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五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本研究採行動研究,以發掘教學現場實際問題、陳述所關注問題、研擬解決 上述問題可能的行動方案、尋求可能的合作夥伴、採取行動實施方案最後評價與 回饋五大步驟進行(蔡清田,2000)。本研究實施於98學年度,共計約14週、近3個半 月的研究期,發展歷程分為研究準備階段、行動循環階段及溝通分享階段,茲分 述如下:

一、研究準備階段:研究者於實務教學覺知困境,乃思索解決之道。閱覽相關書 籍、進行文獻探討,並建立初步的研究架構。

二、行動實施階段:採合作學習中「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教學,以異質化分組、

分組學習、小組討論、個人及小組成績計算、學習表揚步驟進行,以溝通能 力為學習目標,熟悉小組規則、角色分配為學習重點。教材以國中英語課程 為主,且自行設計強化溝通能力的講義做為補充。以行動研究所強調的省思、

請教諍友專家等方式,研究者修正行動方案再實施,持續進行計畫、行動、

觀察省思、修正、再行動等行動研究的螺旋循環歷程(李致誠,2007)。學習目 標轉以培養基礎英語能力,分組時將組員個性納入考量,教材不變,但不再 補充,而加強課內練習為主。

三、溝通分享階段:於分析與省思後,著手撰寫論文,並透過研討會及論文發表,

嘗試分享行動研究的成果,引起專業社群的思考與批判,使後續的行動方案 能更臻完美。

第六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採行動研究,以解決工作情境上的問題(詹志禹、蔡金火,2001),研究 者兼具行動者及研究者兩大角色,實施的過程也兼具此二大面向(蔡清田,2000a;

陳怡潔等,2003),然而,其所實行時的限制或缺點,亦成為本研究受限的因素,

其簡略為下列四大方向:

一、研究者主觀因素的限制與因應

誠如上述,本研究採以行動研究方案,研究者本身即為研究工具,研究班級 則為研究者平常任教的班級,這些學生與研究者熟識、關係良好,在質性分析過 程難免無法全然避免本身的主觀觀點。

為了更具效度、更客觀,研究者部份採以量化數據作為補強質之證據,且據 實呈現批判諍友、實習教師或資深老師等人的意見,以確保研究者的價值中立。

二、回溯研究的限制與因應

本研究主要以事後回溯分析的方式,研究、分析所蒐集的資料,但於分析即 探討的同時,當研究者想進一步了解研究資料背後深層意涵時,學生已經因為成 長因素而使研究環境改變,等老師後來有時間回想時,通常已記憶模糊,此點也 使得老師要蒐集資料需花費更多心力 (陳怡潔等,2003)。

因此,研究者乃以其他多面向蒐集相關的資訊,例如:學生的作業、學生的 考試或其他相關的表現等,加以剖析、探討,以獲得更深一層的認識與意涵。

三、研究所需心力是過重負擔

行動研究中的研究資料種類繁多,各有其蒐集方法(朱仲謀譯,2006)。許多教 師雖明白行動研究、教學創新的重要性,但教師在教學時需準備教材、設計課程、

設計評鑑與批改作業等,還要撥出時間來觀察、紀錄與討論,若加上教師本身尚 需負荷龐雜的行政或導師工作,其困難可想而知,這也就是為何從事研究的意願 低落。陳怡潔等 (2003)即指出工作負擔與時間實在是教育行動研究是否得以成功 的關鍵因素。

研究者本身教務繁忙,加上首次到一個嶄新的環境,心態上的調適、工作上 的適應等,都面臨挑戰;處理學生問題、面對家長及同事間的人際互動,加上定 期返校上課的學生身份,多樣角色的壓力下,實使研究者身心俱疲。

四、研究現場的限制與因應

本行動研究目的在於瞭解研究者教學現場的困境,且試著找出解決之道。研 究對象主要為國中九年級的體育班,研究時間因種種因素限制而為數十週,所得 結果恐因研究時間短促、學生年級不同而產生不正確的推論。

研究者雖以多樣的資料補強,例如:學生課堂表現、實習教師觀察意見、錄 影帶、學生作業及考試等三角測量方式(林素卿,2001),排除因為年齡成長、研究 者主觀偏差意見等因素,但恐仍有欠缺、不足之處。

五、資料公開困難

許多教師在做研究時通常會蒐集質性的資料,然而不論是學生的學習紀錄或

是教師與同僚間的談話資料,都是一種「公開的秘密」,當事者不一定同意自己 的私事被暴露在公眾之前(陳怡潔等,2003)。

受限於上述之研究倫理,當事者的同意若不同意其資料、結果發表,這樣的 資訊便無法被分享。

六、學生類型不足造成教學法的限制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主要為國中九年級的體育班,學校則位於偏遠地區,學生 的英語成就大多屬低下程度。

另一方面,研究的班級學生多來自傳統社區,社區內家庭性質差異不大,且 大多為弱勢族群多,學生類型恐不夠多元化,進行有關於合作學習中的「異質性」

同儕人際互動、多元文化相關作業內容時,可能有學生類型不夠多元的限制。

七、行政上的限制

許多活動設計與進行,受限於學校行政的要求與規範,因而無法如原先規劃 進行;升學壓力與課業進度等考量,也影響研究的行動方案與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