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學習型教師組織的建構

第二節 研究建議

學習型組織是一種既實且虛的概念,藉由持續不斷的學習與如何 學習的態度,來適應環境的變遷,進而強化組織的創新與成長;如何 有效及平順將五項修練運用於現有的學校教師會,也是一項困難之 事。故對學校教師會有如下的建議

壹、教師會應提供多樣化的服務

為了提高教師參與學校教師會的意願與對教師會的向心力,教師 會應提供多樣化及更廣泛的服務,來吸引教師的認同,進而加入成為 教師會會員;然而要想提高教師參與教師會的動機,最具有吸引力的 便是提供教師切身所需的各項服務,就目前學校教師會所提供的服 務,如辦理教師各項研習、研討會、座談會,未婚聯誼、保險折扣、

廠商福利及其他等活動,已不符合時代需要。然而現今民主意識高漲 的時代,社會情境與以往有相當大的差異,教師不再是「聖職身分」,

需要面對家長與學生各項的要求與監督,在處理學生問題時常常會動 輒得咎,稍有疏忽,便得面對法律的問題;而一般教師在面對法律問 題時,常常求助無門,因此法律相關服務,是教師現今與未來最迫切 需要的。因為當教師面對法律訴訟時,費用的負擔也非教師可以負擔 得起的。所以教師會若能增加教師在法律方面的諮詢與服務,協助教 師處理因教學而引起的各項法律訴訟問題,必定能吸引更多教師加入 教師會成為會員。因此,如何協助教師在面對因教學上而產生的各項 法律問題,是一個重要的服務項目。

貳、教師會會員入會資格可考慮擴大其範圍

組織茁壯與否視會員數多寡?如何吸引教師加入教師會是各級 教師會需要努力的目標。我國的教師會招收的會員僅限於各公私立學 校的合格教師,會員清一色為教師,範圍過於狹隘。若能參考外國教 師組織招收會員的方式,擴大範圍包括,招收目前實習教師、代課教 師,除了可以為未來組織吸收會員的工作做準備外,更能增加學校教 師會的人數。

參、給予外界良好形象,教師會本身先要團結

目前全國教師會、地方教師會、學校教師會這三級教師會間存在 著不少問題與衝突,常常有對外的議題,內部本身可能沒有做好事先 溝通工作,當對外爭取時產生矛盾,讓外界不能認同。加上從事教師 會工作的認同問題,到目前而言,各層級教師會的會務人員,理、監 事以及會務幹部,幾乎都由教師身分兼任,且是無給職的。而有些教 師本身對教師會不了解,不願加入教師會,也給一般人認為存有「搭 便車」的心態,另一部分教師雖然加入教師會,但對教師會態度冷漠,

不願付出心力。至於如何吸引這些準會員願意加入教師會,並有所貢 獻,是未來教師會運作時,應加以考量的。

肆、建議後續研究者,以量化研究採問卷方式較佳

本研究僅限於學校教師會發展,範圍較狹窄,未涉及其他各層級 教師會所有運作細節,以及其他會務工作人員與所有教師的想法,未 能一一探討。建議後續研究者可以採用更實務的方式,來了解大家的 想法,對發展學習型教師會組織一定有很大的幫助。而且本研究未能 用量化評估,或以實務問卷方法,將學習型組織理論與五項修練運用 於現有的學校教師會的成果與績效上,實為美中不足,建議後續研究 者可運用問卷量化方式來補不足點。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王兆基(2002),《組織歷程與教師身分形構--台北縣教師會研究》,

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慶城 (2002),《行政機關建構學習型組織之研究》,大葉大學 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

朱浤源(1999),《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初版,台北:正中。

朱輝章(1998)《我國教師組織之研究-以教師會為中心》,國立高 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愛群(1997),<學習型組織意涵之探索>,《警學叢刊》,27(5),

頁153-176。

江明修(1997),《公共行政學理論與實踐》,台北:五南。

李茂興、李慕華、林宗鴻譯(1994)Robbins(1992)原著,《組織 行為》,台北:揚智文化。

李雅慧(1999),<全面品質管理與學習型組織>,《收錄於中華民 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學習》,台北:師大書苑,頁 155-168。

李瑞娥(2003),《國民學校終身學習文化、組織學習、組織創新與 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 -學習型學校模型之建構》,國立高雄師 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李麗玉(2000),《學校施行組織學習之研究:ㄧ個國中個案的探討》,

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富財(2004),<資訊化社會的教師專業與素養>,《教師天地》,

128,頁78-82。

吳清山(1996),<教師組織的定位與展望>,《教育資料與研究》,

8,頁 2-8。

吳靜芬(2004),《中學教師對組織工會的認知及參與意向》,國立 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文淵(1998),《從教師身分地位論教師組織-以中小學教師勞動 基本權之保障為中心》,國防管理學院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永淵(2000),<教師組織的運作與瓶頸>,《師友月刊》, 394,

頁10-12

林益昌、周談輝(2004),知識管理—學習型組織建構與案例》,

台北:全華。

林振春(2000),<學習型社區的建構>,《師友月刊》,395,頁 5-10。

林淑華(1999),《國小教師參與學校教師會的功能需求、運作策略 與組織滿意關係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麗惠(1999),<組織學習與學習型組織>,《收錄於中華民國成 人教育學會主編學習》,台北:師大書苑,頁117-153。

林騰雲(2002),《學習型組織理論在國民小學行政應用之研究─以 臺北縣市為例》,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騰鷂(2006),《中華民國憲法概要》,初版二刷,台北:三民。

邱繼智(2007),建構學習型組織》,台北:華立。

周志宏(2003),教育法與教育改革》,台北:高等。

胡夢鯨(1999),<學習型學校的發展>,《收錄於中華民國成人教 育學會主編學習》,台北:師大書苑,頁281-315。

洪飛騰(2003),《學習型組織建立之研究--以中國國民黨地方鄉鎮 黨部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榮昭(2001),《知識創新與學習型組織》,台北:五南。

孫本初(2001),《公共管理》,台北:智勝。

高淑慧(1995),《學習型組織理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 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進隆譯(1998),(Peter M. Senge 原著)(1990),《第五項修 鍊: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The Fifth Discipline-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台北:天下,(1993)。

陳志宏(2003),《學習型組織導入之訓練、學習與改變間的關係》,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企業管理所碩士論文。

陳海鳴(1997),《管理概論-理論與台灣實證》,台北:華泰。

許慶芳、許怡真(1999)編著,《中文 Word 2000 入門與應用》,台 北:松崗。

許禎元(2005),《教師與教育法制》,台北:雙頁書廊。

湯梅英(1996),<從教師法談教師組織的困境>,《教育資料與研 究》,8,頁15-17。

黃明月(1998),<學習社會的心理學基礎>,《收錄於中華民國成 人教育學會主編》,台北:師大書苑,頁157-176。

黃富順(1999),<學習型組織緣起、意義、特性與實施>,《收錄 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學習》,台北:師大書苑,頁 1-39。

張鈿富(1996),<教師組織的目的與運作屬性>,《教育資料與研 究》,8,頁11-14。

彭文賢(2001),《組織原理》,台北,三民,初版六刷。

詹鍾松(2003),《一個地方教師會組織運作與功能之個案研究》,

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深坑(2003),《各國教師組織與專業權發展》,台北,高等教育。

楊振昇(2006),《教育組織變革與學校發展研究》,台北:五南。

楊國德(1999),<學習型組織理論初探>,《收錄於中華民國成人

教育學會主編學習》,台北: 師大書苑,頁 41-71。

楊國德(1999),《學習型組織的理論與應用》,台北:師大書苑。

傅瑜雯(1993),《我國教師組織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

劉春榮(1998),<教師組織與教師專業成長>,《教師天地》,94,

頁4-11。

蔡陽達(2005),《醫院組織文化、中國式領導、學習型組織、知識管 理機制與整合品質管理結構對其組織績效影響之研究》,南華大 學管理科學研究所論文。

蔡文正(2000),《國小教師會任務功能、組織定位與會員參與關係 之研究以屏東縣為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進雄(2001),《學校行政領導》,台北:師大書苑。

蔣玉嬋(2001),《學習型組織理論應用於社區總體營造之研究—以 大溪和平老街為例》,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盧偉斯(1996),<組織學習的干預理論:行動理論之觀點>,《空 大行政學報》,6,頁 303-322。

謝志豪(2008),《國民中學社會備課用書:公民篇》,台南:翰林 顧淑馨譯(1997), 《競爭大未來-掌控產業、創造未來的突破策

略》,台北:智庫文化。

二、英文部分

Argyris, C. & D. A. Schon (1978),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 theory of

action perspective. New York: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Field, L. & B. Ford (1995), Managing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Melbourne, Australia: Longman.

Huber, G.P. (1991),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The contributing process and the literatures.” Organization Science, 2(1): 88-115.

Jessup, D.K. (1985), Teachers, unions, and change.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

Kim, D. (1993), “The link between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35(Fall): 37-50.

Leithwood K., R. Aitken & D. Jantzi (2001), Making school smarter-a

system for monitoring school and district progress. Colifornia:

Corwin Press.

Otala, M. (1995),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Theory into practice.”

Industry & Higher Education, 9 (3): 157-164.

Robbins, S.P. (1992), Essentials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Robbins, S.P. (2001),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New Jersey: Ablex Publishing.

Senge, P.M. (1990), The fifth discipline-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New York: Doubleday.

Watkins, K.E. & V.J. Marsick (1994), Sculpting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Publishers.

三、網路資源

趙安庠網站:http://www.alm.ks.edu.tw/person/howlearn.doc 中華民國全國教師會網站:http://www.nta.org.tw/

台北縣教師會網站:http://tpctc.tpc.edu.tw/

第五修練實踐篇該網站網址: www.fieldbook.com

附錄一

教師法 (民國 95 年 05 月 24 日 修正)部分條文 第一章 總則

第1 條 為明定教師權利義務,保障教師工作與生活,以提昇教師專 業地位,特制定本法。

第2 條 教師資格檢定與審定、聘任、權利義務、待遇、進修與研究、

退休、撫卹、離職、資遣、保險、教師組織、申訴及訴訟等 悉依本法之規定。

第3 條 本法於公立及已立案之私立學校編制內,按月支給待遇,並 依法取得教師資格之專任教師適用之。

第13 條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聘任期限,初聘為一年,續聘第一 次為一年,以後續聘每次為二年,續聘三次以上服務成績優

第13 條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聘任期限,初聘為一年,續聘第一 次為一年,以後續聘每次為二年,續聘三次以上服務成績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