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學生拒絕敏感度、敵意與憂鬱之關係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大學生拒絕敏感度、敵意與憂鬱之關係研究"

Copied!
15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林家興 博士. 大學生拒絕敏感度、敵意和憂鬱之 關係研究. 研究生:吳玫瑩 撰. 中華民國一百零四年一月.

(2) 致謝詞 終於走到謝詞這一步了,回首研究所五年多來的生活,剛考上師大彷彿是不 久前的事,但從全職實習到寫完論文卻又像是過了許久。這些日子中最想要感謝 的就是從碩一開始就一直支持和照顧我的家興老師。一直覺得一進研究所就因緣 際會成為您的研究助理是十分幸運的事,這些年來無論在實務、研究或生活上, 您的指導和照顧都讓我感到很溫暖。特別是寫論文的這一年多當中屢屢包容我不 斷地跨越(甚至是遠遠超越……)繳交進度的死線卻未曾有任何責備,也給予我 充分的自由揮灑自己想寫的內容。很謝謝您的教誨,我會帶著這份學習和經驗繼 續努力朝下一階段邁進的。 也很感謝秀蓉老師和以正老師在口試時的悉心指導和討論,謝謝您們願意如 此用心閱讀這篇新手論文,口試中提出的許多觀點和看法都讓我對自己做出來的 結果增加了許多不同的詮釋。聽到您們不同的想法讓我對自己的題目又有了更多 的體悟,也更釐清自己寫這篇論文的初衷,這真是十分奇妙又寶貴的一課。很幸 運在碩士生涯的最後一哩路上能遇見您們。 謝謝大學時期國北的老師們,莉竹老師、培勇老師和中瑋老師,是你們用身 教示範「滋養」,一路領著我到心理師這條路上。至今,您們的言行仍留在我心 中成為時刻督促自己的典範,以及迷惘時找尋力量的安全保壘。特別是中瑋老師, 我永遠記得上完形課時受到的感動和震撼,這份力量在研究所再遇見您時仍是如 此。很謝謝您看見我的情緒,像是看見了一直以來在角落中啜泣的自己,希望我 有能力能帶著這份「被看見」的力量在未來「看見」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位案主。 也謝謝研究所時期師大的老師們,您們在各項專業知識上的傳承都讓我受益 良多。謝謝順良老師帶領我體會客體理論的博大精深以及當中傳遞的愛;佩麗老 師開啟我對家暴和性侵更深層的理解,並審思自己的態度,同樣的淑惠老師對同 志議題的討論幫助我能更貼近他們的世界;正昌老師、秉華老師和雪梅老師在研 究理論和統計奠定的基礎,讓我這一年多在茫茫論文海中能有初步航行的方向;. i.

(3) 謝謝麗斐老師和麗娟老師這些年來的指導,碩二、碩三實習的重頭大戲感受到您 們深切的期許和用心,從中得到寶貴的經驗也讓我對心理師工作有不同的體悟。 也很謝謝麗文老師,雖然上的是實務處理課程但我學到更多的是對人生的態度, 當初在課堂中抄下您許多隻字片語,至今我仍反覆咀嚼和沉澱。 雅茹、怡寧和于萱(寫你們的本名真有些不習慣),我們的團名太羞赧了容 我在此隱藏一下。遇見你們是我研究所最美好的事(之一) ,我們一起經歷許多, 修課、實習、踏青旅行、聯誼、變裝 party,甚至是腳踏車環島,許多冒險都是我 的第一次(想想都是某人揪的),很感謝這些衝撞舒適圈的生活有你們的陪伴, 讓過程中總充滿歡笑不再擔心害怕,也謝謝你們走在前頭的畢業路讓我總有對象 可以諮詢。奕安,遇見你是我研究所最美好的事之二,無論何時見到你總令我感 到溫柔、陪伴和安心,謝謝你陪我走完學會建置的過程,以及無數的時刻傾聽我 實習遇到的挫折。很愛你們,也從你們身上學到好多,無論未來在何處,你們都 是很重要的朋友。 謝謝宇喬學長,屢屢被我抓著追問研究的內容,甚至用心地與我討論論文可 能的方向和統計方法,真的很感謝你的拔刀相助以及先前研究的努力,讓我有許 多基礎可以參考。還有幸祖,我心中的統計達人,資料分析時得到你的幫助真是 黑暗中的一道曙光。很開心,也很幸運實習的時候有你在身邊,讓愛焦慮的我心 安不少,也從你身上學到許多,臨床跟諮商也是有許多可以對話的空間嘛。 這學期一起畢業,相互扶持的文慶和芙瑋,跟著你們一起努力消弭了許多孤 單感,謝謝你們在文獻探討無限撞牆期的傾聽和陪伴,有你們的同理真好。謝謝 一起 meeting 的好夥伴,艾穎、維序和芸瑩,在論文書寫的過程中定期與大家見 面的時間我總是很珍惜,棒子就接給維序和芸瑩了,祝半年後換你們開心地在寫 自己的謝詞。還有宣融和季芳,很慶幸在研究室還能遇到自己熟悉的人,偶爾寫 累了可以聊聊天充電,很喜歡與你們相處時溫馨的氛圍。當然也沒忘了師大諮商 組碩 99 級的所有同學們,謝謝你們四年多來的陪伴和課程中激盪,一直覺得我 們是溫馨又有趣的一屆,很開心能遇見你們。 ii.

(4) 大學時最好的朋友貝臻,謝謝你總能適時地讓我知道這條路上有人跟我一起 努力。雖然各自上研究所後相處的時間不多,但ㄧ見面我們總有許多說不完的話, 也總能從對話中再次看見我們對ㄧ些價值的相信,讓我有動力繼續走下去。希望 我們彼此都能繼續堅持著,我想我們值得,這個世界也值得。宜蓉,謝謝你回臺 北時總能想到找我聊聊天,你可以走完研究所這條路的,在你身上我總看到許多 很美的特質,溫柔與堅強並立。 我最親愛的比比們,我不知道要謝你們什麼卻仍想在此說我很愛你們,你們 已經是像家人ㄧ般的存在。我們一同走過許多路,從青澀到成長幾乎生命中快一 半的時光都與你們度過,想想真是不可思議,我們都快三十了更讓人不可思議! 謝謝老爸和老媽,那個從青少年期就在狂飆沒停過的女兒,現在走到研究所 畢業了。知道你們對我有許多期許,而我總叛逆的未必言聽計從,無論如何,你 們仍願意讓我到我想去的方向,對接受我這份任性的感謝雖然很難說出口,但我 其實都惦在心頭。當然還有老弟,從小時候是我照顧你,現在似乎是你照顧我的 時間比較多了,但你永遠是我弟弟,姐還是不會放棄照(使)顧(喚)你的。 趙浚名同學,這一年多來我跟論文談戀愛的時間比你還多,謝謝你總是這麼 包容和支持我們少到可憐的相處時間,也請順便幫我謝謝神魔之塔,有它充實你 的時光讓我安心很多。 最後,謹以這篇論文獻給在尖石工作時的小朋友、全職實習時的案主們,以 及所有協助填答問卷的同學。五年前,在郵局寄完最後一箱行李後,我揹著所剩 的行囊一路從尖石騎回臺北。沿途風景更迭,迴盪在眼前的卻都是山上孩子的身 影,是你們讓我在那趟旅途中堅定了念研究所的決心。而實習時期遇到的學生們, 從你們身上學到的遠比我自己能給得多,謝謝你們告訴我這麼多難過、憤怒、渴 望和失落,你們在諮商室中真摯的揭露是這份論文發展的靈感來源。以及所有協 助完成填答問卷的同學,我相信每份問卷背後都乘載著許多故事,謝謝你們如此 認真填寫自己的生命經驗,讓這份研究得以完成。謝謝,希望你們一切都好。 iii.

(5)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絕敏感度對人際關係中敵意和憂鬱的影響,並檢核多 向度敵意在拒絕敏感度和憂鬱之間的中介效果。研究以 1131 名北部一到四年級 大學生為對象,採用「基本資料調查表」 、 「拒絕敏感度量表」 、 「短式華人敵意量 表」和「董氏憂鬱量表(大專版)」為研究工具,並以 Person 積差相關、單因子 多變量變異數、相關差異考驗、階層迴歸和路徑分析等統計方式分析資料。 研究結果如下:1.目前大學生有明顯憂鬱者約佔全體學生人數的 17.5%,其 中男性大學生明顯憂鬱的比率較女性高;2.不同的性別和戀愛經驗之大學生,在 拒絕敏感度、敵意和憂鬱上皆有顯著差異;3.大學生拒絕敏感度的敵意表現有多 向度差異,高拒絕敏感度大學生與敵意認知和壓抑敵意間的關係較高,而與敵意 情緒間的關係次之,與表達敵意間的關係最少;4.大學生拒絕敏感度能有效預測 敵意和憂鬱變化的程度,且男性大學生的預測能力較女性好,同時大學生敵意也 能有效預測憂鬱程度的變化;最後,5.多向度敵意在焦慮程度和憂鬱之間具有部 份中介效果,拒絕敏感度中的焦慮程度會透過敵意認知、敵意情緒和壓抑敵意, 再進一步影響憂鬱,而表達敵意則與憂鬱程度變化無關。根據以上的發現,本研 究結論拒絕敏感度在華人文化脈絡下有獨特表現,高拒絕敏感度者有較高的敵意 和憂鬱,且三者間的關係彼此相關並非互斥。研究最後進一步提出實務工作的應 用與建議,以及本研究的限制和未來研究的方向。. 關鍵字:拒絕敏感度、敵意、憂鬱. v.

(6) The Relation between Rejection Sensitivity, Hostility and Depression in College Students. Wu, Mei-Ying.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attempted to explore how does rejection sensitivity impact on hostility and depression of college students within an interpersonal context, and to verify the mediating effects of multi-dimensional construct of hostility on rejection sensitivity and depression. A total of 1,131 college students in various grades from northern Taiwan were administered a battery of self- report instruments including personal data form, Chinese version of Rejection Sensitivity Questionnaire, Chinese Hostility Inventory (CHI): Short Form, and Tung’s Depression Inventory for College Students (TDICS). All valid data were analyzed with Pearson correlation, one-way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variance, correlation comparisons,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d path analysis. The study revealed the following results: (a) The preval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with apparent depressive symptoms was 17.5%, and male had higher rate than female. (b) There were gender and romance status difference on rejection sensitivity, hostility and depression. (c) The relation between rejection sensitivity and hostility exhibited multi-dimensional difference. In relation to level of rejection sensitivity, it is found that hostility cognition and suppression showed the highest correlation, followed by hostility affect and hostility expression showed the weakest correlation. (d) Rejection sensitivity predicted higher hostility and depression, hostility also predicted higher depression. Finally, I rejecti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were partially mediated by vii.

(7) hostility cognition, affect and suppression, however, the hostility expression had no mediating effect. These results support the view that within the Chinese society people with high anxiety on other’s rejection would increase cynical view of the world and anger affect but chose to suppress it, which in turn, enhanced the occurrence of depression. The study’s applications in counseling, limitations,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are also addressed. Keywords: Rejection sensitivity, Hostility, Depression. viii.

(8) 目次 致謝詞 ······························································································ i 中文摘要 ···························································································v 英文摘要 ·························································································vii 目次 ································································································ix 表次 ································································································xi 圖次 ······························································································x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大學生拒絕敏感度理論及其相關研究 ............................................... 9. 第二節. 大學生敵意理論及其相關研究 ......................................................... 20. 第三節. 大學生憂鬱理論及其相關研究 ......................................................... 36. 第四節. 大學生拒絕敏感度、敵意和憂鬱的關係 ......................................... 51. 第五節. 研究假設 ............................................................................................. 53. 第三章 研究方法·············································································5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5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 57.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62. 第四節. 研究程序 ............................................................................................. 76. 第五節. 資料處理 ............................................................................................. 78. 第四章 研究結果·············································································81 第一節. 大學生拒絕敏感度、敵意與憂鬱之現況 ......................................... 81 ix.

(9)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大學生在各變項之差異 ......................................... 84. 第三節. 拒絕敏感度與敵意、憂鬱之多向度檢定 ......................................... 89. 第四節. 拒絕敏感度、敵意與憂鬱之預測 ..................................................... 93. 第五節. 拒絕敏感度、敵意和憂鬱之關係 ................................................... 102.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107 第一節. 討論 ................................................................................................... 107. 第二節. 研究貢獻 ........................................................................................... 111. 第三節. 實務工作的應用與建議 ................................................................... 114. 第四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方向 ............................................................... 116. 參考文獻 ························································································119 中文部分 ........................................................................................................... 119 西文部分 ........................................................................................................... 127 附錄 ······························································································141 附錄一. 正式量表 ........................................................................................... 141. 附錄二. 研究工具授權同意書 ....................................................................... 147. x.

(10) 表次 表 2-3-1 美國大學生 2003 – 2014 憂鬱人口比率表............................................... 38 表 3-2-1 預試樣本背景資料摘要表 ........................................................................ 58 表 3-2-2 正式樣本抽樣結構摘要表 ........................................................................ 59 表 3-2-3 正式樣本背景資料摘要表 ........................................................................ 60 表 3-2-4 正式樣本學院人數摘要表 ........................................................................ 61 表 3-3-1 拒絕敏感度量表原始和修訂版本比較表 ................................................ 65 表 3-3-2 拒絕敏感度量表原始和修訂版本信度摘要表 ........................................ 67 表 3-3-3 短式華人敵意量表分量表內涵摘要表 .................................................... 70 表 3-3-4 短式華人敵意量表信、效度考驗摘要表 ................................................ 72 表 3-3-5 董氏憂鬱量表(大專版)信、效度考驗摘要表 .................................... 75 表 4-1-1 大學生拒絕敏感度、敵意和憂鬱之基本統計量和相關矩陣 ................ 83 表 4-2-1 不同性別大學生各變項多變量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86 表 4-2-2 不同戀愛經驗大學生各變項多變量變異數分析摘要表(N = 1123) .. 88 表 4-3-1 拒絕敏感度與敵意和憂鬱各變項間相關係數 ........................................ 89 表 4-3-2 拒絕敏感度與敵意和憂鬱相關差異分析 ................................................ 91 表 4-3-3 高、低拒絕敏感度在各變項上多變量變異數分析摘要表(N = 348) 92 表 4-4-1 性別與戀愛經驗變項虛擬編碼對照表 .................................................... 94 表 4-4-2 拒絕敏感度預測敵意階層迴歸分析摘要表(N = 1123) ...................... 95 表 4-4-3 兩性拒絕敏感度預測敵意階層迴歸分析摘要表(N = 1123) .............. 96 表 4-4-4 拒絕敏感度預測憂鬱階層迴歸分析摘要表(N = 1123) ...................... 97 表 4-4-5 兩性拒絕敏感度預測憂鬱階層迴歸分析摘要表(N = 1123) .............. 98 表 4-4-6 敵意預測憂鬱階層迴歸分析摘要表(N = 1123) ................................ 100 表 4-4-7 兩性敵意預測憂鬱階層迴歸分析摘要表(N = 1123) ........................ 101 表 4-5-1 憂鬱路徑分析迴歸摘要表 ...................................................................... 104 xi.

(11) 圖次 圖 2-1-1 拒絕敏感度模式 ........................................................................................ 10 圖 2-1-2 拒絕敏感度、敵意和憂鬱假設關係圖 .................................................... 16 圖 2-2-1 拒絕情境、非正義或被輕視情境促發情緒示意圖 ................................ 34 圖 2-4-1 拒絕敏感度、多向度敵意和憂鬱假設關係圖 ........................................ 52 圖 3-1-1 大學生拒絕敏感度、敵意和憂鬱研究架構圖 ........................................ 56 圖 4-5-1 拒絕敏感度、多向度敵意與憂鬱中介效果檢核路徑圖 ...................... 102 圖 4-5-2 拒絕敏感度、敵意與憂鬱關係假設路徑圖 .......................................... 103 圖 4-5-3 憂鬱模型路徑圖 ...................................................................................... 105 圖 4-5-4 多向度敵意在焦慮程度與憂鬱之間中介效果圖 .................................. 106. xiii.

(12) 第一章. 緒論. 被接納的渴望是許多行為最根本的動機。從孩提時期尋找父母的包容關懷,到 踏出家中安全堡壘後期待師長、同儕,甚至是伴侶的肯定與接納,生命中重要他人 的接納會讓我們滿足喜悅,然而當接納期待落空時也會使我們憤怒失落。本研究即 為探討拒絕情境對一個人的影響,特別是聚焦於對其過度敏感的人。在本章中將以 研究動機、研究目的與問題和名詞釋義共三小節拉開本研究的序幕。.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想被接納是人們最基本的生存動機。Baumeister 與 Leary(1995)在一篇經典 的回顧性文章中指出無論在理論或實徵研究上歸屬感都是我們最基礎和廣泛的動 機。我們總是在關懷穩定的關係中追尋一份頻繁且帶有正向情感回饋的人際連結 (bond) ,這份渴望深深地影響著我們的認知歷程、情緒型態、行為回應和健康福 祉。因此可以想見,當我們的歸屬被拒絕時就像倏忽在心頭劈下一道雷,湛藍天空 中滴滴答答地下起一陣雨,瀰漫出我們焦慮、憤怒、難過、攻擊、躲避和身心俱疲 的各種負面影響。 然而拒絕在我們生活中並不少見。小至同儕對自己分享話題的忽略或默不關 心,大至父母長期的否定或伴侶分手,拒絕在生活周遭隨時有可能發生。洪福源 (2012)調查國內大學生最常感到情感被傷害的事件包括不被朋友支持、理睬或意 見不被尊重等,這些事件都與拒絕有關,且調查中指出大學生一個月內至少會經歷 1 至 2 次被拒絕的狀況,顯示拒絕確實是大學生人際互動中常有的經驗。 但拒絕不只是生活中頻繁發生小挫折而已,它也與我們的身心健康息息相關。 過去的研究指出在生活中常感到被拒絕的人會形成強烈的敵意的態度,他們對他 人較不信任也有較高的攻擊性(Ayduk, Downey, Testa, Yen, & Shoda, 1999; Ayduk, Gyurak, & Luerssen, 2008; Downey & Feldman, 1996; Romero-Canyas, Downey, 1.

(13) Berenson, Ayduk, & Kang, 2010)。高敵意傾向除了會引起他人的不滿和生活中各類 社會支持關係的品質下降外(Downey, Freitas, Michaelis, & Khouri, 1998; Smith, Pope, Sanders, Allred, & O’Keeffe, 1988),也被證實與冠狀動脈心臟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有關(Barefoot, Dahlstrom, & Williams, 1983; Barefoot, Williams, Dahlstrom, & Dodge, 1987; Shekelle, Gale, Ostfeld, & Paul, 1983; 翁嘉英, 2009)。另一方面,若這些常感 到被拒絕的人轉而以對內攻擊的方式因應,則容易產生行為退縮(Watson & Nesdale, 2012; Zimmer-Gembeck & Nesdale, 2013) 、自我沉默(self-silencing) (Harper, Dickson, & Welsh, 2006)、較多寂寞感(Watson & Nesdale, 2012)和較高罹患憂鬱症的機率 (Ayduk, Downey, & Kim, 2001; Ehnvall et al., 2011)。一項新興的研究更指出若處 在包含長期負向關係的慢性壓力下,並同時有較高的敵意和憂鬱症狀則會有較高 的中風率(Everson-Rose et al., 2014) 。因此,常感到被拒絕的人可能會有較高的冠 狀動脈心臟病、憂鬱症甚至是中風的風險,其中冠狀動脈心臟病與憂鬱症更被世界 健康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預估為 2020 年社會負擔最重的前兩 類疾病(WHO, 2001) ,顯示人際關係拒絕對身心健康的影響不只存在於個體內, 更會衝擊社會。 除了慢性的身心症狀外,拒絕也與自殺和嚴重的暴力行為有關。高憂鬱者已被 證實有高自殺風險(Cole, 1989) ,而一個人經歷長期且嚴重的拒絕也可能會促使他 們激烈的反擊。Leary、Twenge 與 Quinlivan(2006)在一篇回顧性的研究指出青少 年暴力的調查中發現社會孤立(social isolation)是最顯著的危險因子,更勝於幫派、 貧窮和毒品使用。事實上,避免被孤立才是他們加入幫派的主因,並且為了獲得其 成員的接納常陷入暴力的惡性循環中;而許多校園槍擊犯雖然存在其他心理問題, 但犯案前也常是同儕間霸凌或排斥的對象;家暴的發生也與感受到伴侶的拒絕有 關,施暴者常害怕被伴侶拋棄,且在伴侶想要離開時最有可能引燃暴力的火苗。在 研究者撰寫論文的過程中國內也發生多起震驚社會的隨機殺人或情殺事件,這些 犯案者都曾經歷嚴重被拒絕的經驗,並在之後走上令人遺憾的道路。因此關注於拒 2.

(14) 絕的研究可能比想像中來得更為重要和急迫。 然而在聚焦於拒絕研究之前,或許應該先提問「什麼是拒絕?」以及「每個人 對拒絕情境的反應都相同嗎?」Leary 等人(2006)指出過去我們常將接納和拒絕 視為兩種互斥的狀況,然而實際的生活中它們則更像是一道關係評價(relational evaluation)光譜(continuum)上的兩個端點。 「接納」一端指的是一個人認為自己 處在一段高度評價的關係中,關係中的另外一個人十分珍惜和重視這段關係;相對 的, 「拒絕」一端則是指一個人處在一段低評價的關係中,並認為另外一個人並不 珍惜和重視與自己的關係。我們被接納或拒絕的感受端視這兩端比例的消長變化, 當另外一個人對關係評價夠好到一定程度後會感到被接納,而若評價跌落至某種 閾值時則感到被拒絕。除此之外,比例本身也會隨時間變動。一個人除了知覺到較 低的關係評價會感到被拒絕外,當他們感受到對方的評價不若以往時也會有被拒 絕的感受,即為關係貶值(relational devaluation)的狀況。因此,我們對拒絕或接 納的感受是依據主觀的比例變動而非客觀的數據建立,並且這兩者可能同時並存。 「我知道母親為我好但在我告訴他考試考砸時他的失望眼神仍讓我感到難過」、 「男友很愛我但今天我與他分享規劃社團活動的挫折時,他對我工作態度的指責 仍激怒了我」 。知道對方愛自己但仍在某些片刻感受到被忽視或否定在我們與父母、 伴侶或同儕的關係中並不少見,我們即便知道對方接納自己仍可能會有拒絕的感 受(Leary, 2001/2006)。 然而並非每一個人對接納和拒絕之間的感受比例和反應的程度都相同,就像 有些人對於伴侶不一致的想法願意聆聽討論,有些人卻更可能暴怒回應或暗自垂 淚,拒絕敏感度(rejection sensitivity)即是描繪這項對拒絕情境知覺閾值和反應方 式的個別差異。Downey 和 Feldman(1996)將其定義為一種焦慮地預期自己將被 他人拒絕、傾向知覺對方正傳達出拒絕訊息,並在被拒絕後有強烈反應的性格傾向。 Downey 和相關的研究者認為高拒絕敏感度者對於拒絕的情境較敏銳(Berenson et al., 2009) ,也對模糊的情境解讀得更為負面或與拒絕有關(Downey & Feldman, 1996; 3.

(15) 陳思帆,2008) ,他們有較高的外向性(如敵意或攻擊)和內向性(如退縮或憂鬱) 行為問題傾向(Levy, Aydck, & Downey, 2001; Romero-Canyas et al., 2010; Watson & Nesdale, 2012),更嚴重甚至有邊緣性人格(Miano, Fertuck, Arntz, & Stanley, 2013; Staebler, Helbing, Rosenbach, & Renneberg, 2011)。 但針對高拒絕敏感度者過度行為傾向的研究仍有許多值得更深入探究之處。 首先,目前尚未有研究將拒絕敏感度、敵意和憂鬱症狀放在一起探討彼此的關係。 在外向性行為問題部分,國外針對拒絕情境或拒絕敏感度的研究雖然已證實其與 敵意態度和攻擊行為有關,但尚未釐清與敵意、生氣和攻擊這三者常在研究中被混 淆構念之間的關係(Spielberger et al., 1985) 。而內向性行為問題如憂鬱的研究則遲 至近十年才開始(Ayduk et al., 2001) ,目前累積的實徵結果不多也尚未有明確的定 論。相對於國外百花齊放的研究結果,國內針對大學生人際關係或困擾的研究雖已 汗牛充棟地累積相當多珍貴的資料,但卻僅有少數研究聚焦於拒絕情境下,且這些 研究對象僅限於臺北市、新北市(陳思帆,2008;鄭宇喬,2014)。然而多項針對 國內大學生身心適應困擾的調查中皆指出「情緒困擾」是學生們最常遇到的問題 (朱錦鳳、段亞新,2002;侯明玉,2011) ,而困擾情緒的情境多半與拒絕有關(洪 福源,2012),顯示目前的研究趨勢尚未關注到實務上迫切有關的議題。 事實上,對需求被拒絕的害怕和無法承受往往是案主前來諮商的原因。研究者 在大學和研究所諮商實習時期常於晤談室內聽見案主描述自己如何為父母的忽略 憤怒、為無法圓滿的戀情難過、為得不到師長的肯定而焦慮,也為了未感受到同儕 的重視而寂寞。他們的內心像是下著一場灰濛濛的雨,有時候狂怒咆嘯地走上鮮紅 炙熱的道路,有時候則陰鬱綿密地往慘綠濕冷的方向前進。研究者常思索著他們究 竟想要的是什麼?隨著時間推移,在他們從未說出口的語句中, 「請你接納我」卻 逐漸響徹諮商室的雲霄。或許,若我們能多一些些對需求被拒絕的關注,就能在即 將踏上險惡道路的十字路口前撥開烏雲撒下些微溫暖的光。. 4.

(16)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依據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目的和問題分述如下:. 研究目的 在更廣泛取樣下比較不同拒絕敏感度之大學生的人口特質。 探究不同拒絕敏感度之大學生的多向度敵意表現。 了解大學生之拒絕敏感度對敵意和憂鬱的影響。 了解大學生之敵意對於憂鬱的影響。 探究大學生之拒絕敏感度、敵意和憂鬱間的關係。. 研究問題 不同性別、年級和戀愛經驗之大學生,其拒絕敏感度是否有差異存在? 大學生之拒絕敏感度,分別與敵意和憂鬱間的相關是否有差異存在? 大學生之拒絕敏感度對敵意和憂鬱的關聯性和預測力為何? 大學生之敵意與憂鬱的關聯性和預測力為何? 大學生的敵意是否能中介拒絕敏感度和憂鬱間的關係?. 5.

(17) 第三節 名詞釋義 本研究涉及的重要構念「拒絕」 、 「拒絕敏感度」 、 「敵意」和「憂鬱」定義如下:. 拒絕 拒絕指的是一個人知覺到對方對彼此關係的評價不若自己渴望中的珍惜和重 視,或關係貶值至一定程度的狀況。拒絕本身是主觀感受、會隨著時間變動,與被 接納的感受可能同時並存而非相互排斥(Leary, 2001/2006)。. 拒絕敏感度 拒絕敏感度係由 Downey 和 Feldman(1996)所提出來的概念,他們定義拒絕 敏感度是一種焦慮地預期自己將被他人拒絕、傾向知覺對方正傳達出拒絕訊息,並 在被拒絕後有強烈反應的性格傾向。高拒絕敏感度者傾向更焦慮地預期自己會被 拒絕,而相對的低拒絕敏感度者則是更冷靜地預期自己會被接納(Downey et al., 1998)。. 敵意 敵意是一組十分複雜的構念,定義從狹義到廣義皆有。本研究採用廣義的構念, 認為敵意的是一組長期而持久的負面評價或認知歷程,同時也伴隨生氣的情緒,以 及相關的行為反應,如言語攻擊、身體攻擊,或是壓抑敵意不表達(林宜美、翁嘉 英,2002) 。此定義中以多向度觀點將敵意分為:敵意認知:個體之認知具有懷疑、 憤世嫉俗、遭受不公平對待、憤慨和嫉妒等想法;敵意情感:個體經驗到挫折所引 起的生氣、發脾氣等情緒反應;表達敵意:個體將其所經驗到的敵意以言語或動作 方式表達出來,和壓抑敵意:個體將所經驗到的敵意放在心裡不表達出來,或以間 接消極的方式來反應(引自林美宜,2009,頁 69)。. 6.

(18) 憂鬱 憂鬱與憂鬱症不同,憂鬱症指的是具有專業診斷的情感性疾患,而憂鬱則是近 兩週內評估自己無望感、專注力衰退、憂鬱情緒或人際退縮等情況的頻率,此定義 係依據「董氏憂鬱量表(大專版)」之測量內容而定(林家興、陳玉芳、葉雅馨、 徐佳玲與孫正大,2008) 。因此,憂鬱症的定義比憂鬱更為嚴格,憂鬱症患者有較 高的憂鬱狀態,但高憂鬱者並不代表具備憂鬱症診斷。. 7.

(1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共分為四節,第一節為大學生的拒絕敏感度,此節中將會先說明其定義和 相關理論,並整理拒絕敏感度的相關研究;第二節則為大學生的敵意,此節中將會 先釐清本研究中的敵意定義並了解相關的測量工具,接著整理人際互動下敵意的 相關研究,並在最後聚焦於拒絕情境下的敵意;而第三節為大學生的憂鬱,此節一 開始將會先探討目前大學生憂鬱的現況和盛行率,接著釐清和整理憂鬱的定義、相 關理論和測量工具,最後同樣會整理人際互動脈絡下的憂鬱相關研究,並會特別聚 焦於拒絕情境下。最後,第四節則是整理敵意和憂鬱間的研究,藉此推論拒絕敏感 度、敵意和憂鬱三者間的關係。. 第一節. 大學生拒絕敏感度理論及其相關研究. 本節介紹拒絕敏感度理論和其模式,並整理目前國內外與拒絕敏感度有關的 研究。. 拒絕敏感度的定義與理論 拒絕敏感度(Rejection Sensitivity,RS)係由 Downey 和 Feldman(1996)所 提出來的概念,他們結合依附和歸因理論的觀點,以認知-情感處理系統(cognitive-affective processing system,GAPS)(Mischel & Shoda, 1995)為架構提出鑲 嵌於拒絕情境下的人格特質。過去心理學傳統理論中早已對人際關係中的「拒絕」 有十分豐富的論述,如 Horney(1937)即以「基本焦慮(basic anxiety)」來描述一 個人因為早期被傷害或拒絕的撫育經驗,而影響到現在處於痛苦地敏感狀態,使他 們即便對最輕微的斷然否定(rebuff)或拒絕也帶有相當程度的焦慮。而 Bowlby (1969, 1973)則認為奠基於早期主要照顧者對需求的回應方式,逐漸形塑一個人 的內在運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 。若主要照顧者能適切、敏感且一致地回 9.

(20) 應個體的需要會形成一個人日後對他人接納和支持自己的預期;但相對的若以拒 絕或矛盾的方式回應,則會影響一個人發展出對他人是否會接納自己的不信任和 焦慮。 確實,各項理論皆已指出早期經驗會影響一個人發展出「需求將被拒絕的焦慮 性預期」 ,拒絕敏感度即以此為核心定義其為:一種焦慮地預期(anxiously expect) 自己將被他人拒絕、傾向知覺(readily perceive)對方正傳達出拒絕訊息,並在被 拒絕有後強烈反應(intensely react)的性格傾向(disposition) (Downey & Feldman, 1996; Romero-Canyas et al., 2010)。 一開始在 Downey 與 Feldman(1996)的構想中高拒絕敏感度者只有單一表現 傾向,他們較容易有被拒絕的感受、在親密關係中解讀伴侶的無心之過有較多傷害 性的意圖(hurtful intent) ,雙方也對於彼此的關係較不滿意,其伴侶也認為高拒絕 敏感度者常嫉妒、帶有敵意、想控制自己或缺乏情緒性支持,似乎暗示著高拒絕敏 感度者僅有高敵意傾向的表現。然而隨著相關的研究豐厚,Levy、Ayduk 與 Downey (2001)指出相較於先前單一傾向的假設,高拒絕敏感度者更可能呈現兩類不同的 行 為 困 擾 , 即 外 向 性 行 為 問 題 ( externalizing problems ) 和 內 向 性 行 為 問 題 (internalizing problems)。他們因此提出修正後的理論架構(如圖 2-1-1),完整地 論述拒絕敏感度的形成和內在歷程,圖中五個連結的說明如下:. (5) 被拒絕的 經驗 觸發刺激. (1) 拒絕敏感度. 對拒絕訊息. 對被拒絕焦慮或 憤怒的預期. 圖 2-1-1. (2). 外顯. 認知—情感. 的知覺. (3). 反應. (4). 行為. 拒絕敏感度模式(引自 Levy、Ayduk 與 Downey,2001,頁 252) 10.

(21) 拒絕敏感度的發展(連結一) 如同其根源依附理論般,人們對拒絕情境敏感性的養成也源自於早期經驗。 Levy 等人(2001)指出除了兒童期主要照顧者外,在成長過程中與其他人互動的 被拒絕經驗同樣會形塑一個人的拒絕敏感度。以生態系統觀點(Bronfenbrenner, 1979)來看近至微觀系統(如家人、同儕或伴侶) ,遠到宏觀系統(如社群或社會) , 我們的歸屬感需求在這項同心圓的ㄧ類或更多關係中可能同時地被滿足或拒絕, 如有時被母親接納有時卻被拒絕,或在家中被接納但在學校同儕間被拒絕。雖然如 此,仍然可預期兒時的主要照顧者對一個人日後拒絕敏感程度的影響最深。 實徵研究支持這項假設。無論國內外的研究皆指出若早期暴露在頻繁且嚴重 的家庭暴力中,或父母傾向保護控制的教養態度會與我們成長後拒絕敏感程度有 高度相關,顯示兒時的家庭經驗會形塑一個人即便在現在關係中仍持續存在被拒 絕的焦慮性預期(Feldman & Downey, 1994; 鄭宇喬,2014) 。而縱貫研究也指出主 要照顧者傷害性的撫育方式會增加孩子一年後對拒絕的防禦性預期,顯示早期經 驗確實與拒絕敏感度存在有因果關係(引自 Levy 等人,2001)。 因此,我們過去在某類關係(如同儕)中被拒絕的經驗會逐漸形塑我們對當下 或未來類似關係(如其他求學階段的同儕)的拒絕預期,同時也會類化到其他類型 的關係(如伴侶或社交團體)當中。. 被拒絕的預期和對拒絕訊息的知覺(連結二) 過去的成長經驗逐漸形塑高拒絕敏感度者日後的歸因偏誤,他們對當下人際 互動中的訊息十分敏感,將任何可能的拒絕訊息皆視為一種威脅。由於無法確知真 正拒絕何時發生,使得他們隨時處於高度警戒的狀態。Levy 等人(2001)指出, 這樣的戒備會使得高拒絕敏感度者形成對拒絕焦慮性或憤怒性預期,預期的形式 則端視一個人的年紀、成長的文化和環境養成而定。無論如何,過度防備會使得高 拒絕敏感度者對拒絕訊息的知覺閾值降低,他們更快知覺到被拒絕,也對於他人曖 11.

(22) 昧模糊行為或反應更容易解讀為與拒絕有關。 如同上述假設,相關的研究指出拒絕訊息對高拒絕敏感度者而言具有主導地 位,一個人的拒絕敏感度越高越容易因為拒絕訊息而忽略對其他訊息的處理,且這 項差異並未在負向但非拒絕的訊息中顯現(Berenson et al., 2009) 。除此之外,高拒 絕敏感度者也更容易將曖昧模糊的訊息解讀得更負向和與拒絕有關,他們更容易 將對方的表情判讀為帶憤怒而非中性的情緒,面對不明確的情境時也有較多被拒 絕的感受,但其他的負面情緒(焦慮、憤怒、憂鬱)則與低拒絕敏感度者無異,同 時兩者在明確非拒絕情境中各項情緒指標(包含拒絕感受)未有顯著差異(Downey & Feldman, 1996; Romero-Canyas et al., 2010; 陳思帆,2008) 。更重要的是,這些差 異與其他相關特質如自尊、焦慮或逃避依附、神經質和憂鬱並無關聯1,同時在控 制上述各項特質後拒絕敏感度的訊息知覺偏誤與仍然存在。 因此,高拒絕敏感度者對曖昧模糊的訊息更容易解讀為拒絕、對拒絕訊息更快 速的反應,也將其處理的排序列在更優先的位置。他們就像在一級戰區中巡守堡壘 的重裝軍人般,無時無刻警戒地偵測周遭有潛在危險的環境,並蓄勢待發地隨時準 備展開捍衛歸屬感的保衛戰。. 知覺拒絕訊息和隨之而來的反應(連結三和四) 一旦高拒絕敏感度者知覺且解讀自己被拒絕,會促發他們進入認知—情感歷 程,像是感到受傷、憤怒、責怪自己或他人(連結三) ,而這些反應將會進一步外 化為沮喪、攻擊或退縮等的外顯行為(連結四) 。Levy 等人(2001)指出,認知— 情感歷程的反應不同會接續著影響隨後的行為表現,如一個人若傾向遭遇拒絕時. 1. 在 Berenson 等人(2009)的研究中指出拒絕字詞的反應時間與自尊、焦慮或逃避依附、神經質和. 憂鬱並無關聯,且控制上述各項特質和中性字詞反應時間後,拒絕敏感度與拒絕字詞的反應時間仍 有顯著負相關。而在陳思帆(2008)的研究中則指出曖昧訊息與拒絕敏感度有負相關,但與依附風 格無關。 12.

(23) 責怪他人可能會有攻擊的反應(外向性行為問題) ,但相對的若是傾向責怪自己則 更可能出現退縮或憂鬱症狀(內向性行為問題)。 Downey 等人(2004)以防禦動機系統(defensive motivated system)來描述此 階段的歷程。他們指出由於拒絕是高拒絕敏感度者不可承受之重,因此他們會竭盡 所能地保護自己避免當下或想像中可能發生的拒絕。一旦模糊但帶有潛在拒絕的 訊息被知覺後,高拒絕敏感度者更容易判定對方確實有拒絕自己的意圖並詮釋此 意圖是刻意的傷害。如前述高拒絕敏感度者容易因為拒絕訊息而忽略對其他訊息 的處理,他們只能專注於拒絕訊息和隨之而來強烈的想法和感受上,而無法意識到 對方行為其他可能的解釋。傷害性的意圖的詮釋會促使高拒絕敏感度者有強烈的 受傷或憤怒的感受,這些感受也成為他們捍衛自己歸屬感的正當理由,並以同樣強 烈的行為回應(Downey, Mougios, Ayduk, London, & Shoda, 2004; Levy et al., 2001; Romero-Canyas et al., 2010)。 過去的研究中指出高拒絕敏感度者確實更容易解讀伴侶不貼心的行為帶有傷 害自己的意圖(如冷酷或疏離),且此認知偏誤並無法被其他相關的特質解釋 2 (Downey & Feldman, 1996)。他們在偏拒絕的人際情境中有較大的生理反應 (Downey et al., 2004),而對負向刺激的高度生理喚起已被證實與防禦性的情緒反 應(如戰或逃)有關(Lang, Bradley, & Cuthbert, 1990),相對的低拒絕敏感度者的 生理反應則不受情境影響。行為上高拒絕敏感度者也以更敵意、攻擊、討好或退縮 的方式回應(Ayduk et al., 1999; Ayduk et al., 2008; Downey & Feldman, 1996; Downey, Feldman, & Ayduk, 2000; Romero-Canyas et al., 2010; Watson & Nesdale, 2012; Zimmer-Gembeck & Nesdale, 2013; 鄭宇喬,2014)。 2. 在 Downey 與 Feldman(1996)的研究中指出拒絕敏感度雖與神經質特質(neuroticism) 、內向特. 質(introversion)、自尊(self-esteem)、社交迴避與苦惱(social avoidance & social distress)、依附 (secure attachment, resistant attachment, & avoidant attachment)有顯著相關,但僅有拒絕敏感度能 預測個體是否更容易解讀伴侶的行為帶有傷害性意圖,且此關聯在排除上述各項構念後仍達顯著, 同時上述各項構念沒有任何一項與解讀伴侶的傷害意圖有關。 13.

(24) 高拒絕敏感度者知覺到拒絕後更容易做負向解讀、有較大的生理喚起和行為 表現,顯示其無論在認知、情緒或行為上對拒絕都有更強烈和敵意的反應。過去的 經驗使得高拒絕敏感度者發展出武裝自己的因應策略,他們如同草繩效應般即便 微小或模糊如空中的粉塵般的拒絕訊息對他們而言都像是敵人進攻的槍林彈雨, 促使他們以強烈的方式恫嚇或逃離對方以避免自己被拒絕。. 在拒絕敏感度和真實拒絕之間:自我應驗預言(連結五) 然而強烈的行為反應是否真的能如高拒絕敏感度者期待般帶領他們遠離被拒 絕的傷害?Downey 和其同事指出高拒絕敏感度者為了避免被拒絕會經常採取兩 項行為策略:親密追尋(intimacy-seeking)和親密逃避(intimacy-avoidant) ,前者 常以討好或控制對方的方式尋求安全和無條件接納的關係,後者則相對的選擇疏 離來降低對關係的投入。而究竟傾向哪一種行為則端視一個人的氣質和早期經驗 形塑而定(Downey et al., 2000; Levy et al., 2001)。 遺憾的是,無論選擇哪一項策略皆如自我應驗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Merton, 1948)般使得高拒絕敏感度者非但未被接納,反而引發真正的拒絕。Levy 等人(2001)認為高拒絕敏感度者對他人無意行為(innocuous behaveiors)頻繁且 過度的回應常常會侵蝕關係的基礎。他們相較於低拒絕敏感度者有更高親密暴力、 社交逃避或寂寞憂鬱的風險,使得原本在關係中高承諾的對象也會因為每下愈況 的滿意度而離開導致真正的拒絕。這些真實被拒絕的經驗無論在個體內或關係間 不幸地都會形成負向循環,持續加深高拒絕敏感度者被拒絕的焦慮預期和關係的 破裂(Downey et al., 1998)。 確實,過去的研究指出高拒絕敏感度者隨著對拒絕預期類型(焦慮和憤怒)或 關係投入程度的不同分別會增加攻擊、親密暴力或退縮、社交疏離的風險,證實高 拒絕敏感度者確實存在兩類不同的行為傾向(Downey et al., 2000; Zimmer-Gembeck & Nesdale, 2013)。這或許能解釋何以在陳思帆(2008)的研究中雖然安全依附者 14.

(25) 的拒絕敏感度顯著低於其他類型,但偏執型和懼怕型之間則未有差異。Downey 等 人(2000)認為親密追尋/親密逃避兩類的行為傾向可以類比為依附理論中的焦慮 矛盾(anxious-ambivalent)/焦慮逃避(anxious-avoidant) (Hazan & Shaver, 1987) , 或偏執(preoccupied)/懼怕(fearful) (Bartholomew & Horowitz, 1991) 。因此,陳 思帆(2008)研究中偏執和懼怕依附者未有拒絕敏感度的差異可能是因為拒絕敏感 度本身即包含這兩類型的依附關係。 其他實徵研究則指出女性伴侶認為高拒絕敏感男性者更容易嫉妒,而男性伴 侶則認為高拒絕敏感度女性較有敵意和缺乏情緒性支持。他們過度的行為反應使 得其伴侶關係滿意度下降3,其中以女性敵意對伴侶滿意度的影響最為顯著(Downey & Feldman, 1996)。而透過追蹤研究則顯示雖然高拒絕敏感度者無論性別一年 後皆有較高的分手率,但拒絕敏感度如何破壞關係卻有性別差異。高拒絕敏感度女 性在衝突後會知覺到伴侶有較少的接納和較多的退縮行為,而他們的伴侶在衝突 後也有較低的關係的承諾度。但這些影響對男性和其伴侶而言皆未有拒絕敏感度 的差異(Downey et al., 1998),顯示拒絕敏感度對男性關係的負向影響仍待相關研 究探究。 從上述各項研究來看高拒絕敏感度者在衝突後確實有較大的行為反應,這些 反應會影響伴侶對關係的滿意和承諾度,他們也會知覺對方較少的接納和較多的 退縮行為,這些負向循環逐漸累積終究導致關係破裂。相較之下低拒絕敏感度者則 在面對衝突時則較冷靜,他們的伴侶在無論前一天是否發生衝突隔天的關係承諾 度皆未受到影響,且他們在衝突後反而會知覺到對方較多的接納和較少的退縮行 為。值得注意是,目前自我應驗預言的相關研究僅侷限於親密關係中且這些影響在 女性中較顯著,但是否能類推到其他關係(如家庭或一般人際)?以及拒絕敏感度. 3. 即便如此,在 Downey 與 Feldman(1996)的研究中仍指出高拒絕敏感度者會放大伴侶的不滿意. 程度,研究者在控制伴侶自評的滿意度後,研究參與者的拒絕敏感度與他們知覺到伴侶的滿意程度 仍達顯著。 15.

(26) 究竟如何侵蝕男性的關係仍尚待其他研究釐清。 而在行為策略部分,高拒絕敏感度者則呈現兩類不同的行為傾向。他們或者受 到對拒絕憤怒性預期和高關係投入的影響,即使對最微小模糊的訊息也以強烈且 攻擊的方式回應導致關係破裂;或者焦慮地預期拒絕的發生並降低對關係的投入, 雖然確實減少被拒絕的可能但也因此失去被接納的機會,讓他們常陷在寂寞或憂 鬱的狀態中。 然而高拒絕敏感度者是否真的如 Levy 等人(2001)和後續的研究者所認為完 全是兩類互斥的行為傾向?高拒絕敏感度者在其架構中或者對外在世界防備、憤 怒和具有攻擊性;或者對其退縮、悲觀和憂鬱,然而究竟是哪些歷程影響高拒絕敏 感度者有不同的行為表現目前仍未有定論。更重要的是,綜觀過去研究無論是傳統 的精神分析理論(Freud, 1917)或是多項實徵研究皆指出敵意並不如想像中與憂鬱 毫無關聯,長期處於高敵意態度並「向內攻擊」自己導致憂鬱在相關的理論和研究 中並不少見(Coyne, 1976b; 杜淑芬、葉安華與王建雅,2014;顏姿吟,2007) 。研 究者認為從一開始 Downey 與 Feldman(1996)單一敵意表現,到 Levy 等人(2001) 內向或外向兩類互斥的行為傾向,或者仍存在有其他的可能性即高拒絕敏感度者 的敵意和憂鬱彼此高度相關且是一連串接續的反應(如圖 2-1-2) ,本研究即是以此 為架構探討拒絕敏感度、敵意和憂鬱三者間的關係。. 拒絕敏感度. 敵意. 圖 2-1-2. 憂鬱. 拒絕敏感度、敵意和憂鬱假設關係圖. 總結來看,拒絕敏感度這項新興的人格構念確實不同於以往跨情境的理論,它 依附於專屬的情境脈絡下如同鑽石般唯有透過特定的光線折射才會展現其光芒。 對拒絕高度敏感者僅在面臨被誘發拒絕感受的情境時才會顯現與他人的差異,而 16.

(27) 在非拒絕情境時則別無二致,這項差異也同時影響親密關係中伴侶對他們的反應 (Berenson et al., 2009; Downey & Feldman, 1996; Downey et al., 1998; Downey et al., 2004; Romero-Canyas et al., 2010)。更重要的是,拒絕敏感度與相關的構念如不安 全依附、神經質特質、社交迴避與苦惱等雖有極高的相關,但仍有其獨特之處無法 被其他構念取代4(Downey & Feldman, 1996; 陳思帆,2008)。其中,社交迴避與 苦惱與拒絕敏感度對伴侶傷害性意圖解讀的差異也顯示拒絕敏感度能更有效地運 用於伴侶關係中,高拒絕敏感度者對拒絕的焦慮不僅存在於陌生人情境當中(如社 會焦慮) ,也可能發生在與重要他人的關係中。因此,拒絕情境中確實存有特殊的 人格特質,而非僅是廣泛性跨情境人格特質(如依附風格或神經質特質)中的一小 片疆域。最後,高拒絕敏感度者的反應在過去的理論和研究中或者被認為僅有單一 敵意向度,或者視為兩類互斥的行為傾向,然而過去敵意和憂鬱關係的研究中卻顯 示兩者間有相當的關聯。因此,研究者認為在 Levy 等人(2001)的研究架構外或 許仍存在高拒絕敏感者不同歷程的可能性,這項歷程推論將在後續的文獻探討中 陸續呈現。. 拒絕敏感度相關研究 除了上述各項驗證理論的研究外,拒絕敏感度在證實其獨特的預測和影響力 後已被越來越多的研究者廣泛應用至各領域範疇中,包括不同年齡(Chow, Au, & Chiu, 2008; Downey, Lebolt, Rincón, & Freitas, 1998; Kang & Chasteen, 2009; Nesdale, Zimmer‐Gembeck, & Roxburgh, 2014; Wang, McDonald, Rubin, & Laursen, 2012)、不 同性別(Ayduk et al., 1999; Downey et al., 2000; London, Downey, Romero-Canyas, Rattan, & Tyson, 2012) 、不同種族(Chan & Mendoza-Denton, 2008; Mendoza-Denton,. 4. 在 Downey 與 Feldman(1996)的研究中指出僅有拒絕敏感度能預測對伴侶的傷害性意圖的解讀,. 而其他相關的構念則沒有預測效力;而在陳思帆(2008)的研究中則指出僅有曖昧訊息的負向解讀 僅與拒絕敏感度有關,與依附風格無關。 17.

(28) Downey, Purdie, Davis, & Pietrzak, 2002) 、腦神經科學(Kross, Egner, Ochsner, Hirsch, & Downey, 2007; 张莹瑞 & 李涛, 2013) 、心理疾病如 AD/HD(Scharf, Oshri, Eshkol, & Pilowsky, 2014)、飲食疾患(Cardi, Di Matteo, Corfield, & Treasure, 2013)、情感 性疾患(Ehnvall et al., 2011; Ehnvall et al., 2014; Ng & Johnson, 2013)和邊緣性人格 (Miano et al., 2013; Staebler et al., 2011)。 相對於國外日漸拓展的研究範圍,國內以拒絕敏感度為主題的研究僅有陳思 帆(2008)和鄭宇喬(2014)兩篇。陳思帆(2008)是國內拒絕敏感度研究的濫觴, 她點亮了這條昏暗研究道路上的第一盞燈。在其研究中翻譯拒絕敏感度量表 (Rejection Sensitivity Questionnaire,RSQ)並增加以不同對象(同儕和學弟妹)分 類的分量表,探討依附關係、拒絕敏感度和曖昧訊息處理之間的關係。如同國外的 研究結果(Berenson et al., 2009; Downey & Feldman, 1996; Downey et al., 2004),在 此研究中 1.高拒絕敏感度者與不安全依附顯著相關、解讀曖昧訊息也較負向,同時 曖昧訊息解讀與依附風格沒有關係。2.從不同的性別和對象的分析來看,兩性雖然 在拒絕敏感度總分上沒有差異,但女性對於拒絕的焦慮程度顯著高於男性;3.拒絕 敏感度高低會隨對象不同變動,拒絕對象是同儕會較對象是學弟妹更讓人焦慮和 並預期對方更可能會拒絕自己。 鄭宇喬(2014)則就上述的研究結果持續開疆拓土,他先再度修訂中文版的拒 絕敏感度量表題目將其測量對象拓展得更為多元,接著試圖以父母教養態度為主 軸更細緻化地探討早期經驗對拒絕敏感度的影響,並了解這份影響是否會進一步 擴張至陌生人形成社交焦慮。在此研究中發現 1.父母教養態度確實與拒絕敏感度 有顯著相關,雙親越關懷照顧個體對拒絕情境越不敏感;反之若雙親越保護控制個 體對拒絕情境的敏感度就越高。同時 2.高拒絕敏感度者的社交焦慮程度也較高,他 們更害怕人際互動中被批評、出糗和成為注目的焦點,此結果與國外的研究一致 (Fang et al., 2011; Zimmer-Gembeck & Nesdale, 2013; 孙晓玲與吴明证,2011)。宏 觀地來看拒絕敏感度、雙親教養態度和社交焦慮三者之間的關係發現 3.拒絕敏感 18.

(29) 度確實有中介影響,且雙親並非透過相同的方式影響子女的拒絕敏感程度。最後, 4.從性別和對象的分析,兩性在拒絕敏感度總分上沒有差異,但女性對於向同儕提 出自己需要的情境相較於男性有更多焦慮感和負向的預期。 綜合上述後有三項研究發現:首先,研究證實拒絕敏感度量表適用於華人文化, 該量表至少在北部大學生樣本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再者,陳思帆(2004)的研究 顯示高拒絕敏感度者與不安全依附有高相關,而鄭宇喬的(2014)的研究則更進一 步指出這樣的不安全依附可能源自於父母親的教養態度,並且雙親是透過不同的 方式影響個體對拒絕情境的敏感程度。顯示拒絕敏感度確實會受到早期經驗的影 響,且這樣的代間影響存在性別差異。最後,高拒絕敏感度者證實與曖昧訊息的負 向解讀以及高社交焦慮有關,此結果與國外研究一致。 目前為止我們在國內拒絕敏感度這片尚處迷霧的國度中相繼亮起了兩盞熠熠 生輝的燈火,從跳動的火苗中隱約可見遠方漸明的道路。本研究主要的目標即是在 國內既有的研究基礎下更豐厚這項專屬於拒絕脈絡的人格特質。期待透過更大的 母群範圍增加拒絕敏感度量表的效度和推論性,同時基於研究者假設的模式探討 拒絕敏感度、敵意和憂鬱三者間關係不同於過去理論的可能性。 在後續的文獻探討中,將先分別探討敵意和憂鬱的研究,以及拒絕敏感度分別 與兩者間的關係。在最後一節則聚焦於釐清拒絕敏感度、敵意和憂鬱三者間的關係, 並希望能據此提出本研究的假設與架構。. 19.

(30) 第二節. 大學生敵意理論及其相關研究. 本節中一開始將先釐清、統整和定義敵意內涵,接著探討不同的敵意測量工具 和其內涵並據此確立本研究中的敵意構念和其測量方式。隨後整理敵意相關的研 究,並特別聚焦在人際互動脈絡下的敵意研究。最後,會將研究的視野更精確地拉 到拒絕情境脈絡下敵意的表現,介紹目前拒絕情境或拒絕敏感度和敵意的相關研 究,同時整理過去相關研究中敵意構念的模糊和不足之處,希望透過架構更清晰和 完整的敵意測量方式重新審視拒絕敏感度與敵意的關係。. 敵意的定義 敵意(hostility)是一組十分複雜的構念,相同的詞彙在不同的研究中有著不 同的定義,這些定義從狹隘到廣泛,有時著重於「敵意態度/認知」 ,有時則涵納了 「生氣情緒」和「攻擊行為」 (翁嘉英等人,2008) ,多元的定義方式常讓相關的研 究如瞎子摸象難以窺視敵意真正的樣貌。Spielberger 等人(1985)認為,「生氣」 (anger) 、 「敵意」 (hostility)和「攻擊」 (aggression)三者構念的曖昧和混淆常導 致相關研究結果不一致或無法相互比較,他們因此提出了「AHA 症候群(AngerHostility-Aggression Syndrome, AHA Syndrome)」理論提供有效的區辨架構以釐清 三者在構念上的差異。 「AHA 症候群」理論定義: 「生氣」是一種由感受組成的情緒狀態,在此狀態 下的感受呈現光譜變化,從輕微的惱怒或煩惱到強烈地盛怒與憤恨。 「敵意」則是 一組複雜的態度,通常包含生氣的感受,同時此態度也是攻擊行為的驅力,促使個 體破壞物體或傷害他人。最後, 「攻擊」被視為是直接針對他者的破壞性或懲罰性 行為(Spielberger et al., 1985) 。簡言之, 「AHA 症候群」認為生氣通常指稱的是情 緒感受;攻擊則被視為是針對他人的行為反應;相對的,敵意則是一種多向度的構 念(multidimensional concept) ,它的核心是一組負向的態度,但也同時包含情緒和 行為成分(Ramirez & Andreu, 2008)。 20.

(31) 誠如 Spielberger 等人(1985)所述,敵意在定義上確實不如生氣情緒或攻擊行 為來得容易區辨,它的複雜性使得釐清不同研究中的定義和測量方式顯得十分重 要。不同的學者依據不同的研究背景和理論架構在敵意定義上有細微的差異,如 Cook 與 Medley(1954)認為敵意個體對他人僅有微弱的信心,他們傾向視他人為 不誠實、不道德、令人厭惡與卑劣的,認為他們應該為自己的罪惡受罰,並因此長 期處在憎恨和生氣的狀態;Buss(1961)則將敵意視為是一種持久(endure)的態 度反應(attitudinal response),包含了對他者的負向解釋或評估,這樣的負向評估 是內隱的、對他人沒有影響的,除非將其外顯為負面的言語攻擊(verbal response) ; Barefoot 等人(1989)指出敵意是個體在人際互動中的負面傾向,廣泛地包含認知、 情緒和行為各層面的心理學領域,具敵意個體有憤世嫉俗、生氣、不信任他人和攻 擊的特質;而林宜美與翁嘉英(2002)定義為: 「一組長期而持久的負面評價或認 知歷程,同時也伴隨生氣的情緒,以及相關的行為反應,如言語攻擊、身體攻擊, 或是壓抑敵意不表達」。 分析上述的各項定義後可發現敵意構念依其定義範圍大小有三種不同的層次 (翁嘉英等人,2008) :第一層次單純以負向認知內容與歷程定義,如 Buss(1961) 對敵意的定義,雖仍包含負向的感受和行為,但仍以認知歷程為主;第二層次則是 除了認知之外加上伴隨而來的生氣情緒,如 Cook 與 Medley(1954);而最廣泛定 義方式,認為敵意是一組穩定的負向態度,包含了認知、情感和行為三個層面,如 Barefoot 等人(1989)或林宜美與翁嘉英(2002)。 同時以「AHA 症候群」架構來看各個不同層次的敵意定義可發現 Spielberger 等人(1985)雖採用最狹隘的敵意定義,但整體「AHA 症候群」架構卻與廣義的 敵意構念不謀而合。因此,將兩者結合或許可以幫助我們更清楚的了解多向度的敵 意內涵,其中「敵意認知」指的是對他人的負向態度或評價,像是不信任(mistrust) 或憤世嫉俗(cynicism) ; 「敵意情感」則是包括像生氣(anger) 、易怒(irritability) 和惱怒(annoyance)等不同強度的情緒;而「敵意行為」則指的是攻擊(aggressive) 、 21.

(32) 敵對(antagonistic)或壓抑等反應(Ramirez & Andreu, 2008)。整體而言,廣義的 敵意就像是一個立體的空間,空間的核心是負向的認知評估,並依此展開外顯的生 氣情緒和各種攻擊行為。由於本研究的目的之一是希望透過更完整和架構清晰的 敵意定義重新審視拒絕敏感度與敵意的關係,因此在研究中採用最廣義和廣泛的 構念,即翁嘉英和林美宜(2002)的定義。 何以完整和清楚的敵意架構對理解拒絕情境下的敵意表現如此重要?這或許 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來看,一是廣義敵意的重要性,另外一個則是壓抑敵意測量的不 可或缺。首先,從廣義敵意的重要性來看,在過去拒絕敏感度與敵意的研究中並未 直接定義其敵意的內涵,各項研究常將生氣、敵意和攻擊之間交替使用著。雖然這 些研究主旨都是「敵意」 ,但構念的混雜使得各項研究側重的方向不一,有些研究 傾向了解敵意的認知(Ayduk et al., 1999; Downey et al., 2004),其他研究則是了解 敵意行為(Ayduk et al., 1999; Ayduk et al., 2008; Downey et al., 2000; Downey et al., 1998),而與敵意情緒有關的研究則寥寥無幾或者結果未達顯著差異(Downey & Feldman, 1996; Zimmer-Gembeck & Nesdale, 2013)。這些研究雖然多數支持拒絕敏 感度和各項敵意內涵的關係,卻未能更細緻地了解拒絕敏感度分別在敵意認知、情 緒和行為表現上是否有所差異。因此,完整地了解拒絕敏感度和敵意認知、情緒和 行為的關聯能更釐清過去研究的結果。 而從壓抑敵意的不可或缺性來看,過去拒絕敏感度研究中僅聚焦於各種外顯 的攻擊行為(Ayduk et al., 1999; Ayduk et al., 2008; Downey et al., 2000; RomeroCanyas et al., 2010),但現實生活中我們面臨與拒絕有關的人際衝突時卻更可能採 取從事冷靜的活動、與第三者討論等漠視、逃避或壓抑的行為表達方式(Averill, 1983; 李瑞玲,1993;洪福源,2012;徐同本,2004) 。同樣地,在華人強調人際和 諧的文化下,以「忍」為重的行為因應和情緒調控策略常常是面對人際衝突時會有 的行為表現(李敏龍、楊國樞,1998;黃囇莉,1999) 。因此,壓抑敵意的探究不 但在華人文化下十分重要,也能幫助我們更完整地了解敵意內涵。 22.

(33) 綜合上述後本研究採用林宜美與翁嘉英對敵意的定義,除了其具備敵意認知、 情緒和行為層面的多向度觀點外,考量文化脈絡後更希望納入壓抑敵意以重新理 解華人拒絕情境中的敵意表現(林宜美、翁嘉英,2002; 翁嘉英等人,2008)。. 敵意構念測量 透過敵意構念的澄清和對其定義的確立後,接下來將了解相關的測量工具。目 前國內外敵意的測量方式主要有庫美敵意量表、巴德敵意量表和短式華人敵意量 表。下述將介紹這三項敵意量表的內涵和研究工具上的考量與選擇。. 庫美敵意量表內涵與相關研究 採實徵取向的「庫美敵意量表」(Cook-Medley Hostility Scale,CMHS 或 Ho) 是由「明尼蘇達教師態度量表」(Minnesota Teacher Attitude Inventory, MTAI)發展 而來,MTAI 源自於「明尼蘇達多向度人格量表」 (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 MMPI) ,是衡鑑教師人格特質的工具。Cook 與 Medley(1954)分析 MTAI 的內涵後發現人們在 MTAI 得分不同會呈現不同的人格傾向,其中 MTAI 得分較 低的族群對他人較具敵意。 因此,他們挑選當中具代表性的題項發展出「庫美敵意量表」 ,希望能據此鑑 別每位教師與學生建立良好關係(rapport)的能力。但原本以鑑定教師人格特質為 目的的量表在 1980 年代開始有了不同的應用,Williams 等人(1980)在比較 Type A 與敵意(Ho)量表後發現敵意能更有效地預測冠狀動脈心臟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AD)的發病率,隱含 Type A 人格中的敵意才是影響健康的核心因素 (Dembroski, Mac-Dougall, Williams, Haney, & Blumenthal, 1985)。他們的發現開啟 了後續一連串敵意與冠狀動脈心臟病的研究,並促使相關研究者好奇「庫美敵意量 表」的內涵。 由於「庫美敵意量表」本身係由實徵而非理論取向發展而成,加上它對冠狀動 23.

(34) 脈心臟病的預測率讓人好奇它測量的真正內涵為何?Smith 和其同事便因此展開 了一系列的研究(Pope, Smith, & Rhodewalt, 1990; Smith & Frohm, 1985; Smith et al., 1988; Smith, Sanders, & Alexander, 1990)。他們從過去的研究中發現此量表確實有 良好的再測信度,一年後和四年後的再測信度分別為.85 和.84,顯示它測量的是十 分穩定的構念。接著,他們轉向效度的建構,證實其有不錯的構念和生態效度。高 量表得分者在研究中較易生氣、對他人有較負面的評價和較不信任、有較憤世嫉俗 的觀點,同時與神經質特質(Neuroticism)的相關低,顯示測量的確實為敵意特質 而非廣泛性的負向人格描繪;量表也適用於實際情境中,高得分者在各類人際關係 中都有較低的滿意度和較高的憤怒感,包含一般人際、家庭、婚姻和工作場域。 Smith 最後建議可以建立分量表幫助相關應用(Smith & Frohm, 1985)。 即便此量表如同上述呈現良好的信、效度考驗,但仍有一些地方值得注意。首 先,高量表得分者雖然一致地表現較高的憤怒感,但在表達方式上卻呈現不一致的 現象。有些研究顯示高量表得分者較習慣壓抑敵意(Smith et al., 1988),其他研究 則顯示表達敵意才是他們較常使用的方式(Smith & Houston, 1987)或兩種方式皆 是(Smith & Frohm, 1985)。而另外在一些研究中實際的身體或言語攻擊行為並未 顯示與量表得分有關或相關程度低(Pope et al., 1990; Smith et al., 1990),同樣支持 該量表的敵意表達模式仍待更多資料佐證和釐清。最後,此量表也存在性別差異, 在實際情境的研究中同樣是高量表得分者不同性別在敵意認知、情緒和行為的表 現上並不相同(Smith et al., 1990) 。 因為這些不一致的結果,Barefoot 等人(1989)接續前述建議,依據過去的研 究和表面效度先列出六項類別後再邀請專家將原量表的各題項分類,最後建立「庫 美敵意量表」的六項分量表,包含:1.憤世嫉俗(Cynicism) ;2.敵意歸因(Hostile Attributions) ;3.敵意情感(Hostile Affect) ;4.攻擊反應(Aggressive Responding) ; 5.社交逃避(Social Avoidance) ,和 6.其他(Other) ,並檢視各分量表彼此之間和與 五大人格(NEO-PI)間的相關。研究結果顯示憤世嫉俗、敵意歸因、敵意情感和 2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status of the emerging fraudulent crime and to conduct a survey research through empirical questionnaires, based o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se schematic video and animation to help students with LD solve real-life mathematical word problems.. The single-subject

It also has great influence on their leisure lives, or even health.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extent to which leisure constraint and leisure activity demand to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status quo of the food quality and service quality for the quantity foodservice of the high-tech industry in Taiwa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ulticultural literacy and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Taichung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variables of hypermarkets consumers’ flow experience and the trust, the external variables, and the internal variables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work enthusiasm of the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the attitude of the enthusiasm and the effect of the enthusiasm.. In this