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壹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葉爾欽(Boris Yeltsin)為達成其農業經濟與政治目的,所 進行的「去集體化」(de-collectivization)改革。主要內涵乃是針對農場層級,透 過「土地改革」(land reform)的執行,來推動「農場重組」(farm reorganization),

重組蘇聯時期的農場組織,冀望以「私人農場」(private farm)取代之。此章將 透過六小節敘述本論文之內容:第一節為研究動機與目的;第二節界定重要名詞 與研究範圍;第三節設計假設命題;第四節進行文獻述評;第五節說明研究方法 與限制;第六節為研究架構與章節大綱。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動機

觀察俄羅斯歷史脈絡,可發現沙俄與蘇聯時期,斯托雷平(Pyotr Stolypin)

和史達林(Joseph Stalin)都曾為了農業之經濟與政治目的,對農場層級進行變 革。主要內涵即是透過土地改革來推動農場重組,重組原有農場結構,發展新式 農場。沙俄時期以「村社」(Mir)做為農業生產的主體。然而,村社制度的經濟 效益不佳,始終無法形成有效的糧食生產。1政治方面也因農民生活困苦,致使 農民暴動屢見不顯,形成反沙皇勢力。21906 年斯托雷平認為俄國的問題癥結在

1 也稱公社,1861 年農奴解放後稱之為村社。村社形成原因乃受到俄羅斯土地廣闊,群居較能

抵禦外敵;加以氣候寒冷與水源因素,獨立耕作較為不易,使村社逐漸形成。事實上俄國仍有

不同的農業組織類型存在,然於19 世紀末,村社在歐俄地區佔有率已達 80%。江宏偉,俄羅

斯(蘇聯)農業改革研究 (華東師範大學:國際關係與地區發展研究院博士論文,2007),頁 32-36。

2 西歐封建時代結束,農奴(serf)逐漸成為佃農。然而俄羅斯農民的社會地位卻日益降低,農

奴制逐漸成為俄羅斯鞏固農業的制度。在農民生活愈趨困苦下,農民暴動頻繁,最為有名的為 普加契夫暴動(Pugachev’s Rebellion)。20 世紀初,農民更組成「農民聯盟」(Peasant Union),

起身反抗沙皇政權。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於農業,便開始著手執行改革。斯托雷平研究了立陶宛的獨立農戶,發現獨立的 私人農場要比村社更有優越性,於是開始為推廣私人農場而努力。斯托雷平冀望 透過「土地改革」推動「農場重組」,重組之內涵就是解散村社發展「私人農場」。

私人農場其經濟目的性,希望給予農民實際土地刺激農業生產;在政治上則是試 圖建立獨立農民,為沙皇專制統治培養新的支持階層。最終,私人農場建成,然 其政治勢力過小,農業生產也只略為提升。

史達林為了經濟與政治目的,1928 年啟動「農業集體化運動」(Agricultural Collectivization),以「土地改革」形成「農場重組」,建立了「國營農場」(state farm)與「集體農場」(collective farm)。3儘管改革過程中,遭遇了農民頑強的 抵抗,但在國家機器強勢運作下,計劃經濟(planned economy)模式下的國營與 集體農場依舊成為了主體。4透過新式農場對於內部農民的管理,政治上加強了 統治者的地位,多年的實行,亦證明了集體化對農村內部有其穩定性;經濟面則 成功地將眾多小型農莊建構成巨型農場,累積了工業化所需之農產品。計畫經濟 制度下的國營與集體農場為蘇聯帶來快速的工業化,然其效率低落影響糧食生 產,卻又造成了農業問題。其次,集體化後多年,農村地區已形成大批具有保守 性的權力精英,他們不願接受任何影響本身權益之改革,使蘇聯領導人進行農業 改革時頻頻受阻。

當葉爾欽掌握權力後,在農業議題方面,必須面對無效率的國營與集體農 場,所造成的農業問題,以及集體化後形成的保守農業精英。葉爾欽針對了農場

3 雖然在 1917 年蘇聯就廢除了土地私有制,事實上列寧(Vladimir Lenin)始終沒有對蘇聯進行 大規模的土地改革,而在「新經濟政策」(New Economic Policy)時期,農民仍可自由選擇土 地耕作方式,租佃土地與雇用勞工,私人農場、村社仍舊存在。

4 又可稱「中央計畫經濟」(centrally planned economy)或「指令型經濟」(command economy)。

國家在生產、資源分配以及產品消費各方面,都是由政府事先進行計劃。格羅斯曼(Gregory Grossman)認為無論名稱為何,基本上蘇聯式指令經濟體制有以下特點:共產黨的運籌帷幄、

國家所有權,國家以命令式(imperatively)的計劃、指令式管理(command-administered)與 資金使用的權力;價格的控制和工資管制。Gregory Grossman, “What Was - Is, Will Be - the Command Economy?,” Economic Policy in Transitional Economies, Vol. 4, No. 1 (1994), pp. 6-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層級,進行「去集體化」改革,冀望給予農民土地之後,將能重組過去集體形式 且異常大型的國營與集體農場,促使私人農場成為主要的生產組織,以藉此提升 土地與農場制度的經濟效益,穩定糧食與農業原料之供應。其次,透過私人農場 的成立,將能為自身政權培養新的支持群眾與團體,更能解散國營與集體農場,

藉此瓦解反改革權力菁英的堡壘。也就是在此經濟與政治為目的下,俄羅斯形成 了史上第三次的土地改革與農場重組。

也就是說,相對於史達林的「農業集體化」,進行土地改革與農場重組,建 成了集體形式,土地國有共耕、生產工具公有,符合於計劃經濟體制的國營與集 體農場,以此達成其經濟與政治目標。葉爾欽的「去農業集體化」,即是針對國 營與集體農場,進行農業土地私有化(土地改革),重組集體形式的蘇聯農場(農 場重組),建立非集體形式能適應市場經濟的「私人農場」,來達成其經濟與政治 目的。換言之,去集體化以發展私人農場為方向的改革,實與斯托雷平有所類似,

這也無怪曾有學者以「斯托雷平的復活」(Stolypin is risen)來稱呼葉爾欽的改革。

5因此,探討 90 年代的農業去集體化改革,也進而引出了本研究之動機。

二、研究目的

回顧過往歷史脈絡,俄羅斯對於農場結構,共進行了兩次土地改革與農場重 組。表面上有著濃厚的「經濟」目的;然仔細觀察發現更存有「政治」意圖。其 次,檢視兩次改革,可發現其「背景」都蘊含著經濟與政治因素存在;經濟與政 治「目的」,皆是試圖以新式農場提升糧食生產,並建立對政權效忠的農業階層;

「模式」則是透過土地改革推動農場重組,重組原農場結構建立新式農場;而在

5 David A.J. Macey, “Stolypin Is Risen! The Ideology of Agrarian Reform in Contemporary Russia,” in Don Van Atta (ed.), The “Farmer Threat”: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Agrarian Reform in Post-Soviet Russia (Boulder, Colo.: Westview Press, 1993), pp. 97-12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發展新式農場的過程中,多有各式「問題」存在著;改革最終則對經濟與政治取 得了若干「成果」。本文也以此脈絡,試圖探討葉爾欽的去集體化改革,其經濟 與政治背景、目的、使用的改革模式、發展新式農場遭遇之問題,以及改革成效 對經濟與政治之影響;並進而延伸討論接任者普欽(Vladimir Putin),如何因應 去集體化之結果?因此,依據上述的問題,可進而引申下列邏輯相關問題:

(一) 蘇聯國營與集體農場,所形成的農業經濟與政治問題,促使葉爾欽進行

「去集體化」改革,來達成其設想之目的。因此,改革的經濟與政治背 景及目的為何?

(二) 「去集體化」乃是針對農場層級,進行土地改革與農場重組,以及發展 私人農場,其內容為何?

(三) 「去集體化」以廣泛建立私人農場為走向。而在發展過程中,所遭遇到 的經濟、政治,以及社會文化問題為何?

(四) 「去集體化」成果對農業經濟與政治的影響,以及普欽執政時對此結果 之後續因應政策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