與親子互動相關概念 的資料呈現,研究者主要以語幹、圖畫與課文脈絡為單位,按戰後 1950 年代迄 今 10 次改版的時序脈絡,分析討論國小一年級國語教科書中家庭圖像的建構,

並透過法律制定與修訂記錄、官方統計資料、政府出版品、口述歷史、當時報章 雜誌、學術研究期刊論文的文獻討論等,回顧台灣歷史的發展脈絡,對照政治、

法律、經濟、教育政策制定與家庭型態的社會變遷。同時,併以內容分析中「質」

的分析方式,引用教科書中的相關內容,按「家的形象」、「家庭成員與家人關係」

與「親職角色扮演」三大部分逐類加以分析說明理想家庭圖像的變遷特色與變遷 動力。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