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

第四節 行動者的角色結構與認證體系採用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3

第四節 行動者的角色結構與認證體系採用

本研究透過社會網絡分析分析軟體 UCINet,透過五個協力網絡問題分析中 國大陸森林認證政策討論過程中,參與行動者對於正式與非正式的互動關係。本 論文的網絡互動層面分為「外部權力權威」、「非正式信任感」、「介入影響力」、「專 業溝通」與「組織專業性資源」等五大組織協力進行討論。依據協力治理的文獻,

本研究將「外部權力權威」、「介入影響力」與「組織專業性資源」等三面向視為

「正式協力網絡」,而將「專業溝通」與「信任」歸為「非正式協力網絡」。而本 研究界定的兩次的互動時間,係以 2008 年國家林業局轉換森林認證合作夥伴的 契機開始,作為組織協力網絡的切割點。透過兩個不同的時間,瞭解在認證政策 場域的轉變,對於組織的正式與非正式網絡之合作關係,如何對體系採用產生變 化。此部分的分析由三個方向來進行探討,首先,第一部分將以組織的單維網絡 進行網絡測量,瞭解協力網絡中行動者的特徵,包括程度中心性、中介中心性、

凝聚力與結構洞等指標。透過中心者、中介者、掮客與派系等角色扮演,來分析 行動者的互動關係與結構特徵。爾後,第二部分則是延展至雙維網絡,藉由登錄 的組織(actor)與參與的事件(event)之矩陣,瞭解行動者如何透過扮演的功 能,與其他行動者互相連結。簡言之,便是將雙維網絡轉換成單維網絡,再進行

「以行動者為主,瞭解參與事件的互動連結」。如同單維網絡的分析一般,探討 行動者及扮演角色網絡的程度中心性、中介中心性,藉此瞭解行動者是否形成參 與事件的派系(clique)與群聚現象。

壹、合作關係改變前後之網絡指標分析表

一、程度中心性

對於本論文的研究次主題之一,不同面向的網絡互動是否會影響認證體系的 採用與擴散。以 2008 年前後兩個階段的程度中心性分數,依該面向的全距加以 區分為高、中、低三種程度,與四種認證體系的採用進行卡方相關性分析。如下 表四-21,網絡的中心性程度,對於各認證體系的採用並沒有明顯的影響力。主 要是這個階段,政府對 FSC 的支持促使體系的強大,以及得到市場的完全認可。

然而到了 2008 年後,在外部權威網絡中佔據程度的高與低,對於選擇 FSC 便有 顯著差異。同時,專業共識網絡的中心性程度高低也影響行動者採用 PEFC 體系 的結果。2008 年後,在政府積極與 PEFC 進行合作的階段,對於 FSC 而言確實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4

是一個較為艱困的階段。尤其對於外部權威的網絡中心高低,與 FSC 採用與否 便有直接相關。而對於行動者是否採用 CFCC 或 CFCC/PEFC 而言,五種不同網 絡的中心性高低,並未呈現出明顯的影響性。

表四- 21 兩階段網絡內向中心性程度與認證體系採用之卡方相關性

構面 2008年前

FSC CFCC PEFC CFCC/PEFC 正式的外部權威 .124 .282 .853 .683

介入影響力 .508 .683 .853 .683 尋求資源 .152 .081 .458 .274 專業共識 .406 .650 .211 .650 信任度 .969 .724 .101 .724

構面 2008年後

FSC CFCC PEFC CFCC/PEFC 正式的外部權威 .041* .183 .573 .970

介入影響力 .124 .282 .853 .218 尋求資源 .442 .163 .247 .676 專業共識 .711 .664 .045* .361 信任度 .691 .632 .247 .143

註解:行動者的數字代號請參照表三-1。

然而,除了觀察政策場域中內向中心性的程度外。對於外向中心性的行動者,

是否對於體系的採用也有相關影響性?簡言之,會去尋求不同協力面向的行動者,

對於四種不同體系是否會有相異的結果。如下表四-23,可以觀察到 2008 年前政 府與 FSC 有較緊密的合作關係。因此,若該組織愈向外尋求所信任的認證進行 合作,愈可能採用 FSC 體系。而這樣的結果,這也符合國際組織與跨國企業,

對於認證品質的要求與公開、透明的信任感,進而對 FSC 體系始終保持高度信 賴感的觀點具有一致性。而介入認證過程的影響力之中心性,卻與採用 PEFC 具 有相關顯著性。而在 2008 年之後,同樣觀察到認證過程對他者的影響力介入程 度,在 CFCC 體系或 CFCC/PEFC 體系的採用,也呈現出顯著相關性。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5

表四- 22 兩階段網絡外向中心性程度與認證體系採用之卡方相關性

構面 2008年前

FSC CFCC PEFC CFCC/PEFC 正式的外部權威 .708 .936 .850 .907

介入影響力 .564 .303 .019* .565 尋求資源 .435 .910 .749 .910 專業共識 .632 .267 .947 .750 信任度 .021* .314 .329 .076

構面 2008年後

FSC CFCC PEFC CFCC/PEFC 正式的外部權威 .515 .782 .253 .193

介入影響力 .073 .085 .004* .042*

尋求資源 .981 .596 .835 .596 專業共識 .482 .473 .435 .339 信任度 .166 .376 .902 .376

註解:行動者的數字代號請參照表三-1。

對於處在一個以中央主導的政策網絡中,若想瞭解行動者在政策場域中的角 色與重要性,便可試圖透過「程度中心性」(centrality degree)來進行觀察與析 探。如同社會網絡的文獻對程度中心性所引述的公式說明,可透過「內向程度中 心性」(in-degree centrality)來瞭解在一個界定網絡中,行動者選擇合作協力的 對象為何,藉此知曉每個行動者在網絡中的角色與位置。並透過深度訪談的思考 脈絡,輔助勾勒出行動者的合作與角色扮演之動機。在程度中心性的分析中(表 四-22),可以觀察到政策場域中的行動者在思考尋求資源網絡時,在協力合作上 有一個很明顯的變化。在合作對象改變前,國際非政府組織佔有很重要的位置,

這與初期認證概念全由非政府組織提倡而起有關。而中國大陸政府也依賴著國際 認證體系的技術與資源提供,使得政府僅作為一個輔助角色,而學術機構則扮演 著法規下特別的「掛靠」功能。到了 2008 年後,中國大陸已學習了多年國際組 織所發展的這套認證原則與經驗。進而反思自己的國家體系,與 FSC 產生想法 上的歧異也漸大,而透過另一個國際認證組織進行體系互認的討論。因此,對於 2008 年以 FSC 為主要合作對象的行動者而言。到了第二個階段時,在資源尋求 上便失去較大的優勢。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6

就政策場域中外部權威的「正式途徑」網絡而言,分析結果發現在兩個階段 中,前五名的行動者並沒有變化。然而,有趣的是政府部門的力量卻更加集中,

但國際組織的重要性卻相對降低。換個角度思考,在政策場域中資源合作的重要 關係人仍是處於兩方鼎立的局面,卻呈現一個 M 型化的趨勢。這是否代表政府 的力量,在主要以市場導向為目標的認證環境中,已具有不可忽視的決策影響力。

第三個協力合作問題,是探討「介入影響力」的網絡關係。政府的角色在第二階 段呈現出一個更具影響力的局面,而國際組織與學術機構卻不如第一階段那般,

扮演中心者的現象。而在「專業知識交流」的網絡分析中,發現第一階段中心者 是以國際非政府組織,及學術單位為主要行動者。但了第二階段,卻轉變成以政 府部門的組織成為專業知識中心者。當然這可以輕易的聯想到,中國大陸發展國 家體系,並且以國家力量進行推展,而有此結果。然而,認證政策在全球的推行 主要是以非政府力量,促使森林永續管理的理念被倡導。但在訪談中也發現,為 什麼中國大陸政府認為自己在 CFCC 體系上,比 FSC、PEFC 更專業的想法呢?

「我們發展了許多林下經濟的標準,這是全球算是第一個發展這種認證的 體系。我們搞了什麼調研、會議,像木耳就是重要的林下經濟作物。這是 FSC、PEFC 都沒有的認證,但我們覺得這符合中國的特色跟民情。」(401,

地方非政府組織)

「CFCC 體系,除了森林資源外,還有很多是林下資源,像是木耳、棗子、

蜂蜜啊,都是 CFCC 特有的。我們不只關心森林,也關心跟森林相關的經 濟活動,請了很多動物、植物專家來討論原則。我們就是在中國很重要的 動物保護組織,所以在會議的投票過程中有很大的權力。」(402,地方非 政府組織)

「但現在我們在政策場域中是很重要的,因為我們有決定政策通不通過的 權力。我們主要就是做動物保護跟林下經濟的,所以在這方面有很深厚的 專業度。當遇到問題時,其實還是靠媒體的壓力,來向上告訴政府。現在 因為林業局也有中介調解委員會,可以協助我們處理一些問題。雖然我們 是動物保護專業領域的」(402,地方非政府組織)

表四- 23 程度中心性(centrality degree)

面向 2008 年前 標準內向程

101,105,303,505,503 .030 505 .061 專業

共識

501 .629 601 .528

503 .600 602 .500 601 .571 101 .50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8

602 .486 502 .472 504 .429 503、605 .417

信任度

503 .583 103 .368

501 .445 503 .316 601 .278 501 .289 103 .250 101 .289 504 .194 601 .237

註解:政府部門(代號 1);國營企業(代號 2);私營企業(代號 3);地方非政府組織(代號為 4);國際非政府組織(代號為 5);學術單位(代號為 6)。行動者的數字代號請參照表三-1。

承上表四-20,可以看到合作關係改變前後的兩個階段的變化趨勢。在正式 網絡關係的合作上,有趨近於向政府部門靠攏的趨勢;而國際組織及學術單位的 角色,則漸趨邊陲化的傾向。從下列的圖像化呈現,將更進一步討論第一階段的 協力網絡關係。在圖四-3 中看到合作關係改變前,國際非政府組織(正三角形)

與國際企業(方形),在資源協力網絡中處於重要的中心者位置。這與全球化的 政治概念,所發展的環境治理有關。東方後進國家所接受的訊息,大多從西方先 進國家而來。而國際組織在此時便提供了西方新興的概念與技術支援,透過國際 環境組織作為中介者引進至國內。因此,中國大陸的學術機構、在地非政府組織 與政府,在第一階段仍是處於學習的過程。國際組織的力量,除了具有豐富的資 源、專業的背景外,政府也期望在彼此合作下,可以在國際政治場合中獲取國家 的利益。

「我們是作為一個協調者、資訊傳遞者,嘗試透過不同的群體,協調 FSC 跟政府之間的談話。將雙方的觀點利益不一致的地方,或是卡住、人的因

「我們是作為一個協調者、資訊傳遞者,嘗試透過不同的群體,協調 FSC 跟政府之間的談話。將雙方的觀點利益不一致的地方,或是卡住、人的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