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理想家庭圖像變化的動力

第三節 親職角色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節 親職角色

檢閱戰後國小一年級國語教科書,伴隨著家庭型態核心化的變遷趨勢,兒童 照顧工作愈來愈傾向以父母為主要照顧者。研究者進一步討論教科書中親職角色 的描繪發現,鑑於台灣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與日常生活飲食習慣的變遷;加 上,國民教育愈來愈普及、個人擇偶管道日益多元化、識字率大幅上升,助長個 人作為主體的基本權益的追求,以及自由戀愛的推廣,突顯出此一階段女性對於 婚姻自主意識與自身相關權益因西方女權思潮的引進逐漸抬頭,進而投入勞動市 場,其就業與工作型態亦隨之改變。1987 年宣布解嚴之後,廢除了台灣地區戒 嚴時期出版物管制辦法,解除報禁、黨禁,人民團體法與集會遊行法亦放寬限制,

社會更加地開放與自由,扮演紅娘角色的聯誼會、相親活動愈來愈多,「父母之 命,媒妁之言」家族主義式父母安排的婚姻型態亦漸形式微(林佳瑩、曾秀雲,

2008);1988 年婦女新知基金會呼籲教育部與國立編譯館改進教科書「男尊女卑」、

「男主女從」性別刻板印象的內容(蘇芊玲,2002),1989 年改編課程亦進一步 增列兩性平等議題,使得親職角色扮演嵌入「均職親職」的觀念,家務朝向共親 職的分工模式。

面對性別平權意識的崛起,研究者感到好奇,究竟戰後國小一年級國語教科 書中親職角色扮演的實質內涵發生什麼改變?親職角色面對子女照顧教養與家 務處理的工作又是如何分工進行?是性別區隔現象?還是共親職發展?對此,研 究者嘗試從「親職角色扮演的內涵」、「親職角色的性別區隔?還是共親職發展?」

兩部份來討論國小一年級國語教科書中親職角色的變遷及其動力。

一、親職角色扮演的內涵

戰後 1941 年《初級小學國語常識課本》親職角色的描繪包括種菜(「我們吃 的素菜」)、養牛、耕田自給自足(「我們吃的葷菜」),以及對外忙於農物努力工 作賺錢養家(「家裡的人」、「收麥」)與對內則忙於煮飯、燒菜、洗衣等家務勞動

(「我們吃的素菜」、「家裡的人」)。1960 年代國小一年級國語教科書親職角色不 但描繪爸爸喜歡「爬山」、「出海捕魚」(1968 課程標準),增加了個人的興 趣與嗜好,廚房亦不再成為媽媽親職角色扮演的唯一場域。1970-1980 年代親職 角色的描繪增加知識成長,閱讀書報,關心時事,並大幅增加親子互動的篇幅,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包括帶孩子去兒童遊樂場、動物園、竹山旅遊假日出遊,較以往注重家庭休閒育 樂活動與親子關係的培養(1975 年課程標準、1985 年修訂課程與 1989 年改編課 程)。

到了 1993 年課程標準的親職角色扮演,「我們一家人」的描繪,白天大家各 忙各的,直到晚上大家才回到家裡一起享用媽媽為大家預備的晚餐。爸爸不再一 個人看書,而改以親子共讀的方式,飯後說故事給孩子聽(「燈下說故事」),投 入時間與心力與孩子建立緊密的關係,即多了親子互動的親密與陪伴,即便全家 共同出遊也不再是由父母親決定要帶孩子去哪裡玩,進而在親子互動中,和子女 共同討論決定假日出遊地點(「第一冊 總複習」),增進與家庭成員互動契機。2000 年以後,爸爸不再工作賺錢養家,全家也不再植樹節一起種樹,2000 年九年一 貫課程暫行綱要進而描繪媽媽不再預備早餐,改以外食取代,爸爸牽著孩子散步 的親子互動圖像,亟欲開發更多元的親職樣貌。但事實上,親職工作多了父親的 參與,親職角色仍未見職業婦女的圖像,母職角色仍以「家庭主婦」形象為主,

其母職角色實質內涵並未改變。

整體而言可以看出,親職角色扮演從 1950 年代農村社會投入農務與家務工 作,到 1960 年代親職角色的扮演增加個人興趣,1970-1980 年代開始重視兒童分 心健康的發展,強調家庭休閒與親子互動,1990 年代親密、平等的親子關係,

2000 以後亟欲開展多元的親職樣貌,猶如邱珍琬(2003)對於親職角色的描繪 一般,認為父母親在親職過程中扮演照顧者、保護者、教育者、模範者、物質與 生存條件提供者、支持者、諮詢者或顧問、朋友、玩伴、陪伴者、共學者等等多 元化角色。對此,研究者嘗試從「經濟成長與家務勞動商品化的發展」與「親職 教育與性別平權意識的提昇」兩部份,討論國小一年級國語教科書中親職角色內 涵變遷的動力。

(一)經濟成長與家務勞動商品化的發展

1950 年代礙於戰後國家經濟蕭條,百業待舉,為了維持生計,勞工靠長工 時以換取薪資所得來維持一己溫飽(游鴻裕,2000),人民生活普遍陷於貧窮,

多數家庭生活需仰賴美援物資,父母忙著為生活打拼,少有餘力關注孩子,顯得 親子間少有對話。1960 年代伴隨著戰後嬰兒潮,兒童人數日益增加,九年國民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義務教育的推行,加上工業化與都市化發展,就業機會雖逐漸增加,家庭經濟條 件逐漸改善,使得中上階層的家庭投入賺錢養家以維持家庭生計與管理家務工作 的時間逐漸減少,父母親開始有經濟與消費能力投資在孩子身上(楊淑朱、蔡佳 燕,2010),但一般勞工仍只保有一己溫飽的能力,家庭處均貧狀態(游鴻裕,

2000)。然而,新能源供應方式、家庭科技用品的發明與建築居住空間的改變,

隨著 1960 年大同電鍋、1961 年引進日本技術在台生產大同冰箱、1963 年中油開 始籌備往南-往北的天然氣管線鋪設、1967 茂華工業公司推出台製自動點火瓦斯 爐(許聖倫,2004;許躍儒,2012),以電鍋和瓦斯爐取代傳統的「灶」與「烘 爐」,洗衣機減少洗滌和曝曬衣物的時間(許聖倫、夏鑄九、翁註重,2004),家 庭科技用品的發明使得母職角色投入廚房勞務份量愈來愈低,親職角色的內涵也 開始脫離農村社會的形象,有了新的轉變。

1970 年代國民政府實施「台灣省小康計畫」以消滅普遍性的貧窮,配合家 庭副業「客廳即工廠」,以及「十大建設」,帶動國家經濟發展,開始大量賺取外 匯,勞工家庭經濟條件大幅度的改善,才漸漸從追求溫飽朝向住行舒適家庭生活,

父母也有多餘的金錢來購買玩具商品給孩子(楊淑朱、蔡佳燕,2010),並注意 孩子身心健康的發展。1980 年代伴隨著女性就業情形日益增加、婦女運動的崛 起與國家解嚴,性別平等意識提昇影響親職內涵與角色實踐。直到 1990 年因著 現代社會都市化、工業化與產業結構改變的影響,每一個就業者的平均薪資,才 有足夠能力維持一個家庭的食衣住行基本生計需求,開始有多餘的時間與金錢從 事育樂的休閒與消費活動(游鴻裕,2000),家庭即從生產單位成為消費單位。

鑑於家庭與工作難以平衡,有愈來愈多的職業婦女無法適時地兼顧家庭與兒 童照顧的責任,家庭照顧的服務需求不斷增加。根據統計 1992 年引進 306 外籍 看護工進入家庭私領域,2002 年 113,755 人,至 2012 年已達 200,530 人協助看 護身心障礙者、看護須 24 小時照顧之失能者、協助家務、帶小孩或需兼做其他 工作(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2013),突顯出 20 年來外籍照顧工作者順 理成章成為家庭勞務性替代性支持方案。對此,藍佩嘉(2004)研究亦表示,現 代職業婦女面對「好太太」、「好媽媽」、「好媳婦」的角色壓力,轉以雇用外籍看 護工照顧家庭、小孩與公婆,避免照顧責任。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家務勞動商品化的發展不僅反映於家庭照顧,許躍儒(2012)研究指出,1992 年教育部成立「學校午餐發展推動委員會」補助國民中小學開辦營養午餐,工業 化飲食消費大幅度增加,且朝向飲食多元發展,國人消費習慣逐漸改變,有愈來 愈多民眾的早餐和中餐逐漸從家庭中脫離出來,突顯出外食習慣的改變亦以家務 勞動商品化形式舒緩親職角色必須為孩子準備三餐的壓力。此外,孩子在放學後 到晚飯之前的照顧安排方面,1996 年「台灣省國民小學試辦課後托育活動實施 計畫」,1998 年「台灣省校外課後安親班輔導管理要點」,課後托育中心、安親 班、課輔班、才藝班或補習班等課後照顧服務產業的興起亦扮演起替代親職角 色。

(二)親職教育與性別平權意識的提昇

1968 年為「加強倫理道德教育,改進國民生活,以期建立現代化家庭」頒 佈《推行家庭教育辦法》,作為教育行政單位推展親職教育的規準。1973 年公布 首部《兒童福利法》,推行「媽媽教室」,並印製《媽媽讀本》,按專業人員所設 定目標,結合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相互配合,由上而下,教導婦女處 理家務與管教子女,以及如何為媳、為嫂、為妻、為母(《聯合報》,1974/8/5),

以建立現代化家庭與生活觀念。1986 年起陸續有縣市成立「親職教育諮詢中心」,

教導媽媽負起親職責任,除了讓孩子衣食不缺之外,還有多餘的時間與金錢陪孩 子玩,關注到孩子的需求(楊淑朱、蔡佳燕,2010),進而改善家庭教育環境。

換言之,在 1970-1980 年代這個階段的孩子逐漸不再只是反映國家集體意識,或 是幫忙家裡農務生產工作的一份子,進而轉向以專心讀書的學生形象,強調接受 教育栽培可以提昇個人能力(莊韻親,2009)。

隨著「教育」和「勞動市場」的發展,母職角色在父權與資本主義的聯合剝 削下,無助於社會大眾對於母職角色期待的改變,加上解嚴後政治的轉型與政黨 競爭,婦女運動逐漸從無黨派的政治走向有黨派的政治,愈形涉入政治,其策略 進而從立法擴大到行政,在家庭與工作中如何創造雙贏,托育政策成為選舉的重 要政見(莊韻親,2009)。1990 年「親職教育諮詢中心」第一次更名為「家庭教

隨著「教育」和「勞動市場」的發展,母職角色在父權與資本主義的聯合剝 削下,無助於社會大眾對於母職角色期待的改變,加上解嚴後政治的轉型與政黨 競爭,婦女運動逐漸從無黨派的政治走向有黨派的政治,愈形涉入政治,其策略 進而從立法擴大到行政,在家庭與工作中如何創造雙贏,托育政策成為選舉的重 要政見(莊韻親,2009)。1990 年「親職教育諮詢中心」第一次更名為「家庭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