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設計

本研究旨在探討多感官教學法對國小學障識字困難學生的識字學習成效,採 用單一受試研究法(Single Subject Research)之撤回實驗設計 A-B-A′(Withdrawal Designs),探討受試者接受多感官教學法教學後的立即成效及學習保留成效。

一、研究架構

本研究旨在探討多感官教學法對國小學障識字困難學生識字學習成效之影 響,研究架構共分為自變項、依變項、控制變項及研究對象四部份,研究架構如 圖 3-1-1 所示:

圖 3-1-1 研究架構

二、研究變項

本研究在探討多感官教學法對國小學障識字困難學生識字學習之成效。研究 變項包括自變項、依變項和控制變項。

(一)自變項

本研究的自變項為「多感官教學法」,係指針對教學之目標字提供視、聽、

觸、動等多元感官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利用不同的感官於學習上,別於傳統的識 字教學。

(二)依變項

本研究之依變項為受試者接受多感官教學法介入前、介入之時及介入後,受 控制變項

◎教學者與評量者

◎教學地點

◎教學時間

◎評量方式

◎增強方式

◎同時事件 自變項

◎多感官教學法

依變項

◎整體識字學習成效

◎國字聽寫學習成效

◎聽詞選字學習成效

◎看字讀音學習成效

◎看字造詞學習成效 兩名國小學障

識字困難學生 實驗設計

◎單一受試研究法之 撤回實驗設計 A-B-A′

試者在國語識字測驗的識字學習成效。國語識字測驗是指研究者依據教學內容自 編之測驗,包含「國字聽寫」、「聽詞選字」、「看字讀音」、「看字造詞」等四個分 測驗,研究者將計算答對率以做為受試者識字學習成效之依據。

(三)控制變項

為減少自變項以外的其他因素對依變項產生干擾,並提升實驗教學的應用價 值,本研究的控制變項分述如下:

1.教學者與評量者

為了避免因不同教學者之教學態度、風格、授課技巧等差異或評量方式、設 定的標準不一致等因素造成研究結果的偏差,故整個實驗過程,不論基線期、介 入期、保留期皆由研究者本人擔任教學者與評量者。另為求評分者間一致性信 度,研究者商請另一名合格資深特教教師擔任評分者,觀測檢核教學與評量時的 各向度。

2.教學地點

教學及評量的地點皆為研究者任教學校之資源班,兩名受試者皆為資源班之 學生,熟悉班級環境與教師教學風格,避免因焦慮或情緒不穩等因素影響研究結 果。

3.教學時間

採小組教學,每週進行三次,每次教學四十分鐘,預計八週,共計二十節課 之實驗教學。

4.評量方式

各階段的評量項目及計分方式皆相同,且每次的評量內容皆依據教學內容所 編製而成的國語識字測驗,此自編測驗包含「國字聽寫」、「聽詞選字」與「看字 讀音」、「看字造詞」四個分測驗,前兩項分測驗為紙筆測驗,採小組施測;後兩 項分測驗為口頭評量,採個別施測,再由評量者記錄作答之結果。最後,由評量 者依各分測驗施測結果計算各分測驗及整體成績之答對率。

5.增強方式

為避免增強制度影響研究效度,本研究沿用平日上課之增強方式,如學生專 心聽講、正確回答問題、認真參與活動等優良表現,即可獲得乖寶寶印章,收集 之點數可依資源班禮物兌換原則兌換各式禮品。

6.同時事件

為避免受試者在原班級的教學活動對識字學習成效造成影響,本研究進行期 間,研究者事先與普通班導師進行溝通,確認不會使用相同的教學方式進行教 學,以排除因同時事件而影響研究之內在效度。

(四)效度與信度

1.內在效度(internal validity)

(1)本研究實驗教學歷時約八週,在實驗教學期間,受試者的生理與心理 因素對實驗結果造成直接影響的可能性並不高。此外,並與普通班老師協商,在 實驗期間,不以本研究之目標字做為教學之內容,避免產生混淆效果。

(2)本研究實驗階段可能遭遇影響實驗進行之事件,如全校性活動、班級

活動、個人身心因素等,均以調整實驗教學日期予以控制。

2.社會效度 (social validity)

本研究在設計階段前,先與受試者導師共同討論有關受試者學習的特性、目 標字的篩選方式、實驗教學流程的可行性、評量標準等原則。等實驗教學結束後,

再利用訪談的方式,檢視實驗介入策略的實施是否達到預期之效果。

3.評分者間一致性(interobserver agreement)

本研究商請一名資深特教教師擔任另一位評分者,就受試者的實際表現做記 錄,最後依觀察記錄計算出評分者間的一致性。其公式如下:

一致的題數 ×100%=一致性百分比 一致的題數+不一致的題數

三、研究程序

本研究以單一受試研究法中的撤回實驗設計 A-B-A′來進行實驗教學,探討 多感官教學法對國小學障識字困難學生的識字學習表現是否具有成效,各階段的 實驗設計說明如下:

圖 3-1-2 實驗設計

(一)基線期(A)

此階段主要在蒐集兩位受試者尚未接受實驗教學介入之前於國語識字測驗 上的表現資料與數據,以瞭解未使用多感官教學法於識字教學前,受試者的識字 成效,以做為實驗介入期的比較依據。

本階段只進行前測動作,不做任何的教學活動,評量研究者所挑選出的實驗 教學目標字,共計 60 個目標字,以建立基線期之資料。

(二)介入期(B)

此階段為實驗介入期,採用多感官教學法於識字教學活動,主要目的在蒐集 使用多感官教學法教學時,受試者的識字學習成效,並以此數據與基線期作比較。

本階段的實驗教學以康軒版一上至二上,三冊當中研究者依據字頻率高低及 實用性而挑選出的實驗教學目標字為教學內容,共計 60 個目標字。每節課 40

0 20 40 80 100

評量節次

60

介入期 (B) 保留期 (A′)

基線期 (A)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分鐘,每次進行 3 個目標字的識字教學。教學活動結束後施以「國語識字測驗」,

以瞭解受試者接受多感官教學法後,其識字能力之表現。

(三)保留期(A′)

此階段主要在觀察受試者是否可以保留實驗介入的效果。評量處理的方式是 待教學結束後,間隔兩週,再連續三週分別對受試者實施「國語識字測驗」,藉 此瞭解教學保留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