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八節 資料分析

本研究針對問卷調查所得之基本資料與訓練品質、組織承諾、組 織績效做分析,問卷回收後,以SPSS AMOS 7.0 統計套裝軟體進行 資料的統計分析。為建立本研究之信效度。除了以專家效度外,另外 以預試問卷,剔除不適題項,Cronbach’s α 值及相關分析等方式,使 其信效度符合標準。統計方法之資料分析:包括有:描述性統計、相 關分析、驗證性因素分析、配適度指標(Goodness-of-Fit Index, GFI)、

調整後配適度指標(Adjusted Goodness-of-Fit Index, AGFI)、比較配 適度指標(Comparative-Fit Index, CFI)、平均近以誤差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Approximation, RMSEA)、多元迴歸分析,來分

析各變項之影響性和描述性統計之應用。茲將本研究採用之統計方法 詳述如下:

一、描述性統計

本研究以次數分配、百分比描述樣本之企業屬性資料,以平均 數、標準差分析,目前訓練品質、組織承諾與組織績效之現況。

二、驗證性因素分析(CFA)

驗證性因素分析(CFA),主要在詳述和估計一或多個假設模式 的因素架構,每一個潛在變項為所屬觀察變項的共變數,利用驗證性 因素分析來檢測各參數的性質或因素的數目是否具有穩定性(Sharma, 1996)。在本研究中,採用驗證性因素分析信效度檢驗,探討四種不 同的CFA 模式:一階單因子模式、一階三因子無相關模式、一階三 因子相關模式,以及二階模式,再由其中擇一配適度最佳的模式。使 用軟體:2007 年最新版 SPSS AMOS 7.0 利用 SEM 模型,不論變數是 否已被觀察到或還只是假設, 任何變數可視為一個代表其它變數的 預測者,SEM 可在同時間內評估因素間的交互影響和洞悉淺在的自 然關係,清楚釐清一些抽象概念間的關係,並建構一個可靠的解釋模 型。而SEM 包含潛在變項的迴歸分析,並以卡方檢定模型的擬合度 來達到驗證的目的。由於要同時研究許多潛在變數之間的因果關係、

路徑係數、觀察變項之權重及殘差,以一般的統計方法難以畢其功於

一役,統計分析方法中唯有SEM 能勝任此一處理與分析的工作。

驗證性因素分析CFA 為結構方程模式的一種次模型

(submodel),CFA 常被認為僅有測量模式而無結構模式,但以變數 歸類的過程來看,在二階驗證性因素模式中,一階潛在變項與二階潛 在變項間仍具有線性關係(Doll, Hendrickson, & Deng, 1998),換言 之,研究者若採用二階或更高階的驗證性因素時,仍存有結構模式,

因此須進行以下四種CFA 模式的建議,才得以進行測量變數的歸類

(余泰魁,2005)。

模式一為單一因素的一階驗證性因素模式。此模式指標變數皆從 因素結構的測量變數而來,因此,隱含著單一因素的一階驗證性因素 模式是一個基本資料結構的可能模式。

模式二為一階的驗證性因素(潛在變項間不存在相關)模式,由 指標變數轉換至潛在變項間不存在相關(直交)的一階因素模式。此 模式與使用直交轉軸所萃取出的因數相同,並且由於萃取因素採用直 交轉軸法,也因此假定其潛在變項間不存在相關,一階的驗證性因素

(潛在變項間不存在相關)模式已被考慮是一個基本資料結構的可能 模式。

模式三為一階且有相關的驗證性因素(潛在變項間有相關)模 式,為驗證性因素分析的一般模式,亦可稱為驗證性因素分析的多因

素模式(multi-factor model),用於驗證觀察變數是否可由已知潛在變 數所組成,此模式的潛在變項,雖是由直交轉軸法所萃取而來的,但 潛在變項彼此間並無強制需無相關,若模式存有大量的共同變異指標 變項,原則上標變項間可能存有相關,因此,一階且有相關的驗證性 因素(潛在變項間有相關)模式不排除是一個可能模式。

模式四為二階驗證性因素模式。此模式由一階的潛在變項和一個 二階因素所組合,假設此模式在一階驗證性因素時,潛在變項間的測 量誤差存在高相關,藉由抽取更高階的共同因素,以同時解決潛在變 項的測量誤差與潛在變項間高相關的問題。二階驗證性因素模式有兩 個特性:1.二階因素屬外層構面,一階因素是內層構面,即二階因素 是“根據”一階因素而來。由於一階 CFA 模式(如模式二與模式三)

有時無法解決因素分析的問題(如測量誤差間的高相關、CFA 中各因 素的相關很高),在這些情形下,就必須使用到二階的 CFA。2.二階 因素是沒有指標,亦即潛在變項是無法直接測量,必須藉由指標變項 來間接推測得知,經由二階驗證性因素分析的特性,第二層的共同因 素對觀察變數並無存在直接效果,而第一層各共同因素之間也不存在 相關,因此,第一層之間的相關必須透過第二層共同因素來解釋。

依照上述方式,先將企業四個背景變項(產業別、成立年限、企 業規模、業務營運範圍)予以虛擬編碼後,執行出背景變項與依變項

的迴歸關係(M1),再將背景變項予以控制,執行各自變項與依變項 的迴歸關係(M2),從中得出各模式之F 值及 β 系數值是否呈現顯著 狀態。

三、配適度指標(GFI)

表示由理論模式所能解釋的變異與共變的量,即用來衡量預測和 實際資料相關比較的誤差值平方,其值介於0 ~ 1 之間,值愈接近於 1,表示預測和實際資料愈配合。GFI 無絕對的接受標準值可循,但 理想建議值在0.9 以上,顯示有良好的配適度,但 GFI 係數值大於 0.9 的要求則過於嚴苛,MacCallum 與 Hong(1997)則建議可酌量放寬 至0.8。

四、調整後配適度指標(AGFI)

AGFI 則是將 GFI 依自由度的值加以調整,其值介於 0 ~ 1 之間,

理想建議值應在0.9 以上,顯示有良好的配適度,但 AGFI 係數值大 於0.9 的要求過於嚴苛,MacCallum 與 Hong(1997)則建議可酌量 放寬至0.8。

五、比較配適度指標(CFI)

CFI 是根據 NFI 修正而來,此指會加以考量樣本大小,其優點是 可避免在小樣本時模式配適度被低估,常用於小樣本的配適指標。

(Gerbing & Anderson, 1992)。

六、平均近以誤差均方根(RMSEA)

RMSEA 係試圖修正 χ²值對大樣本過度敏感缺點的指標,其從母 體的角度來衡量差異,如果模式是從母體中去估計時可以預期的配適 度,其係數值小於0.08 被認為是可以接受的,MacCallum, Browne, 與 Sugawara(1996)認為 RMSEA 標準可放寬至 0.1。

在驗證性因素分析(CFA)中,潛在變項的信度多以組成信度

(Composite Reliability;CR)來衡量,CR 值是所測量變數對因素構 面信度的組成,表示構面指標的內部一致性,信度愈高顯示這些指標 的內部一致性愈高,Fornell 與 Larcker(1981)建議 CR 值要求為 0.6 以上。本研究對於測量工具所從事的信度檢定結果將說明於第四章。

七、驗證性因素分析的效度檢定

此部份主要在檢測由測量工具所得之分數,是否能代表所欲測量 的構面或特質。對於測量模式而言,須驗證模式中各測量變數是否能 正確地測量到其潛在變項,且須檢驗是否有負荷在不同因素的複雜測 量變數,即主要在觀察是否具有雙重負荷的情形(Anderson & Gering, 1988),因此須檢定模式的測量效度,在收斂效度(convergent validity)

方面,常以潛在變項的變異抽取量(Variance Extracted, VE)為指標,

若VE 愈高,則表示潛在變項有愈高的收斂效度,Fornell 與 Larcker

(1981)建議 VE 標準值須大於 0.5,本研究對於測量工具所從事的 效度檢定結果將說明於第四章中。

由以上應用之 SEM 統計分析中,包括 CFA、GTI、AGFI、CFI 和RESEA,目的是將所蒐集的資料用來驗證本研究概念模式之因素 結構是否恰當,並探討潛在變項間的關係,是否與特定理論觀點相符。

八、多元迴歸分析

本研究主要以層級迴歸來檢定組織承諾在企業訓練品質與組織 績效間的中介效果。Baron 與 Kenny(1986)認為中介效果的驗證具 備以下三個步驟:(1)自變項(訓練品質)對中介變項(組織承諾)有 顯著影響;(2)中介變項對依變項(組織績效)有顯著影響;(3)中介 變項的加入會降低自變項對依變項的影響力。若自變項對依變項的直 接影響在加入中介變項後仍呈顯著,則此中介變項的效果為部分中介 影響,若為不顯著,則為完全中介影響。

多元迴歸分析係二個以上的自變數,來預測一個依變數的分析方 法。本研究使用多元迴歸分析以考驗訓練品質之訓練滿意、訓練過 程、訓練成效,及整體訓練品質對組織績效各構面,是否有顯著預測 力與相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