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

一、研究途徑

孫本初認為,研究途徑(Approach)是指:「選擇問題與相關資料的標準,

主要是作者擬從何種角度切入去探討該主題與相關問題」。49 故依據研究動機 與目的,本文將以「國際權力結構與體系實力」做為理論框架,並以其中的

「地緣政治」為主要研究途徑,闡釋中共周邊外交戰略的形成因素、決策過程 與實際行動。在權力結構的觀點中,因為冷戰後各國於國際上相對地位的改 變,而依其體系實力決定對外行為。中共崛起是國際社會有目共睹的客觀事 實,其也持續提升國家實力與外交影響力,朝成為結構中的「一極」邁進。

有上述背景框架,本文以地緣政治為主要分析途徑,檢視冷戰後中共周邊 外交之實踐。20 世紀末蘇聯的解體,使冷戰時期歐亞大陸上最為強盛的國家分 崩離析,可謂提供也佔據相當地理位置的中共得以填補權力空缺之契機。地緣 政治是地理因素影響國家政治行為的分析,雖權力結構視角得以解釋國家對外 行為,但其理論屬於宏觀的國際層次,是為闡釋整個國際政治系統中結構與單 元的關係,因此,欲研究中共的地緣戰略,則需提出地緣政治的研究途徑,以 更詳盡地解釋地理因素,也就是中共的相對地理位置、環境與條件如何影響其 周邊外交決策。

從地緣政治研究途徑出發,中共為何重要?正是因為它的地理。首先,中 共所處之地理位置與環境不僅控制連結海洋和大陸的主要交通線,且國土大半 位於溫帶地區,適合人居;此外,其面向西太平洋,內陸縱深大,能直抵蘊藏 石油和天然氣的中亞地區。50 故中共處於世界上最大的海洋與陸地之間,依陸

49 孫本初,「如何寫好一篇優質的碩博士論文」,發表於「撰寫碩博士論文與投稿學術期刊」論 壇(臺北: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主辦,2005 年 6 月 8 日),頁 3。

50 Mackubin Thomas Owens,“In Defense of Classical Geopolitics,”Naval War College Review, Vol.

52, No. 4 (Autumn 1999), p.7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權論和海權論的闡釋,正好融合兩者,位於其各自所強調的地緣樞紐中間位 置。換言之,中共不僅是大陸規模的大國,實際範圍深入前蘇聯的戰略核心中 亞,同時也伸向西太平洋的重要航運線。51

另外,中共是全球國土面積第三大的國家,具地理面積的優勢顯而易見。

由地理條件可以理解,中共綿長的國界線使其擁有全世界最多的周邊接壤國 家,故中共面臨到的是極為複雜的周邊問題。除自然地理條件外,中共的周邊 戰略也和美國於亞太地區的地緣主導地位密不可分。就陸權層面而言,美國是 歐亞大陸塊海岸外的一座島嶼,而歐亞大陸的資源與人口都遠遠超越美國;因 此,不論冷戰存在與否,單一大國主宰歐亞大陸,不論是歐洲或亞洲,都會對 美國構成戰略意義上的危險。52 在海權方面,美國也在中共周邊海域由北至南 的東海、台海及南海皆有軍事部署及外交盟友,對中共的海權發展形成極為明 顯的地緣圍堵效果。此即何以地緣因素將影響中共外交策略的根本原因,也是 本文以地緣政治分析途徑的研究基礎。

綜上所述,在以體系結構為背景,地緣政治為主導因素下,中共崛起成為 構建國際體系的主要力量,在踏上國際政治舞台之際,亞太地區作為鄰邦,其 政經影響力自然先向周邊擴散。而且,可以想見,除了超級強權美國之外,比 起和世界其他國家的交往,周邊國家當然才是中共的發展重點。故王緝思提 及,中國崛起使其日益重視與周邊國家發展戰略和經濟關係,中國也成為亞太 地區幾乎所有主要經濟體的最大貿易夥伴。53 除此,沈大偉(David

Shambaugh)也提到,隨著中國變得越強大,周邊國家對其崛起的感受就越強 烈;在外交事務上,北京也在周邊地區主動採取行動,經常與區域內領導人召 開雙邊或多邊高峰會議。54

51 林添貴譯,羅柏.卡普蘭(Robert D. Kaplan)著,地理的復仇:一觸即發的區域衝突、劃疆 為界的地緣戰爭,剖析地理與全球布局終極關鍵,頁261。

52 林添貴、顧淑馨譯,季辛吉(Henry Kissinger)著,大外交(下),頁 1102。

53 王緝思編著,大國關係(香港:中華書局有限公司,2016 年),頁 211。

54 侯英豪譯,沈大偉(David Shambaugh)著,中國的未來(新北:好優文化,2018 年),頁 216-22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因此,在本文的研究途徑上,國際體系的權力結構觀所提供的框架,其傾 向簡約論,探究全球層次國家地位分配的變化與結構之關係。55 故本文要更進 一步以區域層次的地緣政治為主要研究途徑,來說明國家於體系中的實力變化 如何影響其地緣策略,進而探究地緣政治對中共進行周邊決策之影響。此外,

本文也將以地緣政治中海陸二分之概念以研究中共周邊外交之具體案例,並探 討其決策思維與實際行動。

二、研究方法

如上述研究途徑的定義,研究方法(Method)是指:「蒐集與處理資料的 程序與手段,主要是指作者針對自己所欲探討之主題與相關問題,擬如何進行 蒐集和分析資料」。56 因此,本文主要採取三種研究方法,分別為「文獻分析 法」、「案例研究法」和「比較研究法」,並於文中第貳章採以文獻分析,第參、

肆章針對實際案例進行探究,而末章則將研究結果加以統整與比較研究。

(一)文獻分析法

文獻分析法是經由「文獻資料」進行研究的方法,係「以系統而客觀的界 定、評鑑、並綜括證明的方法,以確定過去事件的確實性和結論。其主要目的 在於了解過去、洞察現在、預設未來」。57 而文獻分析法也是最基本、常見的 非實驗性研究方法,其涉及瀏覽(粗淺檢視)、閱讀(徹底檢視)和解釋。58 因此,本文在研究冷戰後中共之地緣戰略與實踐時,除將蒐集大量關於中共周 邊外交與地緣政治的文獻資料,包括:公開出版的各種有關書籍、官方政策文

55 其中,有守勢現實主義學派引進外交政策於國際關係扮演之角色,但也無法系統性地闡釋權 力分配影響國家進行周邊外交決策與互動的原因。參閱Jack Snyder, Myths of Empire: Domestic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Ambition (Ithaca,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1); Jeffrey W.

Taliaferro, “Security Seeking under Anarchy: Defensive Realism Revisited,”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5, No. 3 (January 2000), pp. 128-161.

56 孫本初,「如何寫好一篇優質的碩博士論文」,發表於「撰寫碩博士論文與投稿學術期刊」論 壇(臺北: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主辦,2005 年 6 月 8 日),頁 3。

57 葉至誠、葉立誠著,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9 年),頁 138-145。

58 Glenn A. Bowen,“Document Analysis as a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Qualitative Research Journal, Vol. 9, No. 2 (August 2009), pp. 32-3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件、智庫報告、期刊文章及中英文新聞資料等來佐證及闡釋相關論點;也將利 用參考關於此研究主題相關的權威著作、研究報告與碩博士論文,同時結合筆 者自身觀察與分析整理,進而客觀地探討並呈現冷戰後中共周邊外交實踐之真 實面貌。

因此,透過文獻分析法,一方面可以了解現階段已有哪些關於冷戰後中共 周邊外交實踐的理論說法與學術研究,也就是現有的研究成果與貢獻;另一方 面,更可透過系統性的歸納、分析文獻資料,累積筆者自身的觀點與產生有別 於現有文獻之論點,以對原有文獻進行補充或提出全新的研究視角。故透過文 獻分析法,筆者採蒐集並分類歸納文獻說法後,提出以「地緣政治」分析來研 究中共周邊外交,並更進一步解析其互動過程與未來發展方向,符合文獻分析 法所強調「了解過去、洞察現在、預設未來」之目標。

(二)案例研究法

根據艾森哈特(Kathleen M. Eisenhardt)的說法,案例研究法係注重研究單 一背景下的動態狀態,也特別適用於新研究主題之領域。59 陳萬淇認為,案例 乃許多相關事實的說明,它提供問題的狀況,以待尋求解決問題的可行方案。

案例所描述的事件必須是真時真地的實際資料,不可杜撰,且對一個或數個中 心問題進行客觀描述。60 對此,義恩(Robert K. Yin)定義為,案例研究是一 種實務性的調查方式,當所研究的現象與現實生活之間的界線並不明確時,透 過多種來源的證據,對該現狀加以調查。61

因此,本文於第參、肆章將分別針對中共的陸權外交—「中亞」和海權外 交—「南海」的案例進行系統性的深入研究,以解析中共於其中的策略與作 用,理解其如何經營周邊外交關係。在案例研究中,本文將先提出兩地對於中

59 Kathleen M. Eisenhardt,“Building Theories from Case Study Research,”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Vol. 14, No. 4 (October 1989), pp. 534-535.

60 陳萬淇著,個案研究法(臺北:華泰書局,1995 年),頁 16-17。

61 Robert K. Yin,“The Case Study Crisis: Some Answers,”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Vol.

26, No. 1 (March 1981), pp. 58-6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共的地緣戰略意涵,透過本文主要關注的特定問題及現象蒐集各種資料證據,

包括:官方政策文件、智庫報告、相關著作與期刊論文等,來闡述中亞和南海 其海陸及地理特性對中共地緣政治的影響;接著再提及在兩地中主要涉及大國 的地緣佈局與戰略利益,在中亞,本文將提出包含俄國在內的周邊大國地緣因 素;在南海,將提出包含美國在內的地緣因素,以進一步探討中共於其中的策 略與作為以及周邊各國的態度與回應。在各自針對兩個案例進行分析與討論 後,也將於各章末節統整結果,總結上述觀察與提出個人觀點及建議。

(三)比較研究法

比較研究法(The comparative method)是針對兩種不同的事件或狀態進行 對比,同時也為陳述經驗規律性以及評估和解釋實質性和理論性的案例提供基 礎。62 因此,除了文獻分析和案例研究外,本文也將以比較研究法對陸權與海 權,也就是中亞和南海來進行比較與解釋。在中亞和南海案例皆設定相同的研

比較研究法(The comparative method)是針對兩種不同的事件或狀態進行 對比,同時也為陳述經驗規律性以及評估和解釋實質性和理論性的案例提供基 礎。62 因此,除了文獻分析和案例研究外,本文也將以比較研究法對陸權與海 權,也就是中亞和南海來進行比較與解釋。在中亞和南海案例皆設定相同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